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634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docx

中考二轮复习大纲力学部分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部分

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说明:

知识点掌握水平A表示知道、了解和认识,B表示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提出要求,会表示对实验技能提出要求。

一、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A)

2、知道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能运用这一观点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A)

3、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理解速度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v=s/t;知道其单位m/s,km/h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平均速度的定义和简单的计算)(B)

4、知道时间的国际是单位:

秒(s),知道其他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A)

5、会规范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

(会)

6、知道长度的国际制位:

米(m),知道其他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结合生活经验粗略估测物体长度。

(A)

二、机械运动和力

1、知道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就顿(简称为牛,N)(A)

2、知道力的三要素,道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会画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A)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

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与质量间的关系式G=mg,重力的方向等。

(A)

5、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经历科学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

(B)

6、能定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增大有益摩擦或减小有害摩擦。

(A)

7、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A)

8、能举例是活命什么事物体的惯性,知道物体的惯性只于物体的质量有关。

(A)

9、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手里分析,如一对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A)

10、知道什么是杠杆、什么是杠杆平衡,理解力臂的概念;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关系式F1l1=F2l2进行简单的计算。

(B)

11、知道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施加力的特点,会根据具体要求组装滑轮组。

(A)

12、理解压强的概念,定义式P=F/S,知道其国际单位帕斯卡(Pa);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A)

13、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必要性和具体情况下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A)

14、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能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A)

15、能定性地分析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不要求进行定量计算)(A)

三、机械能

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包括了解弹性势能)的物理意义,知道机械能的概念。

(A)

2、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定义式W=Fs和单位:

焦耳(简称焦,J);能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力是否做功;能运用该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B)

3、知道功率的意义、定义式P=W/t和单位:

瓦特(w);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机械功率的意义(包括用电器等);能运用该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B)

4、理解机械效率的普遍意义,并能根据公式η=W有/W总*100%进行一般的计算。

(B)

5、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A)

四、内能

1、能准确表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即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A)

2、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形式,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对于确定的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A)

3、知道燃料热值的概念,能举例阐明热值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关系式Q=mq进行简单的计算。

(B)

4、知道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的改变量。

(A)

5、知道比热容的概念,能举例阐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能利用比热容概念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和生活现象;能运用关系式Q=cm(t2-t1)进行简单的计算。

(B)

6、能举例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A)

7、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不要求知道内燃机具体的工作过程(即不要求分析说明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A)

四、能量、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中有哪些常见形式的能量:

内能、机械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电能、核能等。

(A)

2、能结合实例说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A)

五、能量守恒

1、能正确表述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A)

运动和力3~6分选择题实验题画图题计算题

力和机械6~10分填空题实验题画图题

压力和浮力10~20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题(设计)计算题

功和机械能6~10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实验

(1)长度的测量

(2)物质密度的测量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方法与技巧储备:

注意事项

①看公式也要看单位,否则时徒劳,最好不要把全部公式列进一个表里

②记概念要记牢,否则频频出错

③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直觉往往给人们许多错觉,所以没有理论依据不能拿来做题

这几年来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相对比较稳定(8:

1:

1),试题注重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出死记硬背和偏题、怪题,试卷难度合学生实际,减少考试压力,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信心。

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懂得注意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监别作用,也便于评卷适于标准化的考试,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的比例(约24%)。

几个选择题对学生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类题解答不好,常因考虑不周而致错,所以要答好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1、比例法

例一、一木块浸入在水中,当静止时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则木块的密度为()

A1.0×103kg/m3B0.6×103kg/m3C0.4×103kg/m3D1.67×103kg/m3

分析:

这种试题只要理解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F浮=G木ρ水g3/5V=

ρ木gV就可选出B

2、比较分析法

(06川中考试题23题)把体积相等,质量不等A

的三个小球A、B、C放入同程液体中,静止后B

比较三个浮力的大小关系。

C

AFA﹥FB﹥FCBFA=FB=FC

CFA﹤FB﹤FCDFA﹤FB=FC

分析:

首先应考虑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判断还是通过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来判断,首先要分析三个小球的质量不等,所以不能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判断,而三个小球都是浸在同一种液体中,通过F浮=Pgv来比较浸入体积的大小来判断就可得出D是正确的。

3、估算法:

这类试题考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及观察能力,结合课外实验情况,进行判断选择。

如(06川中考试题14题)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写字桌的高度约为2mB一盏家用日常灯的功率为200W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D人站立时地面的压力约为10N

只要把书桌的高与你本人的身高作比较,你的体重就是对地面的压力就不难判断A、D是错误,而家用日光灯的功率大约是40W正确答案是C

此类试题也要求考生不能只死读课本,应在学习中与生活实践经验相结合。

4、排除法

先从题目中肯定几个选择项,然后范围以后再肯定,也可以“否定”某些选择项的错误,余下者为正确的,

二、填空题

填空题是物理命题考试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在去年中考试卷中约占24%,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填空题

这类填空题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记程度直接填题。

例如:

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龙舟就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推理填空题

这类填空题比直接填空题难。

它必须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填题,例如(06届中考试题第8题),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A,该导体的电阻是Ω当电压为N时,电流以为A,当电压为0时,电阻为Ω。

学生应根据R=计算出导体电阻后,还必须根据导体电阻的大小,只决定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知识从而推断出当U=0时,R=10Ω导体电阻为变。

3、计算填空

这类填空题在这几年中考试卷中,在填空题出现都比较容易。

填空题覆盖面广,它涉及物理知识的各个领域,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懂得归纳二年来所学物理基本知识,规律使之系统化,(这在老师的帮助下),平时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好备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争取在中考上考出较好的成绩

三、作图题

(1)力的示意图

(2)力臂(3)绕滑轮组。

 

四:

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在整张试卷中占的比例是最重的之一,考生应该给于足够的重视。

主要考查实验内容和实验探究能力,其题目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

此类题目考查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课本中有过的物理实验。

都是老师们上课或复习时实过或探究过的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复习时,不能丢开课本,特别是课本的实验应重新进行详细的复习。

丢开课本进行复习是极不明智的。

1、简单填空题(刻度尺、弹簧称、温度计、量筒(量杯)、天平、秒表读数)

1.⑴图13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cm;

⑵图14中物体A的重力为____N;

⑶小英同学按图15(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5(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

2、中等难度写结论填空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⑴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

(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

⑵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图17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挂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2.(4分)在“探究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把装有某种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左盘上,若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橫梁达到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________,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03.6g。

⑵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再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当橫梁重新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以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19(甲)、(乙)所示,则剩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是____g,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____g,液体的体积如图19(丙)所示是____cm3。

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算出知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g/cm3。

3、课文实验设计

小小文具盒里蕴含着丰富的的物理知识,可以用来做很多的物理实验。

⑴请你利用文具盒中的文具设计一个物理小实验,只要求写出实验的做法和要说明的物理问题。

(示例)把铅笔立在桌面上,可以看到铅笔形成一个影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通常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非常流畅,有时候,圆珠笔的小圆珠被卡住不能转动或脱落,在纸上写字时,几乎不能书写,甚至会把纸张划破。

就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物理仪器的读数,这是物理实验操作中最基本的。

每年中考都会出现的。

如第1题的物理仪器的读数就有3种。

归类:

仪器的读数有:

刻度尺、弹簧称、温度计、量筒(量杯)、天平、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秒表等。

第2题“探究凸透镜成像”到第31题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我们同学们和老师都已在课堂中做到了实验或探究了。

第3题:

虽然本题实验不是课本中的实验,但本题仅占3分。

况且文具盒就在我们身边。

第32题的

(1)利用文具盒设计物理小实验。

完全可以用我们课本的实验来代替。

如:

用力使塑料尺变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这是课本中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

又如:

用两手按一端削尖的铅笔两端。

感觉尖端较痛。

说明用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这也是课本中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这样的物理实验在课本中都能找到一致或相似的实验。

(2)小题猜想也一样,课本上有滚动代替滑动以减小摩擦的实验。

而这里只是反过来由滚动变成滑动时摩擦变大,才会使纸被划破。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复习时应重视课本中出现进的每个实验以及实验的各个细节。

五、计算题

它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及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实,在其它四个题型中也要涉及到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只不过与计算题不同的是,它们只要得出最终结果即可,而计算题更注重解题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注明所运用的知识)。

要求较为详细。

下列是本人对计算题归纳、分析的几点拙劣的见解。

1、题量及所占分数:

计算题一般有三个大题,大约分成6至8个小题。

占20分左右,占总分的20%。

2、计算题中较常考的公式:

(1)v=s/t

(2)G=m.g(3)ρ=m/v(4)p=F/s(固体)、p=ρgh(液体)(5)W=F.S(6)P=W/t(7)η=W有/W总(8)Q=mcΔt(9)I=U/R(10)W=UIt.以上几个公式以及它们相应的推导公式是这县这几年中考较常出现的,其中第一题一般考的是v=s/t和G=m.g,而最后一题几乎都是考电学的三个公式:

I=U/R、W=UIt、P=W/t。

 

3、解题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为“已知、求、解、答”。

现在中考批改试卷时主要注重的是“解”的过程。

在“解”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1)写出公式

(2)单位统一(3)列式时,数值后面要写相应的单位

(4)必要的文字说明

如:

500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几N?

若放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几N?

(1)少公式:

G=0.5Kg×10N/Kg=5N

(2)单位不统一:

G=m.g=500g×10N/Kg=5N

(3)少单位:

G=m.g=0.5×10=5(少单位主要是受数学的影响,这是很多“尖子生”也常犯的毛病)

(4)写错单位:

G=m.g=500g×10N/Kg=5Kg

(5)没有必要的说明:

F=G=5N(重力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等于重力的)

正确的解题过程:

已知:

m=500g=0.5Kgg=10N/Kg

求:

G、F

(6)解:

G=m.g=500g×10N/Kg=5N

因为放在水平面上

F=G=5N

答:

重力和压力都等于5N。

4、解题技巧:

计算题主要是公式的运用。

在运用公式之前,就要根据所要求解的物理量选择相应的公式。

若公式选择对了就完成了一大半。

随着现在中考难度的下降,许多题目中所用公式的物理量都能从已知条件中找出来。

如:

一辆小车用2小时行走了80千米,求它的速度。

即然是求速度就应用公式V=S/t.只要找出S和t就可以直接求解,而已知中恰恰明确了这两个物理量,只在带入就可解得。

这种题型在难度上为易。

但在一些中或较难的题目中,所要求解的相应物理量可能没有直接给出。

六、应用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应用题要求学生进行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表述少了,本题题目主要来源于考生身边较为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相关问题。

让学生从学物理的角度对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此类题目往往较为简单,考生不要放弃。

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一定是平时已学过的知识,平时多留意我们身边的一些物理问题,多思考。

例:

我市已出台禁止“高空掷物”的有关条例。

你认为有必要吗?

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你的看法?

强调重点,难点,热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

二、力学试题分析

1,体现新课改精神,从生活走向物理,关注三维目标考查

中考试卷中的命题立足于学生生活实践,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注重考查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素质。

例如第1、4、题分别以神舟7号翟志刚、焚烧秸秆等内容为背景,切实有效地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

2,加强对物理方法和思维的考查,提高对实验探究和评价交流能力的挖掘

 中考试题在科学探究的考查上,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探究进行了考查,重点在实验题中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

例如:

第9题,是一道浮力题,考察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密度计知识。

第19题是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背景,通过对实验现象、过程的分析,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

题目关注到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对实验思维、评价交流等能力的综合考查。

3,试题关注初、高中教学衔接

试题中的第21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求考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针对初中教学的实际和高中物理教学的需要,这样的安排,是有意识地关注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发挥试题对教学的正确导向。

而第二个问题是推导压力和重力大小相等,主要是考查初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也是考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否规范、到位。

4,计算量减少,计算难度降低

试卷中力学的计算题量较往年有所减少,力学涉及计算的试题有第8、22题,分值只有6分,而且计算难度也有所降低,但是对于单位间的换算却在第8题中出现了——这可是学生丢分的“重灾区”,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力学部分容易丢分的是以下几部分

(1)最基础的质量与密度部分。

从最基础的质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题目练习,从而养成在这些基础题目当中的谨慎思维,以减少丢分。

(2)在压强这些部分。

在掌握基本压强题目基础之上,就该练习做一些关于稍复杂压强题目。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中考并不要求定量的计算。

(3)杠杆、滑轮与受力分析部分。

第一轮复习之后就要去练习分析和解决滑轮组问题,以及受力分析的题目。

这些题目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而基础的受力分析和滑轮组的判断能力要不断加强。

从近三年中考分数的分配情况看,实验题占的比重较大,而且不少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也渗透着实验观点、方法,所以一定要重视实验的复习。

对一些典型的实验,如测物质的密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都要熟练掌握。

 

模拟练习:

(10年中考题,难易度,分值)

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这是因为它有坚而硬的喙(hui)。

我们有时就能看到它用喙将树木啄破,吃掉害虫的情景。

粗略估计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10-6m2,则喙啄树木时产生的压强约为_____Pa。

(容易题,2分)

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常常可以看到图示的场景。

假如该工人通过滑轮把50㎏的水泥缓缓提升4m到房顶,所用拉力约300N。

该机械的效率约为__________。

(容易题,2分)

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

固定O点,使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端挂一重为40N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端施加F=______N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

(容易题,4分)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容易题,3分)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图中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容易题,3分)

A.甲图中,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B.乙图中,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增加了

C.丙图中,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了D.丁图中,飞机升空后重力势能增加了

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

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容易题,3分)

A.风的形成B.烟从烟囱中冒出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稍难题,3分)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

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

(l)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行驶速度的大小;

(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容易题,8分)

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

当水平拉动物体A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所受A的拉力)就表示物体A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即F'=f。

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

(稍难题,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