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857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doc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

拟制朱平檬、陈田

审核姚欣

主管何全勇

会签寇化梦

吴晓刚

胡嘉

批准刘体斌

2011年3月15日发布

2011年度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指引

1目的

1.1明确公司2011年度的薪酬与绩效管理政策,完善公司薪酬、绩效体系,以适应公司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

1.2指引各产业集团开展本年度的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

各产业集团依据本指引,指导和规范各下属单位的薪酬分配、绩效考评等工作。

2适用范围

2.1本指引适用于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平台部门、下属产业集团、直属事业部/子公司、绵阳区域服务中心、模拟核算单位。

2.2以下产业集团简称“SBU”、产业集团下属子公司简称“BU”、直属事业部/子公司简称“直属单位”、泛指集团公司所有单位简称“用工单位”。

3主要内容

3.1本指引重点是对薪酬分配和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

(1)薪酬体系完善;

(2)2011年调薪策略;

(3)薪酬结构及薪酬标准规范指导;

(4)薪酬支付调整;

(5)薪酬评估;

(6)绩效体系调整和完善。

4薪酬体系完善

4.1坚持公司薪酬体系的统一和完整。

建立公司统一基本制度下,各产业集团/直属单位适度差异化的薪酬体系。

4.1.1坚持“以岗位付薪、以能力付薪、以业绩付薪”的付薪理念。

4.1.2薪酬体系以职位为基础,保持和执行四级(绿带、蓝带、红带、黑带)职位等级,并基于统一的职位等级建立和确定薪酬等级,从而确保内部公平性。

4.1.3各用工单位可参照行业、地域、竞争人才等外部市场的薪酬行情,定位本单位的薪酬策略和薪酬水平,主要需提高关键和竞争性、稀缺岗位的外部竞争力,保持通用岗位薪酬在集团内部的平衡。

4.2坚持以岗位价值评估作为确定薪酬标准的主要依据,淡化管理层级、管理关系和岗位名称与薪酬标准的简单对应。

各产业集团应根据机构调整情况,梳理下属各单位的职位设置,开展岗位价值评估,系统确定各职位的职位等级和薪酬标准。

4.3各用工单位坚持公司统一的薪酬预算原则,负责本单位的薪酬预算管理。

(具体见《2011年度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管理操作指引》)

4.4薪酬激励与绩效管理紧密挂钩,鼓励员工通过优良业绩取得更多的薪酬回报,让薪酬激励成为实现高绩效的关键推动力。

4.5薪酬管理架构

4.5.1根据公司组织机构的调整,本次对公司各组织层级的薪酬管理权限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4.5.2薪酬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薪酬管理制度、薪酬分配方案(含奖金激励方案)、定薪、调薪以及薪酬支付。

公司各组织层级的薪酬管理权限表

产业

类别

职位

类别

SBU/

直属单位/平台单位

母公司

人力资源部

SBU董事长/

直属单位董事长/平台单位负责人

母公司

总经理/董事长

SBU

SBU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财务负责人(含BU和下属财务机构)、SBU管委会内部成员

/

拟制

审核

批准

其余管理职干部

拟制

备案

审批

/

员工

审批

备案

/

/

直属

单位

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财务负责人(含BU和下属财务机构)、内部董事

/

拟制

审核

批准

其余管理职干部及员工

拟制

备案

审批

/

总部平台部门、模拟核算单位

管理职干部

/

拟制

/

审批

员工

拟制

批准

审核

/

备注:

1、绵阳区域服务中心参照SBU执行;

2、平台单位包含总部平台部门和模拟核算单位。

4.6各用工单位的薪酬分配数据统一通过e-HR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集成和支付,向公司透明。

各用工单位按规定对e-HR中的信息进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

4.7集团总部提供外部薪酬数据的调查和共享平台,根据各用工单位的需求,系统化定制外部薪酬调查报告,为薪酬决策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

52011年调薪策略

5.1调薪原则

5.1.12011年公司通过调薪等方式实现员工收入的合理增长,全公司员工的人均收入增长基本目标为10%。

5.1.2重点调薪对象为生产一线及低收入员工、新员工(特指新进公司3年内的校园招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技术研发员工。

5.1.3调薪原则上“生产一线员工普调、专业职结构性调薪为主、管理职干部不调薪”。

各用工单位结合2011年经营情况、员工薪酬水平情况,确定本单位具体的调薪方式及比例,并通过提高人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员工收入。

5.1.42011年度调薪需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1)外部经济环境(物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对员工实际收入的影响。

对较低收入员工和新员工,需保障性提高薪酬标准,进行普调。

(2)调薪应结合机构职责梳理、年度职位评聘工作同步开展,并运用上年度绩效考评结果动态调整。

对职位晋级和业绩优秀者上调薪酬,对职位降级和业绩较差者相应下调薪酬。

5.2调薪方法指导

5.2.1操作职员工通过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以及提高岗位工资标准、计时/计件工资标准等措施,达到全年人均收入增长10%-15%。

(1)其中,对生产一线新入职一年内的初级工人,需上调其岗位工资标准10%-21%,保证在绵阳区域月收入达到1300-1700元的水平。

(2)优化操作职工资分配办法,保障员工收入的增长和稳定。

各用工单位应合理提高计件或计时工资标准;促进管理改善,提高系统效率,改变因生产节奏不均衡而导致员工承担责任的局面;积极探索和推行计时与计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等,进一步保障员工收入的稳定,同时激发员工积极性。

(3)合理安排员工加班,规范和提高加班工资的计发标准,月加班工资标准的计发基数应根据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提高,不得低于公司或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5.2.2专业职员工通过上调岗位工资和提高浮动奖金比重的方式,达到全年人均收入增长5%-10%。

(1)对新进公司3年内的新员工,仍然实施保障性调薪,岗位工资标准上调10%-15%。

(2)上年度绩效优秀的专业职员工、技术研发骨干员工的上调幅度可达10%-15%。

(3)对收入偏低的助理级专业职员工,以及前两年未参与调薪的绩效良好的专业职员工,原则上可适度进行普调,具体由各用工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4)营销专业职员工的薪酬分配仍以销售提成为主,需适度提高保底工资标准。

(5)各用工单位的各项奖金方案应根据年初经营或项目计划制定,并按流程进行审批;奖金分配需与经营效益和个人绩效挂钩和匹配。

5.2.3管理职干部2011年不实施普调。

即,除岗位变动和绩效考评结果影响的上、下动态调整薪酬(指年薪)外,其余情况均不调薪。

5.3按区域相对统一调薪节奏和时间:

在绵用工单位从2011年3月1日起执行;非在绵有多个用工单位(中山、合肥、成都)的可参照确定统一的调薪时间,其余非在绵用工单位酌情安排。

5.4调薪组织

5.4.1各SBU、直属单位制定或评审BU调薪方案,报SBU董事长、直属单位董事长批准,并向母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5.4.2各用工单位实施本次调薪时,应成立专门的调薪小组,组织开展调薪工作,制定调薪方案并对员工进行宣贯,同时合理解决和受理员工的诉求,确保调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5.4.3调薪结束后45天内,各用工单位需对调薪结果进行分析,形成专题报告。

其中,各SBU的调薪分析报告统一向SBU董事长汇报,并向母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薪酬结构与薪酬标准规范指导

6.12011年公司专业职和管理职的薪酬结构保持不变。

6.1.1专业职员工薪酬结构如下:

年收入=岗位工资(月度基本工资+月度绩效奖金)+季度业绩奖金+年度固定奖金

其中,月度、季度、年度奖金与绩效考评挂钩浮动。

6.1.2管理职员工实行年薪制,薪酬结构如下:

年收入=年薪(月度基本工资+季度绩效奖金+年度绩效奖金)+利润分享/股权激励+公司专项奖励。

其中,季度、年度绩效奖金与季度(或半年度)、年度绩效考评挂钩。

备注:

公司专项奖励为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专项奖励,需按审批流程报总经理和董事长批准。

6.2各用工单位根据公司薪酬体系制定规范的薪酬标准表,在绵用工单位各职位序列薪酬指导标准如下(非在绵用工单位参照执行):

6.2.1操作职薪酬指导标准(见附表一):

明确公司范围内(绵阳区域)的操作职典型岗位的工资指导价位,作为各单位制定操作职工资标准的参考依据。

6.2.2专业职薪酬指导标准(见附表二):

按绿带、蓝带、红带三个职带,18个薪级,每级分设5个薪档,作为确定专业职岗位工资的依据。

6.2.3管理职年薪指导标准(附表三、略):

按红带、黑带两个职带,9个薪级,每级分设5个薪档,作为确定管理职基本年薪的依据。

6.3公司通用关键岗位职位设置原则

6.3.1管理职

(1)根据公司管理组织机构,修订管理职的职位等级设置原则(见附表四),体现管理职的岗位工作价值,淡化管理层级、管理关系和岗位名称。

各用工单位按照修订后的职位原则,梳理、评估和确定管理职的职位等级,保持公司管理职职位体系的相对统一。

(2)属集团内部选拔、任命的管理职干部仍按目前的薪酬管理模式,按内部干部薪酬体系定薪,年薪标准执行公司统一的管理职薪酬标准;倡导管理职参与利润分享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通过中长期激励提高个人报酬。

6.3.2专业职

为保持集团内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制定专业职典型通用岗位的职位等级设置原则(见附表五),在同一区域的通用岗位实施相对统一的薪酬水平,各用工单位参照执行。

7薪酬支付调整

7.1在绵用工单位统一通过集团总部的付薪平台付薪,由各单位通过e-HR报送薪酬数据。

7.2以下管理职由集团总部造表支付,费用由所属财务主体承担:

(1)各平台部门的管理职;

(2)各SBU/直属单位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财务负责人(含BU和下属财务机构);

(3)SBU管委会内部成员、直属单位内部董事。

7.3非在绵用工单位的管理职及员工可选择通过集团总部的付薪平台付薪。

8薪酬评估

8.1建立薪酬评估机制,集团总部定期对各SBU/直属单位的薪酬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SBU也可对下属BU开展薪酬评估。

8.2薪酬评估包括薪酬制度评估、薪酬激励效果评估、薪酬内、外部公平性等方面的评估。

8.2.1薪酬制度评估:

各SBU/直属单位根据集团总部的薪酬体系,建立与自身发展相适宜的薪酬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集团总部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薪酬的分配方案、薪酬预算及审批等进行评估。

8.2.2薪酬激励效果评估:

集团总部对各SBU/直属单位在薪酬管理过程中的最佳实践进行推广,对薪酬管理效果不佳的进行辅导;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评估薪酬激励的效果。

8.2.3薪酬内、外部公平性评估:

加强内、外部薪酬市场调查和分析,评估薪酬水平是否与薪酬制度中设置的相符合。

8.2.4薪酬评估结果将反馈给母公司管理层、各SBU董事长/直属单位董事长,供领导决策参考。

8.3人力资源薪酬分配纳入公司人力资源审计内容,审计结果向公司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