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385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社会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社会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社会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社会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2.docx

《社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2.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2.docx

社会2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要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也常常要寻找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所以归因问题是心理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由于人们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归因,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

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飞机失事、学潮等;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人们身体患病、或是被别人责备。

在研究归因问题的时候,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归因理论,对归因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论述,下面我们就分别说明一下这些理论。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Fritz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系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

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of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2)韦纳的归因理论

  1972年,韦纳(BernardWeiner)的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韦纳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

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就象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一样。

韦纳进一步组合了这两个维度,如表2-4:

表2-5:

韦纳的归因模型

不稳定稳定

内部努力能力

外部运气任务难度

  韦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自豪或羞耻)。

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

Dweck(1975)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成功归于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

  韦纳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归因理论,于1982年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

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

在韦纳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

             表2-6:

改进后的归因模型(Weiner1982)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特定的努力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老师的偏见来自他人的偶然的帮助

   不可控特定的能力心境与情绪考试难度一个人的运气

  

  韦纳的归因理论引起了人们对归因风格(Attributionalstyles)训练的兴趣,即怎样帮助人们发展出适应性更强的归因风格。

德维克(CarolDweck1975)的一项现场实验证明这种训练的有效性,实验的被试是一些经常把失败归于自己缺乏能力的小学生。

因为如此,当研究者给这些小学生新的学习任务时,他们的毅力很差,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

一种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注定要失败的信念。

德维克的训练计划包括25个时间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给被试一系列的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当被试失败的时候,教会他们把失败归于努力不够,而不是缺乏能力。

在整个实验结束之后,德维克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和努力程度都有显著的提高。

  几乎与维纳同时,心理学家阿伯拉姆森(LynAbramson1978)提出了抑郁型(Depressiveexplanatorystyle)和乐观型(Optimisticexplanatorystyle)的归因风格,并把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抑郁型的归因风格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之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所以具有这些风格的人常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

相反,乐观型风格的人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而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上去。

皮特森和塞利格曼(1987)的一项档案研究就发现这两种归因风格对个体的健康有影响,尽管他们不能说出太多的理由,但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还是可能的:

  抑郁型的归因风格影响个体的免疫系统,其作用机制与紧张类似。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不是一个好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注定会在问题解决中变得疯狂。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比较被动,不会主动地去寻求帮助。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Kelly)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于1967年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Cubetheory),也叫立方体理论。

他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

行动者(actors)、刺激物(stimulusobjects)以及环境背景(contexts),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的归因,张三是行动者,李四是刺激物,打架时的环境是背景。

凯利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consensusinformation):

其他人也如此吗?

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information):

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独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information):

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事物作同样的反应?

凯利认为有了这些信息,人们就可以对事件归因。

另外凯利还提出了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discountprinciple):

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它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这一原则广泛应用于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4)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1965年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inferencetheory)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Dispositionaltrait),既人格、态度、心情等。

琼斯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比如一个善良的人不小心误杀了一个人,我们能说他是一个坏人吗?

显然不能。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呢?

琼斯等人提出了两个条件:

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2、对自己的归因

  上面我们讲的几种归因理论都是针对他人行为的,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怎样归因呢?

贝姆的理论主要涉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他的理论被称为自我知觉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贝姆认为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外显的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

  在贝姆之后,其他的心理学家系统地研究了人们对自己各方面的归因,得到了一些结论: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是靠内省及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各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态度,但贝姆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

为了验证自我知觉理论。

萨拉希克(Salancik)和考维Conway(1975)设计了一项宗教行为描述的实验,在实验中参加实验的学生被随机分成A组和B组。

问A组学生是否偶尔才从事宗教行为,如上教堂、看宗教报纸、向牧师问个人问题等。

因为许多学生有过这些最低的宗教活动,因此这组学生说他们有不少宗教行为。

而对B组,问他们是不是经常做这些事,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经常如此,因此这一组学生报告的宗教行为较少。

由于这二组学生是随机选取并分配的,因此假设他们实际的宗教行为没有差别。

但由于问题中的关键词不同,第一组描述自己参加了不少宗教活动,第二描述自己参加了较少的宗教活动。

最后问学生“你的宗教信仰有多虔诚?

”结果显示第一组学生比第二组学生对宗教更虔诚。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

  完成一件报酬高的工作时,常常使人们做外在归因,即我之所以做工作是因为报酬高。

而完成相同的工作却只有微薄的报酬时,人们往往内在归因,即自己喜欢这项工作。

因此,心理学家指出:

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因为个体将工作成就归于内在兴趣而非外在奖励。

也就是说,如果从事一项工作的理由被过分正当化的话,不知不觉会伤害到他参与该活动的内在兴趣。

如果给予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者外在酬赏会降低起内在兴趣,那么施与外在威胁以避免其从事某项特殊行为应该会增加兴趣。

例如,对吸毒的惩罚越严厉,毒品应该会更具吸引力,此时,人们将寻求该行为归因于受威胁,而非该行为本身没有乐趣。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们经由考虑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引起这些状态的外在刺激而认定自己的情绪。

但最近研究表明,情绪反应在性质上并无两样,人们能区分出高低不同的激起状态,但无法辨别出不同类型的情绪。

沙可特(Schachter1962)认为,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激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标签名称,如快乐、愤怒等。

为了得到这一认知名称,人们首先会检查自己的行为及环境。

例如,如果一个人觉得生理状态激昂,并且正对着电视上演的喜剧片大笑,他会推论自己正处在快乐中,而如果这个人是在拥挤的街道上对推自己的人大叫,他会推论自己是愤怒的。

沙可特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问题,认为人们对生理激起的归因是产生各种各样情绪的根源。

专栏2-4:

晴朗的日子人快乐

人们会以暂时的心境为基础而产生对长久内部状态的自我知觉。

Schwartz&Clore(1983)发现,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人们会将自己整个人生评价为快乐,令人满意。

他们利用电话采访,问被采访的人几个问题,让他们在1—10点量表上进行评定,10表示最快乐。

其中一半的采访是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另一半在阴雨绵绵的春天。

如表2-6所示,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更觉得快乐。

表2-7:

天气对心情的影响

晴天阴天

当时心情快乐的程度7.55.4

整个人生快乐的程度7.45.0

对整个人生满足的程度6.64.9

3、归因中的偏误

(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罗斯(Ross1977)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The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

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Actor-observerbias):

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运用基本归因错误能使一个人高估其他人的知识。

罗斯等人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在研究中把学生两两分成一组,一问一答。

一个是发问者,一个是回答者。

实验中让发问者自编10个题目(很有挑战性但不是不可回答),向被问者发问,尽量难倒对方,最后让双方评估自己和对方的知识。

研究表明,当发问者所编的问题很难时,被问者会高估发问者的知识,被问者认为与自己相比,对方的知识很丰富。

显然,在研究中被问者注重外在的行为而忽略情境,便产生基本归因错误。

被问者以为发问者有丰富的知识,认为他们知道这些难题的答案。

但实际上他们忽略了情境里的人为因素,即发问者可以编造任何他自己喜欢的问题。

他们未必知道问题的答案,即使如此,发问者还是让被问者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评价。

表2-8:

对自己与他人知识的评价

评定内容

评分人发问者知识被问人知识

发问者53.550.6

被问者66.841.3

                    (分数的范围为0—100分)

(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Self-servingbias)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归因中的自利偏差,按照这一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

把这一概念用到自利偏差中去,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让对方给你较高的评价。

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研究,而即使同一层面中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

除了我们在讲到社会心理学简史的时候提到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之外,心理学在二十世纪还发展出了一系列其他的理论,这些理论有的与社会心理学有关,有的则与社会心理学无关。

下面我们就列举几种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理论,看看这些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

            专栏1-3:

克劳兹为什么开枪?

克劳兹是在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日。

他的父母在他10岁的时候离了婚,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

克劳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偷窃、抢劫、吸毒等什么事情都干过。

在去年的12月25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里爬进去,偷了一大包的东西出来。

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的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皮特呵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并没有理会皮特,而是撒腿就跑。

皮特鸣枪示警,这是克劳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克老兹也因此得以逃脱。

一年以后,克劳兹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终生监禁。

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呢?

1、生物理论  麦独孤、弗洛伊德和劳伦兹(Lorenz)等人都强调生物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可以归入生物理论的范畴。

按照生物理论的观点,人的许多生物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在决定行为方面扮着重要的角色。

生物因素限制了人类能力的极限以及人所能接收到的刺激范围,比如人不能飞、有语言、智力高、记忆力好、有很好的视力和听力,但只对一定范围的光波、声波敏感。

与动物相比,人类的成熟比较缓慢,小时候需较多的保护,在六岁前无法独立生活。

而山羊一出生便会走路,并且很快能够独立。

因此生物理论认为本能特质影响着人类的社会行为。

生物理论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一是本能:

本能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有多大呢?

人们一直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麦独孤和弗洛伊德等人曾经提出人有侵犯和冲动的本能,人类在战争中的仇杀就是这种本能的体现。

劳伦滋也认为人类的侵犯性冲动生来就有,且无法改变。

有趣的是,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印刻(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恰恰提供了本能影响动物行为的证据。

在对刚刚出生的小鸭的依恋(attachment)行为进行研究时,劳伦兹发现刚刚会走的小鸭会追随它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有生命或无生命均可,只要能够活动就可以),并与其建立起依恋关系,劳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刻。

后来人们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用关键期这一概念说明本能的影响,比如鸟类建立印刻行为的关键期是出生后12~24小时,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而儿童建立数的概念的关键期是5~5.5岁。

  二是遗传差异:

生物理论的另一重就是强调遗传差异对行为差异的影响。

比如在研究侵犯行为的时候,有些心理学家就认为有些人因为遗传的原因而较具攻击性。

他们发现,与具有正常染色体的人相比,XYY染色体的人容易犯罪。

另一种相关的生物理论则以其他生理因素,如荷尔蒙失去平衡或脑损伤解释攻击行为,认为激素分布不平衡以及大脑生理机制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些人侵犯行为的增加。

现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和大脑扫描技术的进步,有一些心理学家又关注起这一方面的问题来了。

  总之,生物理论强调,所有行为——包括社会行为,可以用个体的生物本质,如遗传特性、本能及生理方面的原因加以解释。

很显然本能论的解释缺乏科学性,因此尽管有人对此很热衷,但众多的心理学家并不承认它。

可以用著名心理学家EricTurkheimer(1998)在心理学评论上的一句话,总结一下我们对本能理论的认识:

“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特征都与遗传有关,都有它的生理基础,也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一定的脑功能相联系。

但是,如果我们仅以此为基础去理解人类的行为,那将是可笑的。

因为生理基础与行为不在一个层次上,就好象生理特征是电脑的硬件、而行为是电脑的软件一样,那个有问题电脑都会出毛病”。

所以在对待生物理论的时候,我们重视它,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2、学习理论  许多年来,欧美的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从学习的角度看待并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学习理论也因此被看成是最为重要的理论。

与生物理论强调的因素不同,学习理论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

学习理论认为,在任何情境下每个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在多次学习之后还会成为习惯。

以后当相同或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个体将会采取惯用的方式做反应。

例如,如果有一双手伸向我们,我们便会与他握手。

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对一双手伸过来时应该如此反应。

如果一个人骂你,你可能也会骂他,但也可能去试着感化他,这得看你过去学得的是什么反应方式而定。

所以当专栏1-3中所讲的克劳兹拒捕并向警察开枪时,我们便会想到这是因为他过去学习到,在面对权威者的挑战时,应该采取猛烈的方式。

学习理论在1900年开始流行,并在那时成为了行为主义的基础。

后来霍尔(Hull)、斯金纳以及米勒(Miller)和多纳德(Dollard)等人将行为理论的原理运用到社会心理学上。

20世纪70年代以来,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更是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了社会学习论(SocialLearningtheory),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学习理论的三种机制  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

  一是联结(association):

又称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condition),最早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来的。

巴甫洛夫在他的条件反射研究中发现:

狗之所以学会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液的反应,是因为每次铃声都与食物同时出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狗会将铃声与食物联结在一起,这时即使没有食物一起出现,狗也会对单独的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对人类来说,态度的形成也要经过联结过程,例如纳粹一词常与可怕的罪行联结在一起,因此当研究者向那些在二战中受迫害的犹太人提起这个词的时候,就能够引起他们的恐惧情绪。

  二是强化(reinforcement):

是学习论的核心,它是指人们学会一种特别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经常伴随着愉快、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后果。

例如一个男孩可能会对在学校里侮辱他的人加以拳脚,因为每当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与人打架时,父亲总是加以赞赏。

另一个学生可能学会不要在课堂上和老师争辩,因为他这样做总是换来老实的白眼,甚至惩罚。

  三是模仿(imitation):

人们也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便学习到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个小男孩可能学会怎样生火,因为他曾看到母亲这样做;儿童或青少年对于政治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一致。

模仿的发生并不需外界的强化,只须观察他人的行为便可以。

(2)学习理论的特点  学习理论有三个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它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没有的:

  一是它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以前面的例子来说,克劳兹之所以向警察开枪,可能是由于过去他所见到的警察都是粗暴的、具有敌意的,并且没有丝毫的怜悯心;也可能是因为他过去在与权威产生冲突而采取暴力反应时,均受到强化。

相反,如果他采取非暴力的方式,他常常受到惩罚。

或者他在小时候常常看到父亲的粗暴举动,而他模仿了父亲的这种暴力模式。

学习理论强调过去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略了当时的情境细节。

  二是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它强调过去外部事件与刺激的联结情形、早期对某种行为反应的强化过程、以及个体曾接触过的行为模式等外在因素。

学习论在解释行为的起因时,较不看重个体对于当时情境的主观感受,或者当时的情绪。

  三是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以克劳兹为例,它只想解释该罪犯的外显行为——开枪打伤了警察,而不去了解他的愤怒、罪恶感等情绪状态。

3、诱因理论  诱因理论认为,行为决定于个体对各种行动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认为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

我们以前面的例子来说,克劳兹认为假如逃跑的话,将会被追捕,并可能遭射杀,这些结合起来形成负性诱因;假如他投降,则肯定被送入监狱,这也是一种负的诱因;最后,他可能认为,如果开枪,他便能带着偷来德的西逃掉,这不仅不是负性诱因,而且还是很强的正性诱因。

所以诱因分析只是很简单地考虑某一行为的正性与负性效果,并依此预测人们将采取的行为方式。

社会心理学中有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理性决策论(RationalDecision-makingTheory)是经济学家对人类行为的基本看法,这种理论假设:

在选择行为的时候,人们会估计不同行为的利益及代价,而以理性的方式选出最佳行为,也就是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这一类型的理论很多,其中以爱德华滋(Edwards)的预期价值论(Expectancy-valueTheory)最有代表性。

该理论认为在决策的时候,人们以对下列二项因素所做的判断结果为基础:

①某一决策各种可能结果的价值(结果的重要性);②某一决策后果真正实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实现某种结果的概率)。

比如经济学家在决策时采用的决策树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种理性的模型能很清楚地预测我们如何决策,所以是极有用的标准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常被用来做为预测个人、公司、政府进行经济抉择时的模型。

(2)交换理论  将理性选择扩大到二个人之间的互动时,便是交换论(ExchangeTheory),这一理论将人际互动视为彼此所做的一连串理性决策。

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于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

以前例中的罪犯和警察为例,他们二人由于利益冲突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