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293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届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内黄一中2017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

C12O16Cu64Fe56Mg24

2017-12-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常温下,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100mL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Fe3+的个数为0.01NA

2.已知下面三个数据:

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

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HF)=7.2×10-4

B.K(HNO2)=4.9×10-10

C.根据其中两个反应即可得出结论

D.K(HCN)<K(HNO2)<K(HF)

3.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HCO

、Al3+、Na+、SO

B.I-、NO

、K+、NH

C.MnO

、Cl-、SO

、K+D.SiO

、OH-、SO

、Na+、Cl-

4、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D.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5.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

O2+PtF6=O2(PtF6)。

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正确的是()

A.在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O2(PtF6)则转移1mol电子

B.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

C.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O2(PtF6)中仅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其它化学键

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

别制取收集少量CO2、NO、O2

B.配制FeSO4溶液时,一般加一定量稀硫酸和

足量铁粉,并且现配现用

C.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

搅拌并滤干

D.用干燥的pH试纸可测得新制氯水的pH=2

7.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药物和水产资,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8.将26gCO和O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容器内有足量的Na2O2固体),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1,用电火花不间断地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度,结果固体增重14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2,则p1:

p2为

A.9:

4     B.7:

3    C.7:

6     D.6:

7

9.已知:

Fe2+结合S2-的能力大于结合OH-的能力,而Al3+则正好相反,I2的氧化性比S强。

在Fe2(SO4)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是

A.Fe2S3和Al(OH)3                              B.Fe(OH)3和Al(OH)3 

C. FeS、Al(OH)3 和S                      D.Al2S3、FeS和S

10.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O2(标准状况下)

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4H2O+4e-=2H2↑+4OH-

C.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2+4H++4e-=2H2O

D.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

11.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制取它们的单质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2A(s)+B(g)=2C(g)+D(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

△H一定大于0

B.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减少

C.其他条件不变,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抑制水的电离,降低水的离子积

D.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钡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常温下Ksp(BaCO3)

1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

1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ClO—+CO2+H2O=HClO+HCO3—

B.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IO3-+3H2O=3I2+6OH-

C.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

Fe3++Cu=Fe2++Cu2+

D.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15.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符合的是()

A.向含0.01molKOH和0.01mol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D.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16.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编号

稀硝酸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剩余金属/g

18.0

9.6

0

0

NO体积/mL

2240

4480

6720

V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①中溶解了5.6gFeB.硝酸的浓度为0.4mol/L

C.②中溶解了9.6gCuD.④中V=8960

二、填空题:

(52分)

17.(12分)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

试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F、G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

G、________。

(2)检验D中阳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保存C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固体A

(4)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①A―→C: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有关元素X、Y、Z、D、E的信息如下

元素

有关信息

X

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nm。

Y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Z

原子半径为0.102nm,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其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离子数、电子数都相等的阴、阳离子。

E

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X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的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EY3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保存EY2溶液时,需向溶液加入少量E单质。

②.通常实验室配制EY3溶液时,直接用水溶解EY3固体即可。

③.EY2只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EY3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④.铜片、碳棒和EY3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

⑤.向淀粉碘化钾溶液和苯酚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EY3的浓溶液,原无色溶液都可变为紫色。

⑶.用化学符号表示D2Z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⑷.将一定量的Y单质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Y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则该苛性钾溶液中所含KOH的质量是g,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19.(14分)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

Mg(NO3)2、NO2、O2乙:

MgO、NO2、O2

丙:

Mg3N2、O2丁:

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

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79g置于A中,加热前通人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20.(12分)某混合金属粉末,除Mg外还含有Al、Zn中的一种或两种,含量都在10%以上。

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铝、锌元素的存在。

所用试剂:

样品、pH试纸、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该小组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①镁、铝、锌都是银白色的金属

②锌(Zn)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

③Zn(OH)2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及NH3·H2O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④Zn2+易形成络合物如[Zn(NH3)4]2+,该络合物遇强酸分解生成Zn2+、NH4+

●提出假设:

(1)假设①: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镁外还含有铝元素

假设②: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镁外还含有锌元素

假设③:

●实验探究:

甲同学基于假设③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乙同学同样基于假设3设计另一实验方案如下: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2)试剂M是________________;沉淀B是。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方案比甲同学的好,理由是。

(4)丁同学研究了甲、乙两同学的方案后,在其中一种方案的基础上用最简便方法测定了Wg样品中金属镁(Mg)的质量,他的方法是。

(5)操作Ⅰ的主要过程是:

在滤液中逐滴加入,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

(6)某溶液中含有Zn2+、Al3+、NH4+和SO42-等离子,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_。

21.(15分)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拟于“十二五”期间,将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减少8%,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10%。

目前,消除大气污染有多种方法。

Ⅰ.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

CH4(g)+2NO2(g)=N2(g)+CO2(g)+2H2O(g)△H3=-867kJ·mol-1

则△H2=。

Ⅱ.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是大气中SO2的主要。

(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反应为

C(s)+H2O(g)==CO(g)+H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800℃时,将1molCO、3molH2O、1molH2充入容积为1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如右图t1前所示变化。

若保持温度不变,t2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H2各1mol,平衡将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t2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H2浓度发生如右图t2后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符号)。

a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缩小容器体积 d减少CO2的量

(2)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

Ⅲ.开发新能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的替代品而越越受到关注。

DMFC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通入a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

化学月考答案

19(14分)

21.(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