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035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

《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氮和磷实验报告.docx

氮和磷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氮和磷实验报告

  篇一: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

  实验:

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

  实验学时:

3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目的

  过磷酸钙与重过磷酸钙均为水溶性磷肥,所含有的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不仅是水溶性的速效磷,也有一部分为不溶于水但能被柠檬酸提取的磷。

测定其有效磷的含量对评定肥料品质、合理施用磷肥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理解影响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变化的因素。

  二、实验内容

  

(1)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制备待测液。

(2)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并计算出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其中包括ca(h2po4)2·cahpo4和游离h3po4),浸出液中的正磷酸盐利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2人为1组,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五、实验条件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振荡机、电子天(:

氮和磷实验报告)平、容量瓶、小漏斗、三角瓶、滤纸等。

  试剂:

(1)50mg/Lp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105℃烘干的磷酸二氢钾Kh2po4(AR)0.2195g溶于约400ml蒸馏水中,加入25ml3mol/Lh2so4,定容至1L,即为50mg/L的标准溶液,可长期保存使用。

  

(2)2%柠檬酸溶液:

称取20g结晶柠檬酸(h3c6h5o7·h2o,AR)溶于水中,定容至1L

  即可。

  (3)3mol/Lh2so4:

量取浓硫酸166.7ml,用蒸馏水稀释至1L。

  (4)钒钼酸铵显色剂:

称取12.5g(nh4)6mo7o24·4h2o(钼酸铵)溶于约200ml水中。

  将0.625gnh4Vo3(偏钒酸铵)溶于15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125ml浓硝酸,再冷至室温。

然后将钼酸铵溶液缓缓倒入偏钒酸铵的硝酸溶液中,随倒随搅拌,最后用水稀释至500ml。

  六、实验步骤

  1.称取通过100目筛孔的过磷酸钙样品0.5~1.0000g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2%柠檬酸溶液50ml,用橡皮塞塞紧瓶口,振荡30min,立即用干滤纸过滤,最初7—8ml滤液弃去。

  2.吸取清亮滤液1~5.0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5ml,准确加入10ml钒钼酸铵显色剂,定容、静置30分钟后用490nm波长,1cm光径比色皿在光电比色计上进行比色(以空白调节比色计吸收值为零点)。

  3.标准曲线的制备:

吸取50mg/L(ppm)的p标准溶液0、2.5、5.0、7.5、12.5、15.0、20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35ml,准确加入10ml钒钼酸铵显色剂,定容,15~20min后用490nm波长、1cm光径比色皿在光电比色计上比色。

以吸收率为纵坐标,五氧化二磷的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结果计算:

p2o5%=A×显色体积×分取倍数/m×10×100×2.291

  A:

从标准曲线查得待测液中p2o5浓度mg/L;

  m:

样品质量g;

  10:

将mg/L换算成g;

  100:

换算为百分含量;

  2.291:

将p转换为p2o5的系数。

66

  七、思考题

  静置是目的是什么?

  八、实验报告

  根据贵州大学实验报告的格式按时完成实验报告,特别要分析实验结果。

  九、其它说明

  

(1)本方法显色时间较短,常温下15~20min即可显色完全。

但在冬季较低温度下显色慢。

  

(2)根据比色时磷含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比色波长,2~10mg/kgp2o5选用420nm,14~40mg/kgp2o5选用490nm,待测液中铁含量高而产生黄色干扰时,通常选用较长的波长如450nm或470nm。

本法比色选用的波长范围为400~490nm,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波长由400nm增加到490nm时,灵敏度会降低10倍。

  实验: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实验学时:

3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目的

  在植物必需的常量元素中,氮、磷、钾的测定更为经常和重要。

不论在诊断作物氮、磷、钾的营养水平和土壤供应各该元素的丰缺情况时,或者在确定作物从土壤摄取各元素的数量和施肥效应时,都经常要测定植物全株或某些部位器官中有关元素的含量。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中的氮磷钾的存在形态与消化的关系,掌握植物中全氮磷钾的测定方法,了解测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实验内容

  

(1)植物样品的消煮—待测液的制备。

(2)植物全氮的测定(半微量蒸馏法)。

(3)植物全磷的测定(钒钼黄吸光光度法)。

(4)植物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一)植物样品的消煮(h2so4—h2o2法)

  方法原理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

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

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

  本法采用h2o2加速消煮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二)植物全氮的测定(半微量蒸馏法)

  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和扩散,用h3bo3吸收,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三)植物全磷的测定(钒钼黄吸光光度法)

  植物样品经浓h2so4消煮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磷酸盐。

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能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其吸光度与磷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400~490nm处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磷。

磷浓度较高时选用较长的波长,较低时选用较短的波长。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在室温下显色,黄色稳定。

在hno3,hcl,hclo4和h2so4等介质中都适用,对酸度和显色剂浓度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干扰物小。

在可见光范围内灵敏度较低,适测范围广(约为1—20mg/L,p)故广泛应用于含磷较高而且变幅较大的植物和肥料样品中磷的测定。

  (四)植物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植物样品经消煮或浸提,并经稀释后,待测液中的K可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②①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2人为1组,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五、实验条件

  1.仪器设备:

  2.试剂:

)硫酸(化学纯、比重1.84)、30%h2o2(分析纯)、40%(m/v)naoh溶液、2%h3bo3—指示剂溶液、标准溶液[c(hcl或1/2h2so4)=0.01mol/L]、碱性溶液、钒钼酸铵溶液、6mol/Lnaoh溶液、0.2%二硝基酚指示剂、磷标准液[c(p)=50mg/L]、K标准溶液[c(K)=100mg/L]。

  六、实验步骤

  

(一)消煮:

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放入100ml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分钟。

待冷却至瓶壁不烫手,加入h2o22ml,继续加热消煮约5—10分钟,冷却,再加入h2O2消煮,如此反复一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一般情况下,加h2o2总量约8—10ml)再继续加热5—10分钟,以除尽剩余的h2o2。

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v1)。

  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方法误差。

  

(二)全氮的测定

  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含nh4—n约1ml),注入半微量蒸馏器的内室,另取150ml三角瓶,内加入5ml2%h3bo3—指示剂溶液,放在冷凝管下端,管口置于h3bo3液面以下,然后向蒸馏器内室慢慢加入约3ml40%(m/v)naoh溶液,通入蒸气蒸馏,(注意开放冷凝水,勿使馏出液的温度超过40℃)待馏出液体积约达50~6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已调节至ph为4.5的水冲洗冷凝管末端。

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至由蓝绿色突变为紫红色(终点的颜色应和空白测定的终点相同)。

用酸标准溶液,同时进行空白液的蒸馏测定,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结果计算

  全n%=c(v-v0)×0.041×100/(m×v2/v1)

  式中

  c—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ml;

  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

  0.041—n的毫摩尔质量,g/mmol;

  m—称样量,g;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三)全磷的测定

  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10.00ml(V2含磷0.05~0.75mg)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2滴二硝基酚指示剂,滴加6mol/Lnaoh中和至刚呈黄色,加入10.00ml钒钼酸铵试剂,用水定容(V3)。

15分钟后用1cm光径的比色杯在波长440mm处进行测定,以空白溶液(空白试验消煮液按上述步骤显色)调节仪器零点。

  标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准确吸取50mg/Lp标准液0,1,2.5,5,7.5,10,15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按上述步骤显色,即得0,1.0,2.5,5.0,7.5,10,15mg/Lp的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一起测定,读取吸光度,然后绘制标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

  结果计算

  全p,%=C(p)×(v1/m)×(v3/v2)×104-

  式中c(p)—从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显色液中磷浓度,mg/L;

  v3—显色液体积,ml;

  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m—称样量,g;

  104—将mg/L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

  (四)全钾的测定

  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v3)。

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读取检流计读数。

  标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准确吸取100mg/LK标准溶液0,0.5,1.0,2.5,5.0,10,20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定容后的空白消煮液5或10ml(使标准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和待测液相近),加水定容。

即得0,1,2,5,10,20,40mg/LK的标准系列溶液。

以浓度最高的标准溶液定火焰光度计检流计的满度(一般只定到90),然后从稀到浓依次进行测定,记录检流计读数,以检流计读数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

  结果计算

  全K,%=C(K)×(v3/m)×(v1/v2)×10-4

  式中

  c(K)—从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测读液中K的浓度,mg/L;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v2——消煮液的吸取体积,ml;

  v3——测读数定容体积,ml;

  m——称样量,g;

  10-4——将mg/L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

  篇二:

植物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报告书

  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092班郑焕程20XX02120330姚芳20XX年12月23日

  植物大量元素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1,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

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

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①等元素的定量。

  本法采用h2o2加速消煮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2,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和扩散,用h3bo3吸收,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二,实验药品和材料

  

(1)硫酸(化学纯、比重1.84);

(2)30%h2o2(分析纯)

  (3)40%(m/v)naoh溶液(4)2%h3bo3—指示剂溶液

  (5)取标准溶液[c(hcl或1/2h2so4)=0.01mol/L](6)碱性溶液(7)烘干的香榧叶

  三,实验步骤

  

(1)常规消煮法:

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准确至0.0001g)装入100ml开氏瓶的底部,加浓硫酸5m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电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加6滴h2o2,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分钟,稍冷后重复加h2O2再消煮,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约10分钟,除去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

用无磷钾的干燥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

  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2)快速消煮法:

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准确至0.0001g),放入100ml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分钟。

待冷却至瓶壁不烫手,加入h2o22ml,继续加热消煮约5-10分钟,冷却,再加入h2O2消煮,如此反复一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一般情况下,加h2o2总量约8—10ml)再继续加热5—10分钟,以除尽剩余的h2o2。

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v1)。

  (3)蒸馏法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含nh4—n约1ml),注入半微量蒸馏器的内室,另取150ml三角瓶,内加入5ml2%h3bo3—指示剂溶液,放在冷凝管下端,管口置于h3bo3液面以下,然后向蒸馏器内室慢慢加入约3ml40%(m/v)naoh溶液,通入蒸气蒸馏,(注意开放冷凝水,勿使馏出液的温度超过40℃)待馏出液体积约达50~6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已调节至ph为4.5的水冲洗冷凝管末端。

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至由蓝绿色突变为紫红色(终点的颜色应和空白测定的终点相同)。

用酸标准溶液,同时进行空白液的蒸馏测定,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4)扩散法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200~500ml(V2,含nh4—n0.05—0.5mg)于10厘米的扩散皿外室。

内室加入2%h3bo3—指示剂溶液3ml,参照土壤碱解氮测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扩散和滴定,但中和h2so4需用40%naoh溶液2ml,扩散可在室温下进行,不必恒温,室温在20℃以上时,放置约24h,低于20℃时,须放置较长时间。

在扩散期间,可将扩散皿内容物小心转动混匀2~3次,加速扩散,可缩短扩散时间。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须在同一条件下做空白试验。

  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方法误差。

  四,实验数据

  五,结果计算

  全n%=c(v-v0)×0.041×100/(m×v2/v1)c—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ml;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0.041—n的毫摩尔质量,g/mmol;m—称样量,g;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n%=0.01(5-4)*0.041*100/(0.03*5/100)=1.75%

  六,实验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对实验器材进行充分的了解,以至于经常出现错误操作。

实验中称重这一步,由于添加材料时用力过大,常导致不是加多了材料就是把材料撒到外面,重新称重。

无谓的浪费了时间。

消煮过程中,出现了走神的情况,导致一个样本瓶被碰到,酸液洒了出来,险些酿成事故,在以后的实验中一定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

  在药品滴定阶段,开始为了加快进度,忽略了老师所讲的一些步骤,导致一瓶样本试验失败,因此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才能把实验做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老师和学姐的大力帮助。

每当我们出现错误时,老师和学姐都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解,指出错误的根源。

为我们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在此特别感谢老师和学姐的无私帮助。

  篇三:

氮和磷

  1-1-1氮和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

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

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

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

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

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磷砷锑铋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

  强

  nh3ph3Ash3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氮和磷

  ——氮气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

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

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

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

n2(1:

0.02);h2(1:

0.02);微溶气体:

o2(1:

0.2)

  可溶气体:

cl2(1:

2)、h2s(1:

2.6)易溶气体:

so2(1:

40)极易溶气体:

hcl(1:

500)

  [思考]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

n2的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

n≡n。

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

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

3mg+n2=mg3n2(3)与氧气反应:

n2+o2=a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

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

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

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完成以上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

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

用作保护气:

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

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

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

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答案:

D。

  2。

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常温常压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b)在空气中no迅速变为no2而不分解

  (c)空气中n2与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答案:

Ab。

  3。

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A)把空气液化,然后分离出氮气(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答案:

b。

  4。

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A)酸性:

h3mo4>;h3Ro4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mh3>;Rh3(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

mh3>;Rh3(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

na3mo4>;na3Ro4答案:

c、D。

  5。

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

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D)在氧化物:

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答案:

bc。

  6。

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

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

mol·;L-1)()。

(A)0.045(b)0.036(c)0.026(D)0.018答案:

b。

  7。

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

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

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

(1)caco3cao+co2↑;cao+3ccac2+co↑;cac2+n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