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6914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docx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2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2.语言运用的技巧

 

难点:

 

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通感的运用

 

[教学设想]

 

1.预习提纲:

 

①看单元提示和课文前的“学习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②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查工具书,准确认读,积累词语。

 

③回忆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总结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课上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讨论发言。

 

3.加强朗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识。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想必那至诚至深的亲情、那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象已永驻你美好的记忆中了吧!

那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展示投影):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

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

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

(板书文题、作者)

 

2.简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

“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

 

二、学生看投影上的画面,听配乐朗读,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

 

三、整体把握课文,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请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其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

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

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

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

”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

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

他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

他先前曾说过:

“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

”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他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

本文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2.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学生讨论交流: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学生讨论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补充:

 

①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②句“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露出一丝的喜悦。

 

③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④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

“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

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想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3、教师总结: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

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

作者找到了没有?

在什么地方找到了?

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

所以,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讲解过程中,板书如下)

 

四、布置作业:

 

1.加强朗读,品味文章的4-6小节

 

2.思考课后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

小路(幽僻、寂寞)

 

树(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

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

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

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

叶:

田田、亭亭

 

花:

零星点缀

 

微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形象

 

过如明珠--洁白

 

处如星星--绿叶白花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

花香,如歌声

 

叶:

凝碧的波痕:

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

如流水

 

月影:

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

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

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

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

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

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

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

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

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

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

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

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

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

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

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

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

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

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

“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

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四)

 

小结:

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

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

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归纳字词

 

2.背诵4-6小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