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689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20120601.doc

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工作总结

中共谭家寨乡委员会

2012年6月3日

谭家寨乡有党支部15个,党员460名。

其中机关党支部1个、党员22名,农村党支部14个、党员434名,用水协会党支部1个、党员4名。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创先办的指导下,我乡严格按照“三会三议三作一公开”工作要求,立足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涌现出了楠木桥、宋家湾等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谭泽勇、黄振中等12名优秀共产党员。

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创先争优有序开展

我乡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委工作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实推进活动开展。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办公室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公室),由乡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协调、督办检查、宣传和日常工作。

各个党支部书记为创先争优活动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全面工作,并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解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收到实效。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

乡党委政府先后7次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各党支部会议,及时全面传达了市、县召开的创先争优活动会议精神,同时通过公开栏、横幅、标语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使全乡党员干部明确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标准、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自觉投入到活动中来,使活动家户喻晓、入脑入心,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是制定活动方案。

根据县里下发的实施方案,乡党委及时研究制定了《谭家寨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全乡党员干部根据活动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都分别对如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了计划,将创先争优活动贯穿到了本职工作实践当中。

二、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激发创先争优内在动力

我乡创新了“一定二帮三亮四评”工作法,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激发了党员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此做法已在市委创先办简报上刊发。

签定一个责任。

乡党委与14个村党支部签定《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目标责任状》,明确党支部书记为活动第一责任人,召开支委会以投票方式从支委中推选1人作为组织干事,为活动具体责任人。

以此给支部书记和村组织干事套上“紧箍咒”。

根据《谭家寨乡创先争优活动目标责任状》对村支部和村干部进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与班子成员待遇相挂钩,对得分最少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追究支部及相关责任人责任。

搞好二个帮带。

一方面,党员帮带群众。

深化党员干部“一人学一技”活动,按照党群“联姻”—技能“嫁接”—能手“复制”的方法开展技能帮带,即1名党员学1门技术,并与1位农民结成帮带对子,传授所学所知农技,再带出1名专技能手。

截至目前,共结成帮带对子57对,培育产生富硒刺葡萄、甲鱼等种养大户8户。

另一方面,党建帮带团建。

按照“一团一品”的思路,依附大棚蔬菜、富硒葡萄、红心猕猴桃、特色养殖四大产业,特设4个联合团支部,各支部推选产生1名技能强、威望高的党员作为联合团支部书记,每个团支部分别联系一大产业,帮带产业发展,形成比发赶超形势。

第二联合团支部联系的棚蔬菜基地,从50亩扩大到200亩。

亮明三个信息。

结合党务公开,“亮晒”信息,确保“阳光”政务。

一是亮身份。

制作并组织乡村组三级干部入户派发印有党员照片、姓名、职务、岗位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的党员服务卡,让群众一卡在手,服务不愁。

机关支部党员滕誉世及时上门调处梅场村田地纠纷,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共派发服务卡311张,党员上门服务138次,解决群众难题76个。

二是亮职责。

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对党员设立计生宣教岗、综合协治岗、农技帮扶岗等5个岗位,按照自愿原则进行选岗定责服务。

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公示党员信息及职责,方便群众“找人办事”,并监督党员履职。

党员黄振中“上岗”农机帮扶职以来,开设农技“田地课堂”5次,帮助6户“贫技”户不同程度“脱贫”。

三是亮承诺。

党员结合自身职责和岗位实际,进行公开承诺。

并通过村务公开栏进行承诺“晾晒”,接受群众监督。

目前,全乡设置党员承诺公开栏15个,“晾晒”承诺461份。

抓实四个评议。

围绕履行职责、兑现承诺、发挥作用三项重点进行评议,力争做到细化、实化评议内容。

一是党员自评。

围绕党员履诺、服务群众、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4个方面20小项开展自评,填写自评评分表,打出自评分,并找出自身问题。

二是党员互评。

以支部为单位,党员相互进行评议。

三是领导点评。

乡党员领导干部对包片村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进行点评。

根据评议结果对支部和书记进行奖罚,做到“落石有音”。

期间1个支部和3名书记受到不同程度的奖罚。

四是群众测评。

以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参加的评议大会。

参会人员根据党员履职兑诺情况,给党员打分,根据得分评选“群众满意党员”。

楠木桥村“群众满意党员”谭泽勇在“自富”的同时,带动身边人发展富硒葡萄、猕猴桃产业,帮助群众致富。

期间223人被评为“群众满意党员”。

三、立足实际、服务发展,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实效

我乡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立足本地实际,做到了“五个结合”:

(一)将创先争优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结合。

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和“5个进一步提升”的目标,以实施“组织覆盖、支部活力、党群连心、基本保障、示范引领”“五大工程”为载体,以“分类定级”工作为抓手,分三个阶段,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1.调研动员阶段。

一是开展调查摸底。

通过对15个党支部全面调查摸底,准确掌握了各村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如白竹林村没有按时完成村部建设,造成工作被动局面。

其主要原因是班子不得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等。

二是制定细化标准。

结合调查摸底情况,各党支部制定了相应的分类定级细化标准,量化相应分值,满分100分。

三是强化学习动员。

3月27日,乡党委召开了“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动员会,同时通过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分类定级阶段。

一是自查自评。

4月初,各村党组织按照分类定级细化标准,进行了量化打分和自我评定分类级次。

二是党员群众测评。

各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员群众测评大会,由党支部书记进行公开述职,通报党组织自评情况后,党员和群众代表审核评议分类级次。

太平图村自评得分78分,经党员群众测评,同意评为“一般”等次。

该村党支部抓党建促经济发展,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但存在党员队伍老龄化,部分群众认识浅观念薄等问题。

三是党委评定等级。

4月5日,在各党组织自查自评、党员群众审评的基础上,乡党委进行了综合评定,好的党支部2个,较好的3个,一般的8个,较差的2个。

3.转化升级阶段。

一是制定升级方案。

各党组织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制定了《转化升级方案》,明确了年度升级目标、转化措施,并上报乡党委审定备案。

二是开展公开承诺。

各党组织将升级目标,面向社会作出了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实施转化升级。

通过党政领导联系村书记、下派第一书记、科学发展指导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形式,对各村实施转化升级。

目前,对滕子坪村和弄里村2个较差党支部,分别下派了薛从鼎和满益华两位干部任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对扶贫村梅场村采取“高职低挂”,下派工会主席雷定华任该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同时调整了滕子坪村党支部书记;对宋家湾等“三乡十村”党建示范村下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对其它村下派了科学发展指导员。

各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将创先争优与民情碰头会相结合。

我乡高度重视民情工作,将民情碰头会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载体抓好抓实。

1.选聘培训民情信息员。

一是选聘乡村组三级民情信息员。

组级民情信息员由群众推荐、乡党委政府审核批准,在村“两委”干部、党员、优秀群众代表中产生。

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为村级民情员,乡镇组织委员为乡级民情员。

二是培训民情信息员。

乡级民情员组织全体民情员进行集中培训,重点讲解收集哪些民情、收集民情的方式方法。

同时组织民情员、信息员进行工作交流、沟通,相互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2.开辟民情诉求绿色通道。

一是拓宽民情搜集渠道。

在全乡范围内开通了民情热线(0745--5710065),发放民情联系卡2400余份,制作了民情服务牌15块。

群众可以通过民情热线、民情员、驻村民情指导员电话及时反映诉求;乡民情办公室对全乡230余户固定电话户进行电话询问。

二是选派驻村民情指导员。

每村派1名驻村民情指导员,指导村民情员、组民情信息员开展工作。

三是开展“一访二送三联系”活动。

即:

走访问群众;送便民一卡通、送民情卡;联系贫困户、联系矛盾突出户、联系种养大户。

通过活动将民情工作推向了深入。

 

3.组织开展“民情碰头会”。

一是召开组民情碰头会。

每月第一周,联片领导、驻村民情指导员、村两委干部参加由组民情信息员召集村民召开的组民情座谈会。

对组民情座谈会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村民情碰头会研究解决,并填写好村民情碰头会工作台帐。

二是召开村民情碰头会。

每月第二周,由村民情员牵头,召开一次有驻村民情指导员、组信息员、村“两委”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民情碰头会议,对村民情碰头会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村“两委”不能解决的提交乡镇民情碰头会。

4月12日,在弄里村的民情碰头会上,针对村民符振松反映的“应规范弄里村的街道棚户搭建,让街道面稍微扩宽一些、整洁一些”这一观点,参会村干部及党员群众均表示赞同,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处理这一问题。

三是召开乡民情碰头会。

每月中旬,由乡民情员牵头,召开一次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部分老党员、退休干部参加的民情碰头会议,乡民情碰头会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乡党委研究解决;乡党委不能解决的,提交片区民情碰头会。

4.建立民情工作台账。

推行“民情卡”制度,干部下访或群众来访时,必须填写民情卡。

对在走访中和碰头会上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登记,建立民情台账,做到解决处理一个、销号一个。

同时,积极推行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即时回访、逾期督办等制度,确保工作落实。

5.落实并反馈民情。

对收集到的民情信息及处理情况,以电话回访、上门告知、信函回复等形式及时答复或反馈给群众。

4月18日,我到楠木村珍禽养殖场调研时,与创业团青年杨浩“想增添养殖品种、扩大养殖规模,但是缺乏资金”的困难,当场电话联系信用社,衔接杨浩贴息贷款一事,帮助争取到5万元的贴息款。

针对弄里村民符振雨反映的“村里的综合堰坝垮了,200多亩田没有水,秧苗栽不下去,要赶紧修好才行”的重大民情,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并启动了弄里等四个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行了7万多个平方的清淤工程,修建22处护堤和2000多米的溪河护堤,目前该工程正在实施当中。

针对65岁的老党员张长龙提出的在村里连续任了9年的村长,一直没有享受补贴一事,乡民情员办工作人员黄振中获知后,立即到组织部查询并确认了其符合享受补贴政策后,及时为其办理了相关手续。

目前,全乡共选聘乡、村民情信息员104名,开展村级民情碰头会28次、乡级民情碰头会2次,收集民情信息169条,办理73条,解答96条。

活动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树立了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三)将创先争优与“一人学一技”活动相结合。

深化“一人学一技”活动,在“学、用、带”上下功夫。

一是在“学”字上下功夫,增强干部本领。

每名乡干部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参加培训、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以及拜师学艺等多种形式,学习群众最需要的农业种养技术。

每位乡干部都至少学习了2门以上实用技术,学习内容涉及种养殖业30多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当地农业种养技术全覆盖,全面提升了乡干部为民服务水平。

二是在“用”字上下功夫,传授群众技术。

乡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给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美容化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