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导游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163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州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州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州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州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导游词.docx

《苏州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导游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导游词.docx

苏州导游词

苏州导游词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中国最大的工业、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辖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万人,其中市区212.4万人。

现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

苏州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

境内文物古迹有487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101处。

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门——盘门就坐落在苏州古城南面的盘门风景区。

苏州是东方水城。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湖泊河流星罗棋布,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内,东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风景区分布其间,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

苏州是一个园林之城。

市内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集中体现了东方造园艺术的精华。

现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60余处,中国四大名园中,就有拙政园、留园两个。

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狮子林、艺圃、耦园、沧浪亭、退思园9个古典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历史上文坛贤能辈出,绘画、书法、篆刻、诗文流派纷呈。

评弹、昆曲、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绣、缂丝、玉雕、泥塑、宋锦和木刻等精湛工艺品享誉海内外;古寺、古塔、古桥等古典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苏州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庄、锦溪,吴中的木渎、甪直,吴江的同里。

这些古镇完整地、大量地保留着明、清两代的古宅,保持着原有的古朴风貌、水乡特色、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社会人文研究价值和历代建筑艺术价值。

苏州致力于古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在恢复七里山塘原有的历史风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

建成了戏曲、工艺、民俗、园林、苏绣、碑刻、丝绸等12个博物馆。

同时,对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开辟具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线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到苏州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吴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一步一景的奇妙幽情,还可以尽情。

宋朝诗人苏东坡说过: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

当年诗人的赞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广告词。

  到虎丘,过去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今天走的汽车路,过去趁乘马车可抵;另一条是水路,从阊门下船,经过唐朝刺史白居易开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辉”水码头前靠岸。

 一般的寺庙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却是山在寺中。

有一句打油诗就形象地点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

 现在我们来到了虎丘山门“海涌潮辉”。

这四个字点出了虎丘的来历。

虎丘原名海涌山,远古时这儿是一片枉洋,几个绿色的岛屿在潮涨潮落时隐时陷,当时称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却美丽,如浩淼碧波中闪烁的明珠流辉至今。

“海涌流辉”水墙门是照壁的一种,苏州拙政园旧大门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朴的水墙门,体现了水乡人家的门面和脸面。

 我们知道,吴王阖闾在苏州建阖闾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

那时的中国正是春秋时期,各小国之间战事不断。

正当我国大部份地区还处在青铜器时代,吴国因为铸铁、铸剑而出名,出现了欧治子、干将、莫邪等著名铁匠。

公元前496年,吴国对越国宣战,吴王阖闾受伤死于返程途中。

为了修建吴王阖闾墓,吴国动用了十万民工,并随葬三千把宝剑于墓中。

为了保守吴王墓的秘密,盛传吴王下葬三日之后,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说为吴王霸气凝聚而成。

从那以后,便有了虎丘的称谓,至今已两千五百年。

 到了公元961年,虎丘顶上建了七层八面砖塔一座。

如今虎丘塔身已经严重倾斜,偏离中心2。

34米,虎丘斜塔日益著名,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令科学家和游客控密兴致倍增。

照理说,吴王墓建于公元前496年,虎丘塔建于公元961年,前后相差一千五百年,本不该有什么瓜葛。

但如今山上山下两个古迹却休戚相关。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到了虎丘山上之后我再作出详细介绍。

 [二山门]

 虎丘古迹众多,除了虎丘塔之外,就要数眼前的二山门即断梁殿了。

断梁殿建于公元1338年。

它的主梁是由两根木料拼接而成,在两端设计了一排造型优美的斗拱来托住悬挑出的大梁,解决了受力的问题。

民间传说是元朝一位皇帝故意出难题,下了一道圣旨,规定只能用专门配备的材料建造,不许使用铁钉。

但苏州工匠们没有被难倒,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匠师赛鲁班的精心建成了独具一格的殿门。

门两侧对联“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画船人语晓市花声”。

描述了虎丘历史上的盛况,房屋鳞次栉比,画船来来往往,话语声、卖花的叫声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图。

 断梁殿上朝南匾额为曾寿于1877年书补的“大吴胜壤”。

朝北挂着由现代学者梁漱溟书横匾“含真藏古”。

这四个字出自顾恺之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虎丘序略》。

讲到虎丘,每个苏州人都可以说出许多有关的民间传说,只要去掉这些传说的神奇色彩,就可以看到苏州的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原貌,因此,这个“古”字“真”字向我们揭示了虎丘的真实价值。

 说到这儿,稍稍讲点题外话。

虎丘是苏州著名的名胜古迹,在虎丘理应保存有许多原汁原味的建筑。

但实际上,除了虎丘塔外,就是这座维修过多次的断梁殿沿可称原物,其余建筑均不到百年。

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传统的中国人的理念,世间万物“五行”,即水、金、木、火、土构成,因而中国建筑也基于”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将砖木结构作为中国建筑的唯一形式,将石材拒之门外。

加上中国人”视建筑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建筑容易被毁,不易保存。

因而,我们只能说,该建筑始建于什么年代,而不能说就是那个年代。

 [憨憨泉]

 这是一口古井,叫憨憨泉。

憨憨是梁代一位和尚的名字。

相传他是个双目失明的孤儿,到虎丘寺当小和尚。

每天下山挑水,有一次在这里因满地青苔滑了一咬。

他想既有青苔一定潮湿,或许就有泉眼,便用扁担在地上挖,终于找到了泉眼,并用泉水治好了眼疾。

从此取名憨憨泉。

千百年来,憨憨泉水沏虎丘白云茶一直是虎丘寺僧侍奉贵宾的佳品。

·寒山寺导游词·江苏周庄导游词·扬州瘦西湖导游词·淮安市导游词·夫子庙导游词%

 [试剑石]

 这块中间裂开的巨石叫试剑石。

相传两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闾为了争天下,召吴国铸剑高手干将、莫邪采“五山之精华、六合之精英”,在苏州相门外开炉生火,治炼三月,始终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莫邪奋勇纵身火中,炉中金铁销熔,终于铸成了一对雌雄双剑。

 也有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寻觅吴王随葬的三千把宝剑,得到一剑后,随手向一块巨石砍去,巨石当即裂成两半。

 事实上再锋利的剑也不可能劈开巨石。

试剑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出的凝灰岩久经风化后沿着裂隙形成的大缝,酷似剑劈。

但人们仍然热衷于用剑劈开的传说,吴王也乐得人们这样说。

因为,在战事频频的春秋战国年代,吴国有如此锋利之宝剑,无疑是吴国强大的见证,慑于吴国的坚兵利器,小国不战自降。

所以,这块试剑石说不定就是当年政治骗局的见证。

 在试剑石旁刻有元顾瑛的诗句:

“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

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枕石]

 这是一块巨大的蜒蝣石,因形如枕,故名。

 关于枕石,有说因为晋代高僧生公常在此阅读经书,倦了便枕石而眠,故得名。

也有说明秀才唐伯虎在此休憩,并各祝枝山调侃,由枕石而眠想到夫妇共眠,再联想到生儿育女的游戏。

因为和唐伯虎有关,因而又有人把三笑姻缘各枕石联系了起来,称二笑是唐伯虎在枕石上等秋香来时,见秋香来了,急急忙忙佯装看书,把书拿颠倒了,引出了秋香的第二笑。

 [千人石]

 面前这块暗紫色的盘陀大石就是虎丘的中心,千人石。

远处的篆亥为“千人座”。

因石平坦如砥,广二亩,可容千人,故名之。

相传公元前496年吴王墓建成后,赐鸠酒于此,设鹤舞助兴,千余名修墓者在此饮酒,鸠毒发作,惨死在这块巨石上。

到了晋代,高僧竺道生在此说法,虽然生公满腹经纶,口吐莲花,吸引“千人座”,但信者寥寥。

据史书记载:

“生公讲经,人无信者,于是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

”这就是成语: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由来。

旁边白莲池中的石上刻着“顽石”二字,指的就是这一段故事。

 [二仙亭]

 二仙亭是一座完全用石头雕琢的亭子。

相传是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地方。

二仙在此下棋,一樵夫挑着一担柴路过,见状便停下观棋,将扁担往地上一插,一盘棋还未看完,回到村里,已无人认识他,因为已隔了好几代。

这是“山中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的缘故。

陈抟老祖以睡功著称。

一觉醒来遇见樵夫,樵夫和他说的话他不信,并把樵夫当作梦中人,这就是对联中的上联:

“梦中说梦原非梦”。

下联就有点玄乎,叫做:

“元里求元便是元”。

讲的是道的道理。

元就是玄,也就是道。

玄之又玄,从妙之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又九九归一。

从道出发,研究道的理论,便得道。

另一幅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日虎阜再留踪”。

讲的是吕洞宾的行踪。

 [虎丘剑池]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通常是游客最爱拍照的地方。

一则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二则很标志性。

这四个大字相传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因岁月久远,虎丘二字的石刻湮没。

到明万历年间,公元1614年,石刻名家章仲玉补刻,新旧二方石刻似一气呵成,难辩真伪,因此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

但是,“假虎丘真剑池”的真实含义还不在此,请大家跟我进“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这道墙是人工砌成。

由于这堵墙的阻隔,把平坦如砥的千人石与绝崖石劈成两个世界。

一走入圆洞门,“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气氛决然不同,清池,如一把宝剑。

因为吴王阖闾墓中藏剑三千,故名剑池。

崖左壁“剑池”二字为元周伯琦所书。

但民间相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

传说虎丘寺僧人以两只鹅易王羲之“剑池”二字,王羲之书就后,到手的两只鹅化作龙虎回到虎丘山头。

这就是“神鹅易字”的传说。

 关于剑池的成因,据《吴地记》载,因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故以剑池名。

据《元和郡县志》载,“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

孙权穿之亦无所得,所凿之处遂成深涧。

”看来,剑池是因为埋剑、寻剑而形成的。

不过宋王禹却认为“池实自然,剑何亡传”。

 到了公元1512年,唐伯虎、王鏊等人因池水干涸,发现墓门,留下石刻。

1955年人民政府清理剑池时确时找到了一条长约10米的石胡同,尽头呈喇叭状,容四人并立,并有一横三竖四块青石琢成的长方形石板,显然均为人工所为。

根据墓门的形制和朝向,完全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制。

因此推测可能为吴王墓。

但因墓恰巧在塔底下,且规模宏大,一旦开挖必影响塔,因而作罢,未打开墓门,留下千古之谜。

现在的情况是虎丘后山为土堆砌,前山为巨石,因而推测后山为人工所堆。

如果是这样,就和虎丘塔的倾斜有关。

因为地基不牢,重6000吨的塔便倾向土堆的一边。

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是吴王墓的建造引起了虎丘塔的倾斜,而虎丘塔的倾斜又保护了底下的吴王墓,使之不能开挖,成了一只真正保护吴王墓的白虎。

就就是塔与墓两个重要古迹之间的关系。

 [五贤堂背后塔院]

 虎丘斜塔在这个位置看得最真切,因为一道粉墙正好成为斜塔的比照。

虎丘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塔高47。

7米,比意大利比萨斜塔矮6米;塔尖偏离中心2。

34米,是比萨塔的一半;虎丘塔建于961年,比比萨塔早完工390年。

请大家注意右侧塔身呈弧型曲线。

因此,由此推测,和意大利比萨塔一样,虎丘塔在建塔时就开始倾斜。

最后一层塔似乎偏向左边,这是因为1638年遭雷击失火烧毁,重建时为改变重心、纠正倾斜的结果。

 我们知道,与虎丘塔同期的杭州雷峰塔在三十年代倒塌。

到五十年代,虎丘塔岌岌可危,不仅倾斜严重,而且周身裂缝遍布,最宽处达80厘米。

1956年采用铁箍喷浆法,如箍桶一般,每层塔内用钢筋箍起来,地基灌浇水泥,有效地消除了裂缝。

关于56年修塔,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当年开会讨论修塔方案时,有一老工人坐在墙角微微地笑,主持会议的人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请他发言。

老工人再三推辞后,终于提出了箍桶匠修桶的原理和方案,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此事便搁浅。

不久,来了一位苏联专家。

看完虎丘塔下山路上,陪同人员讲了上面这段故事,苏联专家十分感兴趣,重又上山,于是外国专家发的话,便开始具体制定修塔方案。

 198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加固地基。

在塔基下人工打44个孔,灌钢筋水泥,在44个桩下做水泥壳体,地下防水,更换部分砖体,制止了塔身的继续倾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修塔时,在宝塔内发现了越窑青瓷花碗、装有经箱的石函等珍贵文物,发现了当年修塔时的工具,理更重要的是根据文物中的文字记载,证实了虎丘塔的建造年代是从959年到961年。

 虎丘是苏州两千五百仓桑的见证。

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虎丘塔已经成了苏州的标志。

所以,又印证了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可不游虎丘。

我还要添一句:

到虎丘,不可不留影虎丘塔。

 [塔院]

 虎丘塔是一座完全用砖砌起来的仿木结构塔。

外墙和内墙的柱子是念木圆柱,屋檐也是仿木斗拱,飞檐起翘。

一座砖塔为什么能矗立一千余年而不倒呢?

1956年修塔时,在塔内发现了许多竹针。

专家分析,这些竹针用来插在砖缝中,然后用细麻线缠绕,再涂以浆料,使整个墙体连成一体,增加其牢度。

大家可以绕塔转一圈,由于倾斜,塔门高度的差别确良显而易见的。

虎丘塔的水平差距为48厘米。

 [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在虎丘东侧,建在沿山坡堆起的黄石假山上。

经二十年风风雨雨,黄石假山已与虎丘山体连为一体,陡生许多野趣,令人疑为山之余脉。

数百盆精品盆景高低错落在山坡目,站在高处一目了然,极富气势。

所有盆景都与转墙外虎丘塔遥相呼应,两者似乎在历史与文化中可以找到互补与契合。

 苏派盆景是我国盆景的一个重要流派。

苏派盆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近代又有较大的发展。

苏派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

传统的树桩盆景讲究六台、三托、一顶。

即左右两个枝条,加上后面一个枝条,由下而上,形成三个层次,最后在顶上再形成一片,所有的叶片均呈馒头状。

这类盆景以扎为主,以剪为辅,工整、华贵,我们不妨叫它“学院派”。

近年来,苏派盆景一反传统,注重创新,以剪为主,以扎为辅,注重盆景的天然情趣,保持其自然状态,并用中国画的原理,调理主干与支干的对比、变化,引发人们审视的美的联想。

 万景山庄为我国最大的盆景园之一。

集中了苏州的大部分盆景精品。

其中雀梅王“虎踞龙盘”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它高1。

8米,冠幅高2。

5米,是为数不多的特大型桩景。

从南向下面看,主干横斜,形若猛虎蹲伏;从北向反面观之,主枝自然弯曲,如蛟龙腾起。

上海画家王西野先生据此为雀梅王题名为“虎距龙盘”。

一个好的名字真乃点睛之笔。

 盆景精品不可多得,不可再生,因为它有生命。

为了一个精品,往往倾注了园艺专家毕生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我们在欣赏盆景时,不仅要从外形上看,更须了解整棵树的布局,园艺专家的意图、工夫,以及他要表达的内容,盆景园就大有可看,而不会匆匆走过。

各位游客:

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

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

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

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

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

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

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

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

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

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

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

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

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

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

唐代杜牧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

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

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

“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

”才没被迁走。

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

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3年。

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

”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

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

在漫长的23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

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

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

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

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引导建筑:

下马坊—大金门—神动圣德碑—御河桥—神道—石象路—华表—翁仲路】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

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

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

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

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

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

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

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

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

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各位游客:

过了御河桥,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

神道分为两段:

第一段为东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

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

这些石兽各有寓意:

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传舜帝时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豢养獬豸,如果遇到两人争斗,它能用角抵触无理有罪的人,后人奉它为公正的神兽,在这里用来标榜皇帝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骆驼象征着沙漠与热带,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性格温良,寓有“顺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常常立下汗马功劳,它具有“老马识途”的智慧,“马不停蹄”的能耐,“一马当先”的奉献精神和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钟爱。

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都取材于江苏大连山。

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用让众人一路上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

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

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根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

华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

其实原先的华表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它是一根木柱,后来演变为在靠近木柱顶部安上短的横木或木板,把它竖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让人书写谏言,或是起到表识作用。

这种表柱也叫柜表,因为远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时候花与华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华表。

墓前立华表始于战国时的燕昭王,到西汉时已很盛行,但当时也都是木制的。

用石柱作华表,直到东汉才盛行,东汉时的石柱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还题刻着“某官职某某神道”的字样。

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现了莲花纹因盖及蹲坐的小辟邪。

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础、柱顶出现了卷草纹雕饰。

宋陵石柱通体都刻有龙纹。

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柱顶端也逐渐演变成承露盘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

华表上的犼头朝外,表示望君归;华表上的犼头朝里,表示望君出。

由于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华表又称“望柱”。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明孝陵神道到这对华表为止改变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线排列。

据说这是为了绕开孙权陵墓,遵守朱元津不迁孙陵,让他为朱元津看守大门的诺言,所以使神道呈弯月形,环抱着梅花山。

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艳,宛如一片“香雪海”。

 过了华表,这由南往北排列着的是8个石人,其中4个文臣,4个武将,人们也把它们叫做石翁仲,因此这段路又叫翁仲路。

传说翁件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元比,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镇服匈奴有功。

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铸了阮翁仲铜像,立在咸阳官司马门外。

匈奴人来咸阳,远远看见这尊铜像,都畏惧不敢靠近。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了。

这些翁仲全部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文臣身穿朝服,端庄肃穆;武将披甲戴盔,威武雄壮。

这些石人像和前面的石兽同为明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明孝陵主体建筑:

金水桥—文武坊门—碑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

 走完3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

接着请大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参观明孝陵的主体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水桥前,金水桥为三孔石桥,桥面设有栏杆。

从金水桥直到方城、宝顶,方向为正南北,建筑按中轴线对称配置。

 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名叫文武坊门。

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宽1.99米,高1.07米,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宇,为曾国藩所题,边饰云龙花纹。

现在的大门等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的。

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高1.05米,宽0.63米,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告示。

这块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会衔竖立的。

 进人文武坊正门,是一座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的碑殿。

碑殿正中竖立着高大的石碑5块,中间一块最为醒目,上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这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写的。

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过了唐宗家祖。

这块碑高3.85米,宽1.42米,碑下有座。

碑的两侧,还有两块立碑,分别刻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的两首题诗。

 由碑殿向北55米,是享殿。

从正门到享殿,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