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医学基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031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9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功医学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气功医学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气功医学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气功医学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气功医学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功医学基础.docx

《气功医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功医学基础.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功医学基础.docx

气功医学基础

前言

功是人们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一种锻炼方法,它通过人体本身机

能的锻炼而体现其效果。

因此,它与人体解剖、生理、疾病等等都有密切

的关系。

气功的形成和发展,尤其与祖国医学关系密切,它以“气功论”“经

络论”为基础,融汇了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以祛病延年为宗旨,形成了

自己的独特的理论系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某些训练有素

的气功家在生理、生化、物理效应等方面异乎常人的生命现象的机理研讨,

部分得到了实验科学的验证,为气功的科学性作出了有力的证明。

医学基础是功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中包括传统的中医学和现代医

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本教材主要侧重与气功关系密切的医学基础理论部分,

目的是使学员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对阴阳五行、经络、腧穴、脏腑、精、

、血、津液,以及人体解剖、生理等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能用科学

的头脑对待和学习气功,练好气功,懂得气功的真旨,解除对气功的神秘

感,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练功,防止练功出现偏差,以祈达到事半

功倍的目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

阴阳学说--------------------------------------------------------------------------------------1

(一)阴阳的概念----------------------------------------------------------------------------------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

(三)阴阳学说在功中的运用----------------------------------------------------------------2

第二章:

五行学说--------------------------------------------------------------------------------------3

(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法-------------------------------------------------------------------3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规律------------------------------------------------4

(三)五行学说在功中的运用---------------------------------------------------------------5

第三章:

脏腑学说--------------------------------------------------------------------------------------6

第一节五脏六腑的生理-----------------------------------------------------------------------6

第二节、血、精、津、液----------------------------------------------------------------12

第三节精、气、神与气功锻炼-------------------------------------------------------------16

第四章:

辩证------------------------------------------------------------------------------------17

(一)八纲辩证-----------------------------------------------------------------------------------17

(二)脏腑辩证-----------------------------------------------------------------------------------20

(三)气血津液辩证-----------------------------------------------------------------------------26

第五章:

经络学说------------------------------------------------------------------------------------28

(一)经络的组成--------------------------------------------------------------------------------29

(二)经络的分类、走向、分布规律--------------------------------------------------------29

(三)经络的生理--------------------------------------------------------------------------------34

(四)经络的循行路线--------------------------------------------------------------------------34

(五)常用穴位-----------------------------------------------------------------------------------39

(六)经络在功中的运用--------------------------------------------------------------------45

第二篇:

现代医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

运动系统------------------------------------------------------------------------------------47

(一)概述

(一)解剖

(一)生理功能

第二章:

神经系统------------------------------------------------------------------------------------53

(一)概述

(一)解剖

(一)生理功能

第三章:

内分泌系统---------------------------------------------------------------------------------55

(一)概述

(一)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及功能

第四章:

呼吸系统------------------------------------------------------------------------------------56

(一)概述

(一)解剖

(一)生理功能

第五章:

消化系统------------------------------------------------------------------------------------58

(一)概述

(一)解剖

(一)生理功能

第六章:

循环系统-----------------------------------------------------------------------------------61

(一)概述

(一)解剖

(一)生理功能

第七章:

泌尿系统------------------------------------------------------------------------------------62

1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实践中,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

总结产生的一种自发的辩证法学说。

它认为物质世界是阴阳两气作用的推动下发展着的。

木、火、

土、金、水五种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最基本元素,这五种物质具有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

系,他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分阴阳两大类,阴和阳之问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

消长和相互转化的联系,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事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源。

《内

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是对阴阳学

说的高度概括。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具体指的是什?

其实阴阳是一切具有对立统一两种属性事物的代名词。

它们既代表具体

物质,又代表事物具有的对立面,并说明事物在矛盾中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事物的属

性来理解。

例如:

就天地而言,天为阳,地为阴;就昼夜而言,白天为阳,夜间为阴;就水火而言,

火为阳,水为阴;就四季而言,春夏为阳,秋冬属阴。

归纳这些事物的性质、属性,总的来说凡是

活动的、兴奋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属于功能的或机能亢进的等等属阳;相反,

沉静的、抑制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暗晦的、物质的或机能减退的等等属阴。

如人体结构、

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可以广泛地用阴阳作例证。

在人体结构方面也可分阴阳,从部位而言,

身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以机体的表里而言,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在气血方面,气为阳,血为

阴。

脏腑方面,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属

阳。

又如属于虚弱的、寒冷的疾病为阴,属于亢进的,热实的疾病为阳。

在“阴”或“阳”里面又

可以再分开阴阳。

例如,体表属阳,但又可以分为阳中之阳和阳中之阴,休表的背部为阳中之阳,

腹部为阳中之阴。

五脏之中,居于上部的心肺属阴中之阳。

居于下部肝脾肾属阳中之阴。

具体到

一个脏腑又有阴阳之分。

例如:

属于物质的心阴、肾阴和属于功能的心阳、肾阳等,正如《素问》

所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而阴和阳里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又有阴阳。

物具有无穷可分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阴和阳只是相对而言,但是构成阴阳双方的内在联系与运

动变化是有它的独特的规律的。

掌握阴阳属性的归类方法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指导练功,理解功理,

达到更深的境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它是学习功者首先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之一。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内容是解释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阴阳的对立斗争

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对立着的阴阳两方面,阴阳对立。

主要表现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例如:

夏季本来是阳气热盛。

但夏至以后天气逐渐转

凉,阴气渐次而生,用以制约炎热的阳,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气候逐渐暖和,也就是

说阳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

又如锻炼静功的部分同志,在入静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热、痒、

动等所谓八触的感觉,又有谓之静极生动,其实这也是一种以阳(八触)对抗阴(入静)的一种

2

现象。

从以上的例子说明,任何事物互相对立着的一方面,总是通过斗争对另一方面起着制约作用。

功锻炼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阴阳对立、互相制约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例如:

从兴奋亢进到安

静,并通过入静产生的气功功能态,致令气血和畅,扶正祛邪,达到练功的效果,使人体重新恢复

“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中(即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面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只有阴阳的不断排斥与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阴阳的依存互根

阴阳的依存互根,是指阴阳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也就是说,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就没有阴。

日常

所接触的周围事物其例证比比皆是.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就无所谓上。

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左,无所谓右;没有右,无所谓左。

热为阳,寒为用,没有热,无所谓寒;

没有寒,也无所谓热。

外为阳,内为阴。

没有外,则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

又如功

锻炼中的呼吸吐纳,呼为阳,吸为阴。

没有呼就不可能有吸,没有吸也不可能有呼。

吐纳亦然,单

一不断地吐出浊,不纳入清气或者光是纳入清气不吐出浊,也不可能进行新陈代谢。

可见相互

对立的阴阳两方面是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即所谓“阴生于

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由于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故称互根。

3.阴阳的消长

阴阳的消长,消:

指消亡,消退;长:

指生长,喻旺盛之意。

若一方的消亡、不足,就会引起

另一方的滋长、旺盛。

若一方的太过,也会导致另一方的不足。

总之阴阳双方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

的状态,而是处于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运动变化中。

即所谓“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例如一年

四季的气候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

由夏至秋及冬,

气候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

由于四季气候有阴阳互相消长的变迁,所以才

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变化,在正常情况下,阴阳消长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

4.阴阳的转化

转:

指转向、转变;化:

指变化。

阴阳的转化是指阴阳两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各自向其相

反的方向转化,阳转化为阴,阴转化为阳。

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也就是“物极必反”的

道理。

例如:

白天与黑夜,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从白天(阳)到黑夜(阴)就经过上午(阳中之

阳),下午(阳中之阴)至黑夜(阴);从黑夜(阴)到白天(阳)一就经过前半夜(阴中之阴),

后半夜(阴中之阳)至天亮(阳)。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有从冬天的寒极,逐渐过渡到夏天变热,

也有从夏天的热极,逐渐过渡至冬天变寒,这可谓“热极生寒,寒极生热”。

如练自发功,会在静

极之后,而思动。

又会在大功之后渐而停顿,静止收功。

这种由静至动,又由动至静的现象,也可

说阴阳是相互转化的。

阴阳学说作为哲学辩证范畴,不仅应用于医学方面,而且在功学方面亦广泛应用。

它可以解

释功法、功理,以及练功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练功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偏颇,选择更

为适当的功法。

(三)阴阳学说在气功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在功学中应用较广泛,这里介绍其中的几个方面。

(1)呼吸

呼为阳,吸为阴。

《东医宝鉴》上有论述:

“呼则气出.阳之辟也;吸则气入,阴之阖

也”。

《圣济总录》上也说:

“凡入气(吸)为阴,出气(呼)为阳”。

《景岳全书》中提

3

到:

“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

临床实践表明的确如此,凡火盛阳亢的病人,在练功时用

意呼,随意吸,会感到心胸舒松,头脑清晰、耳目聪明,这是有余之阳得以散,过旺之火得以

泻之故。

另一方面,凡阳虚气陷的病人,练功时不宜用意呼,否则逐渐会感到胸腹空虚,头晕目

眩,气短心慌。

这是“阳徽者不能呼”之故。

这些病人宜着意吸。

(2)周天

大小周天功法,实际上是根据阴阳消长演变来进行的。

例如:

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

纲。

故通任督,本身是一个阴阳调节问题。

在火侯上也是以武火为阳息,文火为阴消,是阴阳消长

关系。

而且,还要求在一阳生时开始进火,一阴生时开始退火。

这些都用卦爻的“一”和“一一”

来表示。

(3)时间

古人练功多主张安排在六阳时,即子、丑、寅、卯、辰、已六个时辰。

其理由是:

六阳时外界是

生气。

另外,因子时一阳生,开始练功收获最佳。

(4)季节

一年四季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练功掌握上,也应有所区别。

《素问》四气调神

论中,强调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后人又根据这个原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5)病情

医家认为:

“治病必求其本”。

本者,就是阴阳。

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说:

“人之疾病……

必有所本。

或本于阴或本于阳。

病变虽多,其本则一。

”在安排练功上,一般就要按病施功,阳证

者宜守、宜静;阴证者宜放、宜动。

以使阴平阳秘。

阴阳夹杂者,则要适当注意调配。

第二章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运动与变化所构成。

“五”

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行”是指运动变化。

这五种物质不仅具

有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五行学说是人们把这五种属性加以

抽象推演,用以说明物质世界。

在医学气功学域里,常常用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功理、练功

现象的变化,意念的运用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运用五行学说对事物的属性分类,就是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按事有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

态,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中,借以阐明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选择地

归纳列表如下。

4

自然界人体

行五

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

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

舌脉喜笑

甘黄化湿中长

土脾胃口肉思歌

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

鼻皮

悲哭

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

耳骨恐呻

以上用“五行”归纳事物的方法,基本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按其特点,

概括出不同事物的属性,例如:

火具有阳热、上炎的特性,在自然界里,一年四季中以夏天最热,

在地理位里上,南方比北方温热,在色泽上,赤色近乎燃烧的火,“夏季”、“南方”、“赤色”等虽然

是不相同的事物和现象,但都具有与火那“炎热”相类似的特性或联系,故都列为“火行”。

“炎

热”则被抽象地概括为“火行”共有的特性。

又如:

在人体脏腑生理方面,肝喜条达舒畅,主疏泄,

主筋,情志抑郁易恼怒,此类于自然界方面,植物萌芽,生长于春天,春天气候多风,植物的色泽

多为青色,而这些事物和现象所共有的相类的特性,都与木的生发、柔和特性相联系,故把“春”、

“风”、“生”、“青”、“肝”、“筋”、“怒”等等归属“木行”。

其他各行的归属也是同样道理,凡具有

长养、变化特性的概括为“土”,具有清肃、坚韧特性的概括为“金”,具有寒润、下行特性的概括

为“水”,中医学,气功学,沿用五行也是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规律

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之间是相互滋生、促进、助长,说明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

相生有一定的规律性: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顺次滋生,循环不已。

这相生规律,可见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

母,我生者为子。

以火为例,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火生土,则火为土之母,土为火

之子。

木、火、土三者的关系是:

火之母为木,其子为土。

又如土生金,金生水,土为金之母,水

为金之子,可以说,五行的相生关系是“母子”关系。

相克:

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抑制、克服,说明事物有相互拒抗的一面。

五行相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的相克与五行

相生一样,是循环不已的。

五行相克规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和“克我”两方面的关系。

我克者为我所胜,克

我者为我所不胜。

所以,五行相克关系又称“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以木、土、水三者的相

克关系来举例:

木克土,木对于土来说是“所胜”方,土对于木来说是“所不

胜”方;土克水,则土对于水来说是“所胜”方,水对子土来说是“所不胜”

方。

从以上生克关系举例可以看到,五行中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

“克我”、“我克”的生克关系,以土为例:

生我者(母)是火也,我生者(子)

是金也,我克者(所胜)是水也;克我者(所不胜)是木也。

5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没有克,就不

能维持事物在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发展,因此,事物间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运

行不息。

如木克土,但土生金以制木,木有金制,就不会对土克之太过;反之,土有木制、也不会

对金生之太过。

古人就曾有: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

为害”的见解,概括而言,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是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顺序,

同时又以木、土、水、火、金的相克顺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不断地运动变化。

五行生克关系失去协调发生异常改变时,便会引起事物反常的发展和变化,出现“相乘”和“相

侮”两种生克异常的表现。

所谓“相乘”是乘虚侵袭之意,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制约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却正常

协调的一种表现。

例如:

木气偏亢,而金又无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克制,亢盛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更

虚。

相侮,是恃强凌弱之意,相克的反向,又称“反克”或“反侮”。

即被克方强于克方,而反过

来产生对克方的抑制。

例如:

正常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会反过来侮金。

五行学说在功中亦被广泛运用,掌握好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以及五行的生、克、乘、侮关

系,对于正确运用不同的功法,以祈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大有裨益。

(三)五行学说在气功学上的运用

五行学说用以解释物质运动变化的相互关联性。

应用在人体科学域,同样可以解释生命运动,

脏腑功能活动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理效果,同时又可以用此指导临床治病,具

体在功学上的运用大致可有这几方面:

1.练功要素方面

一般认为调意、调息、调身是为练习功的三大要素,这些练功要素中都融汇了五行学说的

内容。

例如:

在调意方面:

当我们意念某一正气或是邪气由此到彼的脏腑功能活动时(即贯法的

一种),就是运用脏腑所属的五行属性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指导意念的活动。

例如,肺

虚病时,意念脾胃之精微上达于肺,这是因为五行中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这是运用了五行相

生的规律(有的用意守足三里,其意亦在此)。

肝实病时,有的功法是运用意念脾胃之正气击肝

区,这是运用了五行中“相乘相侮”的理论来指导意念的活动。

因为肝属木,脾属土,肝旺可以乘

脾,但只要脾盛则可不受肝所克。

甚至可以反侮于肝。

又如在调息方面,也有用声息的五行属性类

比五脏的属性加以归纳锻炼。

例如:

《养生延命录》中提到的委曲治病。

“吹以去热,呼以去风…”

在六字诀中,肾属吹,五行类比心主火热,肾主水,以“吹”旺肾水克制心之火热。

同样,呼属脾,

五行类比,肝属木主风,脾属土,以“呼”旺脾土对抗肝木的旺盛。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呼吸法的

运用,如腹式呼吸,适用于脾胃虚弱、脾肾亏虚、木旺克土等患者。

六字诀呼吸的顺序练法,也可

以按照五脏相生的顺序来锻炼,即:

驷(属肺金,金生水)→吹(属肾水,水生木)→嘘(属肝木,

木生火)→呵(属心火.火生土)→呼(属脾土)→嘻(属三焦,主调达气脉)。

在姿式运用时亦

应用五行学说。

例如:

有的根据患者的体形、气质的五行归属,而模仿此相象的生物的姿态进行

锻炼、或者运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指导姿式的演练次序,例如“五禽戏”、“硬功五行重手法”等等。

2.练功的时间季节和方向

许多功法的锻炼都规定了练功的方向、时间和季节,或者提示某一方向、时间、季节的最佳效

果。

其根据是多方面的。

五行学说是其中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