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综合检测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942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综合检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阶段综合检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阶段综合检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阶段综合检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阶段综合检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综合检测1.docx

《阶段综合检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综合检测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综合检测1.docx

阶段综合检测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的渗透压主要通过蛋白质、Na+、Cl-来维持

B.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

解析:

抗体属于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中没有P;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氨基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如激素,其化学成分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答案:

A

2.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主要是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其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答案:

B

3.(2010年高考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解析: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在间期观察不到;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中加工;质粒是一种环状DNA。

答案:

A

4.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被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

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

A.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凋亡

解析:

癌细胞容易扩散是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若RhoGD12基因能使癌细胞失去转移能力,最可能是由于癌细胞产生了糖蛋白使其无法转移。

答案:

A

5.某学生将7%的尿素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叶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小时后再次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找不到了。

其可能的原因是(  )

①错拿了对照样品

②时间过长,细胞壁收缩

③溶质被缓慢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

④2小时后细胞可能死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④

解析:

尿素可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入到植物细胞液中,因此久置在尿素溶液中蚕豆叶表皮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当然本题中7%的尿素对植物来说,也是高浓度,可能会引起过量失水而死亡。

答案:

C

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

母乳中的营养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

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消化道中不能被分解的原因及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  )

A.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胞吞方式吸收

B.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吸收

C.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中含有抑制蛋白质分解的某种物质;主动运输方式吸收

D.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ATP,可为新生儿提供物质吸收的能量;胞吞方式吸收

解析:

母乳中的营养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在消化道内发生的变化不同:

营养蛋白要在相关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而免疫球蛋白不能被消化,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物质。

因免疫球蛋白未被分解,所以仍属于大分子物质,被吸收的方式只能是胞吞。

答案:

B

7.(2011年高考全国卷)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解析: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质)着色,醋酸洋红液可将染色体(质)染成紫红色,A项正确。

脂肪的检测试剂为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的试剂,B项错误。

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看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故C、D项错误。

答案:

A

8.(2009年高考天津卷)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

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解析: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

依题意,甲组、丙组进行无氧呼吸,乙组、丁组进行有氧呼吸。

甲、乙两组都产生CO2;由于甲组细胞不完整,甲组的酒精产量较丙组少;丁组能量转换率较丙组高,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故D项正确。

答案:

D

 

9.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促进其细胞有丝分裂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

D.a时期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和翻译,b时期可观察到染色体

解析:

吲哚乙酸是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故选项A错误。

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细胞的分裂停止,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选项B正确。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由于分裂周期中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非常少,因此在选用材料时,可以选择分裂期所占总时间相对较长的材料,表格中物种4符合,故选项C错误。

在DNA控制蛋白质的表达过程中,DNA转录成mRNA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以mRNA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故选项D错误。

答案:

B

10.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膜中的载体也能运输氨基酸

B.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

C.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

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解析:

由图可知,该过程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故为协助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

答案:

B

11.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含义的是(  )

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为7

解析:

由图可知,酶的最适pH为6左右,在0~A的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增高,A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答案:

B

12.某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张综合图,见下图。

下列关于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B.此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

C.此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

D.此细胞属于动物细胞

解析:

由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可知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才出现。

答案:

B

13.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析:

小鼠睾丸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2n、4n、4n。

答案:

A

14.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过程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过程⑤⑥均需要NADP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D.①③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过程⑧仅在线粒体中进行

解析:

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⑤为CO2的固定,不需要ATP和NADPH提供能量;⑦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⑧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或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①过程中产生的[H]是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的。

答案:

A

15.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B.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基因控制的

C.若d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结构①体积增大

D.b细胞与d细胞的DNA完全相同,而蛋白质、RNA有所不同

解析:

b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b与d的核DNA相同,但细胞质DNA不一定相同。

答案:

B

16.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25℃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若温度升高到30℃(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点移动分别为(  )

A.下移、右移、下移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D.上移、右移、上移

解析:

a表示植物呼吸速率,b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d表示最大净光合速率,已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则当环境温度升高到30℃时,植物呼吸速率增大,光合速率下降,所以,a点下移,b点右移,d点下移。

答案:

A

17.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

此图示结构上(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

考查光反应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结构。

由题图可知发生了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过程,表示发生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其场所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而非叶绿体内膜。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不会用于其他的生命活动。

答案:

C

18.(2009年高考海南卷)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

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解析:

本题借助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的关系及气体代谢特点。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光解,A项正确;光照强度为a时,氧气增加量为0,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项错误;丙装置中的氧气增加,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故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C项正确;因实验的变量为光照强度,光照相同时间后氧气的增加量可说明光合速率大小,因此题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D项正确。

答案:

B

19.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如图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1次(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细胞最可能发生于高频率分裂的组织(如器官的上皮组织)

B.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不受密度制约因素的限制而不断分裂和生长,无正常细胞的接触抑制现象

C.据图可知,最初给药后两类细胞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给药后癌细胞回升少于正常细胞

D.据图可知,为了使癌细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疗过程中加大药剂用量或缩短给药周期,而不会引起较强的副作用

解析:

化学疗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杀死正常细胞。

加大药剂用量,副作用会更强。

答案:

D

20.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沉水性植物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产生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B.c点与a点的干重相比较,c点较a点低

C.a点时水绵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除线粒体外还有细胞质基质

D.如果培养液中缺乏Mg2+,在同样情况下完成该实验,则a点应向左移

解析:

与光源的距离远近代表光照的强弱,限制b点上升的原因与光照距离有关。

就植物而言,c点~a点一直在积累有机物,因此a点时的干重比c点时的多。

a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产生ATP的细胞结构除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外,还有叶绿体。

缺Mg2+将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为维持a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应提高光照强度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a点应向左移。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3分)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________,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________有关。

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标号)中。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

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________。

(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__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体),与细胞的识别有关的是糖蛋白,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核膜、细胞膜等构成的,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等有关的结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移动时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核内mRNA通过核膜时由核孔出入,所以跨膜层数为0。

答案:

(1)[①]高尔基体 

(2)[c]染色质 [②]线粒体 (3)[a]糖蛋白 健那绿染液 (4)⑤ ②、④ (5)⑤→③→①→⑥ (6)0

22.(12分)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Ⅰ所示。

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的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

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的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________抑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

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解析: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2)中已经明确说明:

青霉素的结构与底物相似,由此判断青霉素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3)根据图像判定:

随底物浓度增加,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抑制效力小于非竞争性抑制剂。

(4)主要依据两点作答:

一是在最适温度下,温度提高5℃,酶的活性会降低,因而画成的曲线应是低于最适温度下的曲线;二是在温度提高5℃的恒定温度下,一般认为酶是处于一个较适宜的环境中,酶的活性不会先升高后降低,因而不能将曲线画成抛物线形状。

答案:

(1)专一性 

(2)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酶的活性位点被封闭),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减少 (3)竞争性 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越小

(4)见下图

23.(13分)玉米是山东省的主要农作物,常作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

如图1表示玉米细胞的某一生理状态,图2表示两个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

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________(能/不能)在图2曲线中找到对应点,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则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1中用箭头标出此状态时O2的移动方向。

(3)图2中M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b点以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两个环境因素影响的光合作用过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图2信息,提出一项增加大田玉米产量的可行性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图1中可以看出,此时线粒体产生的CO2除了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外,还释放到外界,表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图2曲线的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从原点开始,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所以在图2中能找到图1所示状态的对应点。

玉米长期处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的状态下是不能正常生活的。

(2)图1所示状态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O2的移动方向应该是两个:

从叶绿体进入线粒体、从外界吸收O2。

(3)从图2中曲线可以看出,M点之前限制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的是光反应过程;b点以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CO2浓度,影响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

(4)要想增加大田玉米产量,应该采取合理密植、正行通风等措施。

答案:

(1)能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不能积累 

(2)如图所示 (3)光照强度 CO2浓度 (4)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CO2浓度影响暗反应 合理密植(正行通风等)

 

24.(10分)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某池塘夏季各深度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适宜时,水深2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O2约为________g。

(2)水深3m时,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

若将植物从2m处移到3m处时,C3的含量将________。

(3)图乙装置中,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图乙中若将水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产生了C18O2,请用文字说明该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的另一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图甲可以看出,水深4m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故植物的呼吸量为1.5g/m2,水深2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O2约为1.5+1.5=3(g)。

水深3m时,O2的变化量为0,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相等,此时产生ATP的结构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若将植物从2m处移到3m处,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一段时间内,暗反应仍进行,因此C3的含量将增加。

图乙装置中,气泡产生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减少,或者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暗反应减弱,从而影响光反应,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减少。

若将水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产生了C18O2,是H

O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18O2的缘故。

图乙中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的是通过调节植物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强度,另一设计思路是植物与灯泡的距离不变,通过改变灯泡的功率来影响光照强度。

答案:

(1)3 

(2)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增加 (3)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②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4)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中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了CO2

(5)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功率大小,进行对照实验

25.(12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而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的结果,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由①→②过程表示________,发生该过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细胞内的某些基因及相关的酶和蛋白质可以调控细胞周期,这对肿瘤研究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影响。

测定某种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时,通常要考虑温度因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研究癌变机理而对癌细胞进行培养,如果开始时单位体积培养液中有100个癌细胞,经过24小时的培养并将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在相同单位体积的培养液中检测到64个癌细胞,那么该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___。

(4)研究人员研制出口服制剂,此制剂可以用于抑制癌症。

该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之前,应该先进行动物实验,以确定该制剂对机体内重要器官的安全性,请完成实验中相关的空白内容:

实验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