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424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docx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高,培养幼儿对不同旋律的敏感性。

  2、让幼儿知道原来不同的旋律可以表示不同的动物。

  3、同时培养幼儿创作的积极性,用不同的旋律表示不同的动物。

  4、培养孩子对音乐创作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象和小鸟》的音乐磁带、动物头饰若干、乐句图谱、《奇妙的声音》歌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音乐《大象与小鸟》让幼儿欣赏感知不同的`旋律所代表的动物

  1、师:

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提问:

谁来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再听一遍音乐。

  1、告诉你们,今天小动物来我们大五班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就藏在一段有趣的音乐里面。

请你们再来听一听,究竟是哪些小动物?

  2、播放音乐。

  3、提问:

现在谁来猜一猜这段音乐里藏了什么小动物?

(幼儿回答)为什么?

  4、师:

你们讲的都很好,那小动物在音乐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用动作把他们表现出来。

(听音乐表演)

  三、幼儿用自己随意哼唱的旋律表示不同的动物。

  1、师:

哦。

原来不同的旋律可以表示不同的动物,今天,朱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小动物,看,都有谁?

(教师出示)这些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上,也想请你们用不同的旋律来表现他们。

  2、教师逐一出示,幼儿根据动物的特点来随意哼唱旋律。

  3、幼儿之间互相哼唱旋律互相猜动物。

  四、玩连线游戏。

  1、师:

你们真的很聪明,还能用不同的旋律表示不同的动物,朱老师这儿有几个乐句,可是我一下子不知道是谁藏在里面了,请你们帮这些小动物找到属于他们的旋律。

(教师一边讲一边出示图谱)你们愿意吗?

(教师交代要求)

  2、师:

发放操作材料。

(教师在钢琴上弹出乐句)

  3、幼儿拼贴。

  师:

谁来说一说,这第一个乐句表现的是哪个小动物?

为什么?

(主要是大象、小鸟、青蛙,狮子)

  五、教师和孩子一起把选择的旋律,加上前奏唱出来。

  1、师:

看来小朋友的小耳朵听得很仔细,朱老师把这些旋律加进了歌曲里,(可是,这些旋律,朱;老师还没有为他们加上合适的歌词,请你们为这些旋律加上歌词)还为旋律加上了合适的歌词,请你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好吗?

(教师弹琴和孩子一起唱)

  注:

有可能有的小组选择的不是最合适的旋律。

教师可以先示范正确的那一组旋律,其他的可以等到下课以后我们再一起来听一听是不是很合适。

  2、如果可以请小朋友录音,体验成功的快乐。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通过玩玩说说,发现声音,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通过认识声音的过程,学会认真听,认真分辨。

  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瓶子、各种物品(包括塑料玩具、花生、小沙子、玻璃球、水果糖、螺帽、棉花,布片,树泡沫、海绵纸、毛线等)

  活动过程

  1、发现声音

  

(1)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出示各种玩具一一介绍给小朋友。

  

(2)师:

请小朋友把瓶子打开,将塑料玩具放进去,摇一摇瓶子,我们发现了什么?

  2、听听声音,给物品分类

  

(1)师:

“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进瓶子里我们都能听到声音呢?

  

(2)师:

“好,让我们来试验一下”老师操作,放海绵纸到瓶子里摇一摇,问:

“我们听到什么?

  (3)老师小结:

不是所有的东西放进瓶子里我们都能听到声音的,有的有声音,有的没声音。

  (4)师:

“我这里有两个盒子,一个画有喇叭,一个没有画喇叭,现在老师要请能干的小朋友帮忙,帮老师把盘子里的物品分类,把放进瓶子里摇动有声音的物品放到画有喇叭的盒子里,没有声音的物品放到没有喇叭的盒子里”。

  (5)将幼儿分小组,开始自己动手操作。

逐一尝试放置物品,给物品分类。

(教师要巡回指导)

  (6)师:

“好了,现在小朋友仔细的把这些有声音的、没有声音的物品分出来了,我非常开心,不过,我要亲自检验一下,看看你们分得对不对?

  老师操作,得出结论。

  3、根据声音,感受物体的质量

  

(1)老师提问题:

“为什么这个盒子里的物品放进瓶子里摇会有声音?

那个盒子里的物品摇动没有声音?

”。

  

(2)师:

“现在我要小朋友拿出你的小手摸一摸,捏一捏这些物品,看看会有什么感觉?

”(启发幼儿:

有的硬、有的软、有的轻、有的重些)

  (3)老师小结:

“对了,硬的、重一点的物品放进瓶子里摇动都会有声音,软的、轻一点的物品放进瓶子里使劲摇动也不会有声音”。

  教学反思

  一、这堂课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对声音的好奇心。

  二、在活动中认识声音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三、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激发。

  四、对物品选择的类别还要更巧妙。

  五、活动的过程要设计得更有趣。

  小百科: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

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3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人通过听觉去感知周围世界、感受周围世界、认识周围世界。

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他们来说,声音是美妙的,对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更是好奇无比的。

而且喜欢摆弄又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

因此小班幼儿通过听觉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

然而小班幼儿充满好奇、喜欢摆弄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充满探究欲望,能更好地通过操作探索中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

于是,我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区角分组活动及本次正式活动来组成主题的学习活动内容,让幼儿充分自主发现声音、探究声音。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初步听辨及感知物体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2、愿意大胆表达,有进一步探索声音的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各种瓶罐、各种物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一、辨别声音:

  1、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呢,现在请你们用小耳朵听一听,猜猜是什么声音?

  (幻灯片:

听声音并以图片验证是否正确)2、幼儿猜声音二、初步感知声音

  1、这么多好听的声音,施老师带来的好多瓶宝宝,他们有的能发出声音有的不能发出声音,你们能不能找到呢?

你能把有声音的瓶宝宝找出来吗?

  2、幼儿操作3、找到了吗?

请把有声音的瓶子举起来,摇一摇。

你们听见了什么?

  4、为什么会有声音?

  5、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瓶宝宝是有声音的?

为什么不找后面的那些瓶子呢?

  6、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来轻轻地摇3下,摇得快,摇得慢。

  7、师小结:

原来瓶子里有东西大多就能发出声音来。

  三、让空瓶宝宝发声音1、(请把有声音的瓶宝宝放在椅子下)有声音的瓶宝宝被我们找到了,还有一些没有声音的瓶宝宝也想发出声音来?

想请你们帮忙。

  x幼儿操作x交流:

  1)我们来猜猜他的瓶子里放了什么?

它发出什么声音?

  2)摇一摇,听一听,验证3)你们的瓶宝宝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

  (幼儿集体演示)2、小结:

原来不一样的材料放在瓶中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东西放得多、少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3、施老师也放了一样东西在瓶子里,你们猜瓶子会发出声音来吗?

(幼儿猜测并摇一摇)

  4、打开验证并追问:

明明里面是放东西的,怎么会没有声音的呢?

"

  5、总结:

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有声音的,有些软软的、轻轻的东西会发出很轻很轻的声音,所以我们听不见。

  四、延伸活动:

  老师把瓶宝宝和材料放在区角里,宝宝在游戏的时候去玩,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秘密。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具,把幼儿带入了奇妙的声音世界,让幼儿听一听,猜一猜,一下子把幼儿各种感官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视觉听觉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幼儿的思维的发展。

  环节二中是给幼儿初步感知声音的环节,孩子们摇一摇、听一听,寻找有声音的瓶子的举动和我预料中的一样,幼儿非常积极主动,孩子在自主探索和游戏中也得出了结论,瓶子里有东西才会有声音;没有东西就不会有声音。

此结论是由幼儿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儿接受。

  环节三中是幼儿再次感知声音的环节,幼儿想办法"给空瓶子发出声音"。

然而幼儿在完成后,把原先的瓶子也拿出来摇一摇,因此在介绍自己"想了什么方法让空瓶子发出声音"的时候,比较混淆。

如果采用试教时候"给有声音及没有声音的瓶子贴上不同颜色标签"这样的环节的话,在交流过程中,幼儿会清楚的知道哪个是自己制作的有声音的瓶宝宝了,就能更加理解"不同的东西放在瓶子中,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在提升的环节中,猜"放入了棉花的瓶子是否有声音"再次让幼儿兴奋不已,达到了活动的效果。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并得出结论。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体验探索声音游戏的乐趣。

  3、对声音现象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声音课件、各种瓶罐、沙子、玉米粒、碎纸、豆子、曲别针等填充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PPT出示声音城堡的图片,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

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声音城堡玩一玩,那里有很多好玩的游戏。

  二、感知、探索、发现

  1、游戏一、听一听。

倾听和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幼儿倾听玻璃碎、警笛等生活中熟悉的声音,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声音。

  2、游戏二、玩一玩。

  操作一

(1)、教师随手拿一个瓶子,藏背后用手轻轻敲打,问:

咦,这又是什么声音?

  

(2)、教师出示各种瓶罐、玩具等,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瓶瓶罐罐操作。

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尽量不限制孩子的玩法,让幼儿尽情探索。

  共同梳理和交流:

你的瓶子发出什么声音?

你是用什么办法让它发出声音的?

你还发现了什么?

(可以让幼儿示范操作自己的发现)。

  操作二

(1)、出示曲别针、玉米粒、碎纸等填充物,幼儿填进空瓶,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出声音。

  

(2)、再次梳理和交流:

这次,你的瓶子又发出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玩的?

  (3)师:

声音城堡真好玩,小朋友的发现可真多。

原来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游戏三、找一找。

  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也能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

  请幼儿想办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

如拍手、跺脚等。

  三、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户外散步,听听周围有什么声音。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真听辨并模仿声音。

  2、体验声音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不透明的瓶子四个,并分别装有硬币、黄豆、纸屑、米粒教师用笔、纸,自制的笑脸娃娃贴纸若干录音机一台,录制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雷声、雨声)和动物的叫声等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倾听瓶子里发生的声音,尝试分辨

  1、教师晃动装有硬币的瓶子

  2、教师依次晃动装有黄豆、纸屑、米粒的可乐瓶,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教师一一证实

  3、将四个瓶子混放在一起,教师晃动,幼儿猜

  二、听辨自然界的声音和小动物的叫声

  1、教师播放风声、雷声、雨声等自然界的声音

  2、教师播放小鸡、小鸟、小狗等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延伸:

  1、提供不同的物体和瓶瓶罐罐,请幼儿自己填装并和同伴一起尝试听辨。

  2、幼儿讨论:

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小铃声、喇叭声、歌声……)

  教学反思

  声音是一种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然而正是它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得丰富多彩,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知和区别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我设计了一节以声音为主题的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这是一节以探索为主体的小班科学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以"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做一做"、"学一学"五个部分组成。

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活动的真正的主人,让幼儿充分自主的发现声音、探究声音。

  《奇妙的声音》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都是围绕声音展开,由浅入深、衔接自然、紧凑,环环相扣,教师个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不同的物品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非常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是小班科学领域的一节探索活动,教师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动手操作的材料,通过分组实验,集体交流、谈话引导,再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启发、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活动。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认为幼儿在"玩一玩"和"说一说"这两个环节中表现得比较活跃。

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去发现和观察声音的变化,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在"做一做"和"学一学"这两个环节中,让幼儿去寻找身边各种不同的声音,并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出来,这样更加深了幼儿探索的兴趣。

纵观整个活动程序结构严谨、活而不乱,能收能放,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但是在"玩一玩"这一实验环节中,我觉得留给孩子们真正探索发现的时间还是太短了,部分幼儿对实验所达到的目的还不明确,作为一节科学活动,教师应注意多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将这点不足进一步完善,相信教学活动的效果会更加好。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能够仔细听辨声音并尝试模仿。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各种乐器(碰铃、沙球、木鱼、小鼓等)。

  2.课件(附带各种各样的声音及保护耳朵的图片)。

  3.教师资源光盘。

  活动过程

  1.通过辨别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出示小白兔图片)师:

今天,小白兔过生日,它请来了许多小动物与它一起庆祝生日,听,他们来了。

  放课件:

狗、羊、鸟的叫声。

让幼儿听一听并猜出动物的名字,师随之操作课件一一展示图片。

  2.出示乐器,感受声音的奇妙,并能辨别不同事物发出的声音。

  

(1)小动物们为小白兔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看看都有什么?

(出示各种乐器)听小动物们说这些玩具都能发出奇妙的声音,那它们到底怎样发出的声音呢?

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我们和小白兔一起玩玩吧!

教师一一讲解乐器的玩法并敲打乐器,请小朋友学一学乐器发出的声音。

  小结:

每一种东西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只有当它们产生振动时,才能有了声音。

  

(2)引导幼儿感受各种声音的奇妙。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听到哪些声音?

请小朋友自己说一说?

  (3)现在我们玩“谁的耳朵灵”的游戏。

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

(放课件:

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火车开声、消防车声、钟表声、琴声。

自然界中的声音:

雨声、雷声、小猪叫声、鸭子声、风声等。

)看谁能猜出这些声音是谁发出的?

  3.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耳朵。

  

(1)刚刚那些声音,你们是怎样听到的?

如果我们没有耳朵会怎样?

(到处一片安静,什么声音都听不到)那耳朵用处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小结:

不要随便挖耳朵,也不要把东西放进耳朵。

当听到声音大时,要张大嘴巴或捂住耳朵。

  

(2)引导幼儿辨别乐音和噪音。

  (放课件)提醒幼儿当听到噪音捂耳朵,好听的声音拍手。

  4.活动结束:

感受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在好听的歌声中一起舞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