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周记有关家乡的山周记.docx
《高一作文周记有关家乡的山周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作文周记有关家乡的山周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作文周记有关家乡的山周记
有关家乡的山周记
曾去过云雾缭绕颇具神秘政治色彩的庐山,还去过“天下奇秀”的雁荡山,“云横断壁千层险”的太姥山,名山故然令人怦然心动,但使我时时难以忘怀的却是家乡的那些平常的山!
以下是查字典作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家乡的山周记,欢迎阅读。
篇一:
家乡的山
我的家乡在休宁汊口,这儿全不是诗人所吟咏的那种江南水乡的风景,她没有曲曲折折的水街,也没有玲珑秀美的画舫。
她也有水,那只是一路逶迤而来潺缓的小溪。
她完全是山的世界。
休宁“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山是家乡的灵魂。
家乡多名山。
一座山,就是一个神话;一矗山峰,就有一个传说。
家乡的山,浸透了吴越的水,滋润着几千年来经久不息的神话传说。
那山势之险、之奇、之秀、之美,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是看不尽的。
家乡的山,实在是太多,太多……
如果你坐上从黄山通往浙江的班车,穿行在205国道上,你就已经穿巡在我家乡的山间了。
走一路,便是听一路的松涛,看一路的竹青柳绿,闻一路的木清花香。
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就蜿蜒在座座山间,象“飞天”的彩带飘舞在半山腰。
而那不甚宽敞的公路,通常又是和水在一起的。
公路的一侧,可能是断壁悬崖,也可能是半坡竹林;但另一侧,定是有多情的水伴着它。
可以是一条瀑布,那时何等激荡;可以是一条山涧,不急不缓,辞你而去;或者只是一条小溪,一路欢歌,向你奔来。
山笑了,林海起伏,是山孕育着这多情的水,这些水,都是山的儿女啊!
也许坐在盘山公路的汽车上看那山显得过于匆匆了,还不能看清那真正的山的面目吧。
那就下车来,沿着清亮亮、潺缓的小溪往前走,走进那山的深处。
这儿已经没有平坦的柏油路了,只有一条石板路,弯弯曲曲的向山顶一路伸过去。
跟着它上到山顶,你会惊叹地发现,前面都是山,都是一样的青松翠竹,绿意葱茏。
那山绿得那样深邃,你的脚下,不过是一条山脊罢了。
山坳里,是一色的青瓦白墙,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看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那山坳里的寻常人家,不就是“桃花源”吗?
他们在山坡上垒起了梯田,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他们与外界,仅此石板路相通罢了。
倘若沿着这条越来越窄的小溪,向另一座山走去。
不时的,你会在溪水上发现一座小木桥,普普通通的就几根山里的圆木,走上去,摇摇晃晃,象荡秋千。
也许就是这几根不起眼的圆木,它维系着山里的一线交通呢?
它是什么时候就在这溪上搭建的呢?
也许历史已经久远,历经沧桑了吧。
这岂不是大山深处的一段悠久的记忆,一处小小的谜团吗?
山路渐陡了。
你走进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中。
这儿虽称不上原始森林,但也是何等壮观的林海呀。
树木一棵紧挨着一棵,在这有限的空间里争夺这阳光。
于是便一齐拼了命似的向上长,将下面遮了个严严实实,很是象《地下森林的断想》一文中描绘的情景。
林子里,松针柏叶不知铺了多少年,雨露阳光不知沉淀了多少年。
林愈深,小溪愈加逼仄。
待走出这阴森的森林时,眼前只有一条小瀑布了,从山顶斜斜地挂下来。
你的身边,这时有些叫不出名的野花、野果。
你有些渴了,可别恼,掬一捧山泉来喝,那山泉甘冽清甜,远胜那名牌的“矿泉水”。
你再往前走,爬上眼前的最高峰。
心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了吧。
可当你爬上了顶,却发现山那边原来还是连绵起伏的山,还是那一湾清亮亮的溪水,还是那“桃花源里人家”。
家乡的山,一路风景一路诗,看也看不够,看也看不尽。
我爱家乡,爱那朴实、美丽、富饶的大山。
篇二:
家乡的山
曾多次去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的黄山,也曾去过云雾缭绕颇具神秘政治色彩的庐山,还去过“天下奇秀”的雁荡山,“云横断壁千层险”的太姥山,名山故然令人怦然心动,但使我时时难以忘怀的却是家乡的那些平常的山!
家乡的山没有奇松,也没有怪石,更没有温泉,也不曾隐居过高人名士。
有的只是一些柴草,灌木,和一些难以成大材的松树,竹子等,还有先人们开辟的一垅垅山田,它的泥土呈黄色,非常适宜于种地瓜,土豆,正是因为有这些平常的柴草,灌木,和那些呈黄色的泥土,使家乡的父老乡亲得以度过饥寒交迫的年代。
我出生于60年代,解放前的事情我只能从父辈的口中得知,但70年代“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已十几岁,当时经历过的事情至今还记忆犹新。
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它的影响遍及全国各个角落,我的家乡也未能幸免,经济萧条,生产落后,民不聊生。
70年代,家乡已有2千来人口,虽然村庄前有几百顷的良田,因为当时还不准单干,统一在生产队里劳动,大家出勤不出力,同时病虫害又肆虐,所以亩产只有2,3百市斤,还要纳大量的征购,每户人家所分配到的粮食非常少,当时每户人家的人口又多,根本无法糊口。
田里的出产不够人吃,当时又不准外出做生意,难道说要坐而待毙吗?
不,父老乡亲们上山去了。
不是说”靠山吃山“嘛。
山上,先人们开辟的那一垅垅山田,正象一个个张开双臂迎候游子归来的母亲一样已为孩子准备好了一切,近村庄容易搞到水的山田给种上稻谷,高处弄不到水的山田给种上蕃茹,土豆,山上的泥土呈黄色,称”黄金泥“,泥土肥沃,细腻,种的蕃茹又大又甜,当时少有水果,我们这些孩子们常拿蕃茹生吃,味胜苹果,雪梨。
蕃茹煮熟后切成片晒干制成蕃茹枣儿,则成了我们的零食。
蕃茹刨成丝晒成干,则成了稻谷不足的主粮。
山上还可种土豆,白萝卜等,成了我们取之不竭的粮仓菜场。
农闲时节,乡亲们便上山砍柴,夏天早上4,5点钟,近山远山,到处都已有人在砍柴,斧头镰刀声相杂,鸟语声相间,乡亲们问候声相闻,山上一片沸腾。
农闲时节砍下的柴,家家户户的天井里堆成了堆,这柴比田里的稻草好烧,做饭时烟少火旺又不容易灭,做的饭特别香。
多余的柴草呢便挑到江边的码头,一担1,2块钱
用船运往城里卖给城里人。
这山又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果园啊。
放学后,3,5成群结伴上山,摘”红帽“(一种类似草莓的野果,味酸而甜,我觉的要比现在的草莓好吃),采野菜,掏鸟窝,真是其乐无穷啊!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后,我的家乡也象其他地方一样富了,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民积极性高涨了,种的1,2亩田亩产也高了,好的田能出500公斤,家家户户再也不用为吃发愁了,做饭用煤气代替了柴草。
这时人们便不用上山了,渐渐忘了山。
但家乡的山就象一位慈祥的母亲,当子女们遇到艰难困苦时,她便挺身而出为你遮挡风雨,毫无怨言,当子女们生活安康时,她便默默高兴,无求于你。
60,70年代,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家乡的山是遍体鳞伤,失去了葱茏之色。
而如今,家乡的山又象一位心态安祥的母亲,由于少了为子女的操心,她变胖了,更美丽了。
现在的山上,植皮很厚,各种植物自由生长,树木竹林由于很少砍伐,都长得高大茁壮,远望近观,到处是一片片醉人的绿啊!
前不久,我特地邀请了几个同事去爬家乡的山,当我沿着以前我的父辈们洒下汗水的山路去重温我的童年的梦时,看着眼前那一片片茂密的森林,听着那欢腾的潺潺溪水声,还看到那些由于长久没有耕作而渐渐被柴草掩没的那一垅垅的山田,我多想喊一句:
家乡的山,母亲的山!
篇三:
家乡的山
我的老家在香城,那里有我魂牵梦萦的山山水水。
香城始建于秦汉时期,位于普阳山下,滑将河东岸,取名镇阳城。
据金碑记载,此地建庙宇早而多,终日烟雾缭绕,故改名香城。
香城的东北方向有连绵的狼舞山和弯曲的盘山路,山与路之间有一块很大的石头,不知是什么原因让这块石头裂开了一条很窄的石缝,石缝中孤零零地生长着一棵树,让人惊奇的是,这棵树虽深受”酷刑“依然乐观,它的根部被石头完全夹住了,它的身体努力向上,突破了石缝的控制,但已被夹得”血肉模糊“,露出了森森白树骨,大石上面的躯干仍努力挺直,明显比石缝中的根部粗很多,它是在石缝的上部积蓄能量,我被震憾了。
这棵树的周围没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坚硬的岩石;没有足够的雨露,只有永恒的饥渴;没有园丁的呵护,只有死神的觊觎。
但它依然同样的追求着春天的灿烂,憧憬着秋日的繁荣。
我也曾见过长在石堆中或者贫瘠的沙石中的树,当时的感觉只是一种好奇或者赞叹之情,但这次我看到的是勇气是倔强,是与大自然抗衡的胆识,是家乡人的一种精神,我被深深折服了。
狼舞山的西北面是矬草峪,东北面是将军堂,南面是羊皮庄,狼舞山向东延伸,又有一座很美的山介于羊皮庄和将军堂之间,最有意思的是这座山有两个名字,将军堂的人叫它龙虎山,羊皮庄的人们叫它草山。
我想:
也许这座山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老虎出没,还可能有过伤人的事情发生,为了提醒不知情者故将此山更名为虎山。
将军堂有将军镇着,他们不怕虎,至于为什么叫龙虎山,或者是为了增添将军的威风又将此山更名龙虎山吧?
一切不得而知,只能是美丽的遐想。
那么为什么羊皮庄的人叫它草山?
我想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庄的名字里有个羊字,羊靠吃草生存,因而得名。
其实不仅这座山的名字,村庄的名字也挺有意思,就像”矬草峪“。
我查了一下字典,”矬“是矮的意思,”峪“是山谷,”矬草峪“意思是长满矮草的山谷。
这儿也许曾经只是一个牧羊的所在,后来有人发现这儿很适合人类繁衍生息就逐渐定居于此,于是有了这个村庄。
现在羊皮庄还真的因为养羊出了名,这是否得益于既有草山又有矬草峪?
家乡的山真是一座座宝山:
山上野果野菜品种多,质量好;野花四季开放。
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春来山里,荠菜、白蒿、米蒿、野蒜、榆钱、槐花……野菜的乐园,野花的海洋,让你沉醉;夏来山里,酸酸甜甜的山托盘、酸枣、毛桃、野葡萄……还有那凉爽宜人的山中林间气候,让你流连忘返;秋来山里,野核桃、栗子、大枣,还有乡亲们新收的花生地瓜,把你管饱,还满载而归;冬来山里,可以采摘干的果实吃,还可以割一些黄麦草回去,修修草房,给家畜家禽的窝加个顶,又暖和,又防雨。
最好是下点雪呀!
满山一片皑皑,松柏越发苍翠,草尖挺在雪上,既是路标,又在告诉你雪的深度,羊儿还可以上山吃草。
哪怕冬季的草料不够也不用担心饿着羊。
篇四:
家乡的山
俗话说得好‘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的家乡也有这样一座山,它的风景也可以用甲天下这个词来形容,这座山就是甬山。
春日,莺歌燕舞,万物复苏。
瞧,甬山的树儿已经抽出树枝,树旁的花儿也长出嫩芽,还有那小草,从地下探出了脑袋,真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疑惑地看着周围新奇的世界。
一阵风拂过,小草和花儿随风摇摆,好像在欢迎前来观光和登山的游客。
甬山的春雨下了起来,春雨过后,天晴了,空气中蕴含着树叶的清香,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甜。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从甬山底下瞭望天空。
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着烟。
爬上半山腰,再次仰视,感觉自己离天空越来越近了,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我们爬上山顶,本以为会更热,然而,大树遮挡住了太阳,像一个母亲保护着孩子一样。
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
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
秋意走后,甬山的果子也成熟了,农民们争先恐后地采摘,脸上笑开了花。
可秋天又是那么短暂,十一月末,她悄悄地离开了。
冬天来了。
最先带来冬天信息的应该是雪了。
你看,它终于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走来了,步履是那样的轻盈、舒缓,悄悄然从遥远的天际飘落,片片光洁如絮的雪花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落在袒露着胸膛的大地上。
甬山一片银装素裹,我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一句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不正是描写冬天的诗句吗?
这就是我家乡的甬山,你说跟桂林比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