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651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docx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

2020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解析版)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微时代”,读什么?

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

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

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打医的;而我订闻的,又是我感兴趣的。

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

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

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

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

国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

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却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

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的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

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功诚,多有浅尝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来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

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探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

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

人人爱八,则高谈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助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愿性循环。

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

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

对于读者来说,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情或是畏难心理,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

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来说,则需要保持定的审美价值观,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幸着鼻子走。

希望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来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革,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但问题多多,需要正视并将其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B.读者订阅的都是其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这决定了其阅读必然是极其舒服的阅读

C.读者的口味被微信阅读的提供者精准地掌握着,他们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D.微信阅读人数众多,多到可用亿计,已经成为被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

2.下列对现阶段“微信阅读”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阅读很可能令读者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固化,使一些读者获得的精神享受是肤浅的。

B.微信阅读给读者提供了“揭秘”“爆料”“有染等饭局上的谈资,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C.对看不懂、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订阅,不看,此以往,读者自然难以拥抱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

D.微信阅读多涉及没有多少营养的劝感悟等,久了容易让读者患上精神营养不良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微信阅读提供的产品虽多,但是真正有价值、为读者健康成长着想的产品不多。

B.作为读者,如果不主动欣赏那些自已或许并不喜欢的表达,那么就不会有新的发现。

C.微信阅读的提供者,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实际是一味迎合读者阅读趣味的表现。

D.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不仅能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能给予读者以真正的幸福。

【答案】1.A2.B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

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本题中,D项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地位而言的,B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内容而言的,C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现阶段“微信阅读”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

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本题中B项“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无中生有。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中,B项“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错,原文说的是“希望……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把或然当成必然。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空巢

朱以撇

①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鸟离果远行,到温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果。

而留在北方的,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日渐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的圾空巢是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9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时候,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②有一次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头村尾,现代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可是大多房门紧闭,闻不到鲜活的人气。

我感受着它的豪华,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

问及这些人哪去了,朋友说是到大洋彼岸淘全去了。

这使我想起了空巢。

只不过在这里,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的富有。

他们有意设计这一个个空果,为的是给别人看。

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一阵热闹,又再度远走他乡,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

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留给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像蛇规皮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只是没有生命在内。

风吹过,什么响声都有,就是没有生命的。

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村民的羡,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

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打打鱼做点小生意,一家子和和美美。

但是他们满眼都是别人的空巢,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牵引住来往行人的日光。

③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

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地繁衍,人丁兴旺。

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尽管屋瓦上长出衰草,天井的隙漫上青苔,外人还是美慕这种大家族的团圆、集合,有时就爱上门说说话儿,沾点旺气回去。

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于这类宅院的欢笑、和睦和协调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

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去追求他们的梦。

只有年关将近,他们才像候鸟般回,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

只是新春末了他们又离远行,继续新的里程,老宅又一度归于零寂。

越往后,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一次又一次难以聚齐,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了倾了。

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签,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

有些人记住了,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看过以后也就淡忘了。

时光越往后移,这类空巢越多。

人们寄寓的心愿,似乎教化的一部分内容,就由空巢来承担。

④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

他们的果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

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子,匆忙仓皇,在急切中穿行可是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以及使剑而行、四海为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

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

只是日子变得越发实际,其中滋味若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⑤每次冬天到北方,我都要目去空巢,这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

空果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连漪。

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有几处使用比喻手法,如“像蛇蜕皮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形象写出乡村豪宅冷清的特点,外表豪华和内在寂寥形成鲜明对比。

B.留守本土的村民对村里气派的住宅充满歆羡,他们的款带着盲目和,但同时也含有村民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

C.作者描写旅途中古四合院岑寂、倾顾以及饱受摧残的现状,以宅院的萧条和空旷暗示大家族和睦温馨氛围的渐行渐远,令人痛惜不已。

D.第四段写出漂泊者们的彷徨焦虑,用“空果”的漂泊不定,暗示他们孤寂艰辛、匆忙仓皇的生存状态,贴切形象,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5.结合全文,分析结尾画线句子的含意。

6.作者为什么以空巢”为题?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B5.①字面角度,照应开头,作者期待北方曾经残损衰败的鸟巢能够重新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②深层角度,作者寄寓游子归乡、亲人团聚,向往和睦温馨美好生活的愿望,呼唤淳朴乡风、温暖人性的回归。

6.①结构上,全文围绕“空巢”展开描写,“空巢”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统领全篇,形散而神聚,使行文更加紧凑;②主旨上,作者描写乡村、四合院和漂泊者的“空巢”,表达对现代人精神空虚、价值观偏颇的深切担忧,体现人文关怀;③艺术手法上,本文由鸟去巢空过渡到住宅的空寂,再到现代人精神的空虚,由物及人,层层推进,使散文意蕴更丰富。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乡村里现代豪华气派的住宅毫无人气,冷清枯寂,只是主人炫富的象征,本土村民的歆羡,并不能看出村民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反而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作者对此种物质富足、精神空虚的社会现象充满担忧。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准确含义,需要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结尾画线句子的含意”,“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

”重点需要理解短语“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的含义,字面意思是作者期待残损衰败的鸟巢能够重新焕发蓬勃的生命力,深层层次也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盼望游子归乡、亲人团聚。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者为什么以“空巢”为题,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结构、主旨、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标题是“空巢”,属于“物象”,这是以物象为题,物象为题一般是文章的线索,从文中来看,“空巢”贯穿小说的情节,是文章的线索,而且文章的主要内容都与“空巢”相关,使文章行文更紧凑;②作者描写乡村、四合院和漂泊者的“空巢”,其实也是写现代人精神空虚的现状,寄托了作者深切的担忧,;③本文由物及人,由鸟去巢空过渡到现代人精神的空虚,使散文意蕴更丰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2月18日下午,中国全球化智库与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2017)蓝皮书。

蓝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54.45万人,留学人数增速放缓较2015年增速下降8.17个百分点。

即便这样,中国仍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

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源国覆盖范稳定,以友好国家和周边国家为主,近几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为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键,增幅的平均值超过20%。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来华留学生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人文社科和中医等传统的专业方向,理工类专业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中所占比例较低,总体规模小,发展也相对缓慢。

另外,来华留学生在国内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较为突出,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来华留学同发布的(2014年来华留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50所重点大学招收留学生人数比例可以占到来华留学生总人数比例的77%,而数量更多的普通高校仅占比23%。

中国政府奖学金对来华留学的引领作用持续显现,青海、宁夏、云南、江西和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和边境省区的留学生规模显著扩大奖学金对周边国家生源的拉动作用明显。

(摘编自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

材料三:

我国出国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也以前景较好的专业为主2017年留学专业选择更加趋向理性化,从扎堆的金融、商科等转向就业前景更广阔的专业。

近五年的留学数据显示:

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以商科为主,其它专业,比如理工科、设计、计算机,选择这三个专业的留学生不断增加。

在院校选择上更趋向理性,滤去了过往出国留学追求“镀金”“名校”等虚荣心理,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海外教育的体验,聚焦点由院校综合排名转向专业排名,同时结合家庭实际经济情况、未来就业等因素做选择,而非盲目跟风。

近几年海外留学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而以自费为主的海外留学的费用不菲,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普通工薪家庭也可以承担起留学费用自费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上涨。

未来,出国留学将不再是普通家庭孩子遥远的梦想。

(摘编自胡润(2016年留学趋势特别报告》)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出国留学目的地国家和来华留学生源国的对比看,留学人员主要流向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的欧美国家,来华留学情况与之相反。

B.材料一中所列来华留学人员和正在海外学习的中国留学人员的七年的统计数字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C.正在海外学习的中国留学人员的增长率呈波浪状,其中2013年出现了负增长,是这些年增长率变化的波谷。

D.来华留学生在国内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较为突出,原因是重点大学的汉语语言、人文社科和中医等传统专业都实力雄厚.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方面的不同。

【答案】7.B8.C

9.①出国留学人员以选择前景较好的专业为主,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也更加理性;②来华留学人员则主要选择中国的传统专业,大多数学生选择重点大学。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曲解词义。

“均超过”是“都超过”的意思,而原文是“增幅的平均值超过20%。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来华留学情况与之相反”表意不明,“之”指代的是“留学人员主要流向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的欧美国家”,“相反”的内容根据这一句无法推断出具体内容;B项.“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中“逐年增加”与表格数据不一致,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正在海外学习的中国留学人员”的数字不是逐年增加;D项.此推断太绝对,于文无据。

原文“来华留学生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人文社科和中医等传统的专业方向”,只是提到这一点。

故选C

【9题详解】

材料四“我国出国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也以前景较好的专业为主。

2017年留学专业选择更加趋向理性化,从扎堆的金融、商科等转向就业前景更广阔的专业”;

材料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人文社科和中医等传统的专业方向”、“中国50所重点大学招收留学生人数比例可以占到来华留学生总人数比例的77%”。

由此可以分别概括出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方面的特点。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最后是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即: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舞阳侯樊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哈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金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公今项庄拔剑舞生中欲击沛公项鱼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哈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哈哈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

“沛公参乘樊哈。

”项羽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哈既饮酒,提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

“能复饮乎?

”曰: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且沛公先入定成阳,基师霸上,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

沛公如,麾樊哈去。

是日微樊哈奔入营请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哈坚守战功,益食八百户更赐爵列侯,号为舞阳侯以吕后女弟吕须为,生子优,故其比诸将最亲。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蜂、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阔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

今天下已定,又何意也!

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岂陛下既忘赵高之事乎?

”高帝笑而起。

孝惠六年,樊卒,溢为武侯。

子伉代侯。

大史公曰:

“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哈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

方其鼓刀屠狗卖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

樊郦滕灌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既维/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B.项羽既维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项羽既/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B.参乘,亦作“骋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黥”,是布的姓。

黥布当初跟从项羽,后归顺刘邦

D.“流涕”,指流泪。

古代的“涕”一般指眼泪,而“泗”指鼻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哈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

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哈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因患病卧于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

樊哈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作者对他们的赞叹。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答案】10.C11.C12.D

13.

(1)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

(2)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如本题中,“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这段文字是说“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军士”“亚父”“沛公”“项伯”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项羽既飨军士”意思是“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该句宾语是“军士”,故应在“士”和“中”之间断开,排除AD两项;“亚父谋欲杀沛公”意思是“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句意完整,其后断开,排除B项;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