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工作.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451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企党建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企党建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企党建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企党建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企党建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企党建工作.doc

《国企党建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企党建工作.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企党建工作.doc

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新要求和重点任务

在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的新常态、党的建设新常态、社会建设的新常态。

这是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大背景,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的基本遵循。

一、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新形势

(一)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市委对国企党建工作作出了新部署

十八以来,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从顶层设计上推进。

1、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党中央提出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到接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强力肃贪反腐、正风肃纪,到完善管党治党的规章制度,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纪、猛药去疴、强化责任。

这些重大举措一脉相承、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既继承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重视思想教育又突出问题导向,既有令行禁止又有正面引导,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良好政治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2、在完善管党治党制度的同时对国企党建工作的系列部署。

中央制定了党内法规建设5年规划。

修订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

2013年以来,中央出台的3个指导国企党建工作的文件,一方面释放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上位制度支撑。

⑴《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中央企业党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13〕5号)(以下简称中办发5号文件;

⑵《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5〕44号)(以下简称中办发44号文件);

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以下简称中发22号文件)。

3、中央和市委领导对国企党建工作的论述和要求

⑴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调研吉林省、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对国企的重要地位、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巩固党在国有经济领域的组织基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都作过许多论述

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国企党建工作作出的重要论述

⑵王岐山的论述

链接:

王岐山同志近期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

从以上这些文件和领导的讲话,可以体会到释放出的信号:

●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党组织决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把党章党规党纪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

●国有企业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党组织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管理的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

●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最根本的是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

●剑指问题、倒逼改革。

要寻找弊端根源,从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找原因,加强党的领导,对领导班子严格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对国企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中央出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市委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到2020年国有企业改革要实现五大目标: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改组组建一批竞争力和影响力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打造10家左右中国500强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在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的优强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

发展混合所有制取得积极进展,适宜上市的企业力争上市,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

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优化,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形成规则统一、权责明确、分类分层、规范透明、全面覆盖的市属经营性国资监管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落实。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有资本增量更多投向公共服务和功能要素领域,竞争类企业的国有资本向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中。

——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法定地位更加巩固,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当前,就整个国资体系来讲,围绕实现深化改革目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资产本布局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各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党的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履行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抓好顶层设计和全程把关,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加强。

二、深刻领会全国国企党建会议提出的新要求

去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习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今年2月25日,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孙政才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必须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重要讲话精神及孙政才同志在全市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才能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具体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高度,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作用和重大历史使命,精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上,总书记对于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国有企业作用定位:

“六个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六个力量”的新提法,是党的领导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殷切希望,指明了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是对国有企业地位作用的最新表述,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2.国企党建总要求:

“五个坚持”。

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总的要求是: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坚持”总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以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为突破口,推动国企党的建设得到根本加强。

3.根本性质定位:

“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式、国有企业自身党建的探索经历,就是我们党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历程。

除去“文革”十年特殊时期,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1949—1966年):

党的领导体制及国企党建制度雏形的初步形成。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所处的战时环境,根据地企业都是坚持党领导下的经济工作原则,以生产为中心保证革命胜利,为后来国企党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写入党章。

随着工业生产的逐渐恢复,党中央开始对建立新的国营企业领导体制进行新的探索。

党的八大报告确立国有企业开始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为党领导国企改革发展及国企自身党建开辟了一条新路。

案例:

建国初期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一厂制”之争

2.第二阶段:

(1976—1988年)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国企党建新探索。

针对“文革”时期党在企业的领导力量被严重削弱的状况,党中央重新强调党委集体领导在国企发展中的重要性,坚决杜绝“一长制”,并确立国企基本管理体制模式。

197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指出:

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在全国工业系统内广泛实施厂长(经理)负责制。

1987年8月,中央组织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的工作会议。

这标志厂长负责制开始在国企中全面有序推行。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

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监督,不再对本单位实行一元化领导,而应支持厂长、经理负起全面领导责任。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厂长(经理)负责制,规定了厂长在国营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厂长(经理)全面负责制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责任不到位的尴尬状况,但却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党组织无力监督和无法监督的状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削弱。

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企业党组织建设滞后,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美容化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