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组织建设.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448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组织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团组织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团组织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团组织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团组织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组织建设.doc

《团组织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组织建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组织建设.doc

新王学校团组织建设

  学校共青团组织是学校青少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少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后备军和预备队。

一、把握团队组织特性,加强团队组织建设

  1、学校团队组织的特性

  政治性、教育性、儿童性、社会性

  2、学校团队组织的地位

  是党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校团队组织的职能

  发挥组织作用,团结带领好青少年儿童;

  发挥支柱作用,协助学校管理好学生事务;

  发挥桥梁作用,依法维护青少年儿童合法权益

  4、学校团队组织建设

  中学团委、团支部、团小组

  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

  学校团队组织生活——团队员代表会议、委员会议、例会制度

  团队员的权利和义务——

  学校团队组织里的主人、选举和被选举权、对团队工作和活动提出意见和要求

  服从组织决议、参加组织活动、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

  5、入团、入队的程序

  6、团队干部的职责(学生群体)

  团支部书记、副书记:

在团委领导下,负责主持支部的日常工作。

  团支部组织委员:

对团员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培养积极分子,团证团籍团费管理

  团支部宣传委员:

组织团课学习、开展主题活动、办好宣传板报刊物

  团支部文体委员:

组织课余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7、学校团队干部的任职

  团队组织做好干部任职工作是给团队员提供一个服务集体、服务他人的机会,提供一个锻炼能力、培养进取精神的机会。

要坚持民主选举,原则上一年改选一次,按照申请、审核、参选、投票的程序选出学校的团队干部。

  8、学校团队优秀集体的创建

  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少先队红旗大队;优秀中队

二、强化团队文化意识、开展团队组织教育

  学校团队文化是植根于学生群体,面向未来具有鲜明教育性、导向性和实践性的独特组织文化,是团队组织强大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力量。

  1、团队文化的结构形式

  物质文化――团队旗、标志、微章、团队室、鼓号队、宣传活动阵地

  行为文化――团队干部、教师的言谈举止所反映的价值取向

  制度文化――学校团队制度有形或无形物化出来的文化理念

  精神文化――是团队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全员共同的价值追求

  2、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特点

  团队文化是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灵魂

  团队集体的创建是学校团组织教育的基体原则

  自我教育是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重要特征

  3、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主要内容――团章、队章

  4、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方法

  团队组织的事务和常规管理进行组织教育

  入队、离队、入团、迎新、选举、团队论坛、推优荐才

  团队组织的特定仪式感染进行组织教育

  升旗仪式、宣誓仪式、检阅式、团队活动课、授旗颁奖仪式

  依托团队活动阵地进行组织教育

  团队活动室、红领巾电视台、广播室、网站、体验营地

  特定节日纪念日进行组织教育

  5、团队一体化建设进行组织教育

  “初中团队一体化”是指在初中少先队组织与共青团组织并存的环境中,将队员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让初中少先队成为初中少年全员全程性的主体组织,通过推优入团,留队带队,把初中团队建设和教育融为一体,扩大团队组织在初中阶段的交叉、相容,形成团队全程衔接教育的整体合力,构建“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带队,团队共兴”的中学团队工作新格局。

  “初中团队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1初中少先队全员全程一体化

  把现行的少先队员离队时间从初二推迟到初三毕业,使初中少先队成为初中学生唯一的全员性、全程性的主体组织,消除以往初二到初三的组织教育断裂层,保持初中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完整性。

初一队员应佩戴红领巾,初二、初三队员可佩戴红领巾徽章或队徽,集会和重大活动时佩戴红领巾。

  2团队组织建设一体化

  在强化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组织的发展对象,优秀队员入团后仍保留队籍,留队带队,在少先队组织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负“团带队”的任务。

在初中各年级建立团队组织交叉并存的组织建设网络,达到“强队建团”、“强团带队”的双重目标。

  3团队教育活动一体化

  举办少年团校,普及共青团知识教育,团队联合开展争章推优活动,达到争章推优齐奋进,形成初中团队主题教育系列,保持团队教育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加强“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基本做法

  1坚持“双向延伸、协同教育”的原则,实行“初一建团,初三离队”的组织机制。

  在初中少先队思想教育活动中,渗透团的知识教育,把团的建设及教育向初一扩展,举办少年团校,推荐优秀队员骨干入团,建立优秀队员入团后备队。

初一建立年级团支部,各中队成立团小组。

同时,少先队的建设与教育向初三延伸,将少先队员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使初中三年成为初中少先队的三年,从而消除初二到初三的组织、教育空白期,团组织实现全程全员全面带队,成为团结全体初中少年的核心,形成团队自然衔接、相互交融的强大合力,提高初中教育层次,拓宽教育空间,加速初中少先队改革进程。

  2坚持“面向全体,自主自动”原则,构建“初中团队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1)制定实施方案

  从少年人生发展多方面任务来规划世纪之交的初中少先队的教育,使“初中团体一体化”建设与少年利益保持一致,结合本学校学生特点,制定《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面向全体队员,分年级制定团队一体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内容涵盖团队组织教育、团队组织建设、初中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品德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雏鹰争章活动以及推优入团等,教育内容涉及学科教学、环境感染、家庭教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努力形成少年化教育特色

  面向全体初中少先队员开展适合初中少年特点的自主活动,是实施“初中团队一体化”的核心。

初中少先队的少年特点应具备较之小学少先队更深刻的哲理思辨性,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性,更自觉的主体参与性,更广阔的知识包容性,探索建立以少年化为特征的“初中少先队全程全员”的教育机制。

  3坚持“队为主体,团为核心”的原则,规范“初中团队一体化”的运作方式。

  

(1)建立团体一体相互交叉的教育模式

  “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实施,建立了丰富多彩的团队一体联合活动的形式,高年级团支部与低年级中队结成“团带队”友谊的团队,逐步规划以队为主体,团为核心,辅导员为主导,以争章推优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运作方式,使团队教育相互交融,形成相互交叉的教育模式。

  

(2)规范争章推优操作程序

  规范雏鹰争章,推优入团的操作程序是实施“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关键。

雏鹰争章活动坚持和规范“定章—争章—考章—颁章”四个环节的教育过程;推优入团则坚持“争优—育优—推优”的工作程序。

“争优”:

队员们按照初中雏鹰争章活动要求,主动参加“奖章伴我行”活动,积极争章达标;“育优”:

少年团校吸收争章积极分子参加团校学习,系统接受共青团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推优”:

对于在争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队员,经过团校考核后,及时推荐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

对于符合入团标准的优秀队员,按照《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工作细则》的规定,及时吸收入团。

  (3)建立团队员留队带队制度

  优秀少先队员入团后,仍保留队籍,在队内充分发挥初中团组织全程带队、团结教育全体初中少年的作用。

  4坚持“建章立制,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初中团队一体化”的指导网络。

  

(1)建立多种指导方式。

建立辅导培训、课题研讨、现场观摩、团队干部考核细则制度。

在市里,分管少先队工作的教委、团委领导亲自抓,担任课题研究组第一组长;在学校,校长(书记)具体抓,或任实验组组长;在基层由团队干部具体负责,协同班主任和有关学科教师全面实施,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行“多辅导员制”。

即中队辅导员由班主任担任,并聘请高年级联谊团支部副书记、少年委员兼任低年级第二辅导员;同时聘请共建单位负责人、先进人物、青年志愿者、优秀家长作中队校外辅导员和假日小队辅导员,努力形成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美容化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