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3432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docx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

认识校园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2、认识并了解校园的植物。

3、学会如何对一株植物进行记录。

4、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查找植物并了解植物。

过程与方法:

1、以观察校园植物为基础,让学生从时常接触的校园中,培养观察调查植物的能力。

2、尝试应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植物检索表的使用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校园植物,能够欣赏并爱护校园的植物,并且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对植物的认识,体验探索的乐趣,尝试自己查找资料成功的喜悦。

二、设计思路

本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过去的“会听”逐渐变为“会学”,并在学后还要“会讲”、“会用”的成才目的。

本案例的总体思路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植物,并能通过某一植物的特征查找到它的种名和学名。

其共分为4个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植物的各部分结构在外形上的特点。

主要采用讲授法;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对植物进行记录。

主要采用教师展示学生实践的方法;第三课时让学生学会根据植物的这些特征运用植物检索表查找到植物种名的方法。

并从中体会分类的思想。

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法。

第四课时在学生大体认识了校园植物之后教师再选择重点植物进行介绍,然后完成校园植物检索表。

主要采用学生汇报、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名称

课程内容

说明

课堂引入

以学校栽培的“火棘”的果实介绍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思考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火棘的果实非常艳丽,而且校园中也非常常见,学生一般都有注意过,所以选择它。

当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动。

如何观察

某一植物

师讲解:

观察植物首先需从了解植物的分类着手,然后再从树型与树干、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去了解。

1.     植物可分为哪些种类?

从分类来看,植物主要可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这个问题主要是复习巩固

3、树木的树型有哪些?

(绝招一:

看整棵树的树型)

有塔型、圆型、伞型、正三角型……等

由于学校的树木有限,在图片介绍的基础上可以带学生去观看学校中的树木树型有哪些。

4、如何认识树木的茎干(绝招二:

看茎干)

植物可区分为草本与木本植物等二种。

有时又根据树木的大小分为乔木和灌木。

树木是木本的植物,它的树皮有不同的样子,有細纵裂、光滑、班驳裂、斑点与环纹等

5.比一比植物的叶子形狀。

(绝招三:

看叶形)

叶形有针形、线形、披针形、倒披针形、长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心形、菱形、圆形与盾形等。

叶子的形状介绍尽可能地采用实物,这样可以更加直观。

但是受条件的限制可以用图片来代替。

6.认识植物的花、果实与种子

花可从花瓣、颜色、花形、排列方式等区別

果实有浆果、核果、肉质聚合果、荚果、蓇葖果、蒴果、坚果、球果、翅果与隐花果等。

种子可以藉着水、风、鸟、虫、本身的弹力与被吃等方式传播。

总结

正常情况下认识植物就要从植物的树型、茎干、叶形、以及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特征入手。

但是由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具有季节性,使得它们虽然作为区别植物的主要特征,却并不常用。

反而更多地用到其他的一些特征。

作业

观察校园中植物的各种器官分别属于什么形态,并加以记录。

第二课时

活动名称

课程内容

说明

引入

从第一课时的作业引入如何记录校园内的一棵植物呢?

教师展示

出示一分植物的记录表。

(以雪松为例进行讲解)告诉学生记录的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然后按照茎、叶、花、果实、种子的顺序进行记录。

雪松(喜马拉雅雪松)

Cedrusdeodara(Roxb.)Loud.松科

常绿大乔木,高达50米。

主干挺直,壮丽雄伟。

树皮灰褐色,幼时光滑,老年裂成鳞片状剥落。

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

小枝微下垂,下部枝几近地面,形成塔形树冠。

叶针状,蓝绿色,在长小枝上螺旋状散生,短小枝上则为簇生。

雌雄异株,少有同株,雌雄花球均单生枝顶,雄球花近黄色,雌球花初紫红色,后转淡绿色,10~11月开放。

球果椭圆状卵形,形大直立,翌年10月成熟。

关于雪松的种名和学名学生可能不了解,可以不作要求。

放到第三课时。

学生活动

学生试着对一棵校园中内的植物进行记录

学生体验记录方法

总结

对学生的记录进行评比。

第三课时

活动名称

课时内容

说明

引入

从第二课时记录表的例子—雪松出现的学名和种名引出问题:

对于不知道名称的植物我们如何去认识去了解它,又如何知道它的名称呢?

(我们已经仔细观察了某一植物的特征,那么又如何知道它的尊姓大名呢?

教师展示

出示一张检索表(讲解)

检索表附在后面

学生活动

4人一组,利用《浙江植物志》查找校园中的植物名称。

各组分工各自查找校园内的植物名称

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作业

学生课后分别与别组同学进行交流,整体认识校园植物。

检索表

(1)草本植物

(2)

(2)须根茂密;茎较短;叶披针型,窄……早熟禾

(2)须根少;茎较长;叶披针型,宽……狗尾草

(1)木本植物………………………………………(3)

(3)乔木………………………………(4)

(4)叶色深,背面有白色绒毛;幼茎老茎差别明显;树皮灰绿色,发白……毛白杨

(4)叶色浅,背面无绒毛;幼茎老茎差别不明显;树皮褐色,有纵纹…加拿大杨

(3)灌木………………………………………………………(5)

(5)常绿灌木………………………………………………(6)

(6)叶片长约1.5~3厘米,倒卵形,全缘;幼茎四棱形……小叶黄杨

(6)叶片长约3~55厘米,椭圆形,具波状锯齿;幼茎圆柱状…大叶黄杨

(5)落叶灌木……………………………………(7)

(7)小叶卵圆形,细小圆钝,叶缘具齿;枝上有刺……………黄刺梅

(7)小叶披针形,叶缘尖锐,具重齿;枝上无刺………………珍珠梅

第四课时

活动名称

课程内容

说明

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即认识了多少种校园植物。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校园的植物

只选择重点的来讲解。

(如:

雪松、南洋杉、红花继木、云片柏、印度橡胶榕……)如果学生了解让学生向大家介绍,

师生共同活动

一起来编写校园植物检索表

这一活动教困难,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把它完成,可以把它延伸到课外。

同学间一起探讨,编写出最合理的检索表。

四、课后反思

1、本课程设计之初的本意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所以一开始学生就报有很大的热情。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一直是爱学、乐学的。

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时也能教易理解和接受。

就连最后的编制检索表这一活动,虽然很难,但由于在科学教材中已有所涉及,也使它的难度有所下降。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这一点在本课程教学后颇有体会。

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生前后的变化。

没有上本课程之前,就向开头所说的一样,学生碰到不认识的植物,会直接问我它的种名。

上了本课程之后,发现同样是碰到不认识的植物,更多的学生则会是向我借取《浙江植物志》,自己去查找,然后再向我来验证。

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具备了这种能力,可以说对他们是终身受益的。

这一前一后的变化让我体会到新课程的实施是有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

3、由于本课程是第一次尝试,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全面考虑到学生的情况等诸多原因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

①在教学过程当中除了第三课时时间教充裕外,其他几个课时都感觉到时间的紧张,而个人又认为课堂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我有了这样的疑问:

类似于这样的课程需不需要遵循传统的课堂时间呢?

如果不遵循的话,又如何与其它课程相协调呢?

②由于植物跟动物一样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所以对植物的观察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不可能在四课时的时间内对某一植物观察透彻,观察全面,所以对根据植物的特征,利用检索表查找植物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所以有的时候还需要老师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③如果学校的网络条件许可的话,这个课程更应该与网络相结合。

将校园的植物作成网页,学生直接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浏览。

这样的话,既可以节省课堂的时间,解决时间过紧的问题,又可以达大比之更好的效果;同时这也是本课程一个很好的课外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