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146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7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可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麦芽糖B.溶菌酶C.血红蛋白D.生长素

【答案】B

................................................

2.下列模型构建过程中,方法和步骤正确的是

A.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可以用4种碱基代表4种脱氧核苷酸

B.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时,两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点代表同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而分离

C.构建血糖调节模型时,代表人体内胰岛的同学应保管“胰高血糖素卡”或“胰岛素卡”

D.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时,只能用数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B

【解析】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不能用4种碱基代表4种脱氧核苷酸,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时,两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点代表同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而分离,B正确;胰岛包括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所以构建血糖调节模型时,代表人体内胰岛的同学应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C错误;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时,可用数学方程式或曲线图表示,D错误。

3.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作用于b,必然引起b所在的神经元兴奋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的化学本质为脂类

C.a→b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过程中穿越0层生物膜,但消耗ATP

【答案】D

【解析】①中内容物是神经递质,包括兴奋型神经递质和抑制型神经递质,作用于b,引起b所在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错误;②是突触间隙,其中液体属于组织液,③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化学本质为糖蛋白,B错误;a→b表示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穿越0层膜,但消耗ATP,D正确。

4.科学家利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血清白蛋白是健康人体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已知血清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

下列有关血清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健康人体所有细胞中均有合成血清白蛋白的基因

B.血清白蛋白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无关

C.血清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D.血清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

【答案】D

【解析】有些细胞中没有合成血清白蛋白的基因,如人体成熟红细胞,A错误;血清白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B错误;血清白蛋白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血清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量增多,D正确。

5.下列关于“主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主要由激素来完成

B.特异性免疫种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C.扦插时,保留芽和幼叶的主要原因是芽和幼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

【答案】C

【解析】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则体液调节主要由激素来完成,A正确;特异性免疫种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B正确;扦插时,保留芽和幼叶的主要原因是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C错误;生产者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D正确。

6.如下,图1:

缩手反射弧模式图,图2:

图1中B的某段,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说明: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突触

B.离体条件下,图1中:

若A受损,给予B适当刺激,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C.图2中:

静息时,电流计c没有测出电位差,说明神经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D.图2中:

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c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答案】B

【解析】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包括1个突触,A错误;完成反射需完整的反射弧,A是感受器,若受损,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射,B错误;图2中,静息时K+大量外流,膜内外表现为外正内负,电流计c没有测出电位差,是因为电极间没有电位差,C错误;图2中,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产生兴奋,先传至电极a,再传至电极b,所以c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错误。

7.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图乙、图丙可依次表示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答案】C

【解析】甲图中物质循环是可以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进行的,因此表示物质循环;乙图中,能量流动只能是单向的,故乙图表示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可以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故丙图表示信息传递。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8.下表为某同学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所学知识判断,其体内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2.0

3.1~6.8

(pmol·L-1)

胰岛素

1.7

5.0~20.0

(mIU·L-1)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B.血糖含量高于正常人,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慢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机体生长发育上具有协同作用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在维持其血糖稳定上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D

【解析】该同学的甲状腺激素过高,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的活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A可能发生;该同学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含量高于正常人,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慢,B可能发生;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人体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C可能发生;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表现为拮抗作用,D不可能发生。

故选D。

9.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脊髓从胸部折断后的病人,处于脊髓下部的神经中枢还完好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只是脊髓的传导功能被破坏,使低级的神经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还完整,因此膝跳反射存在;而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的,因此针刺足部无感觉.故选:

A。

考点: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0.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作用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在日常生活及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很常见,反馈调节有正负之分,下列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有几项

①电冰箱、空调的调温系统

②某学习刻苦的同学得到表扬后,学习更加刻苦

③大多数激素分泌

④人体体温调节过程

⑤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量关系变化过程

⑥某湖泊受到污染后,鱼类的数量越来越少

A.6项B.5项C.4项D.3项

【答案】C

【解析】①温度降低则其调温系统抑制,属于负反馈;②某同学受到表扬后学习更加刻苦,属于正反馈;③大多数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④人体体温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⑤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量关系变化过程属于负反馈;⑥某湖泊受到污染后,鱼类的数量越来越少,进一步导致湖泊污染,属于正反馈。

所以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有4项。

故选C。

11.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

B.图中③神经系统可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C.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③⑤

D.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答案】C

【解析】②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或细胞器,A正确;图中③神经系统可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错误;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途径是主要方式为血糖浓度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实现的,即①④⑤,C错误;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D正确。

12.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加,①一定增加

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⑤

C.据此图分析:

建国后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是②过高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导致②降低

【答案】D

【解析】①表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所以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A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年龄组成,B错误;建国后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是②出生率增加,③死亡率降低,C错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性别比例,导致②出生率降低,D正确。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de之间

B.在茎的背地性实验中,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d点浓度,则远地侧的浓度一定在ab之间

C.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D.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

【答案】D

【解析】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且背光一侧生长快,因此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bd之间,A错误;在茎的背地性实验中,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近地侧生长快,因此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d点浓度,则远地侧的浓度一定在Ob之间,B错误;顶端优势中,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因此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ef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C错误;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不能过高,应低于e点浓度,D正确。

14.今年2月有段关于某地多个菜市场禽流感检测阳性的虚假消息在朋友圈疯传,一度引起当地市民恐慌。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只感染鸟类,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

下图是某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分析正确的是

A.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

C.该禽流感病毒首次侵入机体后,浆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该禽流感病毒清除

【答案】C

【解析】T细胞成熟于胸腺,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A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蛋白),B错误;该禽流感病毒首次侵入机体后,机体首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此时抗体的合成与分泌加快,即浆细胞中高尔基体活动加强,C正确;A物质由效应T细胞分泌,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则为淋巴因子,D错误。

15.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由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在某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甲是第三营养级

B.B点和D点丙种群数量相同,种群增长速率也相同

C.此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D.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食物链为乙→丙→甲,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甲是消费者,而营养级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错误;B点种群数量下降,增长速率为负,D点种群数量上升,增长速率为正,二者不同,B正确;此图体现了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相互制约,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表示相关过程。

请据图回答:

(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若图中的_______(填“Ⅰ”、“Ⅱ”、“Ⅲ”、“Ⅳ”或“Ⅴ”)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2)图中液体甲、乙、丙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乙中水中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A过程中的水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此运输水的过程受到由___________(填“垂体”或“下丘脑”)释放的某激素来调节;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_________(填“垂体”或“下丘脑”)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进行调节;机体内为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大多数物质②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

【答案】

(1).Ⅳ

(2).乙(3).消化道、组织液、淋巴(4).自由扩散(或渗透)(5).垂体(6).下丘脑(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8).22

【解析】试题分析:

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皮肤,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营养物质、O2、CO2、尿液、汗液;甲、乙、丙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A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1)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图中A过程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则Ⅳ属于泌尿系统中的肾。

(2)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其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血浆中水来自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3)图中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该过程受抗利尿激素调节,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为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

(4)物质②是O2,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线粒体利用,依次穿过以下结构:

肺泡壁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出红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肝细胞(1层膜)→线粒体(2层膜),共11层膜,22层磷脂分子层。

17.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可以从达尔文、拜尔、温特等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中感悟到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进而提高我们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学习了生长素发现过程过后,某校三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I:

甲同学设计实验

(一)实验示意图: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____。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Ⅱ:

乙同学设计实验

(一)实验操作示意图:

(二)实验结果预测:

B组胚芽鞘生长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丙同学设计实验

(一)实验操作示意图:

(注:

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二)实验结果预测及推论:

(1)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小于单侧光。

(2)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小于重力。

【答案】

(1).3、4、5

(2).2(3).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4).基本停止生长(5).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6).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7).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且B向上弯曲程度大

【解析】试题分析:

甲同学实验中,1号向光弯曲生长;2号不生长不弯曲;3号、4号和5号直立生长;6号向右弯曲生长。

乙同学实验中,在胚芽鞘中,生长素表现为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A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丙同学实验中,在重力和单侧光作用下,生长素横向运输,但二者方向不同,重力使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单侧光使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根据茎的生长情况可判断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小。

(二)单侧光照射使尖端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再向尖端下面一段运输,导致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从而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

1号单侧光照,向光弯曲生长;2号没有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不生长不弯曲;3号没有单侧光照射,直立生长;4号尖端不能感光,直立生长;5号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切面中央,直立生长;6号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切面左侧,向右弯曲生长。

(三)5号和6号的自变量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的位置,导致生长素在胚芽鞘左右两侧分布,二者对照说明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玉米幼苗胚芽鞘左右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二)(三)在胚芽鞘中,生长素表现为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A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由于缺少生长素,生长基本停止。

(二)在重力和单侧光作用下,生长素横向运输,但二者方向不同,重力使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单侧光使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若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小于单侧光,则A中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近地侧,远地侧生长快于近地侧,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仅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幼表现为向上弯曲生长;若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小于重力,则A中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幼苗向上弯曲生长,B仅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且B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A近地侧,所以B幼苗也向下弯曲,但弯曲程度小于A。

18.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一定区域内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图,其中K0表示野兔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野兔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其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野免的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_型增长曲线,野兔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值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所导致的。

(2)乙图中所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欲从国外引入一些动植物品种到该草原上进行某研究,该做法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利于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该草原上有一种蜣螂专以该种野兔粪便为食,若乙图A中能量为1.5×105kJ,B中能量为1.4×105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这些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为________kJ。

(5)下图为该草原上食物网的一部分:

仅分析该食物网,若鸟取食草的比例由1/5提高到为1/3,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理论上鸟的数量是原来的_____倍。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答案】

(1).S

(2).捕食、竞争、寄生(3).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野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或储存在野兔体内的能量)(5).不一定(6).0(7).1.17

【解析】试题分析:

甲图表示野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最终在K2~K3附近波动。

乙图表示能量流动过程,A表示野兔同化量,B表示野兔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C表示野兔粪便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1)据甲图可知,野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开始先增加后保持动态平衡,野兔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值的原因主要是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所导致的。

(2)乙图包括的生态系统成分有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的成分有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根据能量流动过程可知,A表示野兔同化量,B表示野兔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C表示野兔粪便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3)从国外引入的一些动植物品种,可能会外来物种,在本地缺乏天敌,导入本地物种灭绝,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可能与本地物种一样,有天敌,与本地物种一起生存,则有利于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可能不适应本地的环境,则被淘汰,所以从国外引入的一些动植物品种,不一定利于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蜣螂以野兔粪便为食,野兔粪便中能量不属于野兔同化的能量,所以这些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为0kJ。

(5)设提高前鸟的数量为x,则草需提供1/5x÷10%+4/5x÷10%÷10%=82x,设提高前鸟的数量为y,则草需提供1/3y÷10%+2/3y÷10%÷10%=70y,由于82x=70y,则y/x≈1.17。

一、选择题

19.下列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生物学分类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

异养厌氧

异养需氧

异养厌氧

适宜温度

20℃左右

30~35℃

30℃左右

室温

主要用途

酿酒

酿醋

制作腐乳

制作泡菜

 

A.AB.BC.CD.D

【答案】D

【解析】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8~25℃,可用于酿酒等,A错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30~35℃,可用于酿醋,B错误;毛霉属于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5~18℃,可用于制作腐乳,C错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生存于室温下,可用于制作泡菜,D正确。

20.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

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多

C.前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多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

【答案】C

【解析】采用小苏打的原理是小苏打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并不会改变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而利用酵母菌发酵,发酵后淀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少量能量,所以营养物质丰富而能量减少;所以A选项正确。

21.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有几项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马铃薯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⑥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等作物

A.3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