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110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

《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潘氏源流及迁移.docx

潘氏源流及迁移

潘氏源流及迁移

潘伟斌

一、潘氏支系

关于潘氏的来源和支系,传统上有以下说法:

第一支源出舜。

舜由于生于姚墟,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以姚为姓。

舜定都于潘,古城大约在今北京延庆县东北。

后来舜部落南迁到山西永济,潘地也随之迁移到了今陕西兴平北,接近古毕国之地。

在商朝时,舜的后裔在潘地成立了潘子国,直到商朝末年被周文王所并,子孙便以国为氏,因此,这是最先的一直潘氏来源。

可是,姚姓潘国,国小势弱,不见于经传,姚姓潘氏后来融合到了姬姓潘氏当中。

第二支源自姬姓。

商末周文王灭姚姓潘国,把潘地封给了其子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亦作季伯),是为姬姓潘国。

据《广韵》二十六桓“潘”字注:

“周文王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

”潘人随后东迁到河南洛阳东的潘城,也就是今天的荥阳。

后来,再东迁到河南商丘西北之潘侯集,最后南迁到接近楚国的潘国,即今河南固始。

姬姓潘国国小势弱,不见于经传,春秋时为楚国附庸,后来被吴国所灭。

 第三支源自芈姓。

春秋时楚国占据潘国,成为楚国一邑,子孙以国为氏。

一说楚国潘姓是以子为氏,楚成王时太子商臣老师的潘崇,即为芈姓潘氏之始祖,潘为其字,其子潘尪,其孙潘党均为楚国医生。

关于这一点,参考资料有汉代潘乾校官碑和《西华县续志》,说他是楚太傅潘崇之末续也。

其墓在西华县艾岗乡潘岗村北,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岳家风诗里面也说自己为潘崇以后。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

如北方地域的民族中东汉武都氐族中有潘姓,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破多罗氏改成潘姓,宋朝西夏国党项族有潘姓,清朝满州八旗中也有潘姓。

南方地域的少数民族中东汉五溪蛮有潘姓,三国时江南山越族有潘姓,五代时溆州蛮有潘姓,宋时抚水蛮有潘姓。

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混居被同化,除一部份成为壮、瑶、苗、仫佬、水、土家等族的先民外,多数融入到南方汉族中,南方潘姓人数众多与这种彼此融入有直接的关系。

第五支源自台湾土著支系。

清康熙末年,岸里大社(今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清廷,也被赐姓潘,这是台湾潘姓的来源。

可是,无论那一支脉,追根溯源,他们都是黄帝的后裔。

可是,本人以为,关于楚国支系的有关说法应该是错误的,潘崇一支应该仍然是姬姓潘氏中的一个分支。

关于这一点,咱们不妨从姬姓潘氏的进展脉络中,来寻觅一些线索。

二、毕公高的有关情形

按照《史记》记载,武王即位之初,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

因此,毕公高是那时辅佐周武王灭商,成立周朝的主要功臣之一,是西周初年,周朝四圣之一。

在消灭殷商的战争中,文献中曾记载了毕公高的一些情形,比如《逸周书•和寤解》记载有“王乃出图商,召邵公奭、毕公高。

”也就是说,在战争之初,毕公高就参与了灭商大计的规画。

再如在武王率师入殷时,《史记》卷四,周本纪载:

“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

也就是说,那时武王的两个弟弟周公和毕公作为护卫,在车阵的左右保护着武王。

其后,“又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

”让毕公出面担任平反百姓冤狱,宣扬周师仁政的重大任务。

在这一点上,反映了周武王对毕公的信赖和重用,同时,也证明了毕公的美好德性和非凡能力。

尔后,在成王一朝中,似乎再也没有见到毕公高的身影了。

而周公、召公二人成为朝政的宰辅。

现在,他到哪里去了呢?

本人以为依照其功绩,他应该属于武王时第一次分封的公子之一。

可是,按照《左传》记载,他是西周第二次分封也就是周公灭管、蔡二叔之乱后所封,他被封在毕地,故称毕公。

他的封地是文王和武王的陵寝所在地,因此,他极有可能是在封国以后,因朝政的某些因素到其封国内,肩负起守卫先王陵寝的重任了。

到了成王将薨的时候,因为成王担忧太子钊不能承担大任,就命召公、毕公率群臣以相太子而立。

于是,毕公再次出山,与召公率领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俭仆,毋多欲,以深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

那么,现在的成王为何会有这种担忧,他到底担忧的是谁呢?

从其遗令中咱们看出,他并非担忧召公,更不担忧早已远离朝政的毕公,想必现在的太公望也早已离世了,不该该是他所担忧的对象。

即便他没有离世,面临着周武王的众多兄弟和他对周王朝的忠心,也不该是武王防范的对象。

从历史经验上看,现在,武王最担忧的应该是王族内部的成员中权倾朝野的重臣。

咱们在这里不妨进行一下推测,在武王一世,权利最大的王族成员应该是周公,他不仅辅佐武王灭商,又辅佐成王登上王位,同时,他又出兵消灭了管蔡二叔和武庚的“三监之乱”,经营成周,制定了周初的各类典章制度,应该是维定周室的最大功臣,权倾朝野的他也是周康王继位的最大要挟。

咱们如此说,是有按照的,因为在成王初年,武王的其他弟兄就怀疑他有篡位的野心,这也是造成管蔡二叔兵变的起因之一。

虽然他最终没有取成王而代之,可是,那是由于他还顾忌他的其他那些弟兄。

现在,他已经权倾朝野,经营连年,为三朝元老,他能不能再甘居孙子辈之下,就未可知了。

因此,成王忧患的极有可能是功高盖主的周公。

可是,按照史料记载,周公在成王朝时已经归天,如《书.君陈序》: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

”孔颖达疏:

“周公迁殷顽民于成周。

顽民既迁,周公亲自监之。

周公既没,成王命其臣名君陈代周公监之,别离居处,正此东郊成周之邑。

”《礼记•坊记》“君陈曰”汉郑玄注:

“君陈,盖周公之子,伯禽弟也。

”虽然周公对周王忠心不贰,可是,或许正是他的儿子继承周公爵位,其忠心如何,就要另当别论了,可能这正是使周成王所不安心的地方。

因为现在的周公君陈,仍然镇守着成周,居于天下当中的位置,权利极大,完全有取周王而代之的实力,故成王在垂死之际,不能不找来威望较高的召公和毕公,来出面主政,辅佐他的儿子继承王位。

退一步说,即便君陈没有取代周王的野心,可是由于他是晚辈,已经没有了周公旦的威望了,难以承担辅佐康王继位的实力,故成王选择召公和毕公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康王继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也就是说,正是周公旦的归天,没有了周公旦的压制,才是毕公才得以从头出山,被周王重用的一大原因。

康王一朝,毕公从头出山,担当辅佐周康王大任,其地位明显取得了提高,如《周书•康王之诰》中记载:

“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召公)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

”[①]

在这里发生的一件大事最能说明以上问题:

康王十二年六月,命作册毕公,使其到成周,代替了周公君陈治理成周[②],这也是第二代周公地位下降的明确证据。

关于毕公执政成周这件事,有出土文物能够作为证据。

1966年岐山贺家村出土的一座西周墓,出土铜器17件,计有:

鼎、方鼎、簋、角、卣等。

有铭铜器以史簋(又称毕公彝)最重要,该器与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同铭器,当为一人所作。

此簋为毕公属吏史所做,铭有“王诰毕公”之语。

唐兰先生指出,该器当为周康王时器,其铭中的毕公即文王之子毕公高,《史记•周本纪》:

“康王命作册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器主为毕公下属。

这些文物足以证明当初毕公被周王派往成周这件事。

关于康王时期的毕公那个问题,吴镇烽先生在其《陕西西周青铜器断代与分期研究》一文中以为,从武王伐纣到成王归天时,已通过了四十余年,那些文、武时期的重臣多数过世了。

在康王之世的毕公,由于成王临终时所作顾命中,所排列位在太保召公、芮伯、彤伯之下,因此,能够看出不是毕公高了,而是他的子辈。

这是他的一家之言,本人以为这种情形也有可能。

三、潘国迁移至荥阳的原因及时刻

毕公受册命于康王,东迁掌管成周,可见康王对他是很是重视的,关于这一点,在《康王之诰》中就已经明白的告知了大家。

现在,他已是东方诸侯之长了,在朝中的地位超级显赫。

毕公东迁,除部份子弟被留在封地之外,他应该率领部份子弟前去成周。

按照他那时的地位,将其最小的儿子季孙公询带到洛阳任职,并将其封邑迁往成周洛邑周围的潘邑,作为自己的藩卫和助手也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正是毕公到洛阳任职,潘国随之也东迁洛阳,此时的季孙公询极有可能就是当时的毕公,即吴镇烽先生所说的第二代毕公。

也就是说在毕公高归天以后,由他所溺爱的小儿子季孙公询继毕公位。

毕万的存在和出走晋国,也说明了这种变更是有一个曲折进程的,或许有着不同寻常的变故,可是,最最少这种变更是取得周王室的同意和认可的,在那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不然成王也不会从头起用毕公的。

若是这种推理成立,那么,现在的他完全有理由将自己的封国迁到他任职的地方。

虽然这有违周朝嫡长子继位的礼法。

可是,查看历史,为何会没有任何毕国资料的记载?

更没有有关毕公继承人的记载?

这和其他诸侯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或许这正是毕公高的儿子和后代纷纷外出,到其他诸侯国任职的原因,从而形成了后来的毕、冯、魏、王、潘等姓氏。

或许,正是这一点使正史不齿于记载,使毕国最终被重视礼法的周王室所抛弃,压制,最终沦为一个小国而埋没于浩瀚的历史长河当中。

可能有人会问,若是季孙公继承了毕公位,为何他的封国迁到荥阳潘邑,其后代还以潘为姓氏呢?

按理应该称毕氏才对呀,关于那个问题也是能够解释的,如他原来被封为潘国,潘国就是他的根基,即便他升任毕公,为了纪念之,他完全有可能让其子孙继续沿用原来的氏号。

这仅仅是一种假想和推测,目前尚未进一步的文字资料来佐证。

那么,潘国迁往荥阳的时刻应该是在何时呢?

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证,把康王在位时刻为前1020年至前996年,其在位25年。

那么,康王十二年,应该是在公元前1008年左右。

因此,潘国迁往荥阳的时刻当在尔后不久。

四、潘国迁移到其他地方的原因

一、荥阳潘国的周边环境

潘国迁到荥阳之前,这里已经有了东虢国和郐国等国存在,《国语•郑语》中史伯所说的“虢叔恃势,郐仲恃险”就是指这件事。

其中东虢国是文王同母亲弟弟虢叔的封国,在西周初期它和西虢是作为凭护京师的两个重要国家。

《汉书•地理志》上有“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的记载。

那时虢叔被封在一个叫“制”的地方,《左传•隐公元年》:

“制,岩邑也。

”《郡国志》上也有记载:

“荥阳有虢亭,虢叔国。

”东虢国的位置就在今天的荥阳市境内,今荥阳市广武乡有“平城”,即东虢都邑。

此地距安仁寨(安仁乡崇仁里[见浙江新安《潘氏宗谱》],又万安乡崇仁里)超级近。

虢国和郐国都是西周初年武王灭商后成立起来的诸侯国,时刻要早于后来迁居于此的潘国。

在一郡之内竟有数国并存,说明了那时的这些诸侯国级别较低,面积都不大,比如东虢为子男小国,潘国也当为同品级别。

同时,也告知咱们它们之间必有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

2、潘国迁移他处的原因和时间

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能不引发咱们的注意,那就是通过康王一朝以后,再也看不到毕公在周王朝中的身影,也就是说尔后的历朝历代中,毕公一支逐渐衰落下去了,至于是什么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

与其一同为周王朝成立立下巨功,被人们称为周初四圣的周公、召公,其后裔在周室各代中均有人出任宰辅。

如在西周末年,曾出现了“周、(周定公)召(召穆公虎)共和”这件大事。

乃至到了东周末年,为了延续周公一脉,周考王还将其弟弟揭封为周桓公,成立了西周国。

与毕公一支衰落相反的是虢国,它的国君从文王朝开始,一直在王室任公卿。

东虢国君曾任武王师,西虢国君更是在以后的各代中都是地位显赫,任公卿医生。

如穆王时的虢城公;夷王时伐太原之戎的虢公;厉王时伐淮夷的虢仲;宣王时谏不籍千亩的虢文公;幽王时败坏朝政的虢石父。

后来,西虢由于不堪犬戎的骚扰,在宣王时东迁至今天的三门峡周围。

今天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及三门峡市湖滨区李家窑上阳城遗址的考古发觉,已经证明了西虢东迁在周平王东迁成周之前。

1989年,三门峡市公安部门在侦破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盗墓案件中追缴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包括虢石(硕)父铜鬲二件和铜匿一件,就是西虢东迁的有力证明。

虽然,由于幽王时,虢石父乱政,在平王继位这件大事上,制造了专门大麻烦,如幽王身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而虢公翰却另立王子余臣于携,形成两王并立的局面,时刻长达十余年。

后来仍是在晋文侯的支持下,才消灭了余臣,稳固了周平王的统治。

因此,周平王超级讨厌虢公翰,在很长一段时刻里,在朝中都没有给虢国国君地位。

可是,到了平王晚期(公元前720年),虢公忌父仍是取得了平王的信赖,并一度成心擢升虢公,来分享郑庄公的权利。

造成了郑庄公对平王的怨恨,强逼周平王赶忙澄清,并以王子狐入郑为人质,郑国遂派世子忽入周为人质,史称这件事为“周郑交质”。

在桓王时,乃至预备委任虢公执政,取代郑庄公。

郑国在这年前后收割了温地的麦和成周的禾,使周与郑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桓王五年,仍是恢复了虢公忌父在周朝里的卿士地位,并成为朝中的权臣。

惠王时,虢公曾一度和郑公一路攻杀王穨,恢复了惠王的帝位。

由此,可见虢国势力和影响力之壮大。

现在的东虢早已经被郑国兼并,因此,这时的虢君是曾经反对过平王的西虢国君。

由于其被周王宠任,地位显赫,因此出现了“虢叔恃势”局面。

而郐国也延续到了平王东迁的春秋时期,其国君在周室中任卿仕,恨得周王的宠幸。

这就对潘国造成了庞大压力,在此强力挤压下,作为早已失势的毕公后代的潘国,在此生存显然已经超级困难了,因此,外迁避险已经成了它唯一的选择。

尤其是后来,这里又迁来了一个壮大的郑国,由于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幼子,曾经辅佐周幽王,并为国难而死。

其继任者郑武公,护驾平王有功,所以,深的平王的信赖,郑武公在平王一朝中地位显赫,势力进展极快,不久,他就出兵灭了郐国和东虢,将其土地并入自己的版图之内了。

而史料中并无他灭潘国的记载,这就说明了潘国早在郑国东迁之前已经搬离了那个是非之地了。

而郑武公灭郐和东虢的时刻是在周平王四年,即平王迁到洛阳不久的公元前767年,所以潘国在荥阳存在时刻的最晚年份也要早于公元前767年。

五、固始县潘国故城的时间

潘国从荥阳外迁,第一到了何地,其迁移的进程到底如何,最终落脚在哪里,目前还缺乏直接的文献资料。

有的人说其迁移进程是先迁到了商丘的潘侯集,然后又迁到了信阳的城固,目前我尚未看到直接的证据。

可是,按照考古资料,其最终落脚到了信阳的城固县,是大体可信的。

(一)固始潘国

固始潘国始建于何时,目前不得而知,可是从考古发掘所出土的文物和遗留的碑刻来看,至迟在春秋前期已经存在了。

据天一阁本《固始县志》卷二。

‘固始县,古潘国’。

”记载:

“今淮滨县期思城有汉楚相碑,碑文记载称:

(孙叔敖)‘子辞,父有命如楚不忘亡臣社稷,固而欲有赏,必予潘国,下湿埆,人所不贪,遂封潘乡,即固始也’。

1978年初,潢川县南20余千米刘砦砖瓦窑厂院内,出土5件铜器,包括鼎、簋、方壶、罄、盘等。

盘内底周围饰兽形纹,中心为盘龙纹,其间有铭一周“隹番君白(伯)□用其赤金,自,万年子孙永用之享”十八字。

铭文中“自”字之下按文例应有脱字“作宝盘”,可能在制作时就漏掉了。

由盘铭可知,这应是潘国铜器。

1974年春,信阳县北稍偏西近20千米的甘岸村西,出土3件青铜器,从现场看,应是一座春秋墓的随葬品。

铜器中有1件铜盘,2件铜匝。

其中1件铜匿内有铭“隹番白(伯)□自乍(作)也(匦),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用”十七字。

看来这也是潘国铜器。

1979年3月,在信阳西北30千米杨河村,发觉一座春秋时期墓葬,棺椁和人骨架均已腐朽,出土有铜鼎、铜盘、铜匿、铜削和陶盂、陶钵、砺石等遗物。

两鼎腹壁铸有同铭“隹番昶伯者尹自作宝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之”十九字。

盘底内有铭“隹番昶伯者君用其吉金,自作旅盘,子孙永宝用之。

”铜匿1件,与信阳甘岸出土铜厘相同;匝底内有铭“隹番昶者君自作宝匝,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二十字。

由铭文看来,这也是一批潘国铜器。

以往出土的潘国铜器见于著录者有好几件,但都不详记其出土地址[③]。

1978年春,在城南外一带发现有数十座春秋战墓。

河南省考古队曾在城址东南侯古堆曾发掘几座大型春秋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一套编钟(九枚),编钟上铸有“番子成周”铭文,为番国器物。

对于墓主人的身份,目前尚存在争议。

发掘组的考古发掘简报按照出土的簠上铭文“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栾)作其妹句敔夫人季子媵簠”,推测墓主系句敔夫人,为宋景公妹妹,有可能为吴王夫差的妻子[④]。

王恩田则按照编钟上的铭文“鄱子成周”,以为墓主句敔夫人曾为吴王僚或阖闾的夫人,后改嫁番国国君潘子成周。

[⑤]刘彬徽按照出土器物的文化特征,以为墓葬系楚系墓葬[⑥],而李学勤、吴良宝等人则进一步指出此墓墓主人可能是战国初期楚国封君的夫人。

[⑦]

可是,也有人以为这里原就是春秋时暸国的都城。

楚灭暸后,为楚属潘国城池。

楚庄王封孙叔敖之子侨改成寝丘的城邑[⑧]。

他们以为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有蓼城冈,即古蓼国之地。

姬姓,相传庭坚以后。

公元前622年为楚所灭。

本人以为那个观点有点牵强。

更有史料记载,孙叔敖归天后,其长子被楚庄王封在期思县番乡寝丘邑(今固始城区一带)奉祀,后传十代,有成语“寝丘之志”。

天一阁本《固始县志》卷二也有明确记载。

可是,孙叔敖生活在大约公元前630-前593,他的儿子被封的时刻也不会早于那个时刻。

由于现在潘国尚存在,故我以为他的儿子应该是被封为楚国的附庸潘国的一个地方,他本人的家乡就在这里,所以被分封在这里也是能够说得过去的。

这些都证明了早在春秋时期,固始的潘国就已经存在了,潘国从荥阳迁出的时刻为东周的春秋初期,如此在时刻上是能够衔接和吻合的,这是潘国迁到固始县的有力证据。

(二)潘国范围及都城规模

按照考古资料,咱们明白潘国都城的规模相当大。

1978-1981年,考古工作者对古城址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发觉潘国故城在固始县城关及城北一带。

故城规模宏大,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位于外城内东北部。

两城的城墙大部份尚存,有一部份虽已夷平,但城基仍清楚可辨。

内城周长6.5千米,外城周长13.5千米。

其范围包括此刻的县城北关、六里栅、西关、仰庙、学堂、东庙、汪庙和国营农场一带。

外城北城墙犹如一座东西延伸的山岭,故本地人称之为“长山”。

中段有一个宽72米的缺口,即城门。

城墙上及城内外出土春秋战国遗物较多。

,经仔细测量,西城墙全长3775米.尚存基宽15~20、高l~五、宽8~ll米。

夯土层厚25--30厘米。

护城河痕迹存在。

北城墙全长2325米,尚存基宽35—40、高4~五、顶宽15~20米,夯土层厚20厘米左右,护城河宽达60米,现为蓄水库。

东城墙紧贴史河西岸,依自然地形而筑,全长5800米,尚存基宽30~3五、高4~五、顶宽10-15米。

沿城基东侧一线陡然下凹,史河为自然护城河。

南城墙位于现存的固始县城内南侧,城墙早被夷平建为衡宇,护城河亦被填平。

l大J城东北城墙利用外城的东北城墙。

西城墙全长1950米,尚存基宽20米,高3.8米,顶宽4米,夯土层15-20厘米。

南城墙全长920米,尚存城基宽29米,高5米,顶宽13米。

按照潘国的都城规模来看,潘国的面积不该该很小,要不然支撑不了这么大规模的国都。

事实上,按照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潘国的面积是相当大的,远远超过了其在荥阳时的面积。

比如1979年春,在信阳县长台关公社甘岸大队彭岗生产队平整土地时,发觉铜盘一件,铜匝两件,经调查为墓葬出土。

一匝有铭文十七字:

“佳番白含自作匝,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用"。

1979年3月,在信阳县西北吴家店公社杨河大队发觉一春秋墓葬,棺椁和人骨架已腐朽,出土一批青铜器,计有鼎二件、盘、匝、削各一件。

两鼎有相同的铭文:

“唯番昶白(伯)者尹自作宝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之”。

盘铭:

“唯番昶白者君,用其吉金,自作旅盘,子孙永宝用之”。

匝铭:

“唯番昶白者君,自作宝匝,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

削铭:

“唯侯仲尉子用”。

这些都说明了在番昶伯时,潘国的地盘已经进展到了信阳县境内,横跨数县,远远大于荥阳时的子男小国。

(三)潘国的灭亡及影响

史料上清楚的记载潘国衰亡于公元前504年的吴楚争霸战争。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

“楚昭王灭唐九月,归入郢。

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

楚恐,去郢,北徙都鄀”。

《左传•定公(元年~十五年)》也有记载,其内容是“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医生七人。

楚国大惕,惧亡。

”现在,潘国的国君被吴国俘获,同时被俘获的还有他的儿子和医生等七人,从此灭国。

关于这一点,《史记•吴太伯世家》是如此记载的,“吴王阖闾十一年(公元前504年),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潘,楚恐而去郢徙都”。

从以上看,潘崇仕楚时,潘国并无灭国,也没有确切的史料有如此的记载。

作为楚国的附庸国,他仕楚也是有可能的。

他作为楚成王的医生,又是太子商臣的师傅如此的高位,潘崇能得宠于楚王,一定会有一个壮大的封国作为其后盾,成为楚国的望族,这是那时品级制度森严所必需要求的。

因此,现在其灭国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尤其是在他的帮忙下,太子商臣发动政变,逼死楚成王,取得了楚穆王商臣的高度信赖,以其太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⑨]这也是其身份高贵的按照。

关于潘崇的故事,除以上记载外,历史上还有他率兵伐麋的故事。

据《左传•文公十一年》载:

“十一年春,楚子伐麋,成大心败麋师于防渚。

潘崇复伐麇,至于铴穴。

《左传•文公十四年》:

“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

二子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

许多资料上记载潘崇为楚国公族,因此,以为他和楚王同姓,为芈姓。

可是,本人以为这是不对的,因为按照对考古出土资料的分析,咱们能够了解这一点。

如1978年1至3月间,湖北省文物工作者对位于湖北江陵观者挡公社五山村境内的天星观1号楚墓进行发掘。

虽然此墓早年曾被盗,残留器物尚见有陶器、铜器、兵器、车马器、乐器、漆器及竹简等共二千四百四十余件。

据墓中出土的简文资料,墓主曾是楚国的封君,为“邸旃君番勳”。

这里的“邸旃”为其封地,“君”为封号,“番勳”为其名称。

墓中遣册记载,他生前属“番里之人”,这里的番里应当就是潘国。

墓中还出土有大量卜筮简,其中有他的祷祠,是向其先人祈福的。

其文中所提到的是“番先”、卓公、惠公等人,晏昌贵在其《天星观“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指出:

“‘番先’当指邸踢君番勳的先人,即下文之卓公、惠公。

值得注意的是,包山楚简、望山楚简、新蔡楚简均祭祷楚先公、先王,但天星观楚简中祭祷的对象却只有‘番先’,不见‘楚先’。

”因此,陈伟著在其《新出楚简研读》一书中指出“番勳祭祀番先而不及楚先与楚先公、先王,不大可能是楚人同宗,富还有来源”。

从这一资料咱们看,潘国也不可能被楚国灭掉。

他周围还有四座大墓,应该是番勳的家族墓葬[⑩]。

潘氏在楚国是一个望族,其影响不单单在其封国范围内,已经远播于整个楚国范围内了。

贾贵荣、张爱芳编写的《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上册)》中有《汉甘露砖》一文,砖上面记载有“甘露二十年八月潘氏”,该书以为潘氏砖出于吴兴者颇多,盖郡本吴地,吴地没入于楚故也。

按照《秦汉碑述》里记载,刻立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的潘乾校官碑上有“溧阳长潘君讳乾,字元卓,陈国常长人。

盖楚太傅潘崇之末绪也。

”溧阳县为湖北丹阳郡。

关于潘乾的事迹,《溧阳县志》中也有类似记载。

附表:

潘国事件年表

潘国从荥阳外迁公元前767 

传说楚灭潘国公元前673 

潘崇和商臣发动事变公元前626 

楚灭寮国灭亡公元前622 

楚庄王问鼎中原公元前606 

孙叔敖之子分封潘地公元前593年以后 

楚吴之战潘国灭亡公元前50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