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122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docx

第一单元电子教案b

第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观潮》,略读课文《鸟的天堂》,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

呢喃的燕子、婀娜的柳丝、汹涌澎湃的江潮,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随文和生活中识字31个,会写字31个,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尝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倾听自然的声音,欣赏自然的壮美。

教学建议

1.识字教学: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教师可以在让学生预习的过程中,通过借助汉语拼音或问一问、查字典等方法自学生字,然后在学文的过程中结合语境识字,从而避免学生孤立识字。

2.阅读教学:

要让学生在多读和熟读中学会体会语言文字的意思,要做到每读一次有每一次的目的和收获,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3.口语交际:

要鼓励学生多看、多了解、多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4.习作:

本次习作标准是:

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表达热爱自然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

这次习作的自由度很大,但教师不能彻底放手让学生写,而要注意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自主修改。

课时安排

12课时

编写者

丁金英

执教者:

时间:

2013.2.25

课题

1、燕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学生: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

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教师: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燕子》这篇课文,就是写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

那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怎么美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问:

这段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

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4、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

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

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师:

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

斜、掠过、唧)

3、师:

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

8、师:

“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

想过吗?

师:

“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

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

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

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

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

(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的是什么?

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

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

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

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

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

(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板书设计

1、燕子

活泼机灵轻快灵活

先……再……

偶尔增添

 

 

开篇点题,导入新课

 

抓住重点,

 

《燕子》是一篇老课文,篇幅短,借对燕子的描写赞美可爱的春天。

一开课,先指导了“燕”字的写法,接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说说小燕子的样子:

乌黑的羽毛、雪白的肚皮,剪刀似的尾巴,轻快的翅膀。

顺势引入第一段,读出小燕子的机灵可爱。

全文的教学体现了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燕子的美,配乐的朗诵让学生入情入境,重视朗读和对语言的品味与积累。

学生觉得比较投入,多数孩子已经能在当堂背诵重点段落。

不足是段落间教学似乎还缺少更为精妙的过渡,全文体现了阅读的“整体到部分”的框架,而缺少再回到整体的回归,如对燕子整体特点的回顾,如果最后让学生再来说说是不是更好呢?

编写者

丁金英

执教者:

时间:

2013.2.27

课题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

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

(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

  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

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

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

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

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

能具体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

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五、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此课我已做了大量修改。

 

《咏柳》从剪,裁入手,学习完后自然剪出《春日》,过渡自然。

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

课末,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

使学生领会到:

《咏柳》如细笔勾勒,由一柳而见出整个春天;《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

编写者

丁金英

执教者:

时间:

2013.3.1

课题

3、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入文理解“观潮”

(1)导入: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

(2)读文。

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到文中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一句。

二、品位“奇”,感觉奇观

师: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画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语句。

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

壮观、奇特。

课件出示: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件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3、学生读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

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是什么?

眼看潮水就要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

4、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1)范读,朗读感受:

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口评“奇”

A潮水的长师:

你懂得“横贯”的意思吗?

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B潮水的高师:

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既有声又有形,极为恰当生动地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刚过一排又紧接着,说明气势大,速度快,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

又如“白色城墙”色形兼具地说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

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见的浪,潮也是罕见的潮。

C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

“起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吗?

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3)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

为什么?

(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过渡:

同学们谈得真不错,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刚才大家想的一样呢?

下面请大家欣赏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4)欣赏课件。

(5)品读回味。

师:

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我想大家也能受到了感染,把这雄伟壮观之势读出来。

(6)启发学生与文本、作者、大自然的对话。

师:

如果你就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想些什么?

会怎样做呢?

(7)美读升华:

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8)配乐朗读3、4自然段。

5、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1)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2)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3)“恢复”一词能去掉吗?

为什么?

(联系全文)

6、品读“潮来前”的“奇”。

(1)过渡:

钱塘江大潮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平时的钱塘江本来就美,也有大潮出现。

但“观潮日”这一天的潮就最奇特了,所以人们对这一天的到来翘首相盼。

(2)引读:

带着期盼的心情,读好句子。

三、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

我们仿佛来到了钱塘江边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名不虚传!

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再次感受“观潮”中的美、壮、奇吧!

第二课时

一、读文,理清层次,分段训练

1、回忆:

上一节课我们品位了那“天下奇观”带给我们那壮观的景象和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

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3、4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写什么?

1、2、5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引导:

第二自然段写“潮来前”,第三、第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第五自然段写“潮来后”。

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地讲写人们观潮前后的情景和大潮的壮观,学生易掌握,难点在于二至五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的关系,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讲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与下文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二、积累,课外拓展

1、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形成与当地的地形有关吗?

(出示有关资料)

2、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5处,相机点拨比喻句的样式。

如:

好像、犹如、形成。

3、自主积累:

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

4、选作题

A编写广告语。

B通过网上图书馆搜集一些图片或资料。

板书设计

3、观潮

潮来前江面平静

天下奇观潮来时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样子:

风平浪静白线

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恢复平静

 

 

这节课整个教学流程是“感受——理解——运用——延伸”。

我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努力达到自己设想。

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遗憾很多:

如果课堂上把学生已经激发的情感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训练表达出来,课文思想情感将更深化;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的发现问题,不始终围绕老师一问一答的形式套教材,老师将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如果教学环节中细微处弘扬学生个性,教师大胆放开,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

今后教学中我会从这些不足之处进一步摸索求进,找到与孩子们共创造的愉快课堂。

编写者

丁金英

执教者:

时间:

2013.3.4

课题

4、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课型

自读课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

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

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板题、读题。

  3、释题:

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

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3、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四、学习第二段

  1、作者描写的大榕树有何特点?

  2、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

(啊!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4、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这是鸟的天堂吗?

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五、学习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我们继续拍掌!

树上变得热闹了!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自由地读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2.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

  3.导读:

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

理解“应接不暇”。

  4.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

果真名不虚传。

  5、读一读课本上写鸟的句子。

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

联系上下文解释

  6、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

  7、小结:

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板书:

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

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六、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去的时间不同)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七、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

要想更多地领略南国风光,就请大家去读读巴金先生的《旅途随笔》。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应改为一课时,故做了大量修改。

 

本节课主要是以了解《鸟的天堂》背景和学习生字以及了解文中大意为主。

那么我个人觉得在这堂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时间上把握得不够准确,没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朗读情感不够,诵读较多。

建议:

1、加强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2、多充电自己,做到声情并茂,字字珠玑。

3、合理的分配时间,举足轻重。

编写者

丁金英

执教者:

时间:

2013.3.5

课题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词语,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教学重难点

1、收集积累描写自然景观的词语。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心目中的美景。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四课时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

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