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考试专用提纲附内容提要.docx
《社区工作者考试专用提纲附内容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工作者考试专用提纲附内容提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工作者考试专用提纲附内容提要
第一章社区和社区工作
1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根本要素。
2社区的分类:
〔1〕地域型社区〔2〕功能型社区
地域型社区可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
3社区的功能:
(1)生产—消费—流通的经济功能
(2)社会化功能或教育功能
(3)社会参与功能
(4)社会控制功能
(5)心理支持功能或情感功能
4社区效劳:
指在政府的资助、政策的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社区内或介入社区的各种法人社团和机构以及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效劳。
5社区社会工作的含义:
〔广义〕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开展的社会效劳或社会管理。
〔狭义〕特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
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4培养相互关心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6社区工作的专业特征: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
(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3)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7满足社区需要是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
8罗夫曼分类法:
〔1〕事工目标〔2〕过程目标
谭马士“二分法〞:
〔1〕分配资源〔2〕开展市民:
1促进公民权的开展2促进社会开展
9社区工作的功能
〔1〕社区工作对个人的功能
1有利于解决个人的困境和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
2有利于恢复和提升个人的社会功能
3有利于开展个人潜能,促进全面开展
〔2〕社区工作对社区的功能
1有利于解决社区问题
2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
3有利于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意识
〔3〕社区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2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3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章社区工作开展的历程
1社区工作渊源
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社区睦邻运动都是当代社区工作的渊源
2巴涅特建立的社区睦邻效劳中心是汤恩比馆
第三章社区工作的价值观、根本原那么和理论根底
1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一〕价值观在专业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性
1介定了社区工作的本质
2价值、理论和技巧是社区工作的铁三角
3价值观界定了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同事及社会的关系
〔二〕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1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社区工作以“社区〞为介入单位和对象,它所关注的始终是社区共同体和人的环境,通过社区组织来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社区工作的价值目标是实现“集体增权〞,提升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2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
社区工作重视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平等时机和福利责任。
制度取向根本上视个人的生活处境而并非个人本身所能控制,个人、家庭、社区所面临的问题是社会不平等制度的产物,或是社会变迁中的某些负面因素的后果;同时认为获得一些根本的生活品是每个有需要公民的根本权利,需要国家或社会通过再分配途径加以保证。
3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
民主参与表达了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也是实现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的途径。
社区工作者坚信,人民的民主权利需要通过社会参与来实现,参与制订涉及其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是不同社区成员的根本权利。
4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效劳。
它注重社区成员、团体和组织之间的互动交往,强调居民建立邻里关系、强化互相照顾、建立和谐的社区的重要性。
5表达社会责任感
社会工作者应该对效劳对象和机构负责、为效劳对象谋取最大的福利并为到达有关目标而努力,同时也有责任检讨自身的工作并提出改善工作的有效方法。
2社区工作的根本原那么:
(1)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社区开展目标
在社区工作实践中,以社区开展为主要目标的原那么表达为不同的策略:
1以解决社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目标2以人的开展为目标3以社区能力建设为目标
(2)根据实际条件制订工作方案
社区工作是有方案的社会变迁或社会行动,必须根据特定的社区背景和条件制订工作策略。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需要和开展目标,不同社区居民的职业背景、活动能力及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在有热心公共事务的领袖人物和没有热心公共事务领袖人物的社区开展工作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因此社区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社区的状况,因地制宜选择工作方式。
(3)强调居民参与
居民参与是个人社会权利的表达,可以促进个人态度与行为的改变,以及社会及政治环境的改变。
有了居民的广泛参与,社会工作者才能真正了解社区的现实需求,从而使开展的各个具体工程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求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只有社区居民广泛、直接地参与和治理,才能逐步培育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是社区自身的各类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和最充分的利用。
居民参与可分为发动式参与和自主式参与两种类型。
(4)尊重社区自决。
尊重社区自决有两个根本涵义:
〔1〕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选择或确定社区开展方式和行动策略〔2〕有社区自主管理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务。
(5)开展广泛合作
社区开展需要广泛的团结合作,协力解决非少数人所能解决的问题。
这不但包括与社区组织和居民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与社区内政府部门的合作,也包括社区同外在环境的协调,特别是同资源占有者的合作。
广泛合作既是对社区组织关系的一种重建,也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分享。
社区工作者应当积极通过组织工作和社会效劳,推动团结合作、抑制破坏合作的制度与标准,将相对分散存在的组织力量和资源汇成合力,加速社区整合和开展的进程。
(6)坚持社区行动过程的理性原那么
1指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认清所介入社区的具体情况,如社区既有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居民的处事方式和能力等,按部就班的推展活动
2社区居民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和参与活动都应该是民主和理性的,不受社区内任何既得利益团体的控制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根本原那么:
(1)以人为本,效劳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4民主参与是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原因:
1参与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
2群众本身才是自身需要和感受的最重要诠释者
3群众参与本身具有许多功能
5居民参与的功能:
1学习民主的功能
2政策目标有较大的实现时机
3激发个人成长提升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
4减少垄断
5满足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
6意识提升
6社区自决:
指社会工作者不能居高临下指挥、命令居民为其所认定的目标而努力,而应尽最大努力让居民明白具体情况,与居民一起讨论和相互交换意见,使居民对事情有客观的了解并让居民做出符合自己愿望的决定。
尊重社区自决有两个根本涵义:
〔1〕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选择或确定社区开展方式和行动策略
〔2〕由社区自主管理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务。
7社区自决原那么的依据:
1社区具有特定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任何外部组织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控制社区居民的行动
2只有听取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意见,才能够了解社区成员的切身需求和具体利益,只有听取依靠民主发动开发社区内资源
3增强社区自主能力是社区工作者的根本目标之一,因此要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尊重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意愿。
第四章社区开展模式
1地区开展模式:
通过鼓励当地居民的民主参与、团结合作、自我帮助、自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的资源,当地的知识和技术,当地的创举和领袖,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发动,鼓励居民自决,来解决当地的问题,促进当地的开展。
根本假设:
〔1〕认为社区居民愿意参与社区事务
〔2〕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与合作,如果通过发动居民参与改善沟通,加强合作,社区问题就能够获得解决,同时也相信社区自身有解决社区问题的力量。
〔3〕社区应当可以实现和谐的,社区内不同人群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共同利益的,社区本身有潜力和资源解决社区问题。
地区开展模式特点: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
〔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
〔4〕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2地区开展工程的选择原那么:
(1)当地居民应该是确定社区开展具体工程的主要决策者,外来的社区工作者应该是协助当地居民,分析、确定社区开展工程。
(2)社区开展工程的决策应该遵从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讨论、民主决策,而不能成为少数社区精英的集中垄断决策。
(3)社区开展工程的选择还要考论社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开展,不能为了当前的市场利润而破坏社区的生态平衡、资源再生。
(4)社区开展工程的选择应该是能够为居民带来利益分享,而不是利益垄断,尽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都可以从中分享开展的收益,而不是形成阶层分化和利益集中。
3地区开展模式的实施策论:
(1)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2〕团结邻里〔3〕社区教育〔4〕提供效劳和开展资源〔5〕社区参与
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使能者2教育者3中介者
5进入社区的方法和技巧:
(1)拜访关键人物〔2〕和居民进行接头接触或深入访谈〔3〕公共集会和公益活动(4)事件的介入和焦点小组
6社区调查的方法:
(1)社区行走观察法〔2〕文献分析法〔3〕深入访谈法〔4〕问卷调查法
7社会募集资金的方式:
1外部筹资:
〔1〕向基金会申请工程资助〔2〕向政府的一些社区开展拨款机构申请资助〔3〕向国际机构或者是外国政府的驻华机构申请资助
2内部筹资:
〔1〕收集成员会费〔2〕对外效劳收费〔3〕社区经济开发〔4〕其他资金筹款方式
8地区开展模式的评价:
优点:
1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2提高居民的能力3推进社区民主4切合中国传统文化
缺点:
1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所产生的社区问题
2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缺乏
3民主参与可能导致本钱高而效益低
第五章社会筹划模式
1社会筹划也叫社会方案,是依靠技术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处理社区问题。
社会筹划模式根本假设:
〔1〕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实现社会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
〔2〕需要理性的力量
〔3〕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
社会筹划特点:
〔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
〔2〕强调按照理性原那么处理问题。
过程的理性化和方法的科学化
〔3〕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
〔4〕指向社区的未来变化
2社会筹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1)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2)分析环境和形式
(3)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
(4)介定和分析问题
(5)确定需要
(6)建立目标和到达目标的标准
(7)列出比拟并选择可行方案
(8)测试方案
(9)执行方案
(10)评估结果
3社会筹划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
〔1〕技术专家角色〔2〕方案实施者
4我国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地方党政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5社会筹划模式
优点:
〔1〕保证效劳质量。
〔2〕较有效率比拟注重专家的作用,因而使决策和行动都可以有更高的效率。
缺点:
〔1〕居民参与率低
首先,在效劳目标方面,常由社工来确定什么是民众的需要,可能没有真正代表民众心声。
其次,由于在决策过程中缺少民众的参与,导致民众对方案本身缺乏兴趣和投入
(2)有可能使效劳对象对所提供的效劳的依赖性上升。
第六章社会行动
1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是组织社会上受到无视、压迫或受政策不合理对待的低下层群体,通过集体行动,采用非正规的途径及较多运用冲突对峙的策略,争取第三者支持,以伸张居民权益,向当权者争取群体的本身利益,以期获得应得的资源,使社会权力、地位及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分配,并在过程中提升参与者的社会意识,改变他们的无能及无助感,达成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社会行动的对象:
低下层的社会群体。
(1)经济上最缺乏市场价值的人士。
(2)政治上最缺乏自我组织的人士。
(3)社会上最缺乏选择权力的人士。
(4)文化上最受身份歧视的人士。
社会行动的本质:
在现有的建制下改变不公平的政策,实现有限度的社会改革。
2社会行动中工作者的角色:
1倡导者2行动者3教育者4资源提供者
3社会行动的策略形式:
1对话性行动2抗议性行动3对抗性行动4暴力性行动
4社会行动策略的原那么:
1渐进原那么2争取让步而非破坏3行动的连续性4争取舆论支持,防止使用暴力5认真考虑有关因素
5社会行动的评价:
优点:
1易广泛吸纳群众2易于培养领袖3能够使问题迅速解决
缺点:
1易被政党或利益团体操纵2可能激化矛盾3长于挑战,却不善于建设
第七章社区照顾
1社区照顾:
社会工作者发动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效劳所提供的志愿效劳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的生活活动。
实施策略:
1在社区内照顾
(1)将照顾者迁回他们熟悉的社区中的家庭里生活,并辅以社区志愿性效劳
(2)将社区内的大型机构改造为更接近社区的小型机构
(3)将远离社区内的大型机构迁回社区内
2由社区照顾
(1)提供直接效劳的网络
(2)效劳对象自身的效劳网络
(3)社区紧急支援网络
3对社区照顾
对社区提供支援性社区效劳辅助
2社区照顾的特点:
1行动照顾2物质支援3心理支持4整体关心
3社区照顾的任务:
(1)将社区内有特殊困难而自己不能解决并需要长期照顾的效劳对象留在社区内接受照顾
(2)使有困难的社区居民所需要的家庭照顾社会化,减轻家庭的负担。
(3)挖掘社区的各种人力资源,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形成社区内居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4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专业角色:
1治疗者2辅导者和教育者3建议者4经纪人5顾
5社区照顾的专业技巧与效劳方式:
1资源调动2社区联络3社区教育4社区照顾训练5支持效劳
6社区照顾评价:
优点:
(1)对效劳对象人性化的关心
(2)发动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
(3)倡导了社区层面效劳的综合化
缺乏:
1资源及权力下放可能引发的政府责任及角色问题
2社区资源状况可能不符合社区照顾的要求
3鼓励机制问题
4非正规照顾的效劳质量能以保证
5社区对又困难人士存在排斥和歧视
第八章社区工作者
1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组织机构
街道办事处2居民委员会3社区工作站4社区效劳中心
2居委会的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3社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组成:
1专职社区工作者2社会工作者3社区志愿者
4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1价值观2政治素质3专业知识和技能4职业精神5心理素质
第九章
1社区的根本情况
〔1〕社区的地理环境〔2〕社区内的人口状况〔3〕社区内的资源
〔4〕社区内的权力机构〔5〕社区的文化特色
2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1〕文献分析法〔2〕社区观察法〔3〕访问法〔4〕社区普查法
3简述伯列绍社区需求类型
〔1〕感觉性需要〔2〕表达性需要〔3〕标准性需要〔4〕比拟性需要
4社区工作关系建立与维系的原那么〔1〕掌握群众参与的动机,有针对性的进行发动
〔2〕为群众看到参与带来社区问题解决的成效
〔3〕为参与者带来个人的改变
〔4〕注意选择发动对象
〔5〕让参与者有成就感
〔6〕减少参与者付出的代价
〔7〕注意工作者自身素质对居民参与的影响
5社区工作分为哪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启动阶段〔3〕稳固阶段〔4〕评估阶段
6社区资源:
人力物力财力
7志愿工作价值表达
1志愿工作对社会的价值:
〔1〕建立关心互助的社会〔2〕善用人力资源
2志愿工作对志愿者个人的价值:
(1)志愿者效劳提供不同的学习时机,帮助个人认识自我,丰富生活经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开展人际关系,培养领导才能
(3)使人们善用余闲,开展潜能
第十章
1按老年人生活供养者的不同,我国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大致可分为社会养老、家庭养老
2对贫困群体效劳的工程〔1〕最低生活保障〔2〕再就业效劳〔3〕合法权益保障效劳
3面向社区一般效劳的五大系列
〔1〕便利生活效劳〔2〕文教体育效劳
〔3〕效劳需求满足〔4〕社区效劳满意率
4衡量社区效劳成效的标准
〔1〕社区效劳参与率〔2〕社区效劳收益率
〔3〕效劳需求满足率〔4〕社区效劳满意率
5社区效劳参与率含义:
在社区效劳中,辖区单位与居民发动状况的测定指标
意义:
参与率越高,说明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发动的越充分,社区效劳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公式1:
社区居民参与率=参与效劳居民数/社区有效劳能力的居民总数
公式2:
辖区内单位参与率=参与效劳的单位数/辖区单位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