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620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docx

测量工竞赛理论试题21

山东

一、单选题

1、承载板法测土的回弹模量时,每次加载时间为(B)。

A、1hB、1minC、10minD、30min

3、土的简易鉴别方法,可用哪种方法代替筛分法确定土粒组成?

(B)

A、搓条法B、目测法C、手捻法D、摇振反应

4、下列(C)的磨光值最高。

A、石灰岩B、花岗岩C、砂岩D、玄武岩

5、石料的磨光值越大,说明石料(A)

A、不易磨光B、易磨光C、强度高D、强度低

6、与孔隙体积无关的物理常数是(A)

A、密度B、表观密度C、毛体积密度D、堆积密度

7、细集料的体积随含水率的增大而(C)。

A、减小;B、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8、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中,将试样浸水24h,是为了消除(C)的影响。

A、空隙B、孔隙C、开口孔隙D、闭口孔隙

9、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三条试体28天抗折强度分别为7.0MPa,9.0MPa,7.0MPa,则抗折强度试验结果为(A)。

A、7.0MPaB、7.7MPaC、9.0MPaD、8.0MPa

10、五种常用水泥中(D)水泥的耐热性最好。

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水泥D、矿渣水泥

11、水泥粉磨时助磨剂的加入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A)%。

A、1B、3C、5D、2

12、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和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A)的措施来改善。

A、增加砂率B、减小砂率C、增加水泥D、减小水灰比

13、设计公路桥涵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标准差б值取(B)MPa为宜。

A、3B、4C、5D、6

1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所用水泥为P.O42.5,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计算水泥的实际强度时,水泥的富裕系数γc取值为(C)。

A、1.10B、1.13C、1.16D、1.12

15、在粉煤灰化学成分中,(C)约占45%—60%。

A、Al2O3B、Fe2O3C、SiO2D、CaO

16、石灰的硬化主要是通过(D)。

A、02B、CO2C、H2OD、CO2和H2O

17、下列说明EDTA滴定法化学原理正确的是(B)。

A、先用5%的NH4CL弱酸溶出水泥稳定材料中的Ca2+。

然后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夺取Ca2+。

EDTA二钠标准溶的消耗量与相应的水泥剂量存在近似线性关系。

B、先用10%的NH4CL弱酸溶出水泥稳定材料中的Ca2+。

然后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夺取Ca2+。

EDTA二钠标准溶的消耗量与相应的水泥剂量存在近似线性关系。

C、先用10%的NaOH碱性溶液溶出水泥稳定材料中的Ca2+。

然后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夺取Ca2+。

EDTA二钠标准溶的消耗量与相应的水泥剂量存在近似线性关系。

D、先用5%的NaOH碱性溶液溶出水泥稳定材料中的Ca2+。

然后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夺取Ca2+。

EDTA二钠标准溶的消耗量与相应的水泥剂量存在近似线性关系。

18、沥青针入度试验可用于测定(D)针入度。

A、粘稠沥青B、液体石油沥青C、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D、A+C

19、在针入度、延度不变的情况下,石油沥青的软化点越低,应用性能(B)。

A、越好  B、越差    C、不变D、不一定

20、当沥青的温度升高时,沥青的粘度(B),流动度(A)。

A、增大B、减小   C、不变D、不一定

21、随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A)。

A、减小B、增加C、先减小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小

22、沥青混合料试件经冻融劈裂试验后,不满足要求,则说明其(C)性能不满足要求。

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水稳定性D耐久性

23、当沥青混合料中石粉用量增加时,其马歇尔指标(C)增加。

A、空隙率B、矿料间隙率C、稳定度D、施工性能

24、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车辙试验至少平行试验三个试件。

当3个试件动稳定度变异系数不大于(C)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A、10%B、15%C、20%D、25%

27、钢材拉伸试验,如果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1/3时,可采用(C)测定断后伸长率。

A、引伸计法B、量测法C、位移法D、断面收缩率法

28、用铺砂法测定路面表面构造深度,若细砂没有摊铺好,表面留有浮动余砂或用的砂过粗,则试验结果(C)。

A、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大

B、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C、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D、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大

29、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最好在路面(C)测试,否则应考虑季节影响系数。

A、竣工前B、竣工后C、竣工后第一个最不利季节D、竣工后第一个冬季

30、对于水泥混凝土面层,其基层质量必须符合检验评定标准中的规定,并应进行基层(D)测定,验算的基层整体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A、回弹模量B、厚度C、压实度D、弯沉

31、(B)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辅助性检验指标。

A、密实度B、动稳定度C、劲度模量D、空隙率

32、沥青路面面层用沥青的标号选择,应根据(D)选用。

A、气候条件B、施工季节C、路面类型D、施工方法、矿料类型

33、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毛体积密度,是为修正、核实混凝土(C)计算中的材料用量。

A、初步配合比B、基准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施工配合比

35、钢绞线常规检验的标距长度一般不小于(C)

A、20cmB、70cmC、60cmD、10d

36、预应力钢丝的力学性质试验应从外观检验合格的同批钢丝中取5%,但不少于(A)盘进行试验。

A、3B、4C、5D、6

37、测定矿粉的密度及相对密度,用于检验矿粉的质量,为(A)配合比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

A、沥青混合料B、水泥混凝土C、水泥稳定碎石D、二灰稳定碎石

38、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水泥稳定细粒土中水泥的最小剂量为(B)%。

A、3B、4C、5D、6

39、确定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时,一般需要适当调整热料仓供料比,直至关键筛孔的通过率与标准级配相应筛孔通过率中值的误差不超过规定值(C)为止。

A、2.36mm筛孔为±1%,其余筛孔为±2%

B、2.36mm筛孔为±2%,其余筛孔为±1%

C、0.075mm筛孔为±1%,其余筛孔为±2%

D、0.075mm筛孔为±2%,其余筛孔为±1%

4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不宜使用(D)作为填料。

A、碱性矿粉B、消石灰粉C、水泥D、粉煤灰

二、判断题

1、含有机质的细粒土为有机质土。

(×)

2、CBR试验试件泡水时,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面30cm。

(×)

3、直剪试验,当测力计百分表读数不变或后退时,继续剪切至剪切位移为4mm时停止。

(√)

5、石料饱水抗压强度试验要求石料饱水的方法与石料吸水率试验的饱水方法相同,最后一次加水深度应使水面高出试件至少20mm。

(√)

6、公路工程用碱性石料按二氧化硅含量划分应该小于45%。

(×)

7、用洛杉矶法对粗集料进行磨耗试验,可以检验其坚固性。

(×)

8、洛杉矶法粗集料磨耗试验,可测定标准条件下粗集料抵抗摩檫、撞击的能力。

(√)

9、限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原因是因为它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

(√)

10、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

12、在水泥安定性试验中,为了保证在整个煮沸过程中水一直能淹没试件,需要在煮沸过程中添补试验用水。

(×)

13、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可将水加热,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热水直接接触。

(√)

14、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不得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粉。

(×)

15、混凝土抗压试件在试压前如有蜂窝等缺陷,应原状试验,不得用水泥浆修补。

(×)

16、水泥和熟石灰混合会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

(×)

17、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冲刷试验,要求冲刷物沉底24h后,烘干沉淀物并称其质量,作为30min的累计冲刷量。

(×)

18、当所配置的EDTA溶液用完后,应按照同样的浓度配置EDTA溶液,但不需要重做标准曲线。

(×)

19、沥青的品种不影响沥青的粘附性。

(×)

20、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与沥青道路性能无直接关系。

(√)

21、石油沥青与煤沥青在元素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

石油沥青含碳多而含氢少,煤沥青

则碳少而氢多。

(×)

2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可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或沥青碎石混合料铺筑。

(×)

23、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是为了测定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率时弯曲破坏

的力学性质。

(×)

24、沥青用量越大,则马歇尔试验流值越大。

(√)

25、沸腾钢脱氧比较完全,质量好,但成本高。

(×)

26、钢筋拉伸试验前,首先应在标距两端和中间截面处,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值分别作为3个截面的平均直径。

以3个截面平均直径的平均值计算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的面积。

(×)

27、强度较高的钢筋应采用自然时效。

(×)

28、路基除压实度指标需分层检测外,其他检查项目均在路基完成后对路基顶面进行检查测定。

(√)

29、虽然连续平整度仪法测试速度快,结果可靠,但是一般不用于路基平整度测定。

(√)

30、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沥青碎石面层的检测项目完全相同。

(√)

33、钢铰线截面积等于各组合钢丝截面积之和。

(×)

34、矫直回火钢丝和冷拉钢丝统称高强钢丝。

(√)

35、不同矿质的沥青混合料浸水后强度明显降低,但程度不同如石灰岩<花岗岩<石英岩。

(√)

36、改善矿质混合料级配即能改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

(√)

37、沥青混合料掺入石灰粉的目的是提高抗水侵害的能力。

(√)

38、混凝土配合比数据一旦用于工程,即不可更改。

(×)

40、重复性试验往往是对试验人员的操作水平、取样代表性的检验,再现性则同时检验

仪器设备的性能。

(√)

三、多选题

1、测定含水率的试验方法有(A、B、C)

A、烘干法B、酒精燃烧法C、密度法D、虹吸筒法E、碳化钙气压法

2、CBR试件制作时,需制三组不同的干密度试件,这三组试件每层击数分别为(A、C、E)

A、30次B、59次C、50次D、79次E、98次

3、下列关于三轴压缩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B、C、E)

A、能控制排水条件B、破裂面不是人为固定C、土样所受力为侧向压力和竖向压力

D、土样所受围压σ1E、土样所受围压σ3

4、评定石料等级的依据是(B、C)。

A、压碎指标值B、极限抗压强度C、磨耗率D、冲击值E、吸水率

5、测定砂的表面含水率必须先测定其(A、B)。

A、含水率B、吸水率C、比表面积D、空隙率E、表观密度

6、进行细集料砂当量试验的目的是(A、B)。

A、测定其粘土杂质含量B、评定其清洁程度C、测定其坚固性

D、测定其颗粒级配E、测定其含泥量

7、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占90%以上的两种产物是(A、D)。

A、水化硅酸钙B、水化铁铝酸钙C、钙矾石D、氢氧化钙E、氢氧化镁

8、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分为(A、B、D)三个阶段。

A、潜化期(诱导期)B、凝结期C、稳定期D、硬化期E、碳化期

9、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大小,主要由(B、D)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B、捣实方式C、集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

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E、材料用量

10、采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应符合(A、C、D)条件。

A、在温度为20±5℃环境中静置1~2昼夜

B、在温度为20±6℃环境中静置1~2昼夜

C、拆摸后放入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标养室中

D、拆摸后放在温度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

E、经常用水直接冲淋其表面以保持湿润

11、石灰稳定土基层的强度形成主要为石灰加入土中后所发生的(A、B、C、D)

A、离子交换B、碳酸化C、结晶D、火山灰E、硬化

12、EDTA方法适用于(A、B、E)

A、测定水泥稳定土中的水泥剂量

B、测定石灰稳定土中的石灰剂量

C、测定水泥稳定土中的硅酸二钙和硅酸三钙的剂量

D、测定石灰稳定土中的硅酸二钙和硅酸三钙的剂量

E、检查石灰或水泥稳定土的拌和均匀性

14、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油时,要通过试洒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BD)。

A、渗透深度B、稠度(粘度)C、破乳速度D、单位面积洒布量

15、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方法有三种分别是(A、B、D)。

A、击实法B、轮碾法C、环刀法D、静压法E、钻芯法

16、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方法有(A、B、C、E)等四种方法。

A、回流式抽提仪法B、脂肪抽提仪法C、射线法D、蜡封法E、离心分离法

17、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方法有(A、B、C)等三种。

A、浸水马歇尔试验法B、真空饱和马歇尔试验法C、冻融劈裂试验法

D、水煮法E、静态浸水法

18、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取样长度与下列(B、C、D)因素有关。

A、母材钢种B、受试长度C、夹持长度D、接头型式E、标距长度

19、施工质量控制中,(A、D)等需检测弯沉、压实度。

A、沥青混凝土面层B、水泥混凝土面层C、半刚性材料基层D、土方路基E、石方路基

20、灌砂法测定过程中,下列(A、B、C、E)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A、测定层表面不平整而操作时未先放置基板测定粗糙表面的耗砂量

B、标定砂锥质量时未先流出一部分与试坑体积相当的砂而直接用全部的砂来形成砂锥

C、开凿试坑时飞出的石子未捡回

D、所挖试坑的深度只达到测定层的一半

E、所挖试坑上小下大

21、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于矿粉的质量应视需要检查其(A、B、C、D、E)等三种指标。

A、外观B、含水量C、<0.075㎜含量D、亲水系数E、视密度

22、可能使用于公路预应力桥梁的钢材有(A、B、C、D、E)

A、光圆钢筋B、高强钢丝C、钢绞线D、冷拉

级钢筋E、热轧钢筋

23、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系数、温缩系数有关的因素是(A、B、C、D)

A、结合料的类型和剂量B、土的类别及粒料含量C、细土含量和塑性指数

D、小于0.075mm的黏粒含量E、施工方法

24、指出三种高速公路沥青表面层常用的抗滑耐磨石料(A、B、E)。

A、安山岩B、玄武岩C、页岩D、白云岩E、花岗岩

25、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的公式计算碎石混凝土水灰比时,经常用到

(C、D)二个系数。

A、0.46B、0.07C、0.53D、0.20E、0.19

四、计算题

2、某段高速公路底基层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设计,成型5组试件,水泥用量分别为:

3%,4%,5%,6%,7%,其每组试件强度测定值如下表,试选定此水泥稳定土配合比。

(设计强度Rd=1.5MPa)(平均值、标准偏差均保留两位小数)

5组试件7d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试件

水泥剂量

1

2

3

4

5

6

3%

1.0

1.2

0.8

0.9

0.9

0.8

4%

1.4

1.6

1.6

1.5

1.4

1.5

5%

1.7

1.8

1.7

1.6

1.5

1.7

6%

2.0

1.6

1.6

1.7

1.8

1.6

7%

2.1

2.0

2.3

1.9

1.8

1.8

解:

计算各剂量平均强度及偏差系数分别如下:

3%平均R=0.93MPaCv=0.15/0.93=16.1%

4%平均R=1.50MPaCv=0.089/1.5=5.9%

5%平均R=1.67MPaCv=0.10/1.67=6.0%

6%平均R=1.72MPaCv=0.16/1.72=9.3%

7%平均R=1.98MPaCv=0.19/1.98=9.6%

计算各剂量的强度代表值:

3%Rd/(1-1.645Cv)=2.04MPa

4%Rd/(1-1.645Cv)=1.66MPa

5%Rd/(1-1.645Cv)=1.66MPa

6%Rd/(1-1.645Cv)=1.77MPa

7%Rd/(1-1.645Cv)=1.78MPa

其中3%平均R=0.93MPa

4%平均R=1.50MPa

5%平均R=1.67MPa>Rd/(1-1.645Cv)=1.66MPa

所以,取5%水泥用量。

3、某试验室为某高速公路做细粒土配合比设计,制备了下列样品:

干消石灰3000.00g、粉煤灰5000.00g、含水量25.0%,土样20000.00g、含水量8.0%,试验用水为饮用水。

已知:

经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为1.680g/cm3,最佳含水量为18.0%,拟设计一组重量比为石灰:

粉煤灰:

土=10:

14:

76的强度试件,试计算每个试件的称料重量及各材料用量。

(质量保留两位小数、压实度为95%)

答:

石灰:

3000.00g;粉煤灰:

5000.00/(1+25.0%)=4000.00g土样:

20000.00/(1+8.0%)=18518.52g

压实度为95%,得:

单个试件的湿质量m0=ρd×V×(1+W)×K

=1.680×(3.14×2.52)×5×(1+18.0%)×95%

=184.80g

单个试件的干质量=184.8/(1+18%)=156.61g

各材料用量如下:

石灰156.61×10%=15.66g

粉煤灰156.61×14%×(1+25%)=27.41g

土156.61×76%×(1+8%)=128.55g

加水156.61×18%-(156.61×14%×25%+156.61×76%×8%)=13.19g

4、现有一组(5个试件)马歇尔试验结果,稳定度测定值分别为:

9.63KN、8.50KN、8.82KN、10.04KN、14.62KN,请对该组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当试件数目n为3、4、5、5个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解:

马歇尔稳定度测定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8.50KN、8.82KN、9.63KN、10.04KN、14.62KN;

马歇尔稳定度平均值为:

10.32KN;标准偏差为2.48KN

该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中异常值舍弃的判定标准为:

1.67×2.48=4.14KN

判定最小值:

判定最大值:

判定次大值:

马歇尔稳定度平均值为:

(9.63+8.50+8.82+10.04)/4=9.25KN。

5、若C20水泥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中单位用水量为200kg,水胶比为0.60,粗骨料为碎石,水泥实测强度为42.5MPa,试验室强度恰好达到试配强度值(26.6MPa),若每方混凝土多加10kg水,混凝土强度降低率为多少?

(注:

αa=0.53,αb=0.20)

解:

①由已知条件:

每方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为200/0.60=333kg,若每方混凝土多加10kg水,则单位用水量为210kg。

②由

计算多加水后混凝土的强度值

得强度值为24.5MPa

③强度下降率

6.某高速公路二灰稳定砂砾基层设计厚度为18cm,代表值允许偏差为-8mm,极值允许偏差为-15mm。

评定路段厚度检测结果(12个测点)分别为17.5、17.7、18.2、18.6、18.1、18.8、、17.6、17.8、19.1、19.3、17.4、17.9cm,试按保证率99%评定该路段的厚度是否合格?

并计算实际得分(注:

规定分为20分)。

附表

保证率

保证率系数Za

n=10

n=11

n=12

99%

0.892

0.833

0.785

2.327

95%

0.580

0.546

0.518

1.645

90%

0.437

0.414

0.393

1.282

97.72%

0.814

0.761

0.718

2.00

93.32%

0.537

0.506

0.481

1.50

解:

厚度平均值

=(17.5+17.7+18.2+18.6+18.1+18.8+17.6+17.8+19.1+19.3+17.4+17.9)/12

=18.17cm

标准偏差S=0.64cm查表得:

=0.785

厚度代表值X=

X=17.67cm

所以,该路段厚度代表值符合要求。

由于各检测值Xi>18-1.5=16.5cm

故合格率为100%,实际得分为20分。

7、对7

15.24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先张法直线布筋,张拉长度为20m,张拉控制应力为1090MPa,预应力钢绞线截面积为973mm2,Ey=1.9×105MPa,张拉到控制应力时,实测伸长值为11.20cm,试计算理论伸长值,并评价是否符合要求?

解:

理论伸长值为

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

,故符合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