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高中第七次周练地理.docx
《驻马店高中第七次周练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驻马店高中第七次周练地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驻马店高中第七次周练地理
驻马店高中高三第七次周练地理试题
(本次考试范围:
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正确的。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外力作用 ②地壳运动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
A.A、D、G、B、FB.B、E、D、A、F
C.G、B、A、E、DD.G、F、B、D、A
下面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从上图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 )
A.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C.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内外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下图表示某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排序是( )
A.a→c→bB.b→c→aC.c→a→bD.a→b→c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m。
据图完成5~6题。
5.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岩层断裂,海浪侵蚀B.岩层断裂,珊瑚淀积
C.珊瑚淀积,泥沙堆积D.岩层断裂,泥沙堆积
6.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气候区的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进行研究,绘制出它们之间关系示意图。
读图分析完成7~8题。
7.岩石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少雨B.高温多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
8.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 )
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10.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D.三地风力侵蚀,均易形成风蚀蘑菇
读我国北方某风景区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地区公路呈“之”字形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B.沿线多地质灾害
C.降低成本D.连接景区景点
10.夏季在该景区旅游,最应注意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山洪B.台风C.寒潮D.地震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完成11~12题。
1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D.避开断层
1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13~14题。
13.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河流下蚀作用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读“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
16.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A.a处B.b处C.c处D.d处
下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
读图回答17~18题。
图甲 图乙
17.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B.地势北高南低
C.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侵蚀更严重
D.①处比②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18.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C.全年流量变化小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
回答19~20题。
19.四大自然奇观中成因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20.关于四地地理环境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夏季多雨
D.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
读图完成21~22题。
乙
甲
2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②由内陆向沿海的地域分异
③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 ④由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22.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D.可能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种植基地
读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3-26题
23、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a位于新西兰 B、b位于欧洲某地
C、c位于亚洲某地 D、d位于非洲某地
24、下列关于四个地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abcd
B.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dacb
C.位于南半球的是bd
D.位于北半球的是bc
25、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a位于智利 B、b位于东非高原
C、c位于西伯利亚 D、d位于澳大利亚西部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中向阳坡与迎风坡不一致的是bc B、四地可能位于同一纬度
B.四地可能出现在一个大洲 D、四地近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bcd
读图“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27~30题。
27、若甲地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其名称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8、可能形成丰富地形雨的范围是
A.a—bB.b—cC.c—dD.d—e
29、若由a到b,气温以每升高100米降1℃的比率下降,而由b到c气温下降比率减小,原因可能是
A.随海拔增高,植被越来越稀少
B.a—b高度范围内的气温高于b—c
C.过饱和水汽上升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D.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
30、由图可见,e地气温明显高于a地,说明e地可能受
A.气旋影响B.锋面影响C.高气压影响D.焚风(下沉运动的干热风)影响
二、综合题
31.读以下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a-b的横剖面示意图
(1)请判断甲处的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说明其岩层的新老关系。
(2)现准备在a—b河段建设水电站,试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
32.读“现阶段重点开发的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甲乙两地交通线密度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2)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简述其原因。
33.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A、C两河段河道的发育特征及意义。
(2)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N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
(3)请说出乙、丙两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甲地形区的形成原因。
34.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
B表示________坡,D表示________坡。
(2)请分析D坡自然带数目多和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试分析其原因。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述其主要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A
B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D
B
B
C
B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C
C
D
A
B
C
D
一、选择题(2x30=6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
(1)向斜(2分) 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2分)
(2)有利条件:
该河段流经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流经山地峡谷地区,落差大。
(4分)不利条件:
地形复杂、崎岖,附近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工程量、工程难度大。
(2分)
32.(8分)
(1)甲比丙大。
(2分)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小。
(2分)
(2)乙、丙间的直线线路需经山地,地面起伏大,工程难度大,投资高且安全性差。
(4分)
33.(12分)
(1)A处河段特征:
河流侵蚀作用明显,下切深,落差大,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2分)C处河段特征:
流速慢,泥沙沉积,江面宽广,利于航运(交通)。
(2分)
(2)C(2分)
(3)乙地形区是秦岭山脉,丙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2分)
甲地形区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由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后有河流(渭河及其支流)携带泥沙冲积而成。
(4分)
34.(10分)
(1)北 南(2分)
(2)纬度较低 相对高度较大。
(2分) 地处山地(天山)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且处于山地的阴坡,故雪线较低。
(2分)
(3)甲山纬度比乙山较高,温度较低。
(2分)
(4)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且处于阳坡,水分条件较差,没能发育森林。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