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酸化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321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0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向酸化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转向酸化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转向酸化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转向酸化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转向酸化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向酸化技术.docx

《转向酸化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向酸化技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向酸化技术.docx

转向酸化技术

1转向分流问题的提出

碳酸盐岩储层压裂酸化改造主要目的是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以及产生新的流动通道(酸蚀蚓孔)绕过污染带以增加储层与井筒的连通性,提高油气井的产能或注水井的注入能力。

对于非均质性很强的碳酸盐岩储层,压裂酸化改造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使酸液在整个产层合理置放,使所有层段都能吸入足够的酸以达到解除近井地带污染,恢复或增加油气产量的目的。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很强,注入的酸液将主要进入高渗透层或污染较小的层段,而低渗透层或污染较大的层段改造力度较小或未被改造,尤其是注水开发后期的油气井,注水采油使各层渗透性进一步增大,使得均匀布酸非常困难,即使储层相对均质,由于污染程度的差异同样可能造成酸液难以合理放置。

碳酸盐岩储层酸改造过程具有很多特殊性,在基质酸化、酸压施工过程中,由于酸与储层岩石的非均匀反应,在井筒壁面或裂缝壁面产生大量酸蚀蚓孔,酸蚀蚓孔的形成使该区域的注入能力进一步增加,即使较为均质的储层,在形成酸蚀蚓孔后也会造成渗透率差异进一步加大,使得碳酸盐岩储层转向相比于砂岩储层来说更为困难,难以达到纵向均匀改造的目的。

图1.1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改造过程

图1.2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过程

因此,为突破常规酸化作业方式对碳酸盐巨厚储层改造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技术难题,必须开展纵向转向分流改造技术与配套工艺、作业体系的研究。

2转向酸化压裂技术原理

对于非均质储层来说,常规的转向酸液体系通常优先穿透储层的某些大孔道或高渗部分,即从储层的大孔道或高渗部分发生指进,酸液很难作用于储层的低渗透部分,而低渗透储层正是需要改造的部分。

普通盐酸酸化碳酸盐岩地层时,在基岩中由酸溶蚀形成一些主要通道,酸液就会沿着这些通道流动,而不能对其它的岩层进行酸化处理。

这时,如果向普通酸中添加转向剂,转向剂就会暂时堵住这些通道,改变注酸流动剖面,使酸液进入相对低渗透区域,与未酸化的储层部分反应。

即通过对储层的大孔道或高渗透带进行暂堵,迫使酸液转向低渗透带,以达到对储层高渗透带和低渗透带的同时改造,这就是转向酸化技术。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外开始了转向酸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研究开发出了封隔器转向酸化技术、暂堵颗粒转向酸化技术、泡沫转向酸化技术、高聚物胶联转向酸化技术等。

大多数转向酸化技术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利用转向剂对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特殊性能,来对储层的高渗透带进行暂堵,迫使酸液转向低渗透带,达到对非均质低渗透储层均匀酸化的目的。

3机械转向酸化技术

机械转向主要分为封隔器转向和堵球转向。

封隔器转向是通过水力或者机械作用,借助机械在酸化过程中将酸化目的层与其它层隔开,从而对目的层进行酸化施工的技术。

20世纪40年代,发明了探测酸液和油层的接触面的技术,可以使同时注入的两种液体的接触面在恒定的高度,因此可以选择性地封隔某一井段,进行酸化。

3.1封隔器转向

封隔器分隔转向酸化技术通常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转向手段,目前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使用较多的有可回收式封隔器、可回收式桥塞以及可多层坐封的膨胀式或跨式封隔器,它允许酸液在某段时间注入有限的处理层段,可以同时对多个层段进行酸化改造。

但由于需要多层坐封以及上提管柱等复杂操作非常浪费时间,而且使用成本也很高,加之施工结束后,还须要通过压井以回收封隔器以及桥塞,会对储层造成附加伤害影响酸处理的效果。

对于固井质量差的井,酸可能沿着固井水泥/地层接触面流动,而使封隔器转向失效。

此外,对某些特殊结构井,如小井眼井,封隔器转向技术就难以使用。

此外,对于高温、高压储层以及某些复杂结构井,存在封隔器坐封困难以及解封困难等问题。

由于需要投球打开滑套,所以,封隔器的密封单元不能太多,若水平井段产层过长,由于分隔段数的限制,使得酸液很难在整个产层合理布置,对整个产层实现均匀改造。

如果封隔器的每段封隔距离太长同样会影响布酸效果。

1950年,使用膨胀性封隔器作为跨式工具,在不改变完井结构的情况下,可处理封隔器以下、中间和以上三个井段,这使封隔器转向酸化技术进一步发展。

1965年发明压裂挡圈及回收的封隔器,使得封隔器转向酸化施工费用降低。

图3.1封隔器分段酸改造管柱

3.2堵球转向

早在1956年堵球转向技术就开始运用于流体的分流施工,属于机械转向技术的一种。

使用比射孔孔眼稍大的球(孔眼直径1.25倍通常的尺寸范围在5/8-11/4之间),密度范围在0.9-1.4之间,在酸化施工时,套管内封堵射孔眼的小球加入处理液中,并被液体带至射孔孔眼部位,封堵接收液体的孔眼。

为了便于堵球顺利通过,要求注入管柱直径至少应是堵球直径的3倍,所以,要求泵注油管的尺寸最少不小于27/8。

堵球是一种主要的机械转向技术。

在进行酸化处理时,将堵球加到酸化处理液中,液体将堵球带至需要暂堵的大孔道,进行封堵。

然而,这需要有足够排量来维持堵球的封堵,大孔道的形状也会限制封堵有效性。

堵球转向成功的关键是需要足够排量来维持其通过孔眼的压差,使堵球有效座封,所以此方法对泵注排量要求很高,对某些排量受限井该方法使用效果不好或不能使用。

除此之外,射孔孔眼形状及光滑程度对坐封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必须考虑堵球与携带液的密度匹配关系,目前常用的堵球包括浮球和沉球,对于直井而言,从封堵使用效果上看,浮球比普通沉球效果要好,由于浮球浮力的作用,它们不会留在井底口袋的静止液体中,而且更有利于座封。

而对水平井,应该根据射孔孔眼的方位,选择不同密度的球队不同方位的孔眼进行封堵。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克服沉降,推荐连续泵如堵球,对于沉球投球数推荐泵如超过孔眼数200%,对浮球投球数推荐超过50%。

携带液的粘度以及射孔孔眼数量同样会影响转向效果,在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

堵球转向技术具有局限性,仅适用于射孔完井的油气井,堵球转向技术在直井中使用较为广泛,在水平井中酸化井段长,注入排量低,堵球坐封困难,所以使用较少。

 

图3.2投球分段酸改造技术

3.3连续油管转向

连续油管广泛运用于油田的各项作业中,是改善布酸效果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处理大跨度井。

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拖动连续油管,把酸注入到特定的位置(定点注酸),以达到很好的布酸效果。

连续油管在水平井酸化中使用较多,从储层的端部开始拖动连续油管,针对储层伤害程度的差异,通过改变连续油管的拖动速率和停留时间来达到均匀布酸完全解堵的目的。

目前,用于酸化的连续油管的管径普遍较小(31.75~73.03mm),施工过程中摩阻较大,使施工排量难以提高,这也制约了连续油管酸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排量小转向效果差的问题,目前,国外油田广泛采用将连续油管酸化技术与Mapdir以及化学转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酸化效果。

同时也开发出用连续油管传输封隔器的新技术,膨胀跨式封隔器可在基质处理时实现区域隔离,在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将封隔器与连续油管相结合的转向方法将是以后机械转向发展的主要方向。

总之,连续油管布酸技术仍将是长井段水平井均匀布酸的主流转向技术,随着勘探开发往深层发展,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深度,连续油管将能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图3.3连续油管酸转向酸处理技术

总的说来,运用这些机械方法,能将液体完全注入到每个处理井段中。

然而,机械技术工艺繁琐,现场设备复杂,既费时又昂贵。

堵球也很难排出,容易引起地层伤害。

4化学转向酸化技术

化学转向技术是将含有特殊化学添加剂的酸液注入地层,化学添加剂在地层条件下发生变化,起到对地层的暂堵作用。

有些化学添加剂采用不溶于酸,但溶于水或烃的物质,注酸时添加剂在砂岩壁面产生低渗滤饼,对地层进行封堵。

也有的添加剂是粘性高分子,可以降低高渗层的注入能力,起到使酸液转向的目的。

早在1936年就采用注入肥皂溶液的方法进行化学转向。

肥皂溶液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但溶于油的钙化皂,因此可用作盐酸酸化的转向剂。

1954年萘被用作封堵材料,另外,粉碎的石灰岩、四硼酸钠、天然沥青和多聚四醛也可用作转向剂。

后来使用完全溶解的材料,化学转向技术获得较大提高,这些材料包括蜡、聚合物以及树脂等用于油井;岩盐和苯甲酸等用于水井。

例如,苯甲酸可作为水溶性转向剂。

苯甲酸颗粒容易聚结,影响其恒定的粒径分布,因此常用苯甲酸盐代替苯甲酸,在酸化过程中,自动转化为苯甲酸。

苯甲酸在盐酸中溶解度很小,以颗粒状态存在,对高渗储层可起到暂堵作用,迫使酸液转向低渗储层,在完成转向任务后,可溶解于注入水中。

目前,泡沫转向、聚合物转向技术在国外是重要的化学转向技术,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技术则是最新发展的一项化学转向技术。

4.1泡沫转向技术

泡沫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用作转向酸化。

加入气体和表面活性剂后,酸液就产生泡沫,泡沫也可与酸交替注入。

酸可为盐酸、氢氟酸或混合酸。

气体可为氮气、空气、天然气或者二氧化碳气。

表面活性剂包括起泡剂和稳泡剂,常用的起泡剂有阴离子型起泡剂、阳离子型起泡剂、非离子型起泡剂、两性离子型起泡剂、聚合物型起泡剂及复合型起泡剂等类型。

 

表3.1泡沫转向酸基础配方

添加剂名称

代号

加量(%)

盐酸

/

20

酸化用缓蚀剂

WLD31

1.5~2.0

油气井用增泡剂

WLD37

1~1.5

油气井用泡沫稳定剂

WLD36

4.5

高温铁离子稳定剂

WLD28A

1.5

起泡助排剂

WLD15

1.0

粘土稳定剂

WLD44

1.0

泡沫转向原理与用泡沫提高采收率的原理相似,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施工设计及应用上的差异。

泡沫导致酸液具有高粘度。

当这种流体注入高渗透地层区域后,可阻止其它流体进入该地层区域。

注入压力随之上升,当总的注入压力超过某一压力极限时,低渗透地层区域开始接受注入流体。

此时,酸液与低渗透地层接触并作用,实现对低渗透带的改造。

然而,用作转向酸化的泡沫既不强韧也不持久。

在油润湿性岩石中,油对泡沫的破坏作用十分巨大,油使大多数泡沫的强度削弱甚至破坏。

温度高于93℃时,大多数泡沫不稳定,该技术受到温度的限制。

另外,在高渗透率储层中,泡沫转向酸存在高渗漏现象,此时泡沫的有效性很小。

4.2聚合物转向酸化技术

在酸液中添加聚合物可提高酸液的粘度,因此聚合物可以应用于转向酸化。

聚合物转向酸液一般由酸溶性聚合物、pH缓冲剂、胶联剂(使体系粘度增大)以及破胶剂(使体系粘度降低)组成。

聚合物一般为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氨基聚合物等;胶联剂可为锆盐和铁盐,如三氯化铁等;解聚剂可为树脂包覆的氟化钙或是氯化肼等。

例如,高聚物交联凝胶酸已经在油田中作为转向流体来使用。

在此体系中,pH值改变可以激发粘度的增加。

这是因为pH的改变活化了体系中的金属试剂,金属试剂使聚合物分子链发生交联,增加了聚合物流体的粘度和流体流动的阻力。

进一步增加pH值会钝化金属试剂的交联,打破聚合物的交联,使聚合物分子链相互分开,粘度下降。

裂缝中会有部分聚合物残余,可降低支撑剂填充层的渗透性,最终导致压裂处理有效性降低。

据有关返排液的系统分析表明,酸化处理过程中,仅有30%到45%的注入高聚物在返排阶段得到回收。

此结果表明,相当多的聚合物留在地层中。

尽管尝试一系列的措施来清除残留聚合物,然而收效甚微。

每一种聚合物胶联酸使用的胶联化学技术会稍微有所不同。

尽管泡沫转向酸化技术、聚合物转向酸化技术还在较为普遍的使用,由于这些转向酸化技术的种种缺陷,有被新型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化技术取代的趋势。

5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

TheVisco-ElasticSurfactantbasedacid,简称VES,又叫清洁自转向酸液体系(ClearSelf-DivertingAcid,简称CDA或者SDA),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化技术的发展,首先是以表面活性剂化学合成及表面活性剂应用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

5.1表面活性剂技术的新发展

由于表面活性剂独特的性能,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和关键性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于降低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清除残余油、作为腐蚀抑制剂等。

也可用作泥浆剂、酸-油乳化中的乳化剂和破乳剂。

如此广泛的应用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在不同表面吸附,连接不同性质的液体,以及形成胶束结构的性能。

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亲水基团(头部)和亲油基团(尾端)组成。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依赖于其亲水基团的大小、亲油基团的长度和结构、所带的电荷,及所处的离子强度和温度等。

表5.1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实验结果

 

研究表明,若保持每个亲油基团的碳原子数相等,与单烷烃链亲油基团构成

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双亲表面活性剂具有以下特性:

1)更易吸附在气/液表面,从而更有效地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

2)更易聚集生成胶束;

3)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倾向远大于聚集生成胶束的倾向,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效率相当突出,临界胶束浓度比传统表面活性剂低10倍~100倍;

4)与普通表面活性剂尤其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5)具有优良的水助溶性和增溶性;

6)具有良好的起泡和泡沫稳定性;

7)特定条件下,某些双亲表面活性剂体系具有粘弹性。

5.2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化技术原理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在被高压挤入地层之后,首先会沿着较大的孔道,进入渗透率较大的储层,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

由于反应,酸液pH值升高并产生Ca2+离子。

VES转向酸中的表面活性剂通常是双子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其特点就是在pH值较小,Ca2+离子浓度较低时,粘度很小(接近水的粘度);当酸液pH值增大,并且Ca2+离子浓度也较大时,VES转向酸的粘度会自动增大,比在井筒内时的粘度要大得多。

酸液进入渗透率不同地层时,变粘后的残酸还可以进入较大渗透率地层,对大孔道和高渗透地层进行堵塞。

由于酸岩反应发生前,VES转向酸的粘度很小,因此,刚注入的鲜酸可以进入较低渗透率的地层,实施酸化作用。

另外一方面,残酸对较大渗透率的储层进行暂堵,迫使注入酸液压力上升。

由于上升的压力,新注入的鲜酸会进入渗透率较小的储层,并再次与储层岩石进行反应,并再次发生粘度升高,注入酸压力升高。

直到上升的压力使酸液冲破对渗透率较大的大孔道的暂堵,酸液才会继续前进。

这样,酸液不仅对渗透率较大的储层进行了酸化,对渗透率较小的储层也产生了酸化作用。

VES转向酸的另一个特点是:

当酸液遇到地层中的烃类时(已经达到酸化效果),VES转向酸会自动迅速地降低其粘度,直至其粘度再次接近水的粘度。

因为VES转向酸在遇到地层烃类时,可以自动降低粘度,因此返排较为彻底,不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和污染。

普通酸往往沿着高渗透带、大孔道实施酸化作用,对低渗透带、非均质储层几乎没有酸化效果。

泡沫转向酸体系的稳定性较差。

聚合物胶联转向酸,则往往导致地层损害或是酸化效果不好。

聚合物胶联转向酸液的粘性,主要来自高分子量(分子量可达百万)的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VES转向酸液的粘性,来自表面活性剂分子相互聚集产生的胶束结构。

胶束结构是紧密填充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聚集体,对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以及较高温度(135℃)较不敏感,因此在没有地层烃类时,VES转向酸体系是较稳定的。

 

图5.1鲜酸中转向剂形态图5.2残酸中转向剂形态

相比之下,VES转向酸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

虽然关于VES转向酸体系在流变性能及酸岩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善,但VES转向酸体系在酸化施工中已经成功使用。

用多岩心并联实验装置来测试VES转向酸转向效果(油藏压力15Mpa,有效应力7Mpa,油藏温度135℃)

 

图5.3多岩心并联实验装置图

5.3酸液的流变性研究现状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液体系是依赖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技术开始发展的。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虽然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技术最早应用于油田增产措施是在1997年。

但最早报道其应用于转向酸化技术的文献是在2000年左右。

国内卢拥军、刘俊等人介绍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类别中某些具体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品种的合成、性质,及在钻井液、提高采收率、携砂降阻方面的应用潜力,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应该注意的方向。

VES自转向酸体系的变粘机理:

随着酸岩反应的进行,酸浓度降低(pH值升高)加之反应产生大量MgCl2和CaCl2,屏蔽了分子之间的电荷,降低了分子间的静电排斥力,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更加紧密,使表面活性剂分子从球型胶束或刚性棒状胶束转变为蠕虫状胶束,当胶束长度足够长后,胶束之间相互接触、相互缠绕形成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冻胶”体系,不但增加了体系粘性,同时使酸液具有弹性。

分析认为:

Ca2+和Mg2+的产生以及酸液体系pH值升高是发生“就地交联”必须的两个条件。

 

图5.4VES自转向酸体系的变粘过程

5.4酸岩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关于VES转向酸液体系的酸岩反应动力学,至今尚未见有报道。

但普通盐酸与灰岩及类似的白云岩,曾有过研究。

1973年Lund经过实验研究,得到结论:

使用旋转岩盘在25℃和50℃时,即使在很低的转速下(50r/min),盐酸与白云岩的反应亦为表面反应控制。

当温度为100℃时,即使转速达500r/min,其盐酸与白云岩的反应为扩散(传质)控制。

说明了温度对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性。

国内张黎明等人采用旋转圆盘进行盐酸与白云岩反应实验,结果得到80℃、20%的盐酸在1200r/min进入表面反应控制区。

这一实验表明,酸岩反应达到表面控制的圆盘转速相对较高,而Lund和Anderson实验有关转速的报道未超过500r/min。

对于VES清洁转向酸的酸岩反应,即在转向酸粘度随着酸岩反应的进行,体系酸度发生变化,粘度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酸岩反应,至今尚无人研究。

5.5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液体系的优点

主要有以下优点:

1)形成对储层的高渗透带暂堵,起到转向作用;

2)VES转向酸在酸岩反应过程中可起到稠化酸的作用;

如果油藏温度较高,此时酸岩反应过高,使正常的压裂酸化施工受到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酸岩反应速率,以增加酸的侵入距离。

常用的稠化酸就具有这种作用。

有效地降低酸岩反应速率,可以延长酸液在地层中的作用时间,在油气井中能够造就深远而畅通的酸蚀裂缝,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

VES清洁转向酸在与地层碳酸盐岩发生作用之后,其粘度增加,酸岩反应速率将会减慢,可以使酸液在地层中充分作用,产生较长较畅通的油气通道。

3)VES转向酸是一种就地自转向酸液体系;

VES转向酸与其它转向酸不同之处是:

其它转向酸在地面已经活化,即发生粘度增大,当到达井底时,其粘度对于高渗透地层和低渗透地层是一致的。

VES转向酸在注入时粘度很小,达到储层并与岩石作用后,其粘度增大,比在井筒内时的粘度要大得多,因此可以完成转向作用。

与传统的酸液体系不同的是,VES转向酸体系不需要胶联剂和破胶剂,因为酸岩反应产生的Ca2+离子可起到胶联剂的作用,而且酸化压裂导致酸液与地层烃类的接触会改变VES胶束的结构,使胶束的结构从蠕虫状转变为球状,从而使酸液的粘度迅速下降。

4)VES清洁转向酸可以降低酸液滤失,不对地层产生伤害;

在酸化压裂过程中,需要在注酸前先注入一种粘性流体(前置液),防止酸液在地层中滤失。

当只用酸而没有前置液时,由于酸液的滤失速率较高,形成的裂缝通常比较短,比较窄。

先前研究得到的结论是:

在压裂酸化过程中,要使地层达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在注酸时必须有有效的降滤失控制。

VES清洁转向酸由于其较高的粘性。

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滤失效果。

在特别高渗透储层(>500mD)情况下,泡沫和聚合物凝胶转向技术缺乏有效性。

这是由于特别高表面活性剂转向酸体系的流变性研究渗透储层可以使酸液发生滤失。

也曾实验过使用适当尺寸的颗粒,如硅石粉、碳酸钙或有机树脂,来防止滤失的发生,但是加入这些物质对井底表面会有不利影响。

某些不适当尺寸的颗粒可引起颗粒深层侵入地层,造成地层伤害。

VES转向酸液不含如铁和锆之类的金属胶联剂,特别是在酸性气井中不会因为硫化氢与铁反应,而产生不溶的硫化铁,因此对地层无伤害。

5)VES转向酸的酸压施工工艺简单。

VES转向酸液在施工现场容易制备,并且在施工中不占用单独的转向施工阶段,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操作的复杂性。

VES转向酸还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泵注,可以进行常规或者延迟酸化阶段。

6)未来应用

酸岩反应过程中形成高粘凝胶,高粘系统能够阻止酸液进入高渗透层、低伤害层,从而使酸液进入低渗透层及高渗透层。

反应速度相比传统酸很慢,并且不存在引起地层伤害的聚合物。

总的来说,能够实现均匀的、深的、清洁的、高效酸化措施。

同时降低反应速度,使注入的鲜酸向低渗透层流动。

遇烃类降粘,易返排,不伤害地层。

一般在系统PH≦2时,随PH值增大,系统粘度增加迅速(粘度可达300mps,可达鲜酸的200倍以上);在PH值>2时,随PH值增加系统粘度有减小的趋势,但是仍然处于一个较大值。

转向压力增大,注入酸液体积增加,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增大。

未来应用:

高含水地层;高温储层;多小层;裸眼完井;长水平井眼;天然裂缝发育储层。

影响VES一LCA成胶及粘度的主要因素有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浓度、平衡离子的性质和浓度、温度。

所以要控制的VES一LCA的成胶过程和胶液粘度,可以控制前两个因素,即通过优化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和对平衡离子优选,在酸化施工时,根据地层条件,配制适当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

根据新型清洁转向剂的设计思路,研制了依靠温度控制降解的DCF颗粒转向剂。

颗粒转向剂常温下分散于酸液中,在施工条件下由相对低温的工作液携带至目的层段,起到对高渗层段或裂缝相对发育层段的颗粒暂堵转向作用;待施工结束,储层温度恢复起来后,转向剂降解,使暂堵产层迅速恢复产能。

新型清洁转向剂颗粒暂堵转向、温度控制降解两个关键机制实现高温砂岩储层的暂转转向酸化。

5.6VES转向酸新发展

1.纤维转向酸

在VES转向酸中加入纤维,酸岩反应增粘后,纤维与残酸一并封堵高渗层,纤维起物理封堵作用。

当转向酸遇烃类降粘后,纤维又重新溶解在酸液中,疏通封堵层,残酸易于返排,不留伤害地层的残余物。

现场应用取得很好地增产效果。

2.AP缔合聚合物转向酸

AP缔合聚合物加在酸液系统中,与地层岩石反应后迅速缔合增粘。

适用于高温高压及高滤失地层。

在现场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参考文献

[1]YuriFaizov.OlesyaLevanyuk.ChanllengesandSolutionsofStimulatingCarbonateReservoirsinTimano-Pechora,Russia[J].OTC-OffshoreTechnologyConference22257.2011

[2]Abdulwahab.H.AL-GhamdiSaudiAramco.A.D.Hill.AcidDiversionUsingViscoelasticSurfactants:

TheEffectsofFlowRateandInitialPermeabilityContrast[J].SPE142564.2011

[3]Msalli.A.Al-Otaibi.SPE.GhaithanA.Al-Muntasheri,SPE,SaudiAramco,ExperimentalEvaluationofViscoelasticSurfactantAcidDiversionforCarbonateReservoirs:

ParametersandPerformanceAnalysis[J].SPE141993.2011

[4]AhmedM.Gomaa,SPE,GuanqunWang,SPE,and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