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036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docx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

(武汉理工配套)

考试的具体题型和形式可能会有变化,但知识点应该均在以下内容中。

复习不要死记硬背,而应侧重理解。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地震动和近场地震动?

P3

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动。

其中,在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动。

2.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

P3

地震动的峰值(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作地震动的三要素。

3.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类?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那一类?

答: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

4.什么是构造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

P1答: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一般简称地震。

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一般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的称为深源地震;我国绝大部分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邻近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地震波分哪几类?

各引起地面什么方向的振动?

P1-3答:

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震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

地震曲线图中,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次之,面波最后到达。

分析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深度。

6.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

几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

我国地震烈度表分多少度?

P4答:

震级:

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是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

(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地震烈度:

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M(地震震级)大于5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

我国地震烈度表分为十二度,用罗马数字表示。

7.什么是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

什么是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P5答: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它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指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的取值:

7度--0.10g(0.15g);8度--0.20g(0.30g);9度--0.40g

8.不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设计规范如何考虑这种影响?

答:

宏观地震烈度相同的两个地区,由于它们与震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则震害程度明显不同。

处于大震级,远震中距下的高柔结构,其震害远大于同样烈度的中小震级、近震中距的建筑物,且反映谱特性不同。

•为了区别同样烈度下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89《规范》将地震影响分为近震和远震两种情况。

01《规范》进一步引入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9.抗震设防的目标(基本准则)是什么?

P8

答:

抗震设防的目标(基本准则)是小震不坏、中震能修、大震不倒。

10.“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具体内容是什么?

P9答:

第一水准:

小震不坏;当遭受到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

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

中震可修;当遭受到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有一定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

大震不倒;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至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11.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方式什么?

两个阶段设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P10

答:

抗震设计的方法是二阶段设计法。

第一阶段设计:

按多遇烈度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

以满足第一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第二阶段设计:

通过对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来满足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至于第二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加以保证的。

12.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为哪几类?

P10答:

分为四类:

①特殊设防类(甲类):

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后果,需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②重点设防类(乙类):

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修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③标准设防类(丙类):

除①、②、④类以外的需按标准设防的建筑,此类建筑数量最大。

④适度设防类(丁类):

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设防要求的建筑。

13.什么是基本烈度、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

答:

基本烈度:

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地震烈度。

1990年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基本烈度为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多遇烈度:

指发生频率最大的地震,即烈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众值烈度)。

超越概率为63.2%。

罕遇烈度:

《抗震规范》取50年超越概率2%~3%的超越概率作为大震烈度(罕遇烈度)的概率水准。

14.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抗震规范把建筑物分成哪几类?

答:

按建筑物重要程度不同,抗震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P10

15.各类建筑物的设防标准是什么?

P10-11答:

甲类建筑:

(1)地震作用计算:

应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2)抗震构造措施:

6-8度时应比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构造措施;9度时,应符合比9度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

(1)地震作用:

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2)构造措施:

6-8度时,比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构造措施;9度时,应符合比9度设防更高的要求

丙类建筑:

地震作用及抗震构造措施均按设防烈度进行

丁类建筑:

(1)地震作用:

按设防烈度要求进行;

(2)构造措施:

比设防烈度适当降低(6度时不应降低)

16.建筑抗震设计分为那几个层次,其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三个层次有何关系P11

抗震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

具体内容和要求见P11

三个层次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的内容不可分割,忽略任一部分都可能造成抗震设计的失败。

17.基本烈度达到多少度的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答:

6度和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物必须抗震设防。

18.选择建筑场地的原则?

答:

宜选择对抗震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19地震的破坏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

①地表的破坏现象:

地震缝、喷砂冒水、地面下沉(震陷)、河岸陡坡滑坡。

②建筑物的破坏:

结构丧失整体性、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坏、地基失效。

③次生灾害:

地震除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外,还可能引起火灾、水灾、污染等严重的次生灾害。

20.什么是超越概率?

一定地区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烈度超过给定地震烈度的概率。

21.按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时,建筑应()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D不致倒塌

提示:

当遭受低于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答:

A。

第二章场地与地基

1.场地土的类型及其划分?

场地的类型根据什么因素分为哪几类?

(P.16)答:

场地土可分为坚硬土或岩石、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四类,剪切波越大土越坚硬。

按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把场地分为Ⅰ、Ⅱ、Ⅲ、Ⅳ类。

2.覆盖层厚度是如何定义的?

P16

即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3.那几类建筑可以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P19答:

①砌体房屋;

②地记住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一般厂房、单层空旷房屋、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③规范中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4.什么是卓越周期?

影响因素是什么?

在岩层中传播的地震波,具有多种频率成分,其中,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的固有周期。

当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接近时,建筑物的振动会加大,震害也会加重。

5.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覆盖土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和岩土阻抗比。

6.在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内容,除提供常规的土层名称、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等以外,尚提供分层土的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类别。

根据上述内容,以下对场地的识别,何者是正确的?

I.分层土的剪切波速(单位为m/s)越小、说明土层越密实坚硬;Ⅱ.覆盖层越薄,震害效应越大;Ⅲ.场地类别为I类,说明土层密实坚硬;Ⅳ,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震害效应大

  AⅠ、ⅡBⅠCⅢ、ⅣDⅡ

提示:

土层剪切波速(m/s)越小,场地土越软弱:

覆盖层越薄,场地土越坚硬,因而震害效应越小;当场地类别为工类时,土层密实坚硬,当场地为Ⅳ类时,震害效应大。

答案:

C

7.下列哪一种地段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A稳定岩石地基的地段B半挖半填的地基土地段

C中密的砾砂、粗砂地基地段D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基地段

  提示:

题中给出的A、C、D项均属对建筑抗震的有利地段。

B项属于不利地段。

答案:

B

8.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设计值如何确定?

为什么它比静承载力高?

(P.19)答:

faE=ζa+fa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ζa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大于1;fa经深宽度修正后地基土静载承载力特征值。

因为大多数土的动强度都比静强度要高,又考虑到地震时一种偶然作用,可靠度的要求可较静力作用时降低,所以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比地基土静载承载力高。

9.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验算条件?

(P.19)

10.什么是砂土液化(地基液化)?

(P20)其机理是什么?

答: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的松砂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土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但因孔隙水来不及排除,使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就形成如液体一样,这种现象称砂土的液化或地基液化。

地基液化产生的机理:

(P.20)

11.沙土液化受哪些因素影响?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P24)

影响因素:

①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越久抵抗液化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

②土中黏粒含量,黏粒增加,抵抗液化能力增强。

③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砂土和粉土覆盖层厚度超过限值不液化,地下水位低于限值也不液化。

④土的密实程度,相对密度小于50%的砂土普遍液化,大于70%的则没有发生液化。

⑤土层深度,土层液化深度很少超过15米。

⑥地震烈度和震级,烈度越高,越容易液化。

12.场地土对地震波的各个分量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答:

土层会使一些与它自振周期相同的谐波分量放大并通过,而将另一些与它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谐波缩小或滤掉。

由于场地土对地震波的放大和滤波作用,软弱场地土的振动以长周期运动为主,而柔性建筑的自震周期也较长。

当地震波中占优势的谐波分量的周期与建筑物自振周期相接近时,建筑物将由于共振效应而受到很大的地震作用,产生较大的震害。

13什么地基会造成建筑物上部破坏?

造成上部建筑物破坏的主要是松软土地基和不均匀地基。

14.松软土地基能采用加宽基础,加强上部结构等措施来处理吗?

不能。

只能采用地基处理措施(如置换、加密、强夯等)消除土的动力不稳定性或则采用桩基等深基础避开可能失效的地基的影响。

15.有利地段和不利地段有哪些?

有利地段:

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地段。

不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故河道、断层破碎带等。

16.如何布置结构地基?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也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当地基有软弱砧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章结构的地震反应与抗震计算

1.什么是结构的地震反应?

(P27)

2.什么是共振?

P33什么是地震作用?

P27

3.建筑结构所受地震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哪些主要因素?

答:

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结构内部因素:

(1).外因:

地震本身的动力特性,包括地震引起地面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这些因素既跟震源(震级、震源深度)有关又和传播途径、场地条件有关。

(2).内因:

结构本身的力学特性,包括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阻尼。

4.什么是地震反应谱?

(P35)影响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设计反应谱?

(P38)

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体系阻尼比;二是地震动。

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设计反应谱:

(定义见P38)

5.单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计算公式?

(P.31)

6.有阻尼和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有何区别?

什么是共振?

(P33)

有阻尼体系自振的振幅不断衰减。

7.地震系数K?

(P.38)地震影响系数α?

(P.40)αmax由哪些因素确定?

答:

地震系数K(P38):

地震系数k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地震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震系数大致增加一倍。

地震影响系数α:

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时最大反应加速度(以重力加速度g为单位),是作用在质点上的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比。

αmax由设防烈度和地震的类型确定。

8.什么是特征周期?

与什么因素有关?

P39

答:

特征周期是对应于反应谱峰值区拐点的周期,它取决于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

9.什么是动力系数β(P.38)答:

动力系数β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

10.什么是振型分解法?

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11.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类?

答:

(1)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3)7-9度地区的高层建筑,下列情况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①甲类高层建筑;②规定的乙、丙类高层建筑;③竖向有较大刚度突变的高层建筑;④带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结构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⑤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

12.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P54

答: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四十米,并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小于4时)的结构。

13.底部剪力法的假定条件有那两点?

(P54)

14.什么是重力荷载代表值?

(P86)

计算地震作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15.底部剪力法的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答:

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四十米,并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小于4时)的结构。

(1)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α1Geq,Geq=0.85∑(G1+G2+…..+Gi+…+Gn)

上式中:

α1为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

根据设防烈度和地震类别查表;

Geq称等效重力荷载:

单质点体系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对多质点体系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0.85倍;

Gi各楼层(质点)重力荷载(重量,KN)代表值。

(2)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i与其HiGi成正比:

式中:

Gi为质点i的重力荷载代表值;Hi为质点i的计算高度;δn为顶部附加作用系数,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δn可根据特征周期和基本周期查表求得;

(3)结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当T1﹥1.4Tg时,由于高振型的影响,须在顶部增加一个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n:

ΔFn=δnFEK;这时顶层质点的地震作用=Fn+ΔFn

16.什么是等效重力荷载?

(P.55)

答:

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17.如何确定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

(P86)

(1)底部剪力法:

把地震当作等效静立荷载,计算结构最大地震反应。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利用振型分解原理和反应谱理论进行结构最大地震反应计算。

(3)时程分析法。

分两种,一是振型分解法,一是逐步积分法。

18.什么情况下要考虑顶部附加作用?

如何计算?

答:

对于自振周期比较长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多层内框架砖房需考虑顶部附加作用。

19.结构基本周期近似计算有那几种方法?

(P58)

①能量法(P58);②等效质量法(P59);③顶点位移法(P62)

附注:

能量法计算结构基本周期:

 

 

Gi——第i层楼的重力荷载,KN

ui——将各质点(楼层)的重力荷载是为水平力所产生的水平位移

Vi——各楼层水平力(即等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按如下计算:

Vn=Gn;Vn-1=Gn+Gn-1;Vn-2=Gn+Gn-1+Gn-2;…….V1=Gn+Gn-1+Gn-2+……+G2+G1

,……..

20.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结构的地震作用发生什么变化?

答:

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小。

21.为何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P.63)答:

震害调查表明,在烈度较高的震中区,竖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也会有较大影响,一些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的上部在书香地震作用下,因上下振动而出现受拉破坏,对于大跨度结构,竖向地震引起的上下振动惯性力,相当于增加了结构的上下荷载作用。

故地震计算式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计算公式:

,FEvk为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αvmax为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vmax=0.65αmax);Geq为等效重力荷载(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0.75倍)

22.我国规范规定那些建筑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P63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烟囱及类是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23.什么是重力荷载代表值?

计算公式中各字母代表什么含义?

P6-86

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所考虑的重力荷载,称为重力荷载代表值。

计算公式:

GE=DK+

GE——重力荷载代表值;DK——结构恒荷载标准值;

——有关活载(可变荷载)标准值;

——有关活载组合值

23.什么情况下地震将导致结构扭转振动?

(P64)

当结构平面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时,或者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时,将导致水平地震下结构产生扭转振动。

24.多遇烈度下的抗震承载力验算条件?

各个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

(P.88~91)

答:

S=γGSGE+γE.hSEhk+γEvSEvk+ΨwγwkSwk

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取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

γE.hγEv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单独考虑均为1.3。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SEhk、SEvk水平、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Ψw风荷载组合系数,一般结构可不考虑,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采用0.2。

25.多遇烈度下的变形验算条件?

(P.89)

答:

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Δue≤[θe]hΔue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计算时除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外,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应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应采用1.0;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刚度可采用弹性刚度。

[θe]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H计算楼层高度。

25.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和结构薄弱层?

答: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第i层的楼层实际受剪承载力(按实际配筋量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与罕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该层剪力的比值。

结构薄弱层是指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首先发生屈服并产生较大弹塑性位移的部位。

26.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条件?

答:

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条件:

Δup≤[θp]h;[θp]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H薄弱楼层高度或单层厂房商住高度。

27.两个阶段的变形验算有什么不同?

答:

第一阶段考虑的地震烈度是多遇烈度,计算的位移是弹性位移;第二阶段考虑的地震烈度是罕遇烈度,计算的位移是弹塑性位移。

28.结构抗震验算内容有哪些?

(P88)

(1)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以防止非结构构件破坏;

(2)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构件破坏;

(3)罕遇地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29.哪些情况下可不进行结构抗震强度验算,但应符合有关构造措施?

P89

答:

下列情况下,可不进行结构抗震强度验算:

①6度时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与高耸建筑结构除外);

②7度时Ⅰ、Ⅱ类场地、柱高不超过10m且两端有山墙的单跨及多跨等高的钢筋混凝土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或柱顶标高不超过4.5m、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多跨等高的砖柱厂房。

除此之外的所有建筑都要进行结构构件的强度(或承载力)的抗震验算,其公式如下:

第四章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1.那种砌体结构房屋破坏轻、那种破坏严重?

P95-96(共六项)

2.为何要规定(限制)房屋的高宽比?

P97

答:

当房屋的高宽比大时,地震时容易发生整体弯曲破坏。

多层砌体房屋不作整体弯曲验算,但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性,故对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宽度的最大笔直进行限制。

3.为什么要限制抗震横墙间距的最大值?

P97

答:

横墙数量多,间距小,结构的空间刚度就越大,抗震性就越好,反之则抗震性差。

因此,为了保证结构的空间刚度,保证楼盖具有足够能力传递水平地震力给墙体的水平刚度,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横墙的间距就不应超过规定值。

4.多层砌体结构应采取哪些抗震构造措施?

P108-112(四个小标题)

答:

(1)加强结构的连接;

(2)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3)合理布置圈梁;(4)重视楼梯间的抗震构造措施设计。

5.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如何施工?

P110(填空、简答?

答: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应要求先砌墙、后浇柱,墙柱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0.5m设2×φ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

6.什么是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P112(名词解释)

答: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是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的多层砌体房屋。

7.为什么要重视楼梯间的设计?

P112

第五章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1.多高层建筑楼盖的选用顺序是什么?

P124

答:

优先选用现浇楼盖,其次是装配整体式,最后才是装配式。

2.通过内力组合得出的设计内力还需按照什么原则进行调整?

P133

答:

通过内力组合得出的设计内力还需按照“强柱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