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669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0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详细勘察报告.docx

《详细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细勘察报告.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详细勘察报告.docx

详细勘察报告

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与配套干管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二年七月

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与配套干管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经理:

总工程师:

审核:

项目负责:

 

提交报告单位: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提交报告时间:

二〇一二年七月

自审意见

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与配套干管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经我公司审查认为:

1勘察基础资料齐全,勘察目的明确。

2勘察方案合理,勘察工作严格执行勘察纲要;工作量布置与勘探质量满足纲要要求,符合《工程地质勘察规X》〔DBJ50-043-2005〕等

规X的规定。

3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中等复杂场地,工程勘察等级确定为二级正确。

4岩土样采集与测试满足工程要求,符合现行规X的规定。

5通过勘察查明了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参数统计正确,结论明确,建议合理。

6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客观、准确。

7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正确。

8通过本次勘察,其勘察精度达到详细勘察阶段的要求。

9提供的成果资料项目齐全,文字报告通顺、简明扼要、图件清晰。

10报告文字、图件表格等资料齐全,送审后可交设计作施工图设计使用。

 

审核: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20XX7月10日

附表:

1钻探点数据表1份

附件:

1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土〕1份

2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岩〕1份

3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1份

4《工程地质勘察纲要》1份

5《建设工程勘察合同》1份

6外业见证报告1份

附图:

序号

图名

比例尺

X数

图号

1

图例

1

№.00

2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

500

1

№.01

3

工程地质剖面图

1:

200

32

№.02

4

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实钻孔〕

1:

100~1:

200

113

№.03

5

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利用孔〕

1:

100~1:

200

46

№.04

1前言

1.1任务由来

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与配套干管工程,主体处理构筑物的建设规模为5×104m3/d,安全等级为二级。

拟建场地位于XX市两江新区水土镇。

受XX碧水源建设项目管理〔业主〕委托,我公司对拟建“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与配套干管工程〞场地进行本次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附件1〕。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20XX6月本工程地进行了初步勘察工作,见《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勘察〕,提交报告单位为:

XX诚德岩土工程勘察XX。

审查机构为:

XX市XX区建筑勘察设计质量审查中心。

初勘报告主要结论为:

通过本次勘察,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已初步查明。

场地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稳定,场地适宜建设。

应对各类后期形成的边坡进行有效治理。

1.2工程概况

根据XX碧水源建设项目管理〔业主〕提供的“带拟建建〔构〕筑物的1:

500地形图和《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场地拟建建〔构〕筑物主要包括表1.2-1中的拟建建〔构〕筑物和排洪暗渠,其概况分别阐述如下:

表1.2-1拟建建〔构〕筑物概况一览

序号

构〔建〕筑物名称

层数

设计地坪标高〔m〕

设计地下室或池底高程〔m〕

结构形式

基础形式

荷载

1

粗格栅井

205.30

192.60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2

污水提升泵房

1F/-1F

205.30

190.45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3

细格栅渠

211.12

209.02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4

旋流沉砂池

209.55

205.30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5

水解池

209.75

204.15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6

生化池

208.65

201.65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7

配水井与污泥泵房

1F

207.45

200.57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8

二沉池

207.10

202.80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9

纤维转盘滤池

206.75

202.25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10

接触池

205.80

201.00

钢筋混凝土

筏板基础

150KN/m2

11

加氯加药间

1F

204.80

钢筋混凝土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12

鼓风机房

1F

204.00

钢筋混凝土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13

变配电间

1F

204.00

钢筋混凝土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14

活性炭投加间

1F

204.80

钢筋混凝土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15

储泥池

205.60

202.60

框架

筏板基础

150KN/m2

16

污泥浓缩脱水间

1F

204.80

框架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17

生物除臭

205.00

框架

筏板基础

150KN/m2

18

泥饼柜

1F

204.80

框架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19

综合楼

3F

204.00

框架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20

食堂、值班宿舍

1F

204.00

框架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21

维修车间、仓库

1F

204.00

框架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1000KN/柱

22

大门与门卫

1F

204.00

砖混

条形基础

150KN/m

排洪暗渠:

起点与进水口相连,其坐标:

X=92922.081,Y=59494.494,设计渠底高程为188.00;终点与出水口相连,其坐标:

X=92775.233,Y=59727.240,设计渠底高程为183.50。

排水暗渠全线长290m〔里程桩号:

K0+000~K0+290.00〕,其设计尺寸为宽2.00m,高2.50m,其中拱圈高度1.00m。

K0+000~K0+260.00段设计坡度为1.5%,基础采用D50钻孔灌注桩基,单侧暗渠边墙下桩基按1.5m×1.5m矩形布置,单桩承载力不小于1500KPa。

K0+260.00~K0+290.00段采用分阶型式,基础采用级配石换填基础,设计荷载150KN/m2。

1.3拟建场区以往的工作程度与资料收集

1该区域以往作过一定的基础地质工作,主要有:

XX省地矿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编制的《XX幅1:

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980年经XX省地矿局审批通过〕,该报告的研究成果对场地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下水类型的划分等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料。

2以往地质资料主要结论如下

场地为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岩层倾角缓,属抗震设防6度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未见致灾地质体,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

1.4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详细勘察是在初勘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的本工程设计方案,并经XX碧水源建设项目管理〔业主〕认可后开展工作的。

本次详细勘察的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具体任务是:

1取得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各拟建建〔构〕筑物与场区的地面整平高程,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可能的基础类型、尺寸和埋置深度,与对地基基础有特殊要求的有关文件;

2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X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工程所需的岩土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建筑X围内岩土的类别、结构构造、厚度、分布、工程特性等,分析、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与岩土层的渗透性,提供地下水位与其变化幅度;

6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评价地基土与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与其对工程、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的影响,提出防止措施和建议,必要时提供加固参数;

8对深基坑开挖尚应提供稳定性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论证和评价土质基坑开挖降水对邻近工程的影响;

9.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支护建议;

10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X》〔GB50011-2010〕划分场地类别和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

11.评价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造适宜性,持力层选择与基础型式建议。

1.5勘察依据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附件1〕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

《工程地质勘察纲要》〔附件3〕

带拟建建〔构〕筑物的1:

500地形图

1.6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

《工程地质勘察规X》〔DBJ50-043-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X》〔DBJ50-047-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X》〔GB50011-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X》〔JGJ94-2008〕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X》〔GB50330-200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XX版〕

参考:

《岩土工程勘察规X》〔GB50021-2001〕〔2009版〕

1.7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与勘察工作量布置

.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X》〔DBJ50-043-2005〕中的工程勘察等级分级标准,该拟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中等复杂场地〔场地类别划分见表1.7-1〕。

综合确定场地工程勘察等级为二级。

表1.7-1勘察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

判定因素

场地特征

场地类别

场地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复杂

简单

地形、地貌

微地貌较发育,坡角一般在10~30°

中等复杂

岩层倾角(°)

15

岩土特征

种类较多,较不均匀,特殊岩土有填土

土层厚度(m)

8~15

水文地质条件

简单

不良地质现象

不发育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

不强烈

相邻建筑影响程度

1.7.2.勘察工作量布置

勘察工作的布置是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规X》〔DBJ50-043-2005〕的有关要求,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的。

工作量的布置如下:

1资料的收集:

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震、矿产、文物、当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建筑经验等。

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以1:

5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采用路线法与追索法结合,把各种工程地质、地形、地貌点、基岩露头、水文地质的点、线要素圈定到1:

500地形图上。

查明场地与周边X围内的工程地质概况,包括:

危岩、滑坡、防空洞等不良地质现象。

已编制成1:

500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工程地质测绘面积约0.18Km2。

3勘探点和勘探线布置

其布置原则为:

在初步勘察勘探点的基础上,沿拟建建〔构〕筑物X围、角点、周边以与排洪暗渠中心线和两侧加密布置钻孔。

同时对环境斜〔边〕坡进行控制,以达到满足《工程地质勘察规X》〔DBJ50-043-200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X》〔GB50330-2002〕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二级的勘探线、点布置的要求。

1〕勘探孔共计113个,且每幢重要建筑物的地基均有钻孔;

2〕勘探线间距、勘探点间距:

10~30m;

边坡位置钻孔:

勘探点间距约15m。

6〕钻孔深度:

拟建建构筑物位置钻孔:

一般性钻孔进入预计基底持力层下中等风化基岩层5m,控制性钻孔进入预计基底持力层下中等风化基岩层7m;

边坡位置钻孔:

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并进入稳定岩土层不小于5m。

钻探要求:

钻探采用全孔段取芯钻进,钻进过程中严格按钻探操作规定进行,

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岩土芯采取率:

土层≥65%,强风化层≥70%,中等风化层≥80%。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本次勘察工作量布置:

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113个,编号ZX1~ZX113;另利用《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钻孔46个,编号LZC1~LZC19、LZC21~LZC26、LZC28~LZC33、LZC35、LZC36、LZC39~LZC42、LZC45~LZC48、LZC51~LZC53、LZC55、LZC56。

实测地质剖面32条,编号1-1´~32-32´。

4岩土样的采集

1〕土样:

采土样7件/5孔作土常规试验。

另利用《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土样试验数据10件/10孔。

2〕采中等风化带岩样40组/38孔作天然单轴抗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岩石抗拉、三轴抗剪。

另利用《XX市两江新区水土污水处理厂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中等风化岩样天然单轴抗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岩石抗拉、三轴抗剪试验数据15组/15孔。

5开展的简易水文地质工作

各孔进行了简易水位观测工作:

测钻孔初见水位和钻探结束后24~48h小时后的水位。

6工程测量

1〕图根点:

3个

2〕定测钻孔:

113个

3〕实测纵横剖面:

32条

1.8完成的工作量

该勘察工程共上4台XJ-100型钻机,野外钻探始于20XX5月20日至20XX6月27日结束。

室内样品的试验工作由“XX市渝永岩土检测〞于20XX7月6日完成。

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8-1。

表1.8-1勘察工作量统计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工程测量

定点测量

113

1:

200,地质剖面

km/条

6.43/3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km2

0.18

钻探

m/孔

1526.30/113

利用钻孔深度

m/孔

662.55/46

室内试验

岩样

单轴抗压

36

抗拉

4

三轴剪切

4

岩样〔利用〕

物性试验

3

单轴抗压

12

抗拉

3

三轴剪切

3

土样

常规分析

7

土样〔利用〕

常规分析

10

水文

简易水文观测

113

1.9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1资料的收集

此次勘察收集了场地的区域地质、矿产、地震、文物资料;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包括降雨量,风向,气温,雾日等资料。

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本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纯工作日4日,由项目负责人带头、测量组成员2名、地质组成员2名共同完成本次工作。

本次工程地质测绘进一步踏勘和收集、研究以往的区域地质、气象、地震、水文、工程地质、建筑经验等资料,采用路线法与追索法结合完成本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为:

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岩石风化程度、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结构面的性状和发育特征、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现象、人类活动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本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严格遵照《工程地质勘察规X》〔DBJ50-043-2005〕规定。

测绘面积0.18km2,以岩性层划分填图单元,各点均采用现场定点测量,定位上图,描述清楚,记录齐全,精度达到1:

500比例尺的测绘要求。

3钻探

钻探施工开孔直径110mm,终孔孔径91mm;钻进回次进尺土层和强风化岩层段限制在1m以内,中等风化岩层段限制在2m或更少;钻孔岩芯采取率:

中等风化与完整岩石80~95%,土层65~87%,强风化岩石70~88%,对重要部位采取相应措施尽量提高采取率,土层采用干钻。

钻探施工符合规X规定,基本满足勘察纲要的要求。

4岩土样的采集

岩样直接采集中等风化岩芯;土样采取薄壁取土器采用连续静压法采集原状土样,土试样等级为Ⅰ级;由于前期临近场地勘察中已取水样进行了测试分析,本次勘察未再取水样进行测试。

岩、土样品采集后与时密封,送检。

岩样、土样数量与规格符合规X要求。

5室内试验

岩土样试验委托“XX市渝永岩土检测〞承担,试验严格按规X进行。

6简易水文地质工作

进行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和终孔24~48h后孔内水位测量,确保了地下水的量测精度。

在水位观测结束之后,对钻孔进行了封孔处理。

7工程测量

采用中海达GPS-RTK测量仪器设备施测,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成果〔见表1.9-1〕,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坐标采用XX市独立坐标,精度满足要求。

表1.9-1控制点成果

点名

等级

标型

X〔m〕

Y〔m〕

H〔m〕

备注

B4351

92681.92

59523.61

217.137

XX市独立坐标系;

1956年黄海高程系;

B4352

92776.42

59671.77

198.692

B4353

92880.22

59744.24

205.862

8地质编录:

现场地质人员跟班编录,并进行了岩体裂隙统计和地质调查工作、钻探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原始资料真实准确。

9本次勘察外业见证由XX市607勘察实业总公司承担,见证员:

周栋梁,印章号:

YKJZ-0440。

野外钻探各个环节采用旁站式见证,见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10本勘察文件编制使用的软件为: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XX分院《岩土工程勘察CAD软件》,该软件已通过XX市勘察质量监督站审查。

综上所述,本次勘察的工作,精度和勘察深度满足详细勘察要求,完成了业主委托任务。

2自然地理与工程地质条件

2.1位置、交通

拟建的场地位于XX市两江新区水土镇〔见图2.1〕,嘉陵江的左岸,场地紧邻206国道和G75XX绕城高速公路,交通便捷。

图2.1场地位置示意图

2.2气象、水文

气象

场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降水量充沛。

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短,降水四季分配不匀,多伏旱、日照少、湿度大、雾日多、风速小等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8.4℃,平均降水量1100mm,其中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0%,9月份出现高峰值,占全年降水约15.6%。

日最大降雨量为266.6mm(20XX7月17日)。

2.2.2水文

线路区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流域,位于嘉陵江左岸。

场地中部有一小河沟〔乌门沟〕通过,小河沟河床宽度在3~5m,流量1~5L/s,常年水深一般0.5~1.00m。

场地X围内小河沟50年一遇洪水位为191.50m,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三峡水库坝前吴淞高程175m,场地的回水位为吴淞高程184.67m〔黄海高程为183.00m〕,预估长江三峡水库坝前吴淞高程145m,回水叠加小河沟50年一遇洪水位约吴淞高程193.17m〔黄海高程为191.50m〕。

2.3地形、地貌

场地区属浅切丘陵剥蚀地貌。

场地地势总体上东北、西南部小山丘较高,中部凹地较低,最高点位于场地西南部,高程约224.07m,最低点位于场地中部,高程约182.66m,相对高差41.41m。

小山丘地形坡角10~30°,局部陡坎高约4.00m,坡角约60°,斜坡上多见基岩出露;中部凹地,地势较宽缓,宽度50~150m,坡角5~10°,为土层覆盖。

2.4地层岩性

经此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与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岩土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泥岩〔J2s〕互层组成。

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Q4〕

1人工填土〔Q4ml〕:

1〕杂填土

灰色、褐色。

由砂泥岩块碎石混夹粘性土与建筑垃圾等组成,填料为就近开挖山体的弃土石或为民房撤除后的建筑垃圾,填料未受污染。

块、碎石粒径多为10~250mm,土石比3:

7,松散、稍湿。

堆填时间约5个月。

钻探揭示该层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民居住宅周围,分布厚度0.00〔ZX1〕~2.20〔LZC48〕m。

2〕素填土

灰褐色、红褐色,主要由泥岩颗粒与粘性土混夹组成,填料为就近开挖山体的弃土石,填料未受污染。

土石比8:

2,粒径5~20mm,稍密、稍湿。

人工倾倒堆填,堆填时间约二十年。

钻探揭示该层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民居住宅周围,分布厚度0.00〔ZX1〕~4.70〔ZX108〕m。

2粉质粘土〔Q4el+dl〕:

粉质粘土:

灰褐色,可塑。

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3002

局部稻田上部呈灰黑色,软塑状。

钻探揭示主要分布于耕地和农田中,分布厚度0.00〔ZX47〕~8.60〔ZX14、ZX15〕m。

钻探揭示,场地上覆土层总厚为0.00~8.60m。

~~~~~~~~~~~~~~~~~~~~~~~不整合接触~~~~~~~~~~~~~~~~~~~~~~~~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场地揭露基岩为砂、泥岩互层组成。

分述如下:

1.砂岩〔J2S-SS〕:

灰褐色、灰白色。

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并含云母等。

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

局部含泥质重。

钻探揭露砂岩最大单层厚度17.60m〔LZC1〕。

2.泥岩〔J2S-MS〕:

红褐色。

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局部含砂质重。

钻探揭露最大单层厚度16.87m〔LZC51〕。

各勘探点揭露岩土层厚度、埋深等详见勘探点数据一览表(附表1)。

2.5基岩面与基岩风化特征

2.5.1基岩面特征

场地X围内基岩顶面埋深0.00~8.60〔ZX14、ZX15〕m。

场地基岩面总体随地形起伏,倾角一般在5~15°,局部达15~40°。

2.5.2基岩风化特征

根据钻探获取岩芯的实际情况,将场地内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

1.强风化带岩体

强风化岩层破碎(少量砂岩较完整),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岩石手捏易碎,质软。

厚0.10(ZX103)~7.20m(ZX67)。

2.中等风化岩体

中等风化岩层较完整~完整,岩芯多呈长、短柱状,锤击声脆,手难折断,质硬。

2.6地质构造

场地区域构造上位于悦来场向斜近轴端西翼,在区内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产状135°∠15°,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

未见断层。

岩体中见二组裂隙:

LX1:

产状305°∠85°,裂面较平整,延伸大于10m,切割深度2m左右,X开宽度3~10mm,有少量泥砂充填,结构面结合差,裂隙间距2.0~3.0m,为硬性结构面;

LX2:

产状210°∠70°,裂面平直,延伸2m,X开宽度3~10mm,有少量泥砂充填,结构面结合差,裂隙间距1m,为硬性结构面。

34XX-沙坪向斜、35龙王洞背斜、36悦来场向斜

图2.6场地构造纲要图

2.7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

线路区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流域。

场地中部有一小河沟〔乌门沟〕通过,小河沟河床宽度在3~5m,流量1~5L/s,常年水深一般0.5~1.00m。

场地X围内小河沟50年一遇洪水位为191.50m,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三峡水库坝前吴淞高程175.00m,场地的回水位为吴淞高程184.67m〔黄海高程为183.00m〕,预估长江三峡水库坝前吴淞高程145.00m,回水叠加小河沟50年一遇洪水位约吴淞高程193.17m〔黄海高程为191.50m〕。

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按赋存介质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各类地下水特征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

该类地下水赋存于人工填土层孔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