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11G地史学课程设计Ⅱ.docx
《010111G地史学课程设计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0111G地史学课程设计Ⅱ.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0111G地史学课程设计Ⅱ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Ⅱ
XXX
地球科学学院,XXX
20XX)
摘要:
一、课程内容概括与总结。
二、你认为《地史学》存在哪3个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按照重要性递减排序)为什么?
三、你认为拟采取何种学习和投入方式才能真正地将地史学好。
四、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控措施及其实现、履行情况
五、学习感受及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
六、小论文
一、课程内容概括与总结
1.1前言
地史学(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间耦合关系。
地史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基本上包括以下三部分:
(1)地表层状岩石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地质时代的确定和地层系统的建立(地层学);
(2)地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和时空分布特征,恢复地史中海平面升降和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变(沉积古地理学);(3)研究地层的沉积和岩浆岩石组合时空分布特征,动植物生物区系性质以及古地磁研究指示的古纬度位置,再造古大陆古海洋分布格局,探讨古板块漂移分合历史,岩石圈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历史大地构造学)。
1.2沉积古地理学在总论中该教材对沉积古地理学、地层学、历史大地构造的相关知识进行了阐述。
下面我将对这些方面的知识进行总结。
1、基本概念
(1)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2)沉积相:
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
(3)相变:
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4)相分析:
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2、相分析
相分析三要素:
(1)材料;
(2)原理(将今论古);(3)方法(瓦尔特相律)。
瓦尔特相律亦称相对比原理——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将今论古——Thepasthistoryofourglobemustbeexplainedbywhatcanbeseentobehappeningnow.(JamesHutton).ItwasnamedUniformitarianismbyCharlesLyell(1830;Hutton,1795)。
将今论古思想(类比分析)的拓展:
将古论今;将古论古;将今论未来;将地论天。
3、相标志
相标志包括物理标志、生物标志和化学标志。
(1)物理标志包括岩性标志、层面构造、层理构造和软沉积构造等;
(2)生物标志包括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和化石组合等;
(3)化学标志包括沉积物的物质成分和一些指示环境的自生矿物等。
4、沉积环境
以海平面为标志,可将地表沉积环境分成三大类型:
海平面以上为大陆环境、海平面以下为海洋环境、介于海陆之间的过渡地带为过渡环境。
5、沉积相类型
大陆环境沉积相
过渡环境沉积相
海洋环境沉积相
潮湿气候平原沉积相类型;
干旱气候平原沉积相类型;
山麓及山间盆地沉积相类型。
三角洲环境是过度沉积环境的典型代表,其沉积同时受河流沉积作用和海洋波浪,潮汐作用改造的影响。
它有三部分组成:
三角洲平原(顶积层),三角洲前缘(前积层),前三角洲(底积层)。
碎屑性滨海沉积相类型;
碎屑型浅海沉积相类型;
碳酸盐类滨海沉积相类型。
1.3地层学在总论中该教材对沉积古地理学、地层学、历史大地构造的相关知识进行了阐述。
下面我将对这些方面的知识进行总结。
1、基本概念
(1)地层:
我们把野外见到的成层岩石(沉积岩,火山岩及其变质岩)泛称为岩层,当涉及探讨它们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和组成填图单位时,就称为岩层。
(2)相关的定律:
地层叠覆律;原始水平律;侧向连续律;化石层续律。
(3)地层接触关系:
整合(包括连续和小间断),不整合(包括:
平行不整合和沉积不整合),非整合。
(4)。
(4)地层划分:
根据地层的特征和属性(如岩性、化石和不整合面)等将地层组织成相应的单位。
实质:
找异。
(5)地层对比:
表示地层特征或地层位置是否相当。
根据所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
实质:
求同。
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有:
岩性、化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其他(事件地层)等。
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
形成相应的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
3、多重地层单位和两类地层系统(了解多重,掌握3套,善用2类)
不同类型地层单位的级别体系
时间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
建立依据:
地层的形成时限即生物的演化阶段
建立依据:
岩性,岩相,岩层的结构,厚度等
宇Eonthem
界Erathem
系System
统Series
阶Stsge
时带Chronozone
宙Eon
代Era
纪Period
世Epoch
期Age
时Chron
群Group
组Formation
段Member
层Bed
其他地层单位:
生物地层单位、地磁地层单位。
不同地层单位的相互关系:
岩石地层单位的穿时性及时间地层单位的非穿时性;
地层单位上下界线与时间界面的关系;展布范围的不同;时间地层单位没有固定的具体岩性内容。
4、地层形成作用
(1)垂向加积作用;
(2)侧向加积作用;
(3)生物沉积作用。
5、海进(海侵)与海退:
(1)海进(海侵):
形成下粗上细的海进序列(注意超覆的概念);
(2)海退:
形成下细上粗的海退序列。
1.4历史大地构造学在总论中该教材对沉积古地理学、地层学、历史大地构造的相关知识进行了阐述。
下面我将对这些方面的知识进行总结。
1、基本概念
(1)定义:
通过对地层沉积特征和与之相关的构造-岩浆-变质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推断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环境)、性质和演化,相应的方法称之为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方法,相应的学科称之为历史大地构造学。
(2)大地构造环境:
稳定、活动、过渡。
2、历史大地构造的分析方法:
(1)地层成分、结构和体态分析;
(2)厚度-相分析:
反映地壳升降的幅度;
a.补偿b.非补偿c.超补偿
(3)沉积组合与沉积盆地分析(注意磨拉石组合与复理石组合)。
3、槽台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1)槽台学说
地槽:
以发育巨厚海相沉积为主的活动大地构造单元,垂直运动派生水平运动,上升成巨型槽状凹陷带。
地台:
具有平整沉积盖层的稳定大地构造单元,通常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其间为大型的角度不整合面。
地盾:
无沉积盖层,变质基底出露。
(2)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面是由为数不多,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状体拼合而成的,这些板状体(板块)相对于赤道或地极可发生大规模的横向水平位移。
板块之间通常以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大陆裂谷和褶皱带等为边界,板块间的离合碰撞及其相关地质现象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缘。
板块边界分类:
离散型、平错型、会聚型(细分为洋-陆型、洋-洋型、陆-陆型)
板块构造的空间模式:
被动大陆边缘(大陆斜坡)、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沟-弧型、沟-弧-盆型)。
B式俯冲:
俯冲消减;
A式俯冲:
陆-陆碰撞。
(3)二者间的关系
槽台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为互补关系:
板块解释槽台;地台是板块的陆壳部分;冒地槽是被动大陆边缘;优地槽是活动大陆边缘;地槽旋回即威尔逊旋回。
4、威尔逊旋回(时间)模式
洋盆演化的六个阶段:
(1)胚胎期;
(2)初始洋盆期;(3)成熟大洋期;(4)衰退大洋期;(5)残余洋盆期;(6)消亡期。
5、古板块的重建与恢复方法
(1)板块构造开始于岩石圈以来,古版块一般在大陆;
(2)古板块构造的直接证据有:
①地缝合线(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双变质带)
②沉积组合和沉积盆地的有序分布;
③特殊沉积类型;
④古地磁学方法;
⑤生物古地理;
⑥岩石大地构造。
(3)构造旋回
构造旋回即构造作用在时间上的重现,这种重现通常会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影响造山作用、海水进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生物演化等方面。
构造阶段——发生构造旋回所经历的地质时间。
(4)主要的构造阶段
欧美习用:
加里东构造阶段;海西(华力西)阶段;老阿尔卑斯阶段;新阿尔卑斯阶段。
在中国相应的构造阶段有:
阜平吕梁阶段;吕梁晋宁阶段;加里东构造阶段;海西(华里西)构造阶段;印支构造阶段;燕山构造阶段;喜马拉雅构造阶段。
2.1前寒武纪的地史
1、前寒武纪的划分与特征
划分:
特征:
(1)时限长(46-5.4亿年);
(2)地层普遍变质(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一般越老变质越深),岩浆活动发育;
(3)构造变形复杂,因为原始地壳薄、刚性差、热流值大,易塑性变形,而且经历多期构造变动;
(4)生物化石稀少;
(5)酸性和还原大气圈和水圈;
(6)矿产丰富。
2、地球圈层的起源与演化
宇宙大爆炸,膨胀VS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重要记录:
(1)最古老的生命过程:
3800Ma,碳氢化合物;
(2)最古老的细胞形态:
3500Ma,原生生物;
(3)最古老的真核生物:
2500Ma,氧化大气圈;
(4)宏体后生生物:
600Ma,蓝田生物群;
(5)大气圈和水圈的起源:
火山活动带来原始大气、水气。
3、前寒武纪生物界
(1)生命的起源:
地外起源VS地内起源;
(2)三大起源事件:
原核生物起源、真核生物起源、多细胞生物起源;
(3)生物界面貌:
分子化石、藻菌繁盛、遗迹化石、后生动物、埃迪卡拉动物群、蓝细菌丝状体、矿化虫管;蓝田生物群-瓮安生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澄江动物群。
4、中国主要古大陆形成史
(1)华北板块的形成史
标准剖面:
五台-吕梁山剖面、蓟县剖面
(2)扬子板块的形成史
标准剖面:
鄂西远古宇剖面
(3)其他板块的形成史
塔里木板块、华夏板块与华北板块类似,基底形成较扬子板块早。
5、中国震旦纪古地理与古构造
震旦系特征:
(1)大型稳定板块已形成,发育稳定成熟的盖层沉积,与寒武系之间无大的构造运动,因而与古生界接近(无机界);
(2)发现最早的后生生物群:
蓝田生物群→翁安生物群→Ediacaran生物群→少量带壳化石。
但整体上,化石仍然较少,保存差,难以利用生物化石进行广泛的建阶和分带,有别于古生界(有机界);
(3)冰川沉积发育:
雪球地球事件。
华南板块震旦系古地理:
Z1分布局限,Z2广泛超覆;扬子板块东南(被动)大陆边缘—湘桂裂陷海盆:
Z1:
下部和上部为冰川成因含砾砂板岩,中部含火山物质的灰绿色砂页岩。
Z2:
非补偿较深水缺氧沉积(黑色碳质、硅质页岩)。
华夏板块西部大陆(活动)边缘—岛弧海:
厚达4000m砂泥质复理石沉积,属补偿充填;华夏板块——古陆。
华北板块震旦纪古地理:
华北板块主体上缺失震旦系(处于大陆剥蚀状态),仅在东缘的胶东、辽南和南缘的豫西、淮南有震旦纪沉积。
2.2古生代地史
早古生代地史:
1、早古生代概述:
划分:
早古生代主要特征:
(1)生物史:
带壳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繁盛和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最早脊椎动物的出现;植物登陆;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
(2)沉积史:
沉积类型复杂多样,奥陶纪末期冈瓦纳大陆发育冰川;
(3)构造史:
属加里东(Caledonian)构造阶段,陆壳板块扩大和增生(陆相沉积、生物上陆的基础)。
2、早古生代的生物界
(1)寒武纪:
小壳动物群、澄江动物群、三叶虫;
(2)奥陶纪:
笔石;
(3)志留纪:
笔石最为重要;
(4)生物相:
浮游相、壳相、礁相、内栖相;
(5)O-S大灭绝:
冰川事件,强度第二,二幕式。
3、早古生代古地理、古板块与沉积矿产
时代
版块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扬子版块
海侵广泛,地层具明显两分性:
下统泥砂质和碳酸盐沉积,化石丰富;中上统以镁质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稀少。
标准剖面:
滇东晋宁梅树村剖面、宜昌三峡剖面
早、中奥陶纪地理轮廓与寒武纪无重大差别,晚奥陶纪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沉积类型、生物群面貌明显不同。
标准剖面:
宜昌黄花场剖面
东缘(湘中过渡带)类复理石沉积;北部边缘(南秦岭)裂谷盆地;西缘构造环境比较复杂,活动性较强。
标准剖面:
鄂西宜昌剖面、滇东剖面
华北版块
主体自晚元古代后期抬升后一直遭受风化剥蚀,早寒武世晚期开始海侵,内部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
标准剖面:
山东张夏剖面
仅有早奥陶统沉积,标准剖面:
河北唐山剖面
主体为古陆剥蚀区,仅发育于大陆边缘;板块内属稳定浅海—前陆盆地沉积;北缘早古生代褶皱带。
矿产
资源
磷、石煤、多种金属稀有元素
放射性元素、床板珊瑚、磷结合
晚古生代地史:
1、晚古生代的划分与特征
划分:
特征:
(1)生物史:
陆生植物开始大量繁盛,两栖类和原始爬行类逐渐征服大陆;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重要变革;F-F,P-T之交生物大灭绝;
(2)沉积史:
石炭—二叠纪冰川沉积发育;铁铝风化矿-膏盐-油气-煤丰富;
(3)构造史:
潘基亚超大陆(Pangaea)形成。
2、晚古生代的生物界
(1)脊椎动物:
鱼类的时代、两栖类的时代、爬行类的出现;
(2)陆生植物;
(3)海生无脊椎动物:
四射珊瑚、腕足类、有孔虫,P-T灭绝、F-F灭绝;
(4)生物分区与生物事件。
3、晚古生代古地理、古板块与沉积矿产
时代
板块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华南板块
自早泥盆纪开始由滇东、钦防等地逐渐向大陆海侵,形成明显底层超覆,海侵呈台阶状特征。
标准剖面:
桂中剖面
早石炭世与泥盆纪相似,晚石炭世海侵显著增大,滨浅海碳酸盐沉积遍布华南各地,岩相类型趋于均以。
标准剖面:
黔东剖面
晚二叠纪沉积类型总体上呈现东西两侧古陆边缘粒度变粗,陆相和近海沼泽相发育,中间部位碳酸盐为主的对称格局。
标准剖面:
黔中剖面
华北-柴达木板块
柴达木板块和华北板块已经碰撞相连,期间形成祁连加里东造山带前和山间盆地中形成粗碎屑的磨柆石沉积。
华北板块早石炭世主体部分是一个近乎准平原的低地,到晚石炭世本区开始缓慢沉降,普遍接受海陆交互的沉积。
标准剖面:
山西太原剖面
基本脱离海象环境,仅局部地区遭受短期海侵影响。
因此,本区二叠系以陆相沉积为主。
标准剖面:
山西太原西山剖面
矿产资源
层控多金属矿床、铁矿、锰矿、建材、化工原料、旅游地质资源。
煤、锰、石膏、石灰岩、白云岩。
含煤层、石膏或岩盐薄层、旅游资源。
2.3中生代地史
1、中生代的划分和特征
划分:
特征:
(1)生物史:
恐龙时代,裸子植物占主导地位,菊石、双壳类繁盛;
(2)沉积史:
海侵广泛,我国陆相沉积发育,是重要的成油成煤时期;
(3)构造史:
印支运动导致古特堤斯洋封闭和新特堤斯洋扩张,联合大陆走向解体,特提斯洋(Tethys)逐渐萎缩,太平洋运动(燕山运动),形成规模宏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带。
2、中生代生物界
(1)陆生植物:
被子植物出现;
(2)陆生脊椎动物:
恐龙为最重要的爬行动物;
(3)海生无脊椎动物:
双壳繁盛取代腕足,T-J灭绝;
(4)淡水生物组合。
3、中国三叠纪地史概况:
形成统一的北方大陆和古中国大陆雏型。
标准剖面:
黔西南贞丰剖面、鄂尔多斯盆地剖面
4、中国三叠纪矿产资源:
煤、石膏、岩盐、锰、油、气。
5、中国侏罗纪白垩纪地史概况
印支运动后,中国古地理格局由南海北陆转变为东西差异。
东部:
沿海火山活动带及陆相断陷盆地;
西部:
大型稳定陆相盆地。
燕山运动使东西分带随时间逐渐东移。
海相沉积:
仅限于青藏高原,台湾和黑龙江东部。
标准剖面:
川滇盆地剖面、冀北辽西剖面
6、侏罗纪白垩纪矿产资源:
内生金属矿产、科普旅游资源、铁、铜。
2.4新生代地史
1、新生代的划分与特征:
划分:
特征:
(1)生物史: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时代;人类的出现,第6次大灭绝序幕已经拉开‘
(2)沉积史:
沉积物固结较差,E已基本固结成岩,N尚未完全固结;沉积类型最为丰富多彩,陆相沉积最为广泛‘
(3)构造史:
环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形成,大陆裂谷活动发育;特堤斯洋仅残留下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形成;地球构造巨大变革期。
2、新生代的生物界:
(1)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鸟类、硬骨鱼类繁盛,人的演化
(2)被子植物
(3)其他门类:
海生无脊椎动物、淡水无脊椎动物
4、中国第四纪的基本特征:
青藏高原快速整体抬升;大西北为高山深盆;内蒙-晋陕高原风蚀作用显著;华南中低山丘陵上升剥蚀;大面积沉降的近海平原:
松辽,华北,江汉,苏北;大幅度变迁的海岸线;大江东去。
3.地史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展望
1、地史中的全球等时性问题
2、地史发展中的阶段性与演化节律问题
(1)生物演化的阶段性;
(2)沉积演变的阶段性;
(3)岩石圈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4)地球历史中的自然节律及其成因探讨。
二、你认为《地史学》存在哪3个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按照重要性递减排序)为什么?
1、恢复精细的“深时”全球环境变化记录——立足更广时间尺度和更高分辨率,探索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机制,解读人类目前所处的环境。
深时(Deeptime)研究是指前第四纪地质记录的研究,它将与深空、深海、深部研究一样,成为未来地球科学的重大研究领域。
研究深时全球变化可以从地球演化的宏观尺度上为了解气候变化的过程、极限和速率,回答地理分布、海洋、大气和生物圈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依据。
回答深时全球变化的系列科学问题已成为建立和发展新兴地球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突破点之一。
详见小论文部分。
2、第四纪以来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全球变化规律——“深时”向现代的延伸
第四纪是地史上最后一个纪,是距现在最近的一个地质时期,中国第四纪地质学家一般采用黄土开始沉积的年龄作为第四纪的下限,其向下涵盖了地球历史中过去约260万年。
它只不过是地质历史中历时极为短暂的一个时期,在地层委员会曾发布的国际地层表中,曾一度取消了第四纪,后来又将其作为新近纪的一个亚纪,但是后来,第四纪又重新恢复,重新作为地质年代表中一个正式的纪,这恰恰反映了第四纪在地球环境变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纪最显著的环境特征是气候冷暖多次变化,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引发海平面的升降和海陆变迁,一般认为这是由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所控制的。
随着第四纪环境的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深海沉积物钻孔的氧同位素曲线、黄土-古土壤序列和极地冰岩芯,三大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的支柱记录。
其记录具有尺度长、连续性好、分辨率高等特征。
其中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意义非同一般,上世纪80年代,刘东生院士等中国第四纪地质学家,利用中国黄土沉积丰富的优势,从古气候的角度出发,运用粒度分析、磁化率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国际上公认的陕西洛川坡头黄土标准剖面,其记录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可与深海沉积物钻孔氧同位素所记录的气候旋回进行海陆地层及古气候的对比工作,丰富了第四纪环境记录的载体和手段,刘东生也成为目前获得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唯一一位地质学家,足以体现了第四纪以来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四纪的另一个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的出现和发展。
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遵循它固有的规律缓慢地变化着,相对于漫长的地球发展史,人类社会史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可是,近几千年的时间,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己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地质作用”已经上升到影响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
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使得全球海平面逐渐上升,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面积在缩小;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引发各种地质灾害;过度排放对水圈和大气圈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危及人类自身等等。
而人类的现在处于第四纪的延伸阶段,研究第四纪时期的全球气候冷暖变化,重建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特征,把握自然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对人类认识环境、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和预测未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不仅要从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的尺度展开自然环境变化的研究,同时也要尝试立足更大尺度,结合前所述的“深时”全球变化研究,准确定位“深时”向现代的延伸方位,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历史来解读第四纪,乃至解读人类目前的时代。
3、生命的起源
地球早期历史中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仍处于不断探讨和逐步深入阶段。
在长期的探索中人们形成两种倾向性认识,一种认为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演化过程,有无机物C、H、O、N、S等元素逐步演化而形成;另一种认为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来。
第一种意见历来为多数地质学家所支持。
50年代初米勒(S.L.Miller,1953)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实验,他将模拟的原始大气成分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在容器中加温到100度,然后进行放电,经过一周的连续试验,人工合成了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的氨基酸。
显然,这些条件在地球早期历史是完全存在的。
原始的海洋中汇聚了这些有机物,有人比喻“生命培养汤(brothoflife)”,经过更复杂的过程由氨基酸联合为蛋白质。
再进一步使蛋白质形成外膜,开始了新陈代谢作用。
最后一步的突破是发展成具有繁殖性能,就成为原始的生命。
另一种意见认为生命可能在宇宙空间中形成,因为宇宙空间内也有具有C、H、O、N、S元素和放点条件,陨石颗粒中碳质球粒的发现也作为支持该假说的证据之一。
但对陨石中有机化合物的成因仍有不同认识,至少目前尚无证明陨石中已经存在生命的可靠证据。
关于地球早期历史中生命出现的最早时间,随着分子古生物学的发展和化学化石(chemicalfossil)研究的深入而逐步确定。
现知在格陵兰38亿年前的太古宙沉积岩中曾发现了碳氢化合物,认为当时地球可能已存在生命(Cloud,1983)。
在西澳大利亚34-35亿年前的沉积岩中找到丝状至链状细胞,可能代表了最早的菌、藻类生物体。
也有人从地球化学角度依据碳同位素比率认为生物过程始于38亿年前(Shidlowski等,1979)。
但是地球生命起源的细节,还有很多不确定之处,这还需我们做更多地工作,去发现地球生命起源的证据。
这不仅是一次科学的突破,更是一种哲学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自己。
三、你认为拟采取何种学习和投入方式才能真正地将地史学好
大二下学期专业课程较多,除了地史学,还有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这些课程的要求都很高,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
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我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概括来说就是:
预习——听课——整理笔记——复习。
预习是地史学学习乃至整个大学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因为没有预习,在课堂上显得效率很低。
没有预习这个环节,在听课的时候不知道就不会知道老师授课的大致内容和顺序,对老师所说的一些新生名词很是陌生,很容易就会在节奏很快的课堂中掉链子,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预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充分了预习才会了解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显得从容不迫,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把握知识脉络,针对并突破难点内容。
预习的时候,我会先看看教材上的段落,通过阅读教材来大致了解即将到来的这堂课有些什么样的内容,所阅读的教材不仅仅只是那一本黄色封面的《地史学》,还应该包括《古生物地史学概论》和老师配套的英文教材。
通过不同教材之间的内容对比,会更加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印象会更加深刻。
听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集中注意力,避免走神的情况的发生。
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跟上老师的授课思路,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难点,打起精神听,同时也可以比较老师的授课思路与教材上所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