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265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docx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

 

《国学基础》

复习提纲

 

2013级哲学班

目录

第一节概述19

第二节史籍举要20

1、《史记》20

2、《汉书》21

3、《后汉书》21

范晔著。

21

4、《三国志》22

第一节概述24

第二节史籍举要24

1、《春秋》24

2、《资治通鉴》25

第六编佛学52

第一章佛教的形成与传播52

一、佛教的形成52

二、佛教的传播53

第二章佛教的基本教义54

一、缘起54

二、四法印55

三、四谛56

四、八正道57

五、十二因缘57

第三章佛教的典籍59

第四章佛教的影响61

一、佛教对哲学的影响61

二、佛教对文学的影响63

三、佛教对艺术的影响64

第七编道教66

第一章道教的产生以及与道家的关系66

一、道教的形成66

二、道教与道家的关系67

第二章道教思想概说69

一、道教文化的基本特色69

二、道教的自然宇宙论和神学创世论69

三、以人为主体的生命论71

第三章道教典籍71

一、道经缘起的神话传说72

二、道经目录与编纂体例73

第四章道教的影响74

一、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74

二、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74

三、道教与中国艺术的关系75

第一编绪论

一、国学概念的内涵及其逻辑起点

一般来说,国学就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

我们称“国学”,外国人则叫“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Studies,即中国研究,亦称“中国学”)。

也有人称“国故”、“国粹”等。

称“国故”、“国粹”有很大的保守性,给人以故步自封的印象;而“汉学”或“中国学”又是一个没有主体立场,缺乏文化情感的学术名称。

“国学”则寄寓了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和精神气质,融入了言说者的主体情怀和道德理想,而且又有一种与时偕行的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吐故纳新,保持强盛的生机活力。

因此,“国学”的概念被广泛采用。

传统的经、史、子、集等学术系统是“国学”的主体内容,从学术流派来看,国学是以儒、道、佛(释)为核心的诸子百家及其历史发展的学术。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就使用了该词: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这里的“国学”是指教育机构,即国家设立的学校。

“国学”作为学术概念,是受到日本的影响而在近代出现的。

1887年,黄遵宪《日本国志》提到,日本“近世有倡为国学者”。

1902年秋,梁启超在日本谋创《国学报》,曾函商于黄遵宪。

年底,梁启超发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长文,谈到国学与新学的关系。

几乎与此同时,国粹思潮兴起,以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等人为代表的国粹派,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他们在撰文时广泛使用“国学”一词。

学术视野中的“国学”的逻辑起点,从时间上看,1894年甲午战争是转折点;而从学理上看,西学的冲击则是直接原因。

国学研究是在西学的刺激和制约下,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二、国学的基本分类

国学的分类,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办学时的“孔门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曾国藩有义理、词章、考据的学问分类法。

长期以来,学术界通用的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章太炎在传统学术分类的基础上,专列“小学”,分为五类:

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

三、国学研究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国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揭示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及其本质特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五千年而未曾中断的文化,其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何处?

它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探寻和总结的。

第二,传承学术,保持中国学术独立和思想体系完善。

薪火相传,保存我国优秀的学术体系,继承中华优秀思想道德传统。

第三,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近代以来,经过中西文化血与火的碰撞和洗礼,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下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丧失民族文化自信,迷失了民族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首先就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重新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重建民族精神家园。

第四,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文化品位。

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修身养性和人格培养的思想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立身之本。

同时,学习和研究国学,可以使我们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第二编经学

第一章经学概说

一、经的内涵与范围

什么是“经”?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经”的本意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即经线。

经线固定在织机上,纬线则绕着经线往复编织而成布帛。

由于经线固定不动,对织物的长度和宽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而“经”就有“恒常”、“不变”、“准则”、“法度”等意思。

历代学者谈到“经”字,都有这个意思。

经是古代圣哲贤达的言论汇编和智慧结晶,是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常理、常道,也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和价值体系。

二、今古文经学

汉代经学有所谓今、古文之争,这是汉代经学的特点,也是经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今文经: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汉代文化复兴,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记录儒生口耳相传的先秦典籍,以便流传学习,这就是今文经。

古文经:

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期间,有些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私藏起来,汉代文化复兴后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发现的古文经籍等等。

一般来说,今文经学关注现实政治,讲阴阳五行、灾异谴告,致力于发掘和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以服务于现实政治。

尊崇孔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

古文经学则把六经当成信史,重视文字训诂、典章制度,讲求对经典做出合理和正确的解释,具有浓厚的实证色彩。

第二章十三经与四书五经

一、十三经

十三经指如下十三部典籍: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周易》:

《周易》包括两个部分:

《易经》——记录了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爻辞;《易传》——记载后人对卦、爻辞的解释和理论发挥。

《易经》产生的年代很早,而且文字简约古奥,晦涩难解,故而又出现了七种十篇对《易经》的解说,称为《易传》。

当然,历代都有人解说《易经》,但七种十篇《易传》是最古老的解说,包括《彖传上》、《彖传下》、《大象》、《小象》、《系辞上》、《系辞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合成“十翼”。

“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但至今尚存争议。

司马迁和班固提到《周易》的成书,出自三位圣人之手,即伏羲创造八卦,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作《易经》上下篇,最后孔子作《易传》。

《易经》被古代经学家列为群经之首,它是中国文化的根,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审美意识、价值系统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源头。

从性质上看,《周易》本来是中国古老的占筮书,最初是一部占辞汇编,成书之后,既保留了占筮的功能,也体现了编纂者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想,因而又是一部哲学名著。

为什么叫“易”?

前人有不同的说法。

东汉经学家郑玄,对“易”这个名称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他认为“易”有“变易”、“不易”、“简易”三层含义:

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故曰“变易”;变化不息的万事万物又会遵循运动变化的规律和法则,故曰“不易”;这种规律和法则人们可以认识,并用大道至简的原则运用到人生和社会中,故曰“简易”。

《易经》是一部奇特的书,它用筮和卦表达思想。

筮是数,卦是象。

卦有单卦和重卦之分。

八卦称为单卦,由两个最基本的符号阳爻(⚊)和阴爻(⚋)构成。

阳爻和阴爻这两个符号表达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基本分类,象征天地、男女、阳阴、刚柔、动静、升降等等。

这两种符号三叠而成八卦,八卦中的一挂自重或其中的两卦互重,即成六十四卦。

八卦的名称和形状依次为: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朱熹“八卦取象歌”,便于记忆: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六十四重卦的基本结构,以《屯》卦为例:

䷂(震下坎上)

下震(☳)上坎(☵),又称下卦、上卦,内卦、外卦。

在卦辞之后,又附有“《彖》曰”、“《象》曰”的文字,就是传为孔子作的《彖传》和《大象传》,分别解释卦辞和卦象。

每卦重卦共有六爻,每爻先标出爻名,再列出爻辞。

爻的次序自下而上排列,爻名用两个字标出。

一个字表示位次,从第一到第六爻分别是:

初、二、三、四、五、上;另一个字表示爻性,阳爻用奇数“九”表示,阴爻用偶数“六”表示。

第一爻和第六爻表位次的“初”和“上”字在前,中间四爻表位次的“二”、“三”、“四”、“五”在后。

如《屯》卦的六爻名称自下而上依次为:

“初九”、“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

每一爻都有爻辞,爻辞之后也附有以“《象》曰”开头的文字,这就是传为孔子作的《小象传》,解释爻辞。

二、四书五经

十三经的量很大,完全掌握有难度。

南宋理学家朱熹删繁就简,编成“四书”,即: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其中的《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五经在汉代即已形成。

“四书”加“五经”,便成了元明以来所称的“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影响非常大。

《大学》:

所谓“大学”,是针对“小学”而言的。

《大戴礼记·保傅篇》说:

“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8岁入小学,学习内容包括认字、读书以及日常行为规则;15岁束发时开始学习大学之道。

何谓“大学之道”?

《大学》一文讲得很明白(背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就是朱熹所谓的“经”,前人有“三纲六证八目”之说。

“三纲”(“三纲领”):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六证”:

止、定、静、安、虑、得。

“八目”(“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

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中庸”的意思: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即不偏不倚、不可更易的中正平常之道。

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调和、折中、没有立场、不讲原则,是大错特错的。

《中庸》首章(背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领,也是儒学的总纲领。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述了孔子及少数弟子的言论行事。

现存20篇。

是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一、《论语》论仁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1.仁者爱人和忠恕

2.孝悌为仁之本。

3.克己复礼为仁。

4.仁为理想人格。

5.修身达仁。

二、《论语》论礼

1.不学礼无以立。

2.仁与礼表里相依,相辅相成。

3.尊尊亲亲。

4.正名。

三、《论语》论中庸

1.过犹不及。

2.和而不同。

3.不可则止。

四、《论语》论政治

1.尊王忠君。

2.富民节用。

3.德主刑辅。

4.贤人政治。

五、《论语》论教育

1.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2.全面教育,德育为先。

3.启发教学,因材施教。

4.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论语》选段背诵:

1.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2.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6.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7.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9.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10.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11.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2.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3.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1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15.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子欲居九夷。

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8.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9.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孟子》:

《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孟轲与其弟子和同时代人的谈话记录。

全书7篇:

《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孟子思想要点:

一、政治思想

1.民本思想

2.仁政思想。

3.王道理想。

4.贤能政治。

二、哲学思想

1.性善论。

四心、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恻隐之心→仁

羞恶之心→义

辞让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2.尽心知性。

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

内省: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养气:

“养我浩然之气。

3.天命论

天意在于民意: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立命。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知命不立于岩墙之下。

第三编史学

第一章史学概说

第一节史书的分类

西汉后期大量史书出现,刘歆著《七略》,将史籍附于《春秋》之后,这种归类实际上是最早按图书内容加以区别。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这是对史书内部书籍性质的初步归列。

西晋时,荀勖、张华编定《中经新簿》,开始把书分为四类,以甲经、乙子、丙史、丁集并列,这是中国图书四部分类的开始。

到了南朝梁时,阮孝绪著《七录》,不满于史部典籍的繁芜,而将史书分为12类:

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系、簿录。

后来的《隋书·经籍志》则将史部的书籍分为13类:

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到了清代,纪昀等奉旨编纂《四库全书》,将史籍厘定为十五类,这种分类基本上能概括史籍的内容,对后世影响很大,兹略加介绍。

1、正史类

何称为“正史”?

正有“主要”的意思。

在先秦,史书以编年体为主,但司马迁创立的纪传体《史记》出现之后,后人纷纷效法,故成了史籍最主要的一种体裁。

“二十五史”就是用这种体裁写成的。

2、编年类

编年史是按年代编排的一种史籍体例,一年中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可以补充纪传体史书的不足。

3、纪事本末类

4、别史类

别史是正史之外而与正史非常接近的一个历史记述系统。

别史与正史区别较容易,但与杂史往往难以区分。

5.杂史类

“杂”言其驳杂不纯。

“杂史”之名初见于《隋书·经籍志》,当时所录确实很杂,连志怪之类如王嘉《拾遗记》《汲冢璅语》等也列于其中。

《书目答问》将杂史分为事实之属、掌故之属、琐记之属。

6.诏令奏议类

诏令是帝王、皇太后或皇后等向下所发的命令、文告,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

奏议是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

7.传记类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

从体裁上来说,正史就是传记体的。

这里所说的“传记”其实就是未能归入正史的传记,如《孔孟年谱》、《列女传》等。

8、史钞类

“史钞”指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

有专抄一史的,有合抄众史的。

它实际上就是史书的简编本,是为一般读者的方便而考虑的。

如《汉书钞》、《晋书钞》、《通鉴总类》、《十七史详节》等。

9、载记类

“载记”是为地方割据时期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

如《吴赵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等。

10、时令类

“时令”就是月令,是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如《夏小正传》、《荆楚岁时记》、《玉烛宝典》、《秦中岁时记》等。

11、地理类

如《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

12、职官类

“职官”所收的是关于历代官吏制度的书。

它也可划入政书类。

13、政书类

政书类所收是与政治相关的历朝典章制度的书。

14、目录类

“目录”是关于目录学方面的著作。

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总目》等。

15、史评类

“史评”即对于历史的评论。

这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评论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如李焘《六朝通鉴博议》、吕中《宋大事记讲义》、钱时《两汉笔记》、无名氏《历代名贤确论》等。

二是对于史籍及史臣评断的评论,如班固评司马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之类。

其后专著则有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等。

对于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论,是历史的评价、监督与导引;对史籍的评论,则是对史学家的监督与评价,也可以说是对监督者的监督。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第二节史家的特点

总之,史官都是以掌管图籍、记言载事为主要职责的。

史官作为史家的角色意识突出显露出来是在春秋时期。

据法守职,秉笔直书,是史家的一个传统,也是对史家的基本要求。

不仅如此,史家还要有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中国古代的史家历来有一种忧患意识,他们关心国家的盛衰兴亡以及社会治乱,百姓疾苦,史家对于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和其对现实的认识相联系的,他们对于社会前途、国家命运的忧患,很大程度上是其致力于历史撰述的一个思想基础。

第三节史学的意义

史学是通过利用史料来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的学科,它包括人们占有史料、认识历史以及从事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的史学典籍极为丰富,它保存了人类最为系统也最有价值的活动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客观历史的鉴戒作用,这也是古代史书的主旨之一。

“彰善瘅恶,以树风声”是史学的目的,也是历史著作本身的价值所在。

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认识史学的出发点,也是认识史学的归宿,史学的意义与功用,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助于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增强人们的社会历史责任感,自觉地投身到社会历史前进的潮流中去。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历史,但通过史学认识历史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真正认识了历史,才可能继承种种优秀历史遗产,为现实提供借鉴、经验、智慧,开辟和创造新的未来。

第二章纪传体史书及其要籍

第一节概述

纪传体是一种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史学体裁,由西汉司马迁所创立,以《史记》为最主要代表。

“本纪”,是“本”与“纪”的合称,“本”意指根本,而“纪”则指纲纪、国统,合指有关(国家)根本的纲纪。

《史记》“本纪”部分主要记载自传说中的五帝以降下至西汉各皇帝任内的重大事件,此后这一分类被沿用下来。

“表”就是列表、表格,主要以表格的方式表现历史内容。

“表”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同一时间或者同一空间发生的事情进行罗列对比,使得记载脉络清晰,眉目清楚,有利于读者尽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

“书”是司马迁的首创,主要记载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

“世家”主要记载各诸侯国世系和国家重大事件的部分。

司马迁自称“读世家言”,则当时已有关于诸侯世家的记载。

学者认为,《世本》一书收有齐、鲁、燕等二十五家“世家”,记载各诸侯国宗法谱系,这应该是《史记》“世家”部分的直接来源。

“列传”,“列”是叙列,指“可序列的,能够排得上的”,“列传”作为纪传体中专门记载帝王诸侯之外的人物生平事迹,是司马迁的独创。

“传”在司马迁之前是指专门为“经”作解释的书籍或者是早已有之的古书,用“传”来指称“叙一人之事”,是司马迁的独创。

自司马迁的《史记》初步确立了包括“本纪”、“书”、“表”、“世家”和“列传”五个类别的纪传体后,因其清晰的条理和巨大的包容性,为后世史学家普遍沿用,并随着时代变化,纪传体书写格局基本定型。

第二节史籍举要

1、《史记》

司马迁著。

《史记》记载上起传说中的五帝,下到西汉武帝末年,记述了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国商鞅变法到武帝晚年历史,约占全书五分之三左右。

《史记》史料来源十分广泛,既有先秦文献和政府档案,也有司马迁本人实地游历考察的所见所闻。

司马迁秉笔直书,择善而从,疑则从疑,被后来学者称有良史之才,盛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作为一部规模宏大的通史,《史记》内容非常丰富。

举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典章制度和重大事件,以及天文地理、民族风情、民族关系,乃至东亚、东南亚,中亚诸国的社会情状,都在书中得到反映。

而有关时代特性的社会角色如刺客、货殖、循吏、酷吏、儒林、日者等记载,则充分反映出司马迁独特而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以及对历史的开阔视野。

另外,《史记》叙事简明扼要,生动活泼,文笔绚烂,反映了作者高度的文学修养,被后世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时间从高祖汉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总计二二九年。

由东汉班彪、班固父子等撰写完成。

班固《汉书》最大的贡献在“志”部分。

当然,班固在《汉书》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价值观念和看法也受到学者的批评,认为班固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轻视仁义守节之士和之事,埋没忠臣耿介,而主张依势取容,重视言辞而罔顾事实真相等,是极不可取的。

3、《后汉书》

范晔著。

《后汉书》主要记载东汉一代的历史,上起王莽地皇四年新莽灭亡(23),下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计一百九十年历史。

范晔《后汉书》在体例上没有大的创新,但内容上有不少拓展。

范晔将前此的《外戚传》上升为《皇后纪》,除了沿袭前书列传之外,又添加“党锢”、“文苑”、“独行”、“方技”、“逸民”、“列女”等传,这一类独具时代特征的人物类传丰富了东汉一代历史。

范晔《后汉书》过多利用《东观汉记》和华峤《后汉书》,导致斧削不工的痕迹,但编纂上还是有自己的特色,如记述人物上注重人物分类,反映当时注重人物品第的风尚。

在记人叙事上又比较重视文笔和技巧的使用,同时加大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