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136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docx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

汽轮机本体

第一节汽缸

一、汽缸解体前的准备工作:

(一)检修工艺方法:

1、通知热工拆除机组上所有压力表,温度计、真空表等。

2、分解拆除车衣,将所有小螺丝保管好。

3、先拆除汽缸保温层,必要时不拆下缸保温层。

4、拆下导汽管。

5、拆除调速汽门联杆,三角支架。

6、拆除调节汽门门杆,疏水管。

7、拆下前后汽封冒汽管。

(二)注意事项:

1、上汽缸温度下降至100℃是才允许保温。

2、导汽管拆开后应将法兰用堵板堵死。

3、作好记录。

4、将管接头用布保护。

5、将孔堵好。

(三)质量标准

保温材料应进行回收放在指定地点,现场清理干净。

二、汽缸解体:

(一)检修工艺方法:

1、向汽缸螺丝孔中注灯油(或注松动剂)并用锤子轻击螺

母。

2、前汽缸温度降至80℃以下时,方可用板手对称卸汽缸

结合面螺栓。

3、拆汽缸法兰上的稳钉。

4、在汽缸四角安好导杆。

5、用顶丝将大盖均匀顶起5~10mm。

6、用行车吊起大盖少许,测量四角开起高度,检查调整汽

缸水平,四角开起高度误差不得大于2mm。

7、当大盖吊至30mm~40mm时,用大锤打大盖外壳,检查汽封,隔板无脱落方可继续起吊。

8、当汽缸吊至100mm~150mm时,停止起吊,检查缸内情

况,应保证起吊过程中无异常发生。

9、汽缸吊起后,应放在指定地点,并用方木垫好。

10、汽缸吊出后,用特制的木板将通向凝结器的孔道堵

住。

(二)注意事项目:

1、拆螺丝时,应从中后缸结合面处螺丝向两侧拆。

2、拆前汽缸螺栓应用充分加热时间,不得硬打,硬扳。

3、拆下的螺栓拧上原来的螺帽,放在指定的零件箱内。

4、吊大盖前应对起吊工具严格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始可

起吊。

5、汽缸分解后,应将喷嘴排加封。

6、起吊过程中,禁止将头或手伸入结合面内,严禁用铁杆

撬法兰结合面。

7、起吊工作应由专人指挥,各部均应有人监护,发现异常可叫停,查明原因由负责人指挥操作。

8、解体后管孔应加堵板保护。

9、大盖吊离导杆时,四角应有人扶稳,以防旋转摆动。

三、翻大盖(双钩翻大盖法)

1、高压侧将钢丝绳绑在调速汽门进汽室两面侧,然后挂在

行车大勾上。

2、低压侧用两只吊环将钢丝绳穿好,挂在小勾上勾口应朝外。

3、先吊起大勾铡约100mm,再起吊小勾侧,使汽缸离开支持物

少许,大勾与小勾的位置,以保证汽缸盖不碰着地面为原则。

4、当大盖重量全部由大勾承担时,可缓慢全松小勾,取下低

压侧钢丝绳,将汽缸旋转180度。

5、将钢丝绳绕过尾部挂在小勾上,使小勾拉紧钢丝绳,把汽

缸尾部稍微抬高一点,慢慢松下大钩,使汽缸保持水平状态。

6、将汽缸平稳地放在垫木上,安装牢固,方可松去两吊钩。

(三)注意事项:

1、所有吊具及钢丝绳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无裂纹变型及损伤

折痕,行车应检查无毛病。

2、绑扎用的钢丝绳与汽缸棱角接触处应垫木块或布以免磨损钢丝绳。

3、翻大盖地点应足够宽敞。

4、工作人员不许站在汽缸和大小钩起落的方向附近,以保证安全。

四、汽缸的清理与检查: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检查记录汽缸接合面有无漏汽冲刷痕迹及有无锈蚀的地方。

2、用专用刮刀沿汽缸结合面周边方向将涂料刮干净。

3、检查清扫汽缸螺丝螺帽。

4、将水平仪器放在每次大修固定的位置,测量汽缸水平并做

好记录,同前次大修进行对照有无变化。

5、当汽缸接合面变形较大时,需进行研磨,在上汽缸结合面

上涂好红丹粉,垂直起落上汽缸数次,根据汽缸上红丹粉的印痕,刮平或研磨结合面,直到红丹粉印痕散布均匀。

(二)注意事项:

1、刮涂料时,不许刮起结合面金属和刮起纹路。

2、汽缸水平与上次比较相差过大,应查明原因。

(三)质量标准:

汽缸结合面的间隙在自由状态下前汽缸的0.03mm,后汽缸

0.05mm,塞不进为合格,有局部塞进,但不超过汽缸结合面的1/3为合格。

五、汽缸扣大盖: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汽轮机扣大盖前必须检查汽缸,清理干净,上、下汽缸的

隔板、转子、汽封等已分别装好,汽缸及转子内部间隙均已测量完毕,并验收合格汽缸内及凝结器内无任何工具及杂物。

2、用压缩空气吹扫上下汽缸内部。

3、在下汽缸装好导杆,涂上透明油。

4、用专用工具吊起大盖,用水平仪在纵横二个方向进行汽缸

大盖找水平工作。

5、把调整好的涂料均匀的涂在汽缸结合面上,厚度约0.05mm。

6、起吊大盖,对准导杆,缓慢落下,当上下汽缸结合面相距5~

10mm时打入定位销。

7、大盖完全落下后,盘动转子,检查内部应无磨擦声。

8、拧紧汽缸结合面螺丝,并对称紧,紧的要均匀。

9、装好导汽管及高低压汽封,调节汽门,疏水管等。

10、汽机检查完毕后,通知瓦式保温。

11、安装车衣。

(二)注意事项:

1、起吊工具及行车应检查无毛病。

2、上汽缸顶不得露出结合面。

3、扣大盖时,不准将大盖长时间悬挂在空中,汽缸要自由落

下,不得在最后扣盖时施加压力,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处理后再进行扣盖。

4、扣大盖过程中要严加警惕,不许任何东西掉进缸内。

5、车衣组合要完整牢固美观。

6、扣好大盖后,要及时紧固水平结合面上的各个螺丝,以免

涂料变质。

第二节隔板

一、吊上下隔板:

(一)检修工艺方法:

1、隔板吊出前应先测量隔板的轴辐间隙,做好记录。

2、吊隔板要用专用工具,专人指挥,慢慢起吊。

3、由前至后以次吊出各级隔板。

4、卸下上汽缸隔板的固定螺丝(卸前应测量各部间隙)。

5、吊上汽缸隔板的方法同上。

6、当隔板卡涩时,应用铜锤轻轻敲击活动后,再起吊,如很

紧时,应在隔板内浇上为煤油。

(二)注意事项:

1、吊出隔板应放在指定地点,并垫上木板。

2、吊出隔板后将汽缸内孔堵死。

(三)质量标准:

1、各级隔板幅向间隙0.150.20mm。

2、隔板与汽缸槽间隙1.5~2mm。

二、隔板的清理检查:

(一)检查工艺方法:

1、逐级检查隔板,导叶等是否有卷边。

突起松动、裂纹、伤

痕、开焊、脱落等现象。

2、检查隔板、销饼固定螺丝,销钉是否完好。

3、用刮刀、砂布将隔板及喷嘴的表面清理干净。

4、对所有轮缘与汽缸槽道接触处,应修理光滑平整,并涂上

干沿粉以防锈蚀。

5、如锈蚀严重,可采用化学清理,机械清洗等方法处理。

(二)注意事项:

1、喷嘴、导叶如有裂纹麻点等做好详细记录。

2、清洗时,不得损伤导叶。

三、测量隔板弯曲:

(一)检修工艺方法:

1、将隔板平面清扫干净,放于大平板上,用千分表测量隔板

的弯曲。

2、也可用大平尺放于隔板平面上,用卷尺测量隔板的弯曲。

四、隔板的安装: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汽缸内部清理干净,无任何东西,再用压缩空气将汽缸内

部隔板槽道清理干净,并涂干铅粉。

2、将清理好的隔板依次用行车缓慢而平稳地逐级装入汽缸。

3、上隔板用同样方法装入上好销饼,并检查各部间隙。

(二)质量标准:

1、压板与汽缸上半间隙为1mm。

2、压板与隔板上半间隙为0.1-0.5mm.

3、上下半隔板贴合后上半与压板间隙为2mm.

4、压板与汽缸中分面距离为0.5mm.

5、悬挂销至汽缸中分面距离,第一级隔板L=0.2,其余

L=0.1-0.2mm

6、圆头键与下半隔板间隙,第一级隔板与中间隔板为0~

0.02mm,其余为0.02~0.04mm。

7、圆头键与汽缸之间隙,第一隔板与中间隔板为0.01~

0.027mm,其余为0.02~0.076mM。

8、圆头键与汽缸键槽底部距离为0.5mm。

9、其余隔板与汽缸间隙为1.5~2mm。

10、中间隔板与汽缸间隙为0.5~1mm。

第三节汽封

一、汽封的解体: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拆下固定销饼及压板,沿汽封套槽取出汽封块,按标记依次拆光隔板汽封,高低压轴封。

2、把拆下的汽封块及弹簧片按顺序装入专用汽封盒内,妥善保管。

3、如汽封块锈死应先浇上煤油或松动剂,浸透锈蚀间分,再用木板垫着汽封块,用手锤反复敲打左右两侧接合面,疏松后,即可取出。

(二)注意事项:

1、在拆汽封块时,注意不要敲打汽封疏齿以免损伤。

二、汽封的检修清理和组装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检查汽封套,隔板汽封凹槽,汽封块等,应无污垢,锈蚀、裂纹、拆断、弯曲变形和毛刺等缺陷。

2、检查高低压汽封体在汽封洼窝内不得松晃,并能自由膨胀。

3、检查弹簧片弹性应适当,弹性太小或折断的弹簧片应更换备品。

4、在检查清理工作结束后,按原来的标记依次组装。

5、检查汽封洼窝内疏水孔应畅通。

6、汽封环要用手动压入并能自动弹回,固定铆装式汽封铆应

无松动。

7、测量汽封间隙用贴胶布的方法进行。

(二)注意事项:

1、对于有锈蚀的汽封套,汽封环、隔板汽封铆凹槽弹簧片等应

用砂布打磨干净,然后擦上黑铅粉以防再产生锈蚀。

2、固定销饼与压板上紧后不许高出结合面。

(三)质量标准:

C6-3.43/0.49型汽轮机

1、前后汽封径向间隙0.15-0.2mm。

2、隔板汽封径向间隙0.25-0.3mm。

C25-3.43/0.98型汽轮机

1、前后汽封径向间隙0.25-0.35mm。

2、隔板汽封径向间隙0.35-0.45mm。

第四节转子

一、起吊:

(一)检修工艺方法:

1、记录检修前通流部分间隙。

2、记录检修前转子窜动量,各主轴承间隙,并用桥规检查轴

颈下沉情况。

3、记录检修前靠背轮中心。

4、测量检修前轴颈杨度。

5、测量转子各处(轴颈、叶轮、推盘等)晃度及弯曲度。

6、测量记录推力盘及靠背轮的瓢度。

7、拆开靠背轮螺丝,并用顶丝顶开2~3mm。

8、吊转子前,拆出推力瓦。

9、检查专用工具和钢丝绳应良好。

10、在起吊转子的绑扎处应加衬垫或将起吊处用软料包扎。

11、将水平仪放在轴颈处,调整转子水平度,使转子没有倾斜

现象。

12、转子吊出后,平稳地放在专用支架上,并垫牢固。

(二)注意事项;

1、吊转子时,现场要有专人指挥。

2、起吊时,应有专人监护动静部分,不得有任何碰撞、磨擦。

3、不允许绑扎在轴颈部分进行起吊。

二、转子的清理与维修:

1、用小锤轻击轮盘,声音应宏亮,不应有哑音,有哑音即表

示该轮盘有松动裂纹。

2、对带有复环的叶片,也可用小锤敲打铆头,听其声音判断铆头是否有折断或松动。

3、检查时看全部表面有无冲刷,裂纹变形等情况,并作好详细记录。

4、清扫叶片、轮盘,务使干净,不应有水垢及铁锈。

5、轴封套用铜锤轻敲,无哑音,套在轴上牢固无松动。

6、检查推力盘及轴颈,光滑无损,否则应用精细油石打磨光

滑。

(一)注意事项:

叶片有击伤,卷边,裂纹应及时处理,要保证叶片通道线形,

限制裂纹发展,及时查明原因。

三、转子定位: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检查隔板前后汽封等,已正式组装完毕,用压缩空气将汽

缸内吹干净,下瓦上透平油。

2、将转子对准汽缸慢慢落下,吊入汽缸时,使轴径置于前后

轴承上动静叶;汽封齿尖与汽封槽不得碰撞,安放时,特别注意推力盘落入推力轴承时应对准。

严防擦伤推力瓦块合金表面。

3、将转子吊平,离开支架后,要用压缩空气将转子吹干净。

4、转子放入汽缸后,将主轴承上瓦盖上,以防止异物落入。

5、盘动转子,应无卡涩和磨擦。

6、测量记录调整前后的通流部分间隙。

7、测量各部分晃动度及主轴弯曲度。

8、测量记录及调整窜动间隙。

9、测量记录轴径杨度。

10、测量记录推力盘的瓢偏度。

(二)注意事项:

1、转子吊进下汽缸后,用大块干净的白布盖好,以防落入杂

物。

2、吊装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转子两头要有专人扶好,以

防晃动碰撞。

3、与检修无关人员严禁进入禁区。

四、动静叶间隙的测定: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汽轮机在大修解体推力瓦前及大修吊入转子,推力轴承组

装完毕后,需进行动静叶间隙的测定,并做好记录。

2、将转子从高压侧推向低压侧,使转子位于工作状态。

3、检查间隙,转子在汽缸内第一个位置,依照转子上的某一

记录(规定为零位)进行标定,并做好记录,目的在于下次大修时仍在相同位置测量,可以进行比较。

4、检查间隙时,转子的第一位置是规定将转子第一位置回转90度处,目的是检查第一位置的正确性,其次是确定叶轮在套装上可能的变形及是否扭曲。

5、动静叶间隙的测量是利用楔形塞尺或塞尺在汽轮机汽缸结合面两侧逐级分别进行,塞尺不能用力播入,如个别数值较大,应查明原因。

(二)质量标准:

C6-3.43/0.49型汽轮机通流部分间隙(mm)

级别

名称符号

1

2

3

4

5

6

7

静叶高度Li

30

30

33

50

78

18

155

动叶高度Ld

31

31

36

55

85

124

162

间隙a

4

4

4

45

43

5

间隙b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间隙c

5

5

5

5

3

4

4

C25-3.43/0.98型汽轮机通流部分间隙(mm)

复速级1.5±0.25mm1-6压力级1.5±0.25mm

7-9级1.5mm10级9mm

11级20mm12级25mm

五、转子扬度的测定;

(一)检修工艺方法:

1、将转子转至“0”位,用水平仪在规定位置测量轴颈水平。

确定扬起方向,记录一次读数。

2、将水平仪掉转180度,记录扬起方向及二次读数。

3、确定扬起方向及计算扬起数值。

a1+a2

1)如扬起方向一致,可立下式求平扬度数值a,a=

2

其中a1、a2为两次读数值。

a1-a2

2)如扬起方向不一致,可用下式求平扬度数值a,a=

2

其中a1为较大数、a2为较小数。

(二)质量标准:

1、扬度标准:

汽轮机转子向高压部分扬起,保证后轴承杨度为

零。

六、转子晃度及变曲度的测定;

(一)检修工艺方法:

1、将测量处用细砂布打磨光滑干净。

2、百分表放置在固定的汽缸平面或轴承座上,并安装牢固。

百分表应垂直于圆周表面(即通过圆心)。

3、将圆周分为8等份,并按逆时针方向编号。

4、测量前轻轻抽动千分表杆2-3次,若每一次均能恢复原位

时,说明百分表已安装牢固。

5、盘动转子,使表针分别在各点批指示下数值,转子复原后的数值与起始的读数值相符。

6、最大晃度是直径两端相对数字的最大差值。

7、转子弯曲度,即为最大晃动度的二分之一。

(二)质量标准:

1、轴颈的晃动度不大于0.03mm。

2、轴封套的晃动度不大于0.05mm。

3、叶轮缘的晃动度不大于0.1mm。

4、联轴器的晃动度不大于0.20mm。

5、推力盘的晃动度不大于0.03mm。

6、转子晃动度不大于0.02mm。

七、转子上各部件瓢偏度的测定;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检查转子部件端面瓢偏度时,须将两个百分表分别装在沿

直径相对180度的方向。

2、将圆周分成8等份按逆时转动方向顺序编号。

3、在开始测定(1,5)点将百分表的读数调整至零。

4、盘动转子分别记录两只百分表在各点的指示值填如下表。

5、百分表位于一直径上两标点处,读数的数差的一半,得数

上的最大数值为最大瓢偏度。

(二)注意事项:

注意表杆应与测量的平面垂直,测量点应靠近圆盘的外缘

10-15mm处。

(三)质量标准:

1、叶轮轮缘瓢偏度≤0.15mm。

2、联轴器辐轮瓢偏度≤0.02mm。

3、推力盘瓢偏度≤0.02mm。

检查转子瓢偏度记录:

百分表计位置

百分表读数(0.01mm)

读数的代数差(0.01mm)

瓢偏度(0.01mm)

I

II

I

II

1

5

2

6

3

7

4

8

5

1

6

2

7

3

8

4

1

5

第五节滑销系统

一、检修工艺方法:

1、对全部滑销系统进行检查使其各部间隙符合厂家规

定。

2、清理干净滑销间隙及杂物。

3、如果间隙过小或卡涩,应用刮刀刮平,若过大则需

更换新销。

4、合格的销要清洗干净,涂干黑铅粉,按打字钢号装入原处。

5、所有连接螺丝都应拆下清洗吹干后,涂上黑铅粉,按打字钢号装入原处,调整垫圈间隙。

二、质量标准:

1、承座和前座架间纵两侧间隙为b1+b2=0.04mm-0.06mm。

2、上部间隙为a=1mm。

3、后汽缸与导板间纵向键b1+b2=0.04mm-0.06mm。

4、顶部间隙为a=10mm。

5、前轴承座与前座架连接螺母之间间隙为a=0.1-0.12mm。

d=10mm,e=2mm。

6、后汽缸与后座架连接螺母之间间隙a=0.1-0.12mm,b2-b1=4-2。

第一节盘车装置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拆下盘车装置电机。

2、拆下进油管与油管道断开。

3、各部分进行解体。

4、清理各部件及结合面上的漆传及油垢。

5、检查蜗轮、蜗杆机构,蜗轮应完整无损坏,接触良好,接

触痕迹沿齿长不少于75%,沿齿高不小于65%。

6、检查弹性半联轴器,单列向心推力轴承无损坏。

7、检查各油管路及润滑油孔应清洁畅通。

8、检查各件应无锈蚀、损坏、裂纹、毛刺。

二、注意事项:

1、试转减速器箱轻快灵活,脱扣装置动作正确灵活 。

2、行程开关动作符合要求,销紧销动作正常组装完毕,正式投入前应试验电机的方向。

三、质量标准:

1、蜗杆与蜗轮保证间隙0.13~0.2mm。

2、盘车装置组装后,各水平结合面应清理干净,再不紧固螺丝的情况下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塞入。

第七节主轴承和推力轴承的检修

一、主轴承解体:

(一)检修工艺方法:

1、先拆下轴承盖上的所有附件,其次拆下结合面螺丝。

2、做好记号,吊起轴承盖。

3、拆除瓦枕(压盖)和轴瓦结合面螺丝,吊上瓦枕,上瓦做好记号。

4、测量轴瓦的间隙和紧力并作好记录,用桥规检查转子下沉的情况。

5、在转子吊出后,把下瓦取出,并做好记录。

(二)注意事项:

1、注意轴承盖与轴瓦顶部是否有垫片。

2、在拆装轴瓦时,注意不要将块乌金碰坏,取下轴承垫片,螺丝定位销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搞错。

二、主轴承的清理和检查:

(一)检修工艺方法:

1、将各轴瓦清理干净,轴承结合面用刮刀刮干净。

2、检查乌金情况,乌金如有剥落,气孔、杂物、槽道、裂纹等缺陷,若有上述去掉进行补焊,然后进行修刮。

3、检查轴瓦乌金与瓦胎的结合情况,可将轴瓦浸入煤油中,然后取出擦干净,表面用手按乌金,若发现瓦胎与乌金结合面有煤油挤出,则说明乌金脱胎,脱胎严重时,则应更换备品或重新浇铸。

4、检查轴瓦垫铁情况,先用塞尺检查垫铁是否有间隙,在轴承洼窝内涂上少许红丹粉,将轴瓦放入,轻轻研磨,吊起后检查着色印痕,若接触不良,须进行研刮。

其接触面在70%以上为止,在不承受转子重量时,下方垫铁与洼窝应用0.03~0.05mm的间隙。

(二)注意事项:

检查轴颈与乌金的接触情况,要求接触沿轴均匀分布,接触角60度以上,若接触不均应加以修刮。

(三)质量标准:

轴瓦两端留有20mm的乌金与轴颈下应接触,并留进油间隙约0.02~0.03mm。

四、轴瓦间隙与紧力的测量:

(一)检修工艺方法:

1、轴瓦两侧的间隙通常是用塞尺在轴瓦的水平结合面四角处测量,塞尺插入的深度约10~15mm。

2、顶部间隙的测量是用压铅丝的方法:

1)将粗约1.0mm,长约50~70mm的铅丝放在轴颈上两处。

2)在下轴瓦结合面处相对应的放上铅丝。

3)将上瓦扣上均匀紧固螺丝然后松开,吊起上瓦。

4)用干分尺测量铅丝厚度。

A1+A2B1+B2+B3+B4

5)轴瓦顶部间隙a的计算a=—

24

3、轴瓦紧力的测定:

1)轴瓦紧力也是用压铅丝的方法,但与顶部间隙测量铅丝放置位置不同。

2)将粗约1.0mm的铅丝放在已组合好的瓦(或瓦枕)顶部。

3)在瓦枕(或轴承座)结合处相对应地放上铅丝。

4)吊上轴承盖,均匀的紧螺丝,然后松开起吊轴承盖。

5)紧力的大小为结合面铅丝平均厚度减去顶部铅丝平均厚度之差。

6)发电机后轴承各部间隙同上。

(三)质量标准:

C6-3.43/0.49型汽轮机

1、汽轮机前轴承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为0.13-0.19mm,两侧间隙为0.2-0.23mm。

2、汽轮机后轴承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为0.15-0.21mm,两侧间隙(每边)0.20-0.23mm。

3、发电机前后轴承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为0.27-0.36mm,两侧间隙(每边)为0.13-0.18mm。

4、发电机、汽轮机前后轴承球面紧力为0.02-0.04mm,瓦枕紧力0.03-0.05mm。

C12-3.43/0.98-2型汽轮机

1、汽轮机前后轴承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为0.3-0.4mm,侧间隙为0.3-0.45mm。

2、发电机前后轴承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为0.2-0.4mm,侧间隙为0.3-0.45mm。

3、发电机、汽轮机前后轴承球面紧力为0.02-0.04mm,瓦枕紧力为0.03-0.05mm。

五、油档的检修:

(一)检修工艺方法:

1、卸下油档上的螺丝,用铜棒轻轻敲打取下油档。

2、将其结合面的油污清理干净,并用细铁丝捅油孔,使之畅通。

3、检查油档梳齿磨损情况应将梳齿顶修刮锋利。

4、在组装时,应在油档结合面处涂上漆传,组装好后,应检查各部间隙。

(二)注意事项:

大修时,油档应在找中心后修研。

(三)质量标准:

1、油档上部间隙0.2~0.25mm;下部间隙0.5~0.1mm;两侧间隙0.1~0.2mm。

2、推力盘油档间隙上部:

1.0~1.5mm;下部0.05~0.1mm;两侧0.05~0.1mm,0.2~0.3mm。

六、轴承的组装: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清理好各轴瓦及油室后取出油孔堵布,用压缩空气吹畅通,确认无堵塞,用面团粘干净。

2、给轴承洼窝及瓦枕加注透平油,分别装入瓦枕及下瓦。

3、检修后轴瓦及两侧间隙和瓦枕与垫铁之间间隙,下瓦垫块的间隙情况。

(二)注意事项:

1、轴瓦的记号应对好,不得安反。

2、安装的位置和进油孔就对准,并放正,销子顺利对孔。

七、推力轴承的检修:

(一)检修工艺方法:

1、检查推力瓦块乌金有无严重磨损,裂纹、变形剥落,脱开等现象。

2、检查推力瓦块与推力盘接触情况,依照印痕鉴别,其接触面积应占瓦块面积的75%以上且分布均匀,如达不到则应修刮。

3、在组合推力瓦轴承时,应在平板上细心检查瓦块的不平度,以保证瓦块受力均匀。

4、用千分尺测量瓦块的厚度,推力瓦块间的厚度应在1.5mm以内,各瓦块间和厚度差不得超过0.02mm。

5、汽轮机推力间隙0.3-0.4mm。

(二)推力轴承间隙的测量:

1、测量推力间隙,需要在推力轴承组装好后进行。

2、将百分表架固定在汽缸或轴承座结合面上,百分表的跳杆指向推力盘工作面的某一光滑面上。

3、按推力方向盘动转子,用木杆将转子推向低压侧极限位置,记下表面读数,两数之差即为推力间隙。

4、若要调整推力间隙,则可调整工作面的垫传厚度。

5、将推力轴承外壳向必要的一侧移动,即可使通流部分间隙轴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