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心理效应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5889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种心理效应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36种心理效应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36种心理效应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36种心理效应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36种心理效应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种心理效应1.docx

《36种心理效应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种心理效应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种心理效应1.docx

36种心理效应1

教育中的36种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苏东坡效应”

  

古代有则笑话:

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

住店时和尚将解差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了。

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

“幸而和尚还在。

”可随之又困惑不解:

“我在哪里呢?

”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

所以,鲁迅有一句人们都认可的名言:

“人贵有自知之明”。

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强调要了解学生,但却很少被要求要了解自己。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了解学生固然重要,了解自己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既了解学生也了解自己,才能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更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

那么,教师要如何了解自己呢?

  首先,要跳出“自我”这个圈子,突破“自我”的局限,“以人为镜”,通过与别人行为及优缺点的比较,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其次,利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消除认识“自我”的“盲区”。

一般地说,认识别人比认识“自我”容易,即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就要求自己要能够广泛地收集来自上下左右对自己的各种评价,并通过认真分析和判断来认识“自我”。

第三,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

因为这与正确认识“自我”密切相关。

这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主要有:

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能既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又不会被别人操纵,遇事能够冷静理智,不会感情用事等等。

第四,多参加各种有益的、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实践活动。

通过各种有益的、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实践活动,可以检测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而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二“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

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顾客挑选。

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

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道理很简单:

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的选择和判断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选择和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

如果一种选择和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选择和判断吗?

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和判断,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选择和判断。

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无法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扼杀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去,我们教师在向学生出示各类作业或考试题目时,其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其实既不符合实际也无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专家认为,作业或考试题目的答案允许有一定的模糊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大的选择和判断余地,还可以激发创新的兴趣。

毫无疑问,我们教师如果都像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那样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判断余地。

学生将来能够有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三“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

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

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

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

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

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

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个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传说皮格马利釜爱上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地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

  为什么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所做的实验会出现这种奇迹呢?

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们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上的学生特别厚爱。

尽管名单对学生是保密的,但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还是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理出来。

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

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

“爱”!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

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顽童当州长的故事,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叫做大沙头的贫民窟,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

罗尔斯小时候,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跟当地其他孩童一样,顽皮、逃课、打架、斗殴,无所事事,令人头疼。

幸运的是:

罗尔斯当时所在的诺必塔小学来了位叫皮尔.保罗的校长,有一次,当调皮的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

校长的话对他的震动特别大。

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

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主席。

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且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这个故事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

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管仲在做齐国的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

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由此可见,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四“增减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总是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

然而,人是复杂的,其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转变时,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为此,心理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其中有这么一个实验:

被试的八十名大学生,将他们分成四组,每组被试都有七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谈有关对他们的评价。

其方式是:

第一组为贬抑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缺点不说优点,第二组为褒扬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点;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优点;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缺点。

当这四组被试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

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这组的被试普遍觉得该同学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只是贬抑显得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

  实验的结果,使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即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我们的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我们的人更令我们喜欢他。

当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机械地照搬“增减效应”。

因为我们在评价人时,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很多,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说明一切问题。

倘若我们评价人时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都采取先贬后褒的方法,往往会弄巧成拙。

尽管如此,这种“增减效应”仍然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据:

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不是吗,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诸位教师,我们在评价学生时难免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的方法。

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这或许会增强评价的效果:

当你评价学生时可以先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五“贴标签效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

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

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

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

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

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

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

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6年,当时的新安江镇教办在全镇教育系统推出了30条“教师忌语”,实际上就是“贴标签效应”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

”、“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向功能的作用。

因为这样的语言回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

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性等语言,多用目标激励性的言语,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

当我们看见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怎么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负,你是虐待狂啊!

我跟他的父母讲,也揍你一顿,看你怎么办?

”“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小朋友的是吗?

”两种说法,两种效应,结果截然不同。

笔者曾听一位对孩子绝望的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我只求你做一个寄生虫(没出息,我只好养你一辈子)千万不能做害人虫(违法犯罪)!

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孩子就只能自暴自弃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六“蝴蝶效应”

  在紊乱学中,有一条叫做“蝴蝶效应”的原理。

据说,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了理论表述:

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

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

以学生评语来说,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家长的话可以不听,却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可谓“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

老师写给学生的评语,犹如一面镜子,学生会深信其真实,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份小小的操行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表现的书面鉴定,更是对师生相处、相亲、相知程度的检查,也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展示。

它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各自的容貌;它犹如心灵的“超链接”,能让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灵相互沟通;它犹如喜剧小品,让人在喜悦中接受教育;它犹如春风春雨,能使学生天赋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一位教师在谈到评语时激动地提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写道:

“我坐在财贸学院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给您写信。

还记得吗?

您在我本子上批过一句话——‘句子造得很精彩,希望你做人也精彩。

’从那时起,我一直努力使自己精彩,尽管我的基础很差,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但是我没有放弃努力……”这位老师为这名学生的努力感动,也为当初自己的批语感动。

他没有想到自己很随意的一句赞扬,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

反之,我们也常常看到,学校里的许多大事件(如学生斗殴、打群架),往往是从小事酝酿成的,所以教师要有“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要等事件闹大了再来处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七“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登门槛效应的存在。

加拿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直接提出要求,多伦多居民愿意为癌症学会捐款的比例为46%;而如果分两步提出要求,前一天先请人们佩戴一个宣传纪念章,第二天再请他们捐款,则愿意捐款的人数的百分比几乎增加一倍。

心理学家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这是因为,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

  不仅是对别人,登门槛效应对自己也发生作用。

在1984年的日本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两次夺冠,令人们大惑不解。

十年后,他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起初,我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终点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这里,山田本一运用的策略可以称为“目标分解法”。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对教师、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教育引导,使用目标分解法,运用循序渐进原则,则更会奏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八“过度理由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

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这种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原因在于,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九“南风效应”(情感效应)

  

《读者》刊登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同样,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

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

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南风效应案例:

有个初三的女学生深深地爱上了她的已婚的男教师而不能自拔,于是写了一封热烈的情书投入了邮箱,过后他又自怨自恨,恐惧万分,怕家长知道责骂,怕同学知道讥讽,怕这位老师从此鄙视她,她因此而感到无地自容,甚至想到死。

他想将信从邮箱取出,但已不可能。

第二天只好硬着头皮上学。

但看看老师的眼光,正常;同学的目光,正常;家长的目光和举动也没有什么异样。

她的恐惧感渐渐地减弱了。

但依然未免还有些紧张。

过了几天,这位男教师借故在班上发了一通牢骚,说现在的邮局真不负责任,常常将我的信件给弄丢了。

这位女生听了,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

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

  这位男教师对这件事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

它可以将信交给校长,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可以交给家长,以显示自己的高尚。

这样做,核心是一个“私”字。

他也可以找学生来教育一番,但感情这东西,似乎是不能以说教来阻止的。

于是这位教师选择了善意的谎言。

这是高尚的纯洁无私的爱,处理这件事也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艺术。

  学生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一旦明白你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他的心灵,形象地说,就会扣上全部的钮扣,整个封闭起来,进行紧张的心理防范。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严厉地说:

“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

”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往往扣好全部钮扣,想好应对措施。

教师的语言很难透过他本能的“护身符”,深入其心灵。

因此,教育者应从心理的因素研究入手,力图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创造心理相容的条件,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让他们脱去紧护心灵的外衣,敞开心扉,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十“光环效应”

  拍广告片的为什么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

为什么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呢?

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是根据我们对别人已有的了解而对他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

如果我们已经获得关于这个人的某些方面的好的信息,就更容易认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都不错,从而对这个人形成良好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又称晕轮效应。

我国的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一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在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严重者甚至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虽说歌星、影星与广告中的商品质量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明星做过广告的商品很显然会比由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拍广告片的商品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一所学校在高考中“放了卫星”,有关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校长乃至所整个学校都会增辉增色。

  名人效应就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

一般说来,外貌的魅力很容易导致光环效应。

传说杨贵妃死后,一位老太太拾到了杨贵妃的一只鞋子,她把这只鞋子拿到市场上展示,并索要1000文钱让参观者闻一下,愿意出钱的人竟然络绎不绝,这恐怕应该算是光环效应发挥作用的极至了。

但即使是在强调个人意识的今天,光环效应也并不因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行动而减弱。

青少年追星族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青少年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影星而极力的模仿这位歌星,从服装、发型到说话做事的方式,无一不是竭尽全力模仿。

一个有名的歌星的演唱会,票价会炒到几百元甚至千元以上,花上这么多钱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实际效果并不比电视里的好,但是许多人还是为能亲自感受一下现场听歌星演唱的氛围而情愿付出,而无比自豪。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一方面应该发挥光环效应的作用,打造名校长、名教师,宣传本校的杰出校友,培养尖子生,用以扩大学校的影响,用以激励学生和教师。

同时,也要注意,在评价教师和学生时要坚持实事求是,防止以偏概全。

  从学生说,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避免光环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过早地对新的老师、同学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老师、同学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第二、及时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老师与同学。

  第三、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是怎样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

  第四、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如作业、作文、值日等等,特别要注意处理发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大影响事情。

  第五、要敢于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尽可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缺点。

  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某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不快的事。

张老师认为自己评个高级教师是不成问题的,大多数教师也都这样认为的。

但是,李校长却另有一种看法,他认为,张老师的课上得不怎么样,理由是他听的那次课实在不好。

因此,决定暂时放一放。

  其实,张老师的课教得是不错的,李校长来听的那次课,主要是家里有急事,又加上他身体不佳,因此,上课时有些乱。

李校长由此就推论出张老师的课教得不好,又进一步推论出张老师不能评为高级教师。

  这是多么荒唐的推论,但是它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