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454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

《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史.docx

第二分册中国古代史

第二分册中国古代史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原始农耕(A)

1、诞生

时间: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

人类学会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生产性经济活动产生

意义:

标志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中国早期农业特点

●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

●南稻(长江)北粟(黄河)

●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有粟、黍、稻、稷、大豆等

3、典型遗址:

陕西姜寨遗址

●早期农耕聚落

●呈现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场景

●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炎黄传说(A)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口耳相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史料价值。

三、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与核心区域(A)

特征: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礼记·礼运》中的夏朝(A)

1、夏朝地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C2070)

2、夏朝制度

●社会:

(礼记·礼运)由“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二、二里头遗址(A)

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佐证了夏朝的历史。

2、文献与考古二重证据

相互印证: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印证了社会分化、夏朝国家权力的存在

相互补充:

文献记载比较系统,可以展现活动的历史场景,但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考古发现比较确实具体,但却是静态、零散的两者可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BC1600年商朝建立,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一、商朝的历史是信史(二重证据法)(B)

●印证方式——文献、甲骨卜辞、殷墟考古

二、方国联盟——联盟关系(内外服制)(A)

一种松散的方国联盟,商王是方国联盟共主。

“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三、青铜器与甲骨文(A)

1、青铜器(青铜时代)

特征:

主要是礼器;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与祖先或神灵沟通;政治权力的象征。

2、甲骨文

概况:

出土于殷墟

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具备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意义:

真实记载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

为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4课封邦建国和礼乐文化

一、西周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都城:

镐(今西安附近)

二、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A)

目的:

对新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

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首领,

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政治中心.

作用:

实现对殷人的合围控制

提高王权地位,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三、礼乐制度(A)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的:

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身份差异和权利义务

内容:

1、礼——人民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2、乐——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第5课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一、社会大变革(B)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北)

分期:

春秋和战国

经济变革:

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推广

结果:

经济领域的变革导致政治改革

战国时政治改革达到高潮:

从封邦建国制度(封建贵族世袭制)到中央集权大一统制的转变。

目标:

富国强兵

内容:

废除旧贵族,启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

二、百家争鸣(B)

1、背景

●社会转型,“士”阶层最为活跃,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供不同方案

2、地位

●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3、内容

(1)儒家

创立:

春秋孔子,核心观念“仁”、“礼”

发展:

战国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荀子,熔礼、法于一炉

(2)法家

兴起:

战国初期代表:

韩非、李斯

主张:

●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

●提倡“法治”,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

●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

地位:

受到当政者欢迎消极面十分明显

3)道家

代表:

以老子为始祖

主张:

●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态度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鄙薄世俗物质享受和财富权力追逐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地位:

对中国后世哲学影响深远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补性。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战国七雄(A)

齐楚秦燕赵魏韩——完成区域性统一

二、商鞅变法(A)

背景:

战国初期,秦国国势日弱 

目的:

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内容:

废除井田制度,奖励农耕。

废除世卿世禄、建县制和什伍连坐。

影响:

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三、秦帝国的建立(A)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先后兼并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四、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

1、中央集权体制

为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局面,而设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

最高官职为丞相(百官之长)、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诸卿,分工政务

●地方:

分郡、县两级,郡下辖县,县下设乡、里;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命,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2、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的措施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

交通:

建造弛道与直道,保证政令畅通

军事:

建筑长城,抵御匈奴;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

思想: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舆论

3、影响

中央集权体制成为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中央集权制度是指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2)过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3)积极作用: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独立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

(4)不利影响:

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短命而亡的原因(B)

◆滥用民力:

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

◆严刑酷法,焚书坑儒,极端专制

◆横征暴敛,赋税沉重

◆沿用打天下的经验治理天下不适应社会需要

◆统治集团的内讧和屠杀(秦二世),加速秦朝灭亡

二、陈胜、吴广的第一次农民起义(A)

◆BC209年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

◆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三、西汉的建立(A)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刘邦获胜,建立西汉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汉承秦制(A)

1、继承

◆继承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度)

2、变化

推行黄老思想,政令施行宽简疏缓

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度

含义:

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封同姓王为诸侯

原因:

吸取秦朝未行分封孤立无援短命而亡教训

后果:

封国势力增强,与中央政府矛盾日显,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二、文景之治(A)

政策: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措施:

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田租

废除秦朝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轻徭薄赋、省刑约法

评价: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形成“文景之治”

但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

第9课汉武帝时代

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A)

1、政治

加强皇权,裁抑丞相职权:

设立内外朝制

“内朝”(中朝):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宫廷决策核心

“外朝”:

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

加强中央集权:

创设刺史制度,中央特派监察官员,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权力

2、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概况:

(1)董仲舒、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定儒学为官学,“罢黜”其他诸子之学。

(2)在长安设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择官吏

影响:

(1)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2)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汉武帝的执政原则实质是“儒表法里”

3、对外政策(A)

三次战争解除匈奴威胁,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设置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

第10课光武中兴

一、东汉的建立(A)

公元25年南阳豪族刘秀(光武帝)

都城:

洛阳

二、光武中兴——刘秀以“柔道”治天下

1、背景:

东汉初年,经济凋敝

2、内容:

简政安民

政治:

废除王莽是繁密苛重的法令,平反冤狱,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裁并机构,整顿吏治;

经济:

节省财政开支,重行三十税一;

文化:

文教治国,礼贤下士,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

结果:

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光武中兴。

三、豪强地主(A)

1、原因

◆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势力建立

2、特点

◆政治上:

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官宦世家

◆经济上:

土地兼并严重,拥有自给自足的大庄园,驱使大量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军事上:

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

◆文化上:

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把持地方舆论

3、影响:

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第11课割据与分裂

一、赤壁之战(A)

交战双方:

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抗击曹操

结果:

孙刘联军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

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东南辖区

二、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A)

◆曹魏:

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

◆蜀汉: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孙吴: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A)

 

隋朝

三国

 

二、南方经济进一步开发

1、原因

南方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及生产技术的继续南迁;少数民族出居平原与汉族融合,共同开发南方;统治者的推动、自然条件优越等多方面因素。

2、表现

农业:

(1)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2)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和北方作物的引入,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手工业:

丝织、冶铸、造船、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比较发达

商业:

(1)长江中下游出现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

(2)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二、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B)

1、内容

都城:

迁都洛阳,摆脱保守势力影响

仿效汉族体制:

通用汉语、汉服、改汉族单音节姓氏、促进胡汉通婚

政治:

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三长制)和律令

经济:

均田制

思想:

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2、影响

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民族融合(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胡族吸收汉文化(汉语、汉服、姓氏、政治制度、尚和中庸的性格、以孝为先的品格等)

胡文化的优秀部分为汉文化吸收

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

畜牧业的生产技能与经验的输入推动中原经济多样化发展

胡族的生活习俗对汉族产生深远影响:

胡床的传入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和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

胡乐、胡舞、胡戏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第4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一、隋朝的建立(A)

建立: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定都长安

统一:

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统一局面

灭亡: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二、唐朝建立(A)

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定都长安

三、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B)

创立:

初创于隋朝(隋文帝),完善于唐朝(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机构和职能:

三省:

中央最高政务机构,中书(内史)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政事堂

创立:

唐朝设立,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

职能:

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

特点:

宰相集体议事

评价

古代官制重大变革,是皇权逐渐加强的产物,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既分工又合作,相互牵制监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受一定限制,隋唐皇帝尚无绝对专制独裁之权

四、科举制(B)

1、隋以前选官制度演变

方式:

西周:

世卿世禄(世袭制)

秦汉以来:

主要采取推举方式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局限:

庶族子弟多遭排斥

地方门阀扩展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

2、科举制

方式:

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

创立:

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

常设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尤受到重视,考取难度很大。

作用:

科举制打击门阀世族,为庶族参政创造条件。

普通士人皆可赴京应试,有利于网罗天下俊才,扩大政治统治基础。

人才选拔、官吏任用权力完全收归中央,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离心因素逐步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知识、学问、仕途相联系,提高了官僚的文化素质。

后世长期沿用(清末),影响深远。

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作用

积极作用和影响:

隋唐时,是一种优越的选官用人制度

消极作用和影响:

明清时,渐趋没落,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一、贞观之治与唐蕃关系(A)

1、唐蕃和亲:

唐太宗时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唐蕃友谊。

2、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为唐朝繁荣奠定基础

二、开元盛世(A)

时间: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

地位:

唐朝的鼎盛时期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A)

1、开通:

西汉张骞

2、范围:

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丝绸之路图)

3、作用:

对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粟特人)

丝绸之路的全盛

加强管辖:

设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西部疆域,确保交通安全顺畅

二、遣唐使(A)

◆新罗与唐朝互遣使节

◆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第五单元

两宋的繁荣和元的统一

朝代更迭

1、五代时期(907-960年)

——分裂割据

2、辽、宋、夏、金时期(960-1271年)

——多民族政权并立

3、元朝(1271、1279-1368年)

——全国统一

基本特征:

政治:

①北宋政权的制度创设,有效地防止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也带来了积贫积弱的后果。

②元朝统一全国,行省制度影响深远。

民族:

北方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兴起和扩张,形成多个政权并存局面。

经济: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至南宋完成。

文化:

活字、火药等创造发明,表明宋代科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一、宋朝的建立(A)

•960年赵匡胤(后周禁军将领)

•事件:

陈桥兵变

•都城:

开封

•宋建国后,结束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统一

•宋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二、文官体制(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B)

目的:

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

1、军事:

集中兵权

◆杯酒释兵权——解除高级将领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

◆军队部署实行内重外轻,拣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进军,老弱士兵留地方厢军。

◆采取更戍法,防止将领分立割据

2、政治:

重用文官

◆科举提拔大量文臣

◆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员

——形成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国家分裂;但是官僚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酿成国家积贫积弱的恶果。

三、科举制的完善(A)

宋朝继承并完善隋唐科举制

(一)内容

1、考试制度和规则

•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由皇帝亲临复试

•创设弥封、誊录制度

•保证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2、考试内容

宋初仍以诗赋取人,宋中期以后增加策论

(二)意义

•为宋朝选拔大量文官人才

•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积极影响

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一、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A)

1、辽的建立

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2、澶渊之盟

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间的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3、西夏的建立

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国,史称西夏。

1044年形成了北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二、靖康之变与南宋建立(A)

1、金的建立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2、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攻入宋都开封,俘虏北宋徽宗、钦宗等数千人北撤,史称“靖康之变”。

3、南宋的建立

1127年,赵构称帝,是为宋高宗。

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1141年“绍兴和议”形成宋金长期对峙局面。

三、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A)

1、蒙古建国:

•1206年,铁木真被推为蒙古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蒙古建国后,灭西夏、金,三次西征,建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

2、元朝建立:

•1271年,忽必烈继位,依中原体制建国,定国号“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北京)

3、元灭南宋:

•1279年南宋灭亡,元统一全国。

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海上丝绸之路(A)

1、背景

•西夏的兴起使通往西域的的中外商路受阻

•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造船业发达和航海技术提高

2、表现

•南宋时,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

•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

•设有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专门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海外贸易商品:

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

路线:

以泉州为起点,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东北非洲

——宋代海上商路:

“海上丝绸之路”(“香料之路”)

3、影响

v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

v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第21课辉煌的科学技术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A)

北宋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术。

为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早了4个世纪。

传播:

13世纪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中亚、波斯和欧洲

影响:

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巨大影响

二、火药武器发明和使用的影响(A)

发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武器的国家,南宋时发明“突火枪”,宋元时发明“火铳”

传播:

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

影响:

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三、沈括与《梦溪笔谈》(A)

笔记体裁的科学著作

作者:

北宋科学家沈括

价值: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22课元朝的统一

一、行省制度(B)

•政治制度:

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目的:

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

•中央政府:

•中书省(“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与隋中书省比较)

•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台-掌管全国监察

•地方机构:

•确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腹里”(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古代行政制度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二、宣政院(A)

元朝时,吐蕃由中央宣政院兼管,西藏自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三、澎湖巡检司(A)

元朝后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朝代更迭:

明朝:

1368-1644年

清朝前期:

1636-1644-1840

基本线索:

政治:

明清时期,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至于顶峰

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经济:

商品贸易有长足发展

中外交往:

明清之际,早期的西学东渐

从海禁到闭关锁国,拉开与世界先进地区差距

第23课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一、明朝的建立(A)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定都:

应天(今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

灭元:

1368年,北上攻灭元朝

二、内阁制度(B)

1、形成过程

•朱元璋即位后,加强皇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延续1600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集皇帝、宰相于一身,独揽决策、行政大权,力不从心

•朱元璋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

•明成祖选拔翰学士入文渊阁,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2、职责:

•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等

3、实质:

•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旨意行事,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宰相不可同日而语

三、厂卫机构(A)

v目的:

对地方实行严密控制

v手段:

以法外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

v“厂卫”机构:

锦衣卫(朱元璋设)东厂、西厂、内行厂,由皇帝直接指挥

v结果:

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集权程度空前

第24课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一、清朝建立(A)

•1616年,满族努尔哈赤建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二、清军入关(A)

•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

•清军入关,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第25课康乾盛世(上)

一、军机处的设立(B)

1、清初(顺治帝时)

•仿效明制,设置内阁,作为协助皇帝办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保留源于满族旧俗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不经内阁商定军国大事,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2、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以钳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将内阁部分职权归于内廷,但作用有限

3、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4、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同虚设

——皇权空前加强

军机处

时间:

雍正帝设立,乾隆帝加强

原因:

应对西北战事

职能:

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如:

“廷寄”、“交片”)

成员:

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

作用:

精简行政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君主专制上升到顶峰

二、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A)

1、抗击沙俄(东北)

•沙俄于17世纪中叶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

•康熙时,两次雅克萨之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