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696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docx

高中地理答题模版总结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

(附加):

等值线的描述方法:

①延伸方向或走向:

南北/东西走向

②递变规律:

从····向···递减或递增

③极值:

位于闭合区间:

最大值分布····最小值分布····

④等值线的疏密:

反应了空间差异的大与小

⑤有弯曲的地方回答弯曲(什么位置,哪里弯曲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判断

自然地理部分

⑴:

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度/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2)地形(地貌)特征:

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等方面概括.

⑶地表环境特征:

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⑷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⑸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

⑹农业生产特征:

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⑺工业生产特征:

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⑻自然资源特征:

资源的总量、资源的空间、资源种类、人均占有量、资源组合状况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

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

(即太阳辐射:

决定因素):

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

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

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

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

暖流:

增温增湿;寒流:

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

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

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季风等影响

8.人类活动:

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

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

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

距海远近

5.洋流:

暖流:

增温增湿;寒流:

降温减湿

6.下垫面:

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

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

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

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

有无、长短

4.水位:

高低、变化特征,丰水期、枯水期汛期时间、长短(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

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源地、流经地区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宽窄,深浅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

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

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

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

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

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

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

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

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社会人文地理部分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

平原(冲击扇、三角洲)、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海拔高度、坡度等

2.气候:

气候类型、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土壤:

水分(湿度)、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盐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

4.水源(灌溉水源:

高山冰雪融水、河湖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河湖密度、水量、季节变化、旱涝等

5.生物资源:

种类、分布、数量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市场距离、人口数量、消费水平高低和消费习惯

2.交通:

海运及内河航运、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3.国家政策价格的调节、政策性补贴、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4.劳动力:

数量、素质、价格

5.科技: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机械化水平发展

6.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理位置:

地形平坦广阔

2.水源因素靠近水源地,以便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

3..资源因素:

原料、燃料

4.土地因素:

土地租金、平坦开阔的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因素

2..交通因素:

(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

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3.科技因素:

科技水平高

4.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价格、素质

5政策因素:

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6.工农业基础:

7基础配套设施:

齐全

8[环境因素]多从风向、水源、固体废弃物及距市中心远近来分析

其他因素:

9.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10.军事因素:

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

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

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

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

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

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

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

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

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

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

美国波士顿)

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

耶路撒冷)

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

日本筑波)

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

黄山、泰安)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

a.平坦:

对选择限制少;

b.起伏大:

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

c.河流湍急:

不利航运

2.地质:

a.喀斯特地貌:

防塌陷、渗漏;

b.地质不稳定:

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

a.公路、铁路:

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

b.水运、航空:

防大雾、大风

4.土地:

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

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适用于:

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

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适用于:

国道)

3.其他:

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相对位置

「自然条件」

1.农业条件:

a.地形(类型、土地类型特征<如:

以耕地、林地、草原为主等>、土壤)

b.气候(类型、水热条件、光照、热量等)

c.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河流、湖泊)

d.生物资源(如:

气候类型特征有关的生物、农作物特征)

2.工业条件:

矿产资源(如:

海盐、能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包括:

劳动力的素质、质量)

2.交通

3.市场

4.科技

5.历史:

包括:

工农业基础

6.国家政策

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利影响:

⑴景观变化:

①地形:

城市改变地形或依地形而建→破坏地形结构→引发灾害隐患

②植被:

破坏自然植被或植被覆盖率减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③气候:

引发热岛效应,密集的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④水循环:

导致地表径流增多,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减少

⑵产业结构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

①第二产业增加→环境污染加重: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

1第三产业增加→服务设施增加,功能增强,城市地位上升。

(3):

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等问题。

第二版块应用案例模板

区位选择类问题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

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

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

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

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

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

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

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

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

设立原则:

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

设立原则:

市场最优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

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

有利于蒸发

2.地形:

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

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

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

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4.洋流:

(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交汇处深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营养盐类,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

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

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

交通便利

3.军事:

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

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

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

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

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

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

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原因分析类问题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a.流域广,支流多;

b.含沙量大;

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

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

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

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

「自然原因」

1.气候:

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河流:

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2.利用不合理:

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治理措施:

(开源,节流)

1开源:

①合理开发和提取利用地下水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③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④海水淡化⑤人工增雨

2节流:

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②重视农业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④加强管理,防止水体污染,提高用水效率。

☆土壤盐碱化

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盐分在地表聚集

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④碱性土壤

(2)人为原因:

①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在地表不断积累导致盐碱化,次生盐渍化。

(只灌不排、大水漫灌)②沿海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治理措施:

①引淡淋盐;井排井灌;②生物措施;农田覆盖,施有机肥,种植水稻,耕作培土,植树种草;③水利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完善排灌系统,合理的灌溉,引洪排灌,灌溉洗盐;④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⑤化学改良:

使用化学改良剂

 

☆水土流失问题:

区域一:

黄土高原:

A.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表植被稀少,对地面保护差;

③地形:

地形起伏大,斜坡多,地表脆弱。

④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

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人为原因:

①人地矛盾突出,人口增长迅速;

②毁林开荒,开垦陡坡,植被破坏严重,过度樵采,森林覆盖率下降

④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

⑤过度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建水利等开发建设不当。

C.治理措施:

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矿山恢复植被

②工程措施:

缓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兴修水库以减少泥沙入河;

③农业措施:

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因地制宜的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

④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D.治理的意义:

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二: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A.南方低山丘陵存在的重大生态问题是什么?

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乱砍滥伐森林,强取耕地与薪柴。

措施:

①封山育林;②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革新炉灶,节省燃料;④大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

B.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

(单位面积流失土地的损失、表土的恢复能力、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①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与产值较高

②多石质山地,表土被侵蚀后很难再恢复;

③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C.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效益?

(土地潜力、农民收入、生态)

①低山丘陵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②人多地少——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压力、安置闲暇劳力,增加农民收入;

③生态环境脆弱——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D.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有什么特点?

怎样治理?

特点:

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

治理:

增施有机肥、补充石灰、掺入砂子。

⑾荒漠化问题: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②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③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④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

①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②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治理措施:

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②控制载畜量;③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④调节农林牧之间的用地关系,退耕还林、还牧;⑤建设人工草场;⑤推广轮牧;⑥采用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⑦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意义影响类问题

☆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

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

(总体促进文化繁荣)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

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

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交通:

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经济:

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

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建立卫星城的意义:

①分散大城市的职能,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②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分散人口压力

③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对西部的意义:

①可以将西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②推动西部电力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③优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④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⑤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对东部地区:

①改善东部地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②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压力;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④推动东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问题及其影响:

管道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工程建设可能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或荒漠化,工程难度大,要注意环境保护。

6、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

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中国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价值作用类问题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

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

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3.河道:

宽阔平直,水深,含沙量小。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自然界中森林的作用:

1.调节气候

2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3保持水土

4.防风固沙

5.涵养水源

6.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7.稳定大气成分

8.吸烟除尘

方法措施类问题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

调洪

中游:

分洪、蓄洪

下游:

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

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

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水资源不足的解决措施:

1.开源: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

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工业可持续发展):

①调整产业结构:

一方面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延长产业链,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③改善交通等基础设建设,完善交通网;

④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

⑤消除污染,整治环境,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⑥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发展。

⑦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类资源,。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生态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经济③: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供农畜产品附加值。

④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3.社会:

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的比重。

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⑼湿地问题:

A.湿地的形成:

例:

请解释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形成沼泽地的原因。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②纬度位置高,气温低,地处湿润地区,水分蒸发弱;

③土质粘重,且有永久性冻土层,阻滞地表水下渗。

④夏秋多雨,降水多

⑤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

B.湿地的功能和效益:

①调节气候,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净化污染,净化水质;

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④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防止自然灾害

⑤降解污染物

⑥沼泽还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景观旅游、教育科研等经济和科学价值。

C.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

自然:

①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湿地的蒸发

②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人为:

①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造成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

②湿地污染加剧,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水质变坏;

③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平衡;

④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

⑤湿地保护投入不够,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D.采取措施

①加强该区域湿地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②通过退田退耕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状况,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③:

避免盲目的围垦开发,加强污染源控制,防止水质恶化。

④通过实施宣教和培训工程,提高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意识。

⑽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

1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②加强城市道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