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2726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docx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滨海县站及相关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1编制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8314—2009)

(2)《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

(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5)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工程滨海县站结构施工图8-1-02,及其它设计文件

2工程概况

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北起连云港市赣榆北,南至盐城市盐城北站。

滨海县站及附属房屋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会农村。

滨海县站站房建筑面积为10061㎡,站房中心里程为DK165+650,1-4轴及11-14轴层数为3层,主体结构总高度为16.57米,5-10轴层数为1层,屋面网架结构主体最高处为17.55米。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候车大厅屋面为钢网架结构。

基础形式为柱下承台+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桩径800mm。

风雨棚建筑面积为9225㎡,基础形式为柱下承台+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桩径600mm。

附属房屋建筑面积为5301.29㎡,基础为高压旋喷桩基础,主体结构采用框架或砖混结构。

3测量的准备

3.1仪器准备

为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确保测量控制及测量放线的质量,配备以下测量设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精度要求

备注

1

华测GPS

1

台套

水平4.2mm,

垂直5.7mm

X10

2

普通水准仪

1

3mm

DS3

3

普通经纬仪

1

2″

DJ2

4

50m钢卷尺

1

1mm

5

5m铝合金塔尺

1

1mm

6

对讲机

2

3.2人员准备

测量队设组长1人,组员3人。

负责滨海县站及附属房屋的全部测量工作。

3.3控制点准备

为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及时联系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现场交桩,并进行复测。

站前施工单位提供的交接桩记录表如下:

工程名称:

新建连盐铁路工程

工程地点:

滨海县站

车站中心里程:

DK165+580

序号

桩点名称

桩位置

坐标值

绝对高程

轨顶高程

备注

1

CPII293

DK164+176

X=3771353.7781

Y=508594.6009

4.4019

9.499

2

CPII294

DK164+811

X=3770932.6774

Y=509072.3531

3.1597

9.499

3

CPII295

DK165+247

X=3770796.8089

Y=509514.5196

4.2133

9.499

4

CPII296

DK166+195

X=3770180.8322

Y=510236.8221

4.0278

9.499

5

JD

DK165+580

X=3770412.1080

Y=509643.8990

6

JD-30

DK165+580

X=3770436.2260

Y=509661.740

7

JD+30

DK165+580

X=3770387.9890

Y=509626.0590

8

6-60

DK165+520

X=3770447.7900

Y=509595.6620

9

6+60

DK165+640

X=3770376.4260

Y=509692.1360

4测量允许偏差

4.1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测量精度的技术指标

4.1.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适用范围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钢结构、超高层、连续程度高的建筑

±9

1/24000

二级

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

±12

1/15000

三级

一般建筑

±24

1/8000

4.1.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

中误差(mm)

路线

长度

(Km)

水准仪

型号

水准

标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

或环闭合差(mm)

与己知

点联测

环线

或附合

平地(mm)

山地(mm)

二等

±2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L

__

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L

±4√n-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

√L

±6√n-

五等

±15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

√L

4.1.3基础桩位放样允许偏差:

项目

内容

允许偏差(mm)

基础桩位放样

单排桩或群桩中的边桩

±10

群桩

±20

4.1.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然后据此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误差(mm)

外廓主轴线

长度(L)

L≤30m

±5

30m<L≤60m

±10

60m<L≤90m

±15

90m<L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4.1.5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总高

(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90m<H

20

4.1.6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总高

(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90m<H

±20

5平面定位控制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的原则。

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施工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等合理布设。

本工程以站前施工单位交桩时提供的4个CPII点为依据,在GPS手簿中输入参数时确保中央子午线经度、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投影面与设计成果保持一致,本工程控制测量平面坐标系设计单位采用北京54坐标系。

根据建立好的坐标系,利用GPS在房屋四角处建立新的控制点,并根据需要加密导线控制网。

6高程控制

根据GPS手簿中建立好的坐标系,在建筑物四周引入新的高程点,作为房屋工程控制的依据点。

7工程控制网要求

7.1控制桩具体作法及保护

轴线桩点用钢筋端面上刻十字丝控制,周围用砖砌筑,

顶面略高于地面,并埋于土层以下,上搭钢管栏杆保护。

水准控制点同样可采用此钢筋桩面。

各桩作醒目标识以利保护。

7.2控制网周期性校测

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每年校测2次,分别在雨季后和冬期结束之后,将校测结果记录,以保证控制网精度。

8结构工程施工测量

8.1基础开挖放线

(1)根据建筑物平面图、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分别用白灰洒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槽上口线。

(2)承台垫层上基础放线:

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在垫层上。

8.2基础施工测量

8.2.1.标高控制:

根据场地高程控制网,分三处向基坑内引测标高,引到坑底后校测其高差,误差应小于3㎜。

在坑底四角钉上小木桩,在木桩上抄水平线,以控制桩基,确定清理土方的高度。

8.2.2桩基测设与控制:

根据施工图纸坐标,经复核后采用GPS坐标法进行。

钻孔桩桩位中心点放出后标出点位,打好护桩。

护桩一般用50mm×50mm木桩打入中心桩位附近,并用水泥灌注使其牢固。

距离视桩径而定,护桩长度视实地地质而定。

8.2.3垫层放线:

垫层打好后,由主轴线控制桩向垫层上投测主轴线,在垫层上校测其间距,角度符合要求后,根据主轴线加密细部轴线,放柱、墙细部尺寸等。

8.2.4建筑物达到±0.000后,在建筑四大角测设主轴线,并标示于结构表面上,以利于竖向投测引至每层楼面放线。

8.3±0.000以上结构施工测量

1)平面位置确定:

在首层板面放线时要根据计算好的坐标,应用GPS将坐标引测到首层板面,然后再根据站房首层图纸中所注的主要控制轴线坐标数据,定出其交点位置,根据主要控制轴线将其它细部轴线和墙、柱的准确位置定出;并根据主体结构形式,在一层板面上布设轴线(或轴线外移1米控制线)竖向投测点(轴线内控点)的位置。

2)各层高程传递:

(1)传递位置应选择上下贯通,竖直量尺的条件,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以便校核使用。

待首层柱模板拆除后,及时向上引测高程点,一般为建筑50线并用红三角标注。

(2)传递到施工层上的标高点,其高差在≤3㎜之内。

传递高程所用钢尺应尺身铅直,并应按照检定值计算尺长改正、温差改正。

传递高程高程时应避开大风天气,以免影响标高传递精度及工程质量。

(3)高程竖向传递的误差详见高程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表。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标高竖向传递

(H)

H≤30m

±5

30m

±10

60m

±15

90m

±20

(4)根据施工进度,及时抄测每层的建筑50控制线,闭合后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同时附“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报请监理验线。

详见高程传递示意图:

(5)传递方法详见示意图:

计算公式为:

b2=H0+a1-(b1-a2)-HA

尺长改正公式:

ΔD

=

温差改正公式:

ΔDt=0.000012×(t-to)×D’

9装修工程测量

9.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9.1.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

9.1.2测设50cm水平控制线:

50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室内的50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

防止误差扩大。

项目

精度要求

水平线(室内、室外)

1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

2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铅垂线

室内

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mm

室外

高于1/3000

9.1.3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用用红外激光水平仪检测。

10沉降与变形观测

10.1沉降观测点的平面位置

观测点的位置及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而定。

本工程在建筑物四个角框架柱及变形缝两侧框架柱上设置沉降观测点。

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委托给有资质的测量单位,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地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直到施工主体时埋设永久性观测点,应专人定期观测,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

工程交付后,将有关资料移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在开始时间隔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10.2非周期性观测

(1)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施工后观测一次。

(2)大量降水、积水后观测一次。

(3)出现特殊情况时,依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4)施工期间因故停工三个月以上,停工前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5)塔吊沉降观测:

①在雨季来临前观测一次。

②雨季后观测一次。

③雨季中及雨后观测一次。

10.3变形监测

(1)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观测期间使用一种仪器,固定操作人员,消除因仪器的自身系统误差和人眼的视觉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2)埋设观测点和施工阶段的观测过程中,对基准点和观测点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定期派专人检查,确保基准点和观测点不被破坏,保证位移观测顺利进行;

(3)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必要时照像存档。

首次观测结束后做好初始值的记录工作,以后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并汇总、计算位移量编制时间位移量表。

监测数据、资料要及时整理,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

10.4塔吊观测

为保证塔吊使用安全,塔吊自安装之日起,需对塔吊进行垂直度观测,避免不均匀沉降造成塔身倾斜。

塔吊观测实行“三固定”(人员固定、观察线路固定、仪器固定),方法为:

在塔身上布设4个固定点,以±0.000m高点为后视,塔吊安装后的第一月内,每周观测一次,如果塔吊均匀沉降,以后每半月观测一次(升塔吊、雨后均须进行观测),并画好表格,做好记录,对塔基四角进行平常沉降观测。

塔吊垂直度的观测方法:

(1)经纬仪要与塔身垂直。

同时根据塔吊的高度确定经纬仪与塔身的距离,尽可能可以测量塔身的全高,可以测塔身标准节的两边的主角钢(方钢)便于计算或估算。

(2)经纬仪应顺着起重臂的方向,即经纬仪应在起重臂或平衡臂的下方,如果经纬仪与起重臂方向垂直,则塔身必定向平衡臂方向偏斜,测量数据是不准的。

(3)应测量塔身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即南北偏差及东西偏差)。

塔吊起重臂应随着经纬仪的移动而转向,保持与经纬仪同向。

垂直度的测量标准

(1)不加附着时(自由高度)塔身垂直度≤4‰。

(2)加附着后最上一道附着以下垂直度≤2‰,附着以上垂直度≤4‰。

(3)垂直度的计算应是:

偏差值/测量的高度。

11验线制度及放线准则

11.1验线制度

验线工作是发现测量放线错误和评定放线精度是否合格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经自检、专检合格后,再报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验线工作的工作制度。

11.1.1验线前放线人员准备好有关测量资料,供验线部门核验。

11.1.2验线过程中,验线人员应对有关图纸、变更洽商和测量依据点位等原始资料进行核实,保证验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11.1.3验线完成后应记录验线数据,填写测量复核记录并签字齐全。

11.1.4未经过验线或验线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1.2放线准则

为了及时准确地作好施工测量工作,测量放线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

11.2.1对工程认真负责的准则。

11.2.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准则(既先测设精度较高的场地整体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1.2.3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准则。

11.2.4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准则。

11.3施工测量管理措施

11.3.1项目经理部设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搞好施工测量工作。

11.3.2项目经理部应配备足够精度和数量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各仪器和设备应具备年检合格证书。

11.3.3施工测量前,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和设计图纸与设计资料,对于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必须进行复核。

11.3.4所有测量放样数据必须进行复核,放样的点位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检核。

11.3.5对施测的轴线控制点、中线控制点、施工水准点等定期进行复测,并对控制点、线进行保护。

11.3.6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雨天或强阳光下测量应打伞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

11.3.7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员保管。

仪器存放在通风、干燥、常温的室内,并要放入防潮、防盗的柜中。

11.3.8各项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测量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和损坏,对于测量原始资料和成果要坚持签字制度,建立测量资料台帐,归档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