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050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docx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慈善进校园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

“慈善进校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慈善教育是一项造福民族未来的重要工程。

根据海口市教育局及海口市慈善总会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刻领会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的精神,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培育慈善理念,大力弘扬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全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组长:

谭漫书(校长)

副组长:

徐如社刘进球辛建斌

组员:

谢辉王树国、、、

三、实施方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思想指引行动,认识的高度决定活动开展的力度。

在“慈善进校园”活动中,首先在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学习文件精神、形成共识、建立领导小组;其次,在教职工大会和学生大会上动员宣传“慈善进校园”活动,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利用横幅、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广播站、校园网等,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

2、搭建平台,落实途径,贯彻精神

学校要求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授课内容中增加慈善理念、慈善行为、典型人物和事迹等内容,将《慈善读本》教学活动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相结合;

班会课是德育的主阵地。

学生工作处进行统一部署,在班会课开展慈善故事会、慈善知识竞赛活动,学习交流讨论《慈善读本》重要章节或话题。

将“慈善进校园”活动与班会课相结合;

开展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慈善主题活动,运用黑板报、手抄报、墙报、作文、摄影、绘画、征文、演讲、报告等形式开展慈善文化传播教育。

将“慈善进校园”活动与学校主题活动相结合;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学会知恩、感恩,懂得报恩,施恩,培养学生博爱大爱的情感和品质。

将“慈善进校园”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3、构建体系,规范评价,推动工作

“慈善进校园”活动不仅是学校的事,家庭、社会也义不容辞。

利用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中向学生家长宣传慈善文化理念,提高家长的慈善意识,号召家长积极参加慈善募捐、公益活动。

用家长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自己的孩子。

每个学生也要争当传播慈善文化的小使者,通过小手拉大手,把慈善文化向家庭、社区延伸;利用社会慈善事业的机构与资源,例如福利院、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组织和社会上的“慈善讲师团”、海南特区报等都能为活动助力。

制定适合本校师生参加慈善活动的激励机制,运用常规性的道德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并对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使学校对师生的慈善行为有个公正的评价,推动“慈善进校园”活动深入全面开展。

学校开展“慈善进校园”活动,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相信开展这一活动将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我校将认真组织,严密部署,抓出成绩,抓出实效。

          

 

  附:

月份主题活动工作安排:

主题活动一:

“慈善进校园”启动仪式

1、时间:

全校活动(2014年11月)。

2、地点:

田径运动场。

3、领导、学生代表讲话。

4、赠送《慈善读本》。

主题活动二:

《慈善读本》教学研讨课

1、时间:

2014年12月

2、授课教师:

各班主任教师、品德课教师。

3、活动年级:

小学、初中。

4、活动形式:

听课评课。

主题活动三:

慈善巡讲团报告

1、时间:

2014年1月

2、授课教师:

慈善人士

3、活动年级:

小学、初中。

4、活动形式:

听报告。

主题活动四:

慈善文化征文、演讲比赛

1、时间:

2015年3-4月。

2、指导教师:

各班主任、语文组教师。

3、活动年级:

小学、初中。

4、活动形式:

征文、演讲。

主题活动五:

慈善文化展评

1、时间:

2015年5-7月

2、指导教师:

各班主任教师、学工处。

3、活动年级:

小学、初中。

4、活动形式:

黑板报、手抄报、墙报、摄影、绘画展评。

主题活动五:

慈善公益活动

1、时间:

2015年8-12月.

2、指导教师:

各班主任教师、学工处。

3、活动年级:

小学、初中。

4、活动形式:

发放慈善宣传材料、志愿服务、爱心帮扶等实践活动。

附“慈善进校园”经费开支

1、购书本,计70000.00元

2、制作横幅、活动背景

3、奖品

4、租车

5、饮用水

 

《慈善读本》进校园实施方案

 

程泗淀中心小学

2012年3月23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精神,绍兴市慈善总会与绍兴市教育局合作,在市区中小学校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

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慈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中小学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弘扬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把慈善文化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对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实施时间

2013年——2015年

三、活动内容

1.开展“慈善读本进校园”教育活动

由绍兴市慈善总会向市区的中、小学生赠送中华慈善总会编写的《慈善读本》(小学版和初中版),以《慈善读本》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补充教材,通过慈善故事、慈善知识、慈善体验等内容,让慈善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建立慈善公益教育实践基地

由绍兴市慈善总会牵头,在市区范围内建立、命名一批慈善公益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市区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感悟慈善、体验慈善、践行慈善。

3.建立慈善文化讲师团

由绍兴市慈善总会牵头,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慈善人士建立慈善文化讲师团,市区中小学开展巡讲活动。

4.开展校园慈善文化系列活动

(1)开展慈善主题征文比赛。

在市区范围内,面向广大师生、家长开展征文活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评比。

(2)开展慈善演讲比赛。

组织市区中小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比赛分为初中段和小学段,渲染慈善氛围,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

(3)开展慈善摄影比赛。

以“人人可慈善”这一主题开展慈善摄影比赛,引导广大师生、家长通过摄影的方式,宣传和记录身边的好人善行,感悟慈善的内涵,同时,开展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优秀作品在《绍兴慈善》杂志和相关媒体上刊登。

(4)开展“我为慈善献一计”征集活动。

在市区范围内,面向广大师生、家长开展“我为慈善献一计”征集活动,为我市的慈善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届时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好点子评比活动,评选结果在《绍兴慈善》杂志和相关媒体上刊登。

四、实施步骤: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总体上安排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启动阶段(2013年)

1.2013年4月底前,由市慈善总会牵头,制定“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并于4月下旬启动“慈善读本进校园”教育活动,由绍兴市慈善总会向市区的中、小学生赠送中华慈善总会编写的《慈善读本》(小学版和初中版),市教育局协助做好《慈善读本》的发放工作。

2.2013年6月底前,在市区范围摸排并命名一批绍兴市慈善公益教育实践基地,为今后中小学校开展慈善教育宣传活动提供实践场所。

3.2013年9月底前,建立慈善文化讲师团,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慈善人士建立慈善文化讲师团,为今后在市区中小学开展巡讲活动提供师资。

4.2013年7月-10月,由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局联合媒体共同主办慈善主题征文比赛,活动面向市区广大师生和家长,截稿后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评比表彰,优秀文章汇编成册。

5.2013年7月-10月,由市慈善总会牵头,在市区范围内,面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我为慈善献一计”征集活动,为我市的慈善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二)集中推进阶段(2014年)

1.2014年4月,由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局联合召开“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现场会,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汇报前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布置、规划推进下阶段工作。

2.2014年4月-5月,由市慈善总会和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市区中小学生开展慈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分初中段和小学段,邀请各级领导、慈善人士、家长及学生代表作为评委,获奖选手进行表彰。

(三)总结表彰、巩固成果阶段(2015年)

1.2015年5月-6月,由市慈善总会和市教育局联合组织,以“人人可慈善”这一主题开展慈善摄影比赛,引导广大师生、家长通过摄影的方式,宣传和记录身边的好人善行,感悟慈善的内涵,同时,开展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优秀作品在《绍兴慈善》杂志和相关媒体上刊登。

2.2015年11月,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评比,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活动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表彰一批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出版“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专刊(三年特辑),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成果展,宣传活动成效,巩固活动成果。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分工协作。

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局要加强沟通交流,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指定专人负责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做到活动有组织领导、有时间安排、有具体活动。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慈善文化的普及宣传,及时挖掘生动、形象的校园慈善典型和亮点,要及时总结校园慈善文化宣传中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报活动信息,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力量开展宣传活动。

3.广泛参与,注重实效。

各级学校要把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列入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市区各中、小学要结合各校实际,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墙报、辩论赛、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慈善文化主题活动。

要把慈善文化理念的传播和开展校园慈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慈善、参与慈善、宣传慈善。

市区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牵头开展的“我们一起做义工”系列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服务,传播志愿服务精神;市慈善总会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大型慈善活动,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市慈善总会的四季系列活动有机结合,让广大学生体验慈善、感受慈善、参与慈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