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docx
《《师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第2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的特点,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
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
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
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
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
例如:
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
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
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
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
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
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至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
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
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
他有诗记载这件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
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
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
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
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
(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
(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
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
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
按:
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
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
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
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
重点是哪一句?
(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
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跟上文有什么联系?
(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
)第4句呢?
(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
)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
)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跟上文有什么关系?
(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
归纳各层大意:
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闻道在先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无以解惑
↓(释“传道”“解惑”)
“师道”
↓
“道”在即师在(择师标准)
由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
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
进行的步骤:
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
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
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
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
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
“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
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
(“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不能加。
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
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
……其皆出于此乎?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
)“师道”的内涵是什么?
(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
(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
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
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
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
(“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
(“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
(“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
(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
)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
)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
(不是,也有评论:
“惑矣”。
)删去“惑矣”行不行?
(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是指什么说的?
(不知句读,从师而学。
)“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
(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
“句读之不知……或不焉。
”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
(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
④教师小结:
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
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
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
(“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
)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
(不会影响。
)删去好不好呢?
(不好。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
②“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
(要加强批判的力量。
)“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
(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
“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
2.划分层次。
方式:
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
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
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
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
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
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