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012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 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科学11认识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光》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什么是光源及光的传播路径,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为继续研究光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光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知道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不能发光,但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光源还缺乏准确的判断,对于光的传播路径难以准确概括,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的观察来认识光源及光的传播路径。

学习目标

1.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

2.通过设计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尊重光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实验,证实光的传播路线。

评价任务

1.学会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

2.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准备

学生自拍的关于光的照片、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塑料管、激光灯、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质疑导入

1.同学们,老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个观察小任务,让大家去生活中寻找光,记录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镜头下美丽的光世界吧。

(播放学生拍摄的有关光的照片)

2.大家寻找光的过程中,对光,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生预设:

光对于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光太美了

对于光,大家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呢?

生预设:

什么是光?

光是怎么产生的?

光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看来大家的疑问还真不少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光,认识光。

(板书《认识光》)

(二)认识光源

1.像电灯这样(板书“发光的灯泡”图片)——发光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

(板书“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生活中,我们还知道哪些光源呢?

生:

预设1:

太阳

预设2:

蜡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光源的两个特点:

1物体本身具有发光的能力;2物体正处于发光的状态。

3.(出示图片)这里有九幅图,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并将不是光源的图片用红笔划去。

学生小组讨论,将不是光源的划去。

小组展讲:

展示讨论结果,并根据理解说明原因

4.根据光源发光的特点对剩下的六幅图进行分类,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可分为自然光源,生物光源,人造光源。

(三)合理推测,明确探究问题

1.谈话:

老师手中也有一个会发光的物体——激光笔,(出示靶)同学们看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到了哪里?

在科学上,我们把光从光源发出到物体所经过的路线,叫做“光的传播路线”。

请思考:

光从激光笔发出到靶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

并在黑板上画出来。

2.学生画出“光的传播路线”的猜想

3.选取几个学生画的猜想,结合生活经验汇报猜想,全班交流:

直线传播、曲线传播。

(四)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谈话:

有些同学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有些同学认为光是曲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路线究竟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1.自主实验设计:

(1)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2)小组内交流,讨论实验方法,全班分享

生:

预设1:

利用管子来研究。

预设2:

利用物体遮挡来研究。

预设3:

利用直尺来研究……

(3)适时点拨:

影子的产生

2.根据所提供材料设计实验

教师出示并介绍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尽可能多地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1)小组合作,展示实验方案。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不同的实验方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实验材料,关注实验材料的摆放要一条直线,以得到科学严谨的实验结果;并将学生的实验方法进行归纳。

(3)实验验证小组合作,根据小组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尽可能多的方法寻找证据,判断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完成后,小组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

(4)小组实验展讲:

结合实验展示,汇报、交流,全班通过不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达成共识:

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师将学生的实验结论进行板书记录(板书“沿直线)。

(5)师生合作画出小灯泡发出的光(板画灯泡发出的光线),帮助学生建构“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科学概念。

(板书“向四面八方”)

(五)回顾拓展与升华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跟光有关的知识?

学生总结: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我们人类在多年的生活中发现了光的这个秘密,并且把它利用了起来,大家能不能找到生活中的都用到了光的那些特性?

(预设:

电影投影仪的使用是用到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照明则用到了光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特点。

交通信号灯用的是光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特点)

3.光的用处这么大,是不是光越多越好呢?

请看这幅图,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预设:

不舒服,刺眼)是啊,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但是灯光过多、过亮不但浪费资源,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作光污染。

大家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光污染现象呢?

班内交流。

4.请同学们课后调查:

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的调查结果。

《11认识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光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知道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不能发光,但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光源还缺乏准确的判断,对于光的传播路径难以准确概括。

学生对科学课,经过了学习和探究,可以说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光现象虽然是常见,但是,对于这些现象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学生并没有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如光的分类、传播等。

学生对光是熟悉的、但没有经过进一步的观察、质疑、思考,这正是本课教学价值所在。

对每个人来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光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光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光的知识,但熟悉的现象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它们的更多奥秘。

这恰是我们教学切入点学生在认识光源时,依赖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探究光的传播方式时,需要学生自主实验反复验证。

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认识光源后,要求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光源分类。

探究光的传播方式时,先让学生做出猜想,在通过实验反复验证,获得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11认识光》效果分析

对于光,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自然现象,并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才是本节课学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一味的听老师的讲解反而没有自己动手实践得来的扎实。

于是本着这个原则,本节课上我设计了多个探究环节。

从课前小任务开始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思考、发现的能力。

在所拍摄的有关光的图片中,学生对于光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灯光,孩子们的思路、眼界被打开了,他们看到了阳光,看到了金属、水面、玻璃反射的光,这也为下面能够准确的分辨什么光源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你对光有什么认识,有对光产生了哪些疑问”两个问题的提出教会他们思考,让他们试着将观察到的一切的感性认识归类总结。

对于光源的学习,我则是先将光源概念抛出,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去发现光源具备的两个特点,并试着根据这个特点对光源进行分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轻松的完成了这个知识点的学习。

在探究光的传播路线环节,我通过“猜想——验证”的方式,让学生先自己提出假设,然后自己再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他们自己选择材料,在班内、组间的交流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实验计划,并最终通过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整节课教师充当了一个引导着的角色,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检测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光源的概念及光的传播与应用方面的知识掌握扎实。

《11认识光》教材分析

《认识光》一课是本单元深入学习有关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课时,所涉及的知识点有:

光源的概念理解与光源分类;光的传播路线;生活中有哪些光源以及光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一性质在生活的应用。

学生在认识光源时,依赖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探究光的传播方式时,则需要学生自主实验反复验证。

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认识光源后,要求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光源分类。

探究光的传播方式时,先让学生做出猜想,再通过实验反复验证,获得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接下来关于光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11认识光》评测练习

1叫做光源。

2光是沿向传播的。

3下列不是光源的是()

A月亮B萤火虫C湖面倒影的阳光D发光的镜面

E太阳F荧光棒

4下列情况分别用到了光的哪些特性?

灯光照明

发光的广告牌

交通信号灯

电影及投影仪

皮影戏

测量仪

《11认识光》课后反思

本课为《光与人们的生活》单元中的第一课。

旨在通过学生对光的初探,理解光源、光的传播路线等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学习积累大量的感性素材。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

1、课前观察任务做铺垫

本节课重点在理解光源的概念及探究光传播的路线,但是一提到光,学生普遍反应便是夜晚各色的灯光。

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下面的学习是无法顺利展开的。

于是我设计了这个课前观察小任务,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常见的光现象,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在学生们反馈的照片中我发现,经过这次观察任务,他们对于光的认识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各类灯光,阳光、水中光点、金属反光、月光等等大量的光现象开始被他们注意到。

大量的素材搜集为接下来对于光源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

2、“猜想---设计--验证”激兴趣

针对光的传播路线的探究,我采用了“猜想--设计--验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首先,我用激光笔照射靶心,通过观察引发学生对于光传播路线的猜想。

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大多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意识到光的传播路线为直线,但是在实验设计环节,他们则仅局限于如何将光变成可视的光线,以此验证光为直线传播。

为了拓展他们的思维,我为他们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让他们从中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设计完成自己的实验。

通过这种无形的“帮扶”,学生们的思路被打开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经历了“思考---确立---质疑---完善”的思维过程,科学的探究性,创造性,缜密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联系生活实际促升华

生活是所有探究活动的源头。

光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的生活使用光,离不开光,但真正隐含其背后的科学规律却不为所知,理解起来更是颇为晦涩。

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还是应该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

上课伊始,我便将“通过我们的课前观察任务,大家对于光有了怎样的认识?

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呢?

”两个问题抛给他们,促使他们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去发现去思考。

接下来对“光源”这一概念的学习,我采用了反向思维的方式,先将科学上的抽象的概念定义出示说明,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到生活中去找符合“光源”这一概念的事物,最后再次升华,总结出物体之所以被称为“光源”所应具备的两个特点。

正所谓“科学问题源自于生活,而科学理论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无论如何探究,得到了怎样的结论,最终是要到生活中去检验的。

在本课的回顾拓展环节,我再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光源,以及光的传播特点,大家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光的这些特性在生活中又是怎样得到应用的呢?

”学生这次是将所学的知识整合后再转化为解决、分析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以致用的状态。

但是本节课我没有针对实验的方法进行归纳梳理,他们对于实验方法的选择还是过于随机,应该再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方法上的指导以及归纳整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科学思维架构。

《11认识光》课标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第一课。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对大自然中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并运用科学观点去观察、了解事物,使学生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科学探究: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

2.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