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338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docx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

磁粉探伤查验方式

1适用范围

1.1本方式规定了铁磁性材料和零件磁粉查验时工艺的一样要求和详细要求。

1.2本方式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零件的磁粉探伤查验。

不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的查验,也不适用于母材为铁磁材料但用奥氏体焊条焊接的焊缝的查验。

2概念

磁悬液磁粉和载液(磁粉分散剂)按必然比例混合而成的悬浮液叫磁悬液。

持续法在工件磁化的同时浇洒磁粉或磁悬液的查验方式叫持续法。

剩磁法先将工件进行磁化,然后在工件上浇浸磁悬液的查验方式叫剩磁法。

3查验人员

3.1查验人员必需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书(磁粉专业)。

签发查验报告的人员必需持有Ⅱ级或Ⅱ级以上磁粉查验技术资格证书。

编制磁粉查验工艺(或工艺图表)的人员必需持有磁粉查验Ⅱ级或Ⅱ级以上技术资格证书,且应由磁粉查验Ⅲ级人员或主管工程师审核。

各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自己技术资格品级相适应的工作。

3.2色盲、近距离矫正视力在5.0以下者,不得参与磁粉查验结果评定。

3.3为避免强电及紫外线的危害,必需配备有关防护用品;同时,必需遵守有关平安操作规程。

4设备和仪器

4.1查验设备

查验设备应能知足受检材料和零部件磁粉查验要求,并能知足平安操作的要求。

4.1.1查验设备有便携式、移动式、固定式和专用设备,设备应具有对工件完成磁化、施加磁粉或磁悬液、提供观看条件及退磁等功能,有必要时,退磁装置亦可另外单独配置;查验设备应按零件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配备,同时知足相应技术及平安操作的要求。

4.1.2磁扮装置应有足够的磁化电流或提升力,能知足零件磁粉查验的要求;其他辅助装置(如指示仪表、夹头、搅拌喷淋器等)均应能适应查验的实际需要。

4.1.3当采纳剩磁法查验时,交流探伤机应配备断电相位操纵器。

直流和三相全波整流探伤机应配备通电时刻操纵继电器。

4.1.4半自动化磁粉查验装置应配备查验工件是不是磁化的操纵装置及报警装置。

4.1.5当采纳荧光磁粉查验时,应有能产生波长在320nm~400nm范围内,中心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照射装置。

查验时应有足够的紫外线辐照度,一样规定在距光源380mm处,紫外线辐照度应不低于1000μw/cm2。

荧光磁粉查验暗区的环境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

4.1.6当采纳非荧光磁粉查验时,被检零件表面的可见光照度应不小于1000lx。

4.1.7查验设备应安装在尘埃较少、整洁的地址,并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查验地址应有专门的照明装置并符合零件磁粉查验的要求。

4.2退磁设备

4.2.1退磁设备要紧采纳空心线圈式退磁器,也可采纳交流退磁机、直流退磁机或其他形式的退磁器。

线圈式退磁器的中心磁场强度应不低于受检件磁化时所用的磁场强度。

4.2.2直流退磁设备应配备有既能使电流反向又能同时使电流降低到零的操纵器。

4.2.3退磁设备至少每一年校验一次。

4.3其它

4.3.1依照查验的实际工作,需要配置相应的磁场测试仪器、白光照度计及紫外线辐照计、磁粉查验用标准试片、试块、磁粉或磁悬液检测装置。

.2磁粉查验的所有设备和仪器都应按期检查、维修和校验,至少每一年一次。

磁粉探伤机的校验按相关规定进行,其他仪表的检定如电流表、电压表等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5磁粉和磁悬液

5.1磁粉

.1磁粉和用它配制的磁悬液是阻碍磁粉查验结果评定的重要因素。

一样规定采纳黑磁粉、红磁粉、白磁粉等非荧光磁粉和荧光磁粉。

磁粉有干法用磁粉和湿法用磁粉;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适合的粒度和与被检零件表面有较高对照度的颜色。

磁粉进厂后利用前应按规定查验其性能,不合格的磁粉不能利用。

5.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5..1杂质

a对湿法用非荧光磁粉和荧光磁粉,配制成磁悬液后,不该有外来材料、结块、浮渣等。

b对干法用非荧光磁粉,应表现干燥,流动性、分散性好,无外来材料,无团块。

5..2颜色

a对湿法用非荧光磁粉,配制成磁悬液后,应呈黑色、红色或其它所要求的颜色。

b对湿法用荧光磁粉,配制成磁悬液后,在紫外线激发下应呈黄绿色。

c对干法用非荧光磁粉,应为黑色、红色或其它所要求的颜色。

5..3颗粒尺寸

a对湿法用非荧光磁粉和荧光磁粉,用孔径为(320目)的标准查验筛过筛,应有不低于98%重量百分比的磁粉通过标准查验筛。

b对干法用非荧光磁粉,用孔径为(80目)的标准查验筛过筛,应有不低于98%重量百分比的磁粉通过标准查验筛。

5..4悬浮性

对湿法用非荧光磁粉和荧光磁粉,用酒精沉淀法进行测量,酒精和磁粉明显分界处的磁粉高度应不低于180mm。

不许诺显现没有明显分界的情形。

5..5磁吸附

a对湿法用非荧光磁粉和荧光磁粉,配制成磁悬液后,磁粉应能从载液中被吸附和除去,在容器底部不该有残留物。

b对干法用非荧光磁粉,不能被吸附的粉末重量百分比不得超过2%。

5..6灵敏度

a对湿法用非荧光磁粉和荧光磁粉,用湿持续法进行检查,采纳交流电时,在750A电流下,磁粉应能显示出E型标准试块上的2个孔;采纳直流电时,在2500A电流下,磁粉应能显示出B型标准试块上的5个孔。

b对干法用非荧光磁粉,用持续法进行检查,采纳交流电时,在750A电流下,磁粉应能显示出E型标准试块上的2个孔;采纳直流电时,在2500A电流下,磁粉应能显示出B型标准试块上的6个孔。

5..7耐用性

对湿法用荧光磁粉,配制成磁悬液经反复搅拌实验后,磁悬液应维持原始的灵敏度、颜色和显示亮度。

5..8长期耐久性

对湿法用荧光磁粉,配制成磁悬液经在室温下静放14天后,磁粉应维持原始的灵敏度、颜色和显示亮度,磁悬液应能专门好的再分散,并能知足5..2条、5..5条、5..6条和5..7条的性能要求。

5.2载液(磁粉分散剂)

5.2.1磁粉所用的液体分散剂可分为油和水。

分散剂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润湿性,对零件无侵蚀,对人体无害。

5.2.2油基载液

5.2.2.1磁粉查验用的油基载液应具有低粘度、高闪点、无荧光、无臭味和无毒性等,其要紧技术要求是:

a)粘度38℃22/s;

b)闪点闭口闪点应不低于94℃;

c)荧光不该超过0.1mol/L硫酸中含0.2ppm(重量)二水硫酸奎宁溶液所发出的荧光;

d)气味不该有令人讨厌的刺激性气味;

e)毒性无毒性,应有毒性查验证明。

5.2.2.2磁粉查验中,推荐采纳无味煤油和煤油和变压器油混合液作载液。

在防锈要求较高的地址,应尽可能采纳油基载液。

用变压器油作为非荧光磁粉的载液时,要求在20℃时的运动粘度不得超过20mm2/s;用煤油和变压器油混合液作为非荧光磁粉的载液时,在20℃时的运动粘度不得超过5mm2/s。

5.2.3水载液

磁粉查验用的水载液应具有适合的润湿性、分散性及防锈性,因此,采纳水作载液时,必需在水中加入防锈剂、润湿剂和消泡剂,适合的润湿性应由水断实验确信。

同时,水载液还必需具有稳固性和无臭味,其pH值应操纵在8.0~9.0之间。

附录A列出几种经常使用的油基载液和水载液配方供参考。

5.3磁悬液

5配制磁悬液时,应按程序要求进行,即在所需数量磁粉中加入少量载液混合,使磁粉均匀湿润,然后加入其余载液使之成为均匀悬浮状液体。

5磁悬液的浓度和性能在利用前和利用中应进行检查,其浓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磁悬液浓度

磁粉类型

磁悬液配制浓度(g/L)

(仅供参考)

测定浓度(含固体:

mL/100mL)

要求

最佳

荧光磁粉

非荧光磁粉

10~25

1.2

/

5.3.3磁悬液浓度测定应采纳专用测定管(梨形管)测定。

5.3.4磁悬液的校验及性能检查(是不是变质及荧光亮度等)应符合有关规定。

不合格的磁悬液不准在查验中利用。

6试块和试片

6.1磁粉查验必需配备标准试块或试片,以查验综合灵敏度。

6.2磁粉查验灵敏度试片一样分为:

A型、C型和D型,如表2

表2标准试片

类型

型号名称

图形及尺寸,mm

A

A1—7/50,A2—15/50、A3—30/50

A1—15/100,A2—30/100、A3—60/100

C

C—8/50,C—15/50

D

D—7/50,D—15/50

磁粉查验标准试块一样分为:

B型(直流标准试块)和E型(交流标准试块)。

试块形状和尺寸见图一、图2。

图1B型标准试块

 

 

图2E型标准试块

6.3试块有人工标准缺点试块(或试片)和自然缺点试块两种。

人工标准试片推荐采纳A型标准试片。

不管采纳哪一种试块或试片都必需事前通过检查校验才能利用,都必需按规定方式利用。

6.4试块和试片应妥帖保留,不得锈蚀或损坏。

不然需改换。

7查验预备

7.1工序安排

7.1.1磁粉查验工序一样应安排在各道加工工序完成以后进行,专门是可能产生表面或近表面缺点如锻造、铸造、热处置、冷成形、焊接、磨削、校正、机械加工和加载实验等工序以后进行。

必要时也可在工序间安排查验。

7有电镀层的零件,磁粉查验应安排在电镀工序以后进行;关于镀层较厚的零件,在电镀前后均应安排查验工序,但镀层不得超过50μm,利用中的零件,镀层不得超过80μm。

7.1.3须进行发蓝、磷化、喷丸强化的零件,查验工序应安排在这些处置之前。

查验前的预备

7.2.1受检零件和材料表面应无氧化皮、油污、尘埃、铁锈、棉纤维、漆或其他会妨碍对磁痕作出正确判定的杂质,不符合要求的表面应进行清洁处置。

对经吹砂或利用后需磁粉查验的零件应用载液清洗零件后再查验,避免污染磁悬液。

7.2.2凡能分解的组合件,应分解为单个零件进行查验。

7.2.3对油孔或其他难于去除内部磁粉的部位,可在查验前用适当的物质堵住。

8查验方式

8.1持续法

适用于所有铁磁性材料和零件的磁粉查验,可分为湿粉法和干粉法。

8湿粉法

在工件磁化的同时施加磁悬液,至少通电两次,每次时刻不得少于,停止浇注磁悬液后再通电数次,每次0.5~1s,查验在断电以后进行。

8.1.2干粉法

由于干粉法用的磁粉接触到零件表面会失去流动性,因此应在施加磁粉前进行磁化,在磁化的同时以最小的力呈均匀云雾状将干磁粉喷撒到零件表面,并在磁化力未去掉前用足够压力的干燥空气将多余的磁粉吹掉后再除去磁化电流。

利用干粉法需经利用方批准。

8.2剩磁法

适用于矫顽力在800A/m、剩余磁感应强度在0.8T以上的铁磁性材料和零件的查验。

剩磁法的采纳必需取得Ⅲ级人员或主管工程师的批准,并应确保能检测出缺点样件上的自然缺点或人工缺点,缺点样件应与实际受检件具有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加工工艺和相似的几何形状。

9试件磁化

9.1磁化电流

磁化电流类型有交流电(AC)、单相半波整流电(HW)、单相全波整流电、三相全波整流电(FWDC)和冲击电流等,应依照不同的查验需要选用。

9.2磁化方式

依照工件磁化时磁场的方向,能够分为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和复合磁化三种。

当不持续性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检测灵敏度最高,二者夹角小于45°时,不持续性很难检测出来。

为确保检测出零件上所有方向的不持续性,应至少对零件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磁化两次。

依照零件的几何形状,可采纳不同的方式直接、间接或通过感应电流对零件进行周向、纵向或复合磁化。

各类磁化方式的特点、应用范围和示用意见表3。

表3各类磁化方式的特点、应用范围和示用意

磁化方法

特点

应用范围

示意图(G-电源,H-磁场,F-缺陷)

通电法

(直接通电法)

将工件夹在探伤机的两接触夹头(电极)之间,电流从工件上通过,在工件周围和内部产生周向磁场。

用于检查与电流方向平行的不连续性。

适用于实心或空心零件的外表面如铸件、锻件、机加工件、焊接件、轴类、钢坯和钢管。

中心导体法

将导体(芯棒或电缆)穿入空心零件的孔中,并置于孔的中心。

使电流从导体上通过,利用导体产生的周向磁场来使工件得到感应磁化。

用于检查空心零件内、外表面与电流方向平行的和端头径向的不连续性。

适用于各种有孔的零件如轴承圈、空心圆柱、齿轮、螺帽、管子和阀体。

偏置中心导体法

将导体(芯棒或电缆)穿入空心零件的孔中,并贴近内壁放置。

使电流从导体上通过,利用导体产生的周向磁场来使工件得到感应磁化。

用于局部检验空心零件内、外表面与电流方向平行和端头径向的不连续性。

适用于用中心导体法检验时设备功率达不到的大型环和管子。

触头法(支杆法)

用支杆触头接触零件表面,通电磁化,形成周向磁场。

用于发现与两触头连线平行的不连续性。

适用于焊接件及大型铸件、锻件和板材的局部检验。

 

续表3

磁化方法

特点

应用范围

示意图(G-电源,H-磁场,F-缺陷)

环形件绕电缆法

用软电缆穿绕环形件,通电磁化,形成周向磁场。

用于检验与电流方向平行的不连续性。

适用于大型环形零件。

感应电流法

由于磁通变化在零件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对零件进行磁化。

用于发现与感应电流方向平行的不连续性。

适用于直径与壁厚之比大于5的薄壁环形件、齿轮和不允许产生电弧及烧伤的零件。

线圈法

零件放在通电线圈中,或用软电缆绕在零件上磁化,形成纵向磁场。

用于发现零件的横向不连续性。

适用于纵长零件如曲轴、轴、管子、棒材、铸件、锻件和焊接件。

磁轭法

用固定式电磁轭两磁极夹住零件进行整体磁化,或用便携式电磁轭两磁极接触零件表面进行局部磁化。

用于发现与两磁极连线垂直的不连续性。

整体磁化适用于零件横截面小于磁极横截面的纵长零件。

局部磁化适用于大型零部件的检验。

多向磁化法(复合磁化法)

同时在零件上施加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磁场(其中至少有一个磁场为交变磁场),其合成磁场的方向在零件上不断的变化着,一次磁化可发现零件上不同方向的不连续性。

适用于管材、棒材、板材、焊接件及大型铸件和锻件。

 

10磁化标准

本工艺标准中磁化标准要求的交流磁化电流值为有效值,单相半波整流和三相全波整流磁化电流为平均值。

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换算关系见附录B。

10.1磁场强度

磁粉查验需有足够的磁场强度以产生中意的显示,但也不该过强以致于让非相关显示遮盖住相关显示。

决定所需磁场强度的因素有零件的尺寸、形状、磁导率、磁化技术、施加磁粉的方式、所需探测不持续性的类型及位置等。

当持续法查验时,施加在零件上任何部位的磁场强度切向分量应达到2.4kA/m~4.8kA/m,剩磁法查验时应达到8kA/m。

用固定式磁粉探伤机进行磁化时,应将零件上达不到2.4kA/m磁场强度的部位标志出来,并用磁轭法进行补充查验。

10.2周向磁化标准

10.2.1利用交流电直接通电或穿棒周向磁化时,磁化标准可按下式计算:

…………………………………

(1)

…………………………………

(2)

式中:

I——交流电的有效值,单位为安培(A);

D——工件的直径(或当量直径),单位为米(m);

S——工件横截面周长,单位为米(m);

H——磁场强度,单位为安/米(A/m)。

H值应依照零件的磁特性曲线或依照工件磁化所应达到的外磁场强度进行选取。

在标准标准时,持续法应选在曲线拐点上方近饱和处,剩磁法应选在饱和区以上。

对一样要求的零件,也可参照表3选取体会数据。

10.2.2通电法周向磁化标准除按公式

(1)和公式

(2)计算外,可依照表4进行计算。

D代表工件直径(或当量直径)。

关于非圆柱形工件应采纳当量直径,当量直径D等于周长除以π,单位为毫米(mm)。

表4通电法周向磁化标准

规范

适用范围

检验方法

零件表面磁场强度

磁化电流计算公式

AC

HW

FWDC

标准规范

适用于除特殊要求以外的零件检验。

连续法

~2.4kA/m

I=8D

I=6D

I=12D

剩磁法

I=25D

I=16D

I=32D

严格规范

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检验,如检验低磁导率沉淀类钢的夹杂以及弹簧、喷咀管等特殊零件。

连续法

I=15D

I=12D

I=24D

剩磁法

I=45D

I=30D

I=60D

注:

I——磁化电流有效值或平均值,单位为安培(A);

D——工件直径(或当量直径)。

10.2.3正中心导体法周向磁化

当中心导体的轴线与零件的中心轴近于重合时,其磁化标准与直接通电法相同。

D为空心工件的外径。

10.2.4偏置中心导体法周向磁化

当中心导体贴紧零件内壁时,应采纳表3给出的磁化标准,但表3中的D应为中心导体直径加两倍零件壁厚。

沿周长的有效磁化长度是中心导体直径的4倍,绕中心导体转动零件检测其全数周长,每次应大约有10%的磁场重叠区。

10.2.5触头法周向磁化

磁场强度与利用的电流大小成正比,并随触头间距和被检件截面厚度的改变而转变。

持续法查验磁化标准按表5进行计算。

触头间距不该小于75mm,两次磁化应有10%的重叠区。

表5触头法周向磁化标准

板厚T(mm)

磁化电流计算公式

AC

HW

FWDC

T<19

IL

IL

IL

T≥19

I=3.5~4.5L

IL

IL

I——磁化电流有效值或平均值,单位为安培(A);

L——两触头间距,单位为毫米(mm)。

10.2.6环形件绕电缆法磁化时,按表3公式计算磁化电流,但要求用安匝数IN代替电流I(N为穿过零件空腔的软电缆匝数。

)采纳剩磁法查验时,利用交流电的标准磁化标准用下式计算:

…………………………………(3)

式中:

I——线圈中电流强度,单位为安培(A);

N——线圈匝数;

D——零件直径,单位为毫米(mm)。

10.3纵向磁化标准

10.3.1低填充系数线圈纵向磁化

当线圈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10倍受检零件横截面积时,那么线圈匝数N与线圈中流过的电流I(A)的乘积应为:

a)当零件贴紧线圈内壁放置进行持续法查验时:

(±10%)………………………(4)

式中:

利用交流电时,K=32000;

利用单相半波整流电时,K=22000;

利用三相全波整流电时,K=45000;

L——零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

D——零件直径,单位为毫米(mm)。

进行剩磁法查验时,考虑L/D的阻碍,空载线圈中心磁场强度应别离不小于:

L/D>10时为12kA/m;5<L/D≤10时为20kA/m;2<L/D≤5时为28kA/m;盘形件时为36kA/m。

线圈中心磁场强度可用下式计算:

…………………………(5)

式中:

H——线圈中心磁场强度,单位为安/米(A/m);

N——线圈的匝数;

I——线圈中的磁化电流,单位为安培(A);

D——线圈的内径,单位为米(m);

L——线圈的长度,单位为米(m)。

b)当零件置于线圈中心进行持续法查验时:

(±10%)…………………………(6)

式中:

R——线圈内半径,单位为毫米(mm);

L——零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

D——零件直径,单位为毫米(mm);

I——电流,单位为安培(A)。

公式(6)适用于三相全波整流电,利用其它电流时应换算。

参照附录B进行换算。

10.3.2高填充系数线圈或电缆缠绕纵向磁化

当线圈的横截面积小于2倍的受检零件横截面积进行持续法查验时,那么线圈匝数N与线圈中流过的电流I(A)的乘积应为:

(±10%)………………………(7)

式中:

L——零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

D——零件直径,单位为毫米(mm)。

公式(7)适用于三相全波整流电,利用其它电流应换算。

参照附录B进行换算。

10.3.3中填充系数线圈纵向磁化

当线圈的横截面积不小于2倍但小于10倍的受检零件横截面积进行持续法查验时,那么线圈匝数N与线圈中流过的电流I(A)的乘积应为:

(±10%)……………………(8)

式中:

(IN)h——按公式(7)计算的高填充系数线圈IN值;

(IN)e——按公式(4)、(6)计算的低填充系数线圈IN值;

γ——线圈横截面积与受检零件横截面积之比。

公式(8)适用于三相全波整流电,利用其它电流应换算。

参照附录B进行换算。

注1:

公式(4)、(6)、(7)、(8)在2<L/D≤15时有效。

假设L/D<2时,应在零件两头连接与被检零件材料接近的磁极块,使L/D>2;假设L/D>15时,仍按15计算。

注2:

假设零件为空心件,那么用条给出的有效直径Deff代替公式(4)、(6)、(7)、(8)中的D计算。

10.3.4空心或圆筒形零件L/D值计算

当计算空心或圆筒形零件的L/D值时,D应由有效直径Deff代替,Deff的计算如下:

……………………………(9)

式中:

At——零件总的横截面积,单位为毫米2(mm2);

Ah——零件空心部份横截面积,单位为毫米2(mm2)。

关于圆筒形零件,上式等同于下式:

…………………………(10)

式中:

OD——圆筒外直径,单位为毫米(mm);

ID——圆筒内直径,单位为毫米(mm)。

10.3.5利用全波整流电线圈磁化长零件时,关于低、中填充系数线圈,在线圈外离线圈每端的有效磁化长度约等于线圈的半径。

关于电缆缠绕或高填充系数线圈,在线圈外离线圈每端的有效磁化长度约等于230mm。

利用交流电线圈磁化长零件时,在线圈外离线圈每端200mm之内为有效磁化区。

对长度超过有效磁化长度的零件要分段磁化,分段检查,并有10%的重叠区。

10.3.6利用便携式磁轭对工件纵向磁化,两磁极距离为50mm~100mm的交流磁轭应有不小于45N的提升力。

两磁极距离为50mm~100mm的全波整流电磁轭或永久磁铁应有不小于135N的提升力。

两磁极距离为100mm~150mm的全波整流电磁轭或永久磁铁应有不小于225N的提升力。

11磁痕的观看与记录

11.1进行荧光磁粉查验时,查验人员不准戴有色眼镜或装有限光或光敏镜片的眼镜,但能够戴防护黑光的眼镜。

进入暗室后,在进行查验之前至少应等候5min,以使眼睛适应在暗光下工作。

11.2磁痕的观看必需在磁痕形成后当即进行。

注意不要让磁悬液的流动干扰磁痕的形成,观看时也应注意不阻碍已形成的磁痕。

11.3对已经发觉的磁痕要分辨其真伪。

伪缺点的磁痕一样显示模糊,且有必然规律性,受零件外形、结构、材料、工艺阻碍较大。

11.4假设难于判定磁痕时应进行退磁和从头查验。

常见的伪磁痕有:

磁场过强、断面突变显示、磁写、查验面粗糙、金相组织转变、划伤、沾污显示等。

可用改变查验条件及宏观检查等方式来识别。

11.5对每一个被观看到的缺点磁痕应依照磁痕形状和加工工艺进程作出缺点性质的判定,同时与验收标准的规定进行比较,作出详细的记录,并按规定进行处置。

11.6对技术资料要求保留或记录的磁痕应记录。

记录的方式有:

书面描述、透亮胶带贴印和照相记录等。

对查验合格零件与不合格零件必需分开寄存,必要时对合格零件应作出识别标志。

12退磁及后处置

退磁

12.1.1查验合格的零件一样均须退磁,但对查验完后尚需加热到居里点以上或虽有剩磁但并非阻碍利用的零件可不退磁。

采纳交流电时,两次磁化工序之间,可不退磁;而利用整流电时,假设第二次磁化不能克服第一次磁化的阻碍时,中间必需退磁。

验收标准规定必需退磁的、工件剩磁会阻碍机械加工或测试装置的及其他必要场合,零件必需退磁。

12.1.2退磁时应利用不低于磁化时所利用的磁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