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867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公司

工程

 

一、工程概况

南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位于旅游区,管廊西起中路,东至路,全长m,工程总造价万元。

合同开工日期为年月日,合同竣工日期为年月日,共计日历天。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主体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b。

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

结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P6,局部埋深段为P8。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二~三级。

综合管廊埋深3.5~6.5m,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为双侧土钉支护形式,结构为整体现浇五跨闭合框架结构,结构内净空尺寸为13.2m(宽)Х3.0m(高)。

共计5舱,分别为电力2舱(内净空2mХ3m),水信2舱(内净空2.6mХ3m、3.6mХ3m),燃气1舱(内净空2mХ3m),舱间为250mm厚混凝土墙体分隔。

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防水采用2.0mm厚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3mm厚聚酯胎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

综合管廊包括排水系统、监控系统、标识系统、消防系统、通风系统、疏散逃生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及安装系统、有害气体及环境监测系统、井盖监控系统、有线语音电话系统、网络系统、门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6)《北京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京建施(2009)521号文;

(7)北京市各级主管部门及快轨公司下发的相关要求。

3、编制目的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地下工程多出现人工探孔、结构夹层等狭小空间施工人员常出现中毒死亡事故发生。

为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四、适用范围

1、本工程所有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及班组适用于本应急预案;

2、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本工程涉及的有限空间有:

桩基及降水井人工探孔、通风井及设备间等临时设施开挖等地下工程的开挖、明挖及暗挖结构夹层施工等。

五、组织机构和职责

5.1组织机构

5.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1)指挥长():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复查和评估突发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判断其可能的发展过程;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动,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组织人员进行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上级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紧急状态结束后,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2)副指挥长()配合组长组织应急所需资源(物资、材料、人员、设备等),负责指挥各小组高效、有序的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中;副指挥长()负责其它工作组的工作开展,包括紧急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信息发布组等。

5.3各工作组人员安排如下表

表5-1工作组人员安排表

小组名称

负责人

职责

组员

对外联系组

1、对外联系:

公安、武警、消防、人防、卫生、各管线单位、保险公司等应急联动单位;

现场协调组

1、掌握现场事故情况,控制事态发展,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2、疏散事故区域和围观人员,对危险区域人员物资疏散;

3、保护事故现场,对重要目标实时保护

物资供应组

1、负责现场所需交通工具、器材、通讯、药品等急救设备供应;

2、落实救援方案上物资、设备到场;

3、加强沟通利用社会资源;

信息传递组

1、撤离时对各方财产登记汇总

2、配合政府治安人员维护施工现场秩序;

3、及时向企业相关人员传达事故发展动态。

技术支持组

1、制定抢险方案、分析监测数据;

2、及时了解现场,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

善后处理组

1、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置、急救、救护2转送合理的医院治;

2、组织事故后保险理赔

3、提供生活、办公条件和后勤保障4处理受伤害人员及家属善后事宜。

六、应急响应

6.1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6.2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附件九“施工突发事故应急机制参考”对事故等级进行规定,并与事故响应单位及到场领导做要求,具体如下:

 

表6-1安全事故等级规定表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

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100人

5000万元-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

市府领导

10人-20人:

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

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

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

一般

事故

(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

万元

公司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是故:

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快轨公司主要领导

B级

1-2人

公司

公司分管领导、项目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6.3响应程序流程

 

图6-1应急响应流程图

7、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

7.1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7.2检测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项目部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项目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7.3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12331《有毒作业分级》等标准进行。

7.4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在有限空间实施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可采用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害,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表7-1防护设备及防护用品物资表

序号

项目

数量

单位

1

防护手套

20

2

防护面罩

20

3

劳保鞋

20

4

高低压照明

50

5

应急探头灯

50

6

医用急救箱

2

7

对讲机

8

7.5应急救援装备

施工单位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7.6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

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8、预防措施

8.1有限空间危险源监控

各单位对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通过各主管部门及项目部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员对工程各分包队伍进行监督控制,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分项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8.2信息报告与处理

1、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漏岗,做好值班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项目部值班室,保证24小时管理人员值班;夜间及法定节假日保证应急值守人员在位。

急救电话:

999,120;火警电话:

119;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单位值班室→项目值班室→市政市容委值班室→市政市容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小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九、保障措施

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向项目负责人和安保部汇报。

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对事故进行判定,需启动应急预案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预警方式:

电话报警、对讲机通知。

9.1应急小组联系电话

表9-1应急联系方式

序号

应急组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1

指挥长

2

对外联系组

3

现场协调组

4

物资供应组

5

信息传递组

6

技术支持组

7

善后处理组

9.2应急物资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9.3其他保证

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禁忌的要求,对职业病患者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办理相关手续。

公司工会要适时组织员工代表或劳务保护监察人员检查劳动保护或患职业病员工有关待遇的落实情况,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十、培训与演练

10.1培训

(1)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培训。

(2)培训内容:

a、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b、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

c、自救与互救能力;

d、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

e、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f、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

g、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h、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10.2演练

(1)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年组织不少于二次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2)预案修订与完善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十一、奖罚制度

对于抢险救援过程中有突出个人和集体给予相应奖励。

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打击报复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对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害事故的,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企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或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对事故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事故上报程序

风险事件发生后按程序上报,首先由工区值班调度报告经理部调度室及现场监理,经理部办公室通知抢险小组所有成员,经简要分析后按预定程序上报,上报人员具体分工如下:

负责向业主(公司)报告;

负责报告集团公司本部、区建委;

负责联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勘察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

负责向公联公司、路政局、交管局、管线等相关单位报告。

1、有限空间作业突发事件上报程序框图

 

附件: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编号

作业单位

总包单位

设施名称

主要危害因素

作业内容

 

填报人

作业人员

监护人

进入前监测数据

检测项目

氧含量

易燃易爆物质浓度

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浓度

检测人

检测结果

检测时间

开工时间

年月日时分

序号

主要安全措施

确认安全措施符合要求(签名)

作业人员

监护人

1

作业人员作业前安全教育

2

连续监测的仪器和人员

3

监测仪器的准确可靠性

4

呼吸器、梯子、缆绳等抢救器具

5

通风排气情况

6

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结果

7

照明设施

8

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用具

9

通风设备

10

其他补充措施

项目负责人意见:

工作结束确认人(作业负责人签名)

确认工作结束时间

年月日时分

注:

该审批表表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安全管理部门应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