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课题成果评选参评表汉阳区玫瑰园小学.docx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课题成果评选参评表汉阳区玫瑰园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课题成果评选参评表汉阳区玫瑰园小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课题成果评选参评表汉阳区玫瑰园小学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课题成果
评选参评表
申报人姓名
黄智玲
性别
女
职称职务
小学高级、校长
工作单位
汉阳区玫瑰园小学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汉阳区二桥街知音西村119号
邮编
430051
电子邮箱
课题名称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策略研究
分类代码
B
成果简介
1、通过文献研究,对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确定了我校目前教师团队的内涵、特征及目标,明确了构建教师团队文化的四个维度、发展阶段及途径。
2、在大量调查分析、访谈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学校教师团队及团队文化现状、小组团队及个人愿景、教师对构建团队文化的需求程度。
3、结合学校实践,探索了学校构建教师团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以形成学校价值观,提升文化素养、开展团队拓展训练为重点,构建教师团队精神文化;运用四项法则,构建教师团队管理文化;尝试“主备课制”,构建教师团队备课文化;以改造人文环境为重点,构建教师团队物质文化;以培育教师礼仪为重点,构建教师团队行为文化。
原创性声明
本人承诺,申报评选的科研成果,是本人(单位)独立完成的作品,因抄袭或剽窃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单位)自负。
申报人签名:
专家评审意见
结题
课题编号:
2006A045
评奖
评审编号:
评定等级
奖次
专家签名
A√
B
C
D
一
二
三
注意:
1.个人及单位的全部信息只能出现在本表中(作为材料首页),正文部分不得出现姓名、单位等信息;
2.正文左上角打上“市十一五优秀课题成果评选活动材料”字样。
市十一五优秀课题成果评选活动材料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学校的管理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文化管理成为了顺应这一趋势而诞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构建“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重要目标,“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表明,学校整体性变革与转型,最根本的是实现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文化的转型与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有利于培养时代所需的各类人才。
同样,教师团队的变革与转型,其深层的根基也在于团队文化的转型与重建。
1.基于教育教学活动自身的特点。
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由团队协作进行的。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过程,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也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需要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大家齐心协力建立共同的教学文化,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有特长地发展。
2.基于学校核心发展力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校经过二十多年的拼搏已成长为市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汉阳区连续三届“名学校”,发展为两大校区。
学校品牌的创建、保持、发展是全体教师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而教师团队文化则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的形象名片,还是学校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也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关注人、培养人,要完成历史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必须拥有一支理想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因而,通过构建教师团队文化,提升教师团队文化素养,已成为学校规划长远、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日益成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3.基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对团队的渴求。
教师一直被描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所谓“默默耕耘”,就包含教师独自地在课堂里进行教学的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工作,有自己的教案,自己的一组学生,使用自己的课程教材,其课堂上往往是“自给自足的”,缺乏团体意识。
实际上教师的工作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群体性,教师的工作固然需要个体的辛勤耕耘,但教师任何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因此,通过团队建设加强教师间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使教师的工作由孤立的技术性工作转向进行专业探讨和追求的合作文化,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我们试图通过探索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的途径和方法,努力营造环境优良、管理民主、学风浓郁、人际和谐的团队氛围;努力搭建目标一致、责任明确、畅所欲言、共同发展的工作平台;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教师团队文化构建,不是孤立的,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进行的。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特定工作中的一系列的知识技能、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实践能力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学校文化的变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而学校文化中最有活力和最具主体意义的是教师文化。
因此,教师文化的重建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
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实践的盛行,团队正日益成为学校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团队文化构建也日益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课题组成员在研读了《国际教育新理念》、《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管理变革:
学校文化发展的必然诉求》、《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等国内外系列文章的基础上,归纳出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①阐述了传统教师文化的内涵;②涉及了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师文化;③提出了教师文化重建的重心、关键和内容;④探讨了营造教师合作文化的必要性及具体方式。
但对教师团队建设的文化思考却相对薄弱,对学校如何构建教师团队文化策略的可操作性、实用性、针对性不明显。
因此,本课题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①明确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的内涵;②探索学校构建教师团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目标、内容、对象、方法、过程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分析与文献研究,进一步明确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的内涵、定位、功能。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学校构建教师团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在教师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操作策略,以形成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和支持环境在内的评价体系,从而保障教师团队的建设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之中。
3.通过构建教师团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我校在工作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行为习惯等学校文化诸要素的有效提升,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顺利实施。
研究内容:
1.调查教师团队所存在的现状,进一步明确新课改背景下所倡导的教师团队文化的发展目标。
2.通过文献研究,学习和借鉴各地关于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团队文化的内容。
3.结合学校实践,探索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的有效策略。
研究对象:
全体教师。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解决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运用调查、观察、统计等各种手段,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旨在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与调整,遵循螺旋递进的规律,整体推进实验项目的顺利实施。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更好地完成本课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7年4月)
(1)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
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
(2)2007年3月21日参加了由市规划办组织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科研培训,明确了中小学科研方法。
(3)2007年4月6日在市规划办的组织下,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
2.实施阶段(2007年5月—2009年8月)
(1)组织学习,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
(2)为了帮助课题组成员明晰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我们有针对性地按课题研究方法、学校发展与管理、团队建设、团队活动、教师成长等五方面购买了相关书籍,并通过查阅书刊、研读书籍、上互联网等方式加强理论学习。
(3)调查团队教师发展个人愿景,在此基础上提炼、完善学校共同愿景;调查教师团队所存在的现状,进行教师团队中的个体分析、领导分析和团队行为分析;在调查、分析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归纳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应倡导的文化发展目标与内容。
(4)根据调查、分析和研究,结合学校品牌文化建设,对教师团队文化的构建采取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注教师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开展“阅读的美丽”、“3好集思”、“走进阅读,感悟团队”活动;关注文化课堂的打造,通过文化课堂论坛、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说课交流、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构建文化课堂;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组织学习教师团队构建策略,通过团队拓展育人文,团队管理聚合力。
(5)2007年12月区规划办检查组对课题进行阶段性评估检查。
(6)2008年11月25日市规划办检查组对课题进行中期评估检查。
(7)2009年4月17日、6月11日参加了市规划办组织的“十一五”规划同类课题横向互动交流。
3.结题阶段(2009年9月—2010年4月)
(1)2009年6月5日参加了由市规划办组织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科研培训,明确了课题成果集成方法和结题评审的工作要求。
(2)组织学习《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评审细则》,拟定课题结题工作计划,进行协作分工。
(3)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诊断性研究,并根据专家建议、结合自我诊断性研究情况,对课题研究进行整改、完善。
(4)对课题研究资料按计划类、学习类、过程类、成果类进行整理、归档,并收集、整理、汇编各类文集。
(5)在专家指导下完成《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评审申请·审批书》,到市、区规划办办理申报工作,请市规划办主持、安排结题评审工作。
(6)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研究报告,到市、区规划办办理相关结题成果证书。
四、研究成果及分析
(一)通过文献研究,对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确定了我校目前教师团队的内涵、特征及目标,明确了构建教师团队文化的四个维度、发展阶段及途径。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团队:
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位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
成为“团队”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具有共同的愿望与目标;和谐、相互依赖的关系;具有共同的规范与方法。
(2)团队文化:
团队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作方式、思维习惯和行为准侧。
团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团队精神、团队情绪、团队效率。
团队文化的核心是团队价值观,就是在团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有助于指导团队实践活动,实现团队目标的一系列基本概念、思想和信念。
(3)教师团队:
是在教育活动或合作中所形成的教师群体,共同目标是实现教育方针,实践人生的价值。
它是介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一种组织,有时比较松散,有时比较严密。
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以学校发展、学生素质、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身心健康、解决突击任务为线索,可形成多种团队,如:
以协调、督导团队之间关系及整体工作为线索的领导组织团队;以学校发展为线索的形象设计团队、课程建设团队、信息推广团队、服务保障团队;以学生素质拓展为线索的学习指导团队、素质拓展团队、班级管理团队:
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线索的梯队建设团队、磨课团队、学术研究团队:
以教师身心健康为线索的休闲式团队:
以解决突击任务为线索的临时性团队等。
(4)教师团队文化:
是教师团队全体成员共享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它代表了团队中被广泛接受的组织原则、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精神层面文化也有物质层面文化。
当教师团队文化处于积极、健康的状况,它会促进团队成员积极上进、有追求、有理想;当教师团队文化处于消极、不健康的状况,它会使团队成员消极颓废。
因此关注、研究、引导教师团队文化发展是现代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校教师团队的核心追求是“帮助教师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团队的宗旨是不断实现学校的发展愿景,不断满足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不断体现团队成员的共同成长;团队精神是忠诚、信任、尊重、协作;团队成员的品格特征是乐于分享、善于沟通、追求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团队的内涵及特征是团队组织学习化,团队结构扁平化,团队管理自主化,家庭事业平衡化,校长角色新型化。
2.构建教师团队文化主要涉及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
(1)团队精神文化:
主要是由团队的愿景、价值观、精神、道德、理念、意识、作风等要素构成的意识形态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团队愿景是团队精神文化的根本追求和动力之源;团队价值观是最抽象最深刻的核心要素,它决定团队命运,支配和左右团队精神文化诸要素,是团队所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团队精神是团队精神文化的灵魂、提炼和结晶,是团队的精神支柱;团队道德是团队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延展,是团队制度文化的补充和完善,是团队精神文化的精髓;团队理念是团队一系列价值观的信奉和追求,是团队的思维框架和最高管理智慧;团队作风是团队精神文化的折射、行为指向和规范。
团队精神文化系统,作为团队文化的核心,对团队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起统领与决定作用,是团队活力的源泉所在,对团队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团队制度文化:
团队要建立自己的规范并以此来约束成员,从而提高团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形成团队文化。
它包括①团队组织——领导、成员、功能、定位等;②团队运行——决策机制、运行方式、控制系统、评价系统等;③团队制度——责权利分配机制、行为准则、保障制度等;④道德风尚——团员公约、奖惩机制等。
(3)团队物质文化:
是由团队成员创造的产品和物质设施等构成的一种表层的文化。
它包括工作生活环境、办公设施、文化设施、薪酬待遇、福利奖金、形象设计等。
(4)团队行为文化:
是由团队核心价值观决定的,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行为理念、行为方式、行为规范、行为形象等方面的总和,是团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
3.构建教师团队及团队文化的发展阶段及途径。
教师团队文化的打造需要通过形成合作习惯、快乐工作、建立信任、培养归属感、公正执行制度、营造团队精神等方式。
一般教师团队的发展会经历以下五个基本阶段:
形成阶段、规范阶段、震荡阶段、运行阶段、整休阶段。
经历五个具体的过程:
①组建教师团队,创建合作实体;②确立团队愿景,构建共同目标;③组织团队学习,提升团队层次;④提炼团队精神,打造卓越团队;⑤形成团队规范,提升自我管理。
物化产出: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应倡导的文化发展目标和内容》;《学校实践办学思想的策略研究——教师精神文化的打造初探》。
(二)学校教师团队、团队文化的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为了进一步摸清教师团队及团队文化的现状,课题组紧扣课题研究的关键词——教师团队文化,注重教师团队中的个体分析、教师团队中的领导分析以及教师团队行为分析,进行了六项问卷调查: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策略研究》调查;《以启发式教育思想构建和谐校园》调查;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教师需求强度调查;行政干部关于工作取向还是人情取向的自测;“教师绩效工资”征求意见调查,进行了一项关于小组团队及个人愿景的专项调查,进行了有关教师个体压力访谈。
我们还结合时事及教育现状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
一是“地震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二是“你心目中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2.课题组在大量调查分析、访谈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学校教师团队及团队文化现状、小组团队及个人愿景、教师对构建团队文化的需求程度。
(1)学校教师团队及团队文化现状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86名,其中高级教师68名,大专以上学历76名,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5名。
在历经二十多年的创校拼搏中,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都与学校发展目标需求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呈现出以下四种类型教师:
①有上进心,业务水平也较高的;②有进取心,但业务水平一般的;③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但安于现状的;④教学能力一般,却又不思进取的。
教师现有的团队多以年级组、教研组形式呈现,结构比较松散,团队校内活动多以探讨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的教研活动为主,其次就是工会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团队校外活动也仅限于聚餐,形式单一,业余生活并不丰富,个人的生活圈子也仅囿于家庭,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散,这与我校教师大多以30——45岁之间的女教师居多有关,人生的成熟阶段也是家庭生活压力最大的阶段,学校的工作、孩子的教育、家庭生活的重任得一肩挑起。
由于学校之间、本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少,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通常在独立状态下完成,客观上难以形成合作关系,团队文化较为淡薄。
(2)小组团队及个人愿景
在此项调查中,我们分别从团队命名、个人发展愿景、团队愿景三个方面予以解读。
如:
庄稼人团队——高明的教师对他们的“庄稼”们精心侍弄、了如指掌,密处拔、疏处植,旱时浇水、涝时排水,随性培植、尽心尽力,绝不做一刀切的“成品制作”,我们愿作纯粹的“庄稼人”;小蜜蜂团队——以辛勤为宗旨,舍己为人,以爱生为本职,舍小我成大我;乌龟团队——因为乌龟有一种坚持不懈,直达目的的精神;还因为乌龟能以静制动,有一颗宽容、快乐的心。
这些团队名称所表达的内涵是:
团结协作、健康快乐、高效和谐、精心育人、自信宽容。
教师在个人发展愿景中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想成为骨干教师或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前列,而是认为工作者,是快乐的;奉献者,是充实的;学习者,是智慧的。
教师团队的共同愿景是在工作中感受快乐,付出后才有收获;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团队氛围和谐、民主、宽松。
(3)教师对构建团队文化的需求程度
通过调查、访谈,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虽然拥有公众所认为的一份“旱涝保收”还有“漫长假期”的工作,却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虽然每天都和许多人打交道,却很难找到可以说知心话的人,导致心中的郁闷和委屈无法得到及时排遣和释放;虽然教师是一个有着高精神追求、思维活跃的群体,但他们的业余生活较为匮乏。
他们期待在工作中能得到体谅、关怀,能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用情感凝聚人心,同时也希望通过规范的制度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并给予教师合理的薪资,使他们的工作业绩在物质方面得以承认和体现;他们渴望与家属、朋友、同事、上司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给予别人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帮助,自己有所归属,即成为教师团队公认的成员;他们希望学校适时安排不同的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从而令这个团队更加充满着生机、活力。
他们期待通过构建教师团队文化帮助教师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断实现学校的发展愿景,不断满足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不断体现团队成员的共同成长。
物化产出: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报告》;《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策略研究》调查报告;《以启发式教育思想构建和谐校园》调查报告;《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报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教师个体与压力调查分析》;《教师需求调查研究报告》;小组团队及个人愿景调查分析。
(三)结合学校实践,探索学校构建教师团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1.以形成学校价值观,提升文化素养、开展团队拓展训练为重点,构建教师团队精神文化。
(1)构筑共同愿景,形成学校价值观。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具有不断自我超越的个人愿景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团队教师的智慧和理想,逐步形成对学校全体成员有号召力的办学理想和目标。
建立愿景时,我们注意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加强“学校愿景——团队愿景——个人愿景”的融合,另一方面注意“个人愿景——团队愿景——学校愿景”的协调。
通过发展团队和个人愿景,分享学校的共同愿景,使学校的共同愿景获得牢固的基础,大愿景和小愿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教师感受着自己在团队中存在的价值,感受着自己工作学习的不平凡的意义。
●办学理念:
启发·交往·和谐
●办学目标:
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校园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的特色学校
●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
崇仁尚礼,礼艺双馨;礼是小细节,爱是大智慧
●校训: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Rosesgiven,fragranceinhand.)
●教风:
团队协作,爱心启发
(2)开展“阅读的美丽”,提升文化素养。
教师团队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文化素养的提升。
为了帮助教师们扩大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我校开展了“阅读的美丽”、“3好集思”、“走进阅读,感悟团队”等主题读书活动。
“阅读的美丽”主题读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校订阅的书刊杂志的作用,通过阅读专业方面的书刊,提高业务能力;通过阅读科研方面的书刊,提高科研能力;通过阅读管理、心理方面的书刊,提高行政干部、班主任工作水平;通过阅读人文方面的书刊,提高人文素养。
各年级组结合读书活动主题和开展读书活动的特色和亮点,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学校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组织部分教师朗诵,并参加汉阳区读书赏析会活动,展示玫瑰园小学“阅读的美丽”教师读书活动的成果,展现玫瑰园小学教师团队的风采。
“3好集思”主题读书活动中,教师结合自己孩子读书时对就读学校及教师的期望谈自己为人师的责任;围绕“以启发式高效课堂为学生减负”的主题研讨为什么要构建高效课堂、以及高效课堂与学生减负之间的关系等;行政干部则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执行力”谈自己如何贯彻《武汉市教育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如何有效地落实“教育管理年方案”中的要求的思考。
教师们结合具体的案例既有独到的思考,又有理性的分析。
“走进阅读,感悟团队”主题读书活动中,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结合自己所领导的团队谈思考、谈实践,撰写了关于团队活动的案例。
案例包括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七个部分;教师们结合自己所阅读的关于团队文化或精神方面的书籍,或者观看的相关团队方面的影视作品(如《士兵突击》、《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也不能少》、《奥运开幕式》等)谈自己对团队文化的理解,还有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所处的教师团队,以及团队中的成员对自己的帮助、指导。
(3)团队拓展训练,提高团队整体战斗力。
团队拓展训练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教师融入集体、塑造精神、凝聚合力、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课题组专门负责搜集团队拓展训练项目,其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类是各类关于团体心理辅导、团队拓展训练的书籍,如《做游戏读故事学管理》、《管理培训游戏大全》等;一类是互联网上、电视节目中相关团队拓展训练的内容;一类是学校教师原创或者改编的一些团队拓展训练内容。
在获得这些原材料之后,由课题组将这些内容根据学校和教师的特点进行改编,设计成适用教师团队拓展训练的项目,同时课题组有组织的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如破冰游戏、沟通游戏、角色模拟游戏、心理游戏、创造力游戏等等。
团队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激发团队成员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协同合作以加强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2.运用四项法则,构建教师团队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要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
具体体现在要在工作中善待教师,努力营造“制度规范人、目标激励人、事业发展人、生活关心人、情感凝聚人”的教师进步成长的精神家园。
(1)运用大雁法则,促进团队交替引领(大雁长途迁徙,通过领头雁的不断交替,快速到达目的地)。
学校、党总支重视干部、骨干教师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敬业精神的培养与锻造。
三年来,学校提拔任用了校级干部三名、中层干部三名;学校干部中有区学带、市区优青四名。
学校针对两个校区的发展要求,对干部们提出不同校区的工作目标、部门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学校中心组学习活动常抓不懈,紧切学校发展、管理年工作实际、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开展了“素质教育督评标准的学习”、“部门工作的优势及问题分析”、“部门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执行力”等专题活动;学校还要求干部撰写周工作表,每月在校公示栏上公示干部工作动态。
学校每项重大的活动、每项评比,中心组对理论、标准、操作方法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