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686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旅游管理体系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日期: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 蕾1 郭玉龙2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会展类课程。

本文结合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综合性、前沿性和宽口径的三大教学特点,分析了在课程地位、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及实践性环节安排上存在四个问题,提出了精选课程内容,构建三大教学模块等四方面的建议,希望为提高教学效果有所助益。

一、《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伴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高等会展教育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1978年内华达大学饭店管理学院开设了世界上第一门会议管理课程。

在走过了近40年之后的今天,国内已有80余所院校都开设了会展类专业。

同时,会展相关课程在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会展服务与管理》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会展业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了解会展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及会展策划与管理的相关流程、方法及基本规律。

二、旅游管理本科《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综合性

《会展服务与管理》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于会展专业,属于专业方向课。

以旅游管理相关基础知识为先导,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侧重于从旅游活动发展规律对问题进行分析。

旅游学科知识的渗透使得《会展服务与管理》的教学过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前沿性

从世界会展教育的发展来看,第一个会展管理系始建于1986年,在会展业最发达的德国。

世界第一个会展专业的建立距今只有40余年。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后,2001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展览设计专业是中国会展高等教育迈出的第一步。

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处在高速发展的态势。

会展教育更是一个脱胎于新产业的“新生事物”。

《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依托于会展业的发展,反映会展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会展业实操的基本方法,必然具有前沿性较强的特点。

(三)宽口径

资料显示,截止至2014年,全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为229所,其中高职167所,占72.9%;招收新生14293人,其中高职11087人,占招生总数77.6%(丁萍萍,2014)。

本科会展教育约占总数的1/3,这与本专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相关的。

本科会展教育更强调“宽口径”的“学以致用”,而非“窄口径”的“量身定制”。

本科会展教育不能简单承担于会展企业的培训职能,相对于专业技能培养,更应突出素质的提高。

所以《会展服务与管理》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理解会展发展规律,思考解决会展业发展问题的宽口径教学。

三、《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先导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较低

不同于饭店类及旅行社类的课程设置,《会展服务与管理》作为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唯一一门会展类课程,缺乏《会展概论》这样的先导性课程,也没有相应的后续课程。

在学习此门课程之前,没有进行系统性的、针对性的会展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掌握会展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历史脉络。

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除了对会展实操技能进行讲授之外,还必须对会展的概念、特征及发展历程这些基础性知识进行介绍,对会展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引导学习。

而这门课程只安排了40个学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内容理论性强,缺乏生动的案例

《会展服务与管理》的教材建设以会展行业发展为基础,但又滞后于会展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著作,但是与我国会展急速发展的现实和会展专业建设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还不能有效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现有大多数教材内容组织方面一般以一些基本的微观和宏观经济理论为主体,结合会展服务与管理过程中的不同模块进行阐释。

缺乏对实操案例的介绍,即理论联系实际太少,导致教材理论性强,内容偏难。

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使教学和学习抽象而乏味,淡化了课程对学生的现实吸引力。

(三)教学模式原始,缺乏针对性

教材理论性较强、学校教学设施落后等因素都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无论是基础理论性的知识还是应用性知识,都千篇一律的以讲授方式为主,采取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念笔记,学生记笔记;讲授多,讨论少;理论阐述多,案例分析少;考什么讲什么,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满足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讲授的基础理论和原理,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背后的规律和原因,更谈不上独立进行调查、分析、解决现实会展经济问题。

如此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到位,难与行业亲密接触

旅游业属于外向型经济,更加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

在旅游管理的课程体系中,旅行社与饭店方向均有各16学时的实训课程,且综合实习以旅行社、景区和饭店为主,其中也难见会展企业的身影。

所以,理论和实践脱节是《会展服务与管理》关键问题之一,轻视实践教学,导致学不致用。

学不致用表现为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不能有效的结合,实践教学的不完善,导致只能提高学生简单操作技能,《会展服务与管理》知识学不致用,几乎在实践中被荒废,这完全不符合课程的培养目标。

四、《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精选课程内容,构建三大教学模块

《会展服务与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唯一一门会展类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

然而这门课教学时间有限,课程内容要求40学时内完成,这就给教学内容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结合多本教材的进行取舍,形成三大教学模块。

第一部分为会展基础知识模块,介绍会展业发展历史及会展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突出会展作为人类一种新兴的社会经济生活,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与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为会展的技能与实践模块。

着重介绍会展四个组成部分(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的基础策划事务,突出会展策划在会展业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为未来会展业发展趋势模块。

介绍国际会展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会展业发展方向等内容,培养学生用历史性的思维分析会展问题。

此外,在仔细研究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保证基础理论和重点、难点内容得到讲授的前提下,本课程将把第二模块内容作为重点进行精讲,第一和第三模块仅作简要概述,形成层次分明的教学模块。

经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挑选和安排,既克服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课程的主干和精华,又避免了各课程内容间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达到了“少而精、学到手”的目的。

(二)及时更新教材外内容,丰富教材形式

现有的《会展服务与管理》教材内容过时的现象比较严重,很难跟上会展业高速发展的步伐。

一则因为教材审批程序、出版过程较长,造成教材出版后,内容已经落后于实际应用;二是教材编写人员又很少有在会展一线工作的经验,内容选取时效性差。

针对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一方面教师可选择外国引进版教材、原版教材来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另外一方面要即使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案例。

在教学素材选择方面,不局限于死板的教材书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理论性更强的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论文及更灵活的视频材料。

争取让学生的知识含量、学术水平和对行业认识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采用多元教学模式

会展业的特点要求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因此《会展服务与管理》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也必然是多样化的。

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通过分析和实践证明,《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会展服务与管理》第二大教学模块实践性较强,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易达到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为7-8人小组,一个小组为一个团队,各团队都为完成一个会展策划项目。

策划工作展会背景分析——展会目标确立——展会内容设计——招商招展工作——展中控制工作——展后工作为流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会展概论课程的案例,应选择国内外知名案例及主讲教师自己为企业服务和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所收集的一手案例。

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书面材料。

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引导讨论方向,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不要走过场,摆花架子。

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

教师扮演着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

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

3.角色扮演和现场模拟

给出要解决的会展实务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的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4.走出课堂,构建会展实验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

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把课堂的教学模式放在会展公司、会展中心、展览城等教学实习基地。

通过深入实践,走访一些著名展会、探访会展企业及实地组织策划一次会议,使学生了解我国会展产业发展的现状,掌握会展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特点及方法,学习会议策划与管理的实际工作技能,把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使会展相关知识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者单位:

1、吉林农业大学,2、山东师范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