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常见问题.docx
《论文写作常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写作常见问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写作常见问题
中小学英语教师谈论文写作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中小学教师正在朝着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积极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以便及时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
但是,由于很多中小学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没有接受专门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而现在又缺乏必要的指导,所以不少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
我本人目前担任两家面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期刊的审稿和编辑工作。
在审稿和编辑过程中,我一方面对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积极投稿的热情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为稿件的质量问题感到忧虑。
很多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的论文被无情地退稿。
有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术期刊对稿件太挑剔,有的则认为投稿要靠特殊关系。
其实,就我所知,目前外语类学术期刊都有稿件难求的问题。
稿件难求并不是说没有人投稿,而是在堆积如山的稿件中优质稿件难寻。
我个人认为,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以及各级教研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水平。
同时,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员和编辑人员也应该经常与作者群体进行沟通、交流。
为此,我愿意结合自己在审稿和编辑工作的体会,与中小学英语教师谈谈论文写作的一些具体问题。
本文所谈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和认识。
一、常见论文类型及写作要求
中小学英语教师撰写论文时,经常为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求感到困惑。
有的教师在翻阅别人写的论文之后,还是觉得无所适从,因为各种学术期刊刊登的论文并没有统一的结构和写作要求。
其实,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的类型。
下面我们谈谈常见论文类型及其写作要求。
1.经验总结与交流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点,中小学英语教师写得最多的还是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的论文。
有人认为总结经验不算学术论文。
其实这是对学术论文的狭隘理解。
中小学英语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总结成功教学经验,并从中提炼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教学理念,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总结与交流教学经验的论文主要是介绍教师尝试的某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技巧(包括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过程和结果,或针对某个问题尝试采用的解决办法。
这类论文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背景介绍:
如为什么要尝试某种新的方法?
基于什么问题或状况提出的想法?
具体操作过程:
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某种方法;
方法运用的效果:
如采用新方法之后教学效果发生的变化;
建议和启事:
如果其他教师使用这种新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撰写经验总结与交流类论文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切忌老生常谈。
学术期刊审稿时最忌讳老生常谈的文章,而经验总结类的论文又最容易出现老生常谈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大概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有的教师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所以把一些常见的情况或已经反复介绍过的经验当作新的经验来交流。
第二,有些年轻教师的确从自己的教学中有所心得和体会,但这些心得和体会已经反复总结和交流过。
为了避免老生常谈的现象,我们建议教师真正做到有感而发,要使自己的经验让别人读起来觉得有新意。
另外,平时要多阅读相关学术期刊刊登的文章,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第二,切忌泛泛而谈。
稍不注意,经验总结类的论文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现象。
这种论文并不介绍具体的某种经验,而是空泛地介绍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心得,甚至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大道理。
第三,切忌空口说白话。
虽然是总结经验,但论文还要讲究论证的说服力。
经验总结类论文不一定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来验证某个结论,但也不能空口说白话。
比如,如果论文认为采用某种方法之后教学效果提高了,那么要适当提供一些具体的材料加以证明。
2.现状调查与分析
很多教育教学的决策依赖于现状调查与分析的结果。
因此,现状调查与分析类的论文也是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经常撰写的论文类型之一。
这类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背景介绍:
如为什么要进行调查;
调查设计:
包括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采样方法、调查工具、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等;
调查结果:
包括数据统计的结果;
分析与讨论:
对数据的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
撰写现状调查与分析类论文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样本的数量要适当。
很多教师经常问一个问题:
究竟需要多大的样本?
其实,关于样本的大小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样本的数量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以及取样的比例。
假如某中学有30名英语教师,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某些情况。
如果对所有教师进行调查当然会得到可靠的数据。
但如果条件有限,只能随机调查其中的15名教师,也能得到大致可靠的数据。
当然,有些统计方法对样本的数量有特殊的要求。
第二,要使用适当的数据统计方法。
调查的结果如果不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就没有多大价值。
但是,大多数中小学英语教师对统计方法并不熟悉。
我们建议大家看一看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如刘润清编著的《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韩宝成编著的《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文秋芳编著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详细信息见本文的参考书目)。
另外,大家还可以请数学学科的教师提供帮助。
3.理论学习与探究
有些中小学英语教师并不满足于总结经验,而是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就一些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等问题进行探讨,如对某些理论本身或其实际价值提出质疑,或提出改进意见。
这类论文对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是很有意义的。
撰写这类论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正确理解所探讨的理论,力求做到言之有理。
有的教师对某个理论并没有完全理解,就对其进行批评或质疑。
无论是批评还是质疑,都要讲究证据。
如果没有一手的数据,也要有严谨的逻辑推理。
第二,不要试图对某个理论进行全面的讨论。
如果所写的文章篇幅并不很长,我们建议教师针对某个理论的某一点展开具体的讨论,而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对所探讨的理论全盘否定。
第三,要尽可能结合教学实践。
中小学英语教师撰写的论文一般不会投给那些学术性或理论性较强的期刊,而是投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侧重实践的期刊。
这类期刊在审稿时都要考虑论文是否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4.实证研究
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一部分教师开始尝试撰写实证性论文。
所谓实证性论文,就是在实验室或自然教学环境中设计某种实验来检验某种假设,一般情况下要有实验对象。
这类论文学术性较强,写作要求较高。
这类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预期解决的问题。
有时需要对重要概念或术语进行简单的定义。
(2)文献综述,其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与本研究有关系的现有研究。
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关于这个问题(指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哪些研究?
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得出了哪些研究结论?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前人的研究存在哪些局限性?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哪些争议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研究设计:
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象、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工具、数据分析工具等。
(4)数据分析与报告:
报告研究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本章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全面、准确、如实地报告研究的结果;要采用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考察数据差异的显著性,不能只是简单呈现基本数据(如平均数、百分比等);要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呈现数据。
图表要清楚、准确;要有必要的图例和说明;要充分利用数据,认真研究数据所反映的某种现象,从中有所发现。
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
可以把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作适当的比较。
(5)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本研究对语言教学实践的启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常见语言表达和行文格式的问题
1.语言表达问题
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应该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达意,句子结构完整,词语搭配正确,标点符号使用恰当。
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语言,正文中尽量减少中英文交替使用的现象。
我本人在审稿过程发现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缺主语的现象最为突出;
(2)词语搭配不当,如“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倡导”应为“要求”。
(3)语言的口语化现象突出,如“想在一个单一的任务型活动设计中体现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整体思路是不大可能的”,“学生能够学会质疑,体现学习的主体性,这是好事”。
(4)重要信息与次重要信息的位置颠倒,如“高三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高考,这是教师们普遍的看法”。
2.准确性问题
很多教师在论文中提到某种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时,往往不提供准确信息,而是用一些模糊的说法,如“新教材”、“人教版教材”、“初中大纲”、“新课标”。
在学术论文中,首次提及某些教材或教学大纲时,要使用完整的名称,必要时提供出版时间和出版者或作者,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
再次提及时可以使用简称,但必须在第一次使用的全称后面注明简称形式,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标准》)”。
3.小标题的使用问题
合理使用小标题可以使文章结构显得清晰、明了,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但是,我在审稿中经常发现不用小标题和滥用小标题的现象。
有时连续几个段落没有小标题,有的文章甚至通篇不用小标题。
与此相反的情况是滥用小标题,有时一个小标题下面只有一两句话。
另外,小标题与正文内容不吻合、小标题层次不清楚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要合理使用小标题,而且要使小标题层次清楚。
同一层次的小标题要么统一使用名词短语,要么统一使用动词短语,一般不使用完整的句子。
各级小标题应单独占一行,而且小标题不宜过长。
标题的层次标号要规范,一般按照一、二、三、……;
(一)、
(二)、(三)、……;1、2、3、……;
(1)、
(2)、(3)、……这样的标题标号形式。
我们建议大家使用MicrosoftWord进行文字处理时,不要使用自动编号功能。
因为自动编号功能提供的缩进格式与中文编辑缩进格式不吻合,而且作者修改文章时很容易引起编号的混乱。
有些稿件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新意,值得刊登。
但是,由于稿件在语言表达和格式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很多学术期刊只好放弃。
作为一名审稿者,我个人强烈建议中小学英语教师撰写论文时在语言表达和论文格式上多下工夫,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稿件的选用率。
三、关于引文和参考书目
1.常见引文和参考书目格式问题
撰写学术论文一般要引用一些其他文献的内容,但是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由于缺乏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在文献引用及参考书目的罗列方面感到非常困惑,论文中的引文格式和参考书目格式很不规范。
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正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时不注明引文的出处,如“罗杰斯曾说过: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如果不注明引文的出处,就无法考证引文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与引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参考书目的罗列问题。
学术论文后面列出的参考书目应该是正文中引用过或提及过的文献。
有的论文在正文中并没有引用任何文献,而在后面列出一大串参考文献;也有不少论文在正文中引用或提及了一些文献,但在参考书目中没有对应的条目。
另外,很多论文所附的参考书目的格式极不规范。
下面我们谈一谈有关文献引用及罗列相应参考书目的一些基本要求。
2.关于引文和参考文献格式的建议
在论文正文中引用其他文献时,一般采用夹注的方式,即在被引用内容的前面或后面提供被引用文献的作者姓(名)和文献出版年代,有时还有提供具体的页码(在年代之后)。
以下几种格式供参考:
成晓光(2002)认为《英语课程标准》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Richards(2001:
133)指出,如果语言课程试图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以及多元文化的思想等理念,那么课程应该设置一些与这些理念相吻合的课程目标。
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在内容上不尽相同,因为外语词语(以及句法)所表达的概念同母语所表达的内容并不能处处重合,所以掌握外语的人能够做到用外语思考,即能在其内在言语中使用各种外语语言手段进行思维(周流溪,1995:
138)。
正文中引用某个文献之后,在参考书目里要列出该文献的详细信息。
文章中引用的文献与参考书目中的文献必须一一对应。
以上三个例子在参考书目中对应的条目是:
成晓光,2002.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Richards,J.2001.CurriculumDevelopmentinLanguageTeaching[M].NewYork: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周流溪,1995.中国中学英语百科全书[M].沈阳:
东北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可有不同的书写方式,但一般要提供以下信息:
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出版年代、出版地点和出版社。
如果是学术期刊的文章,要提供期刊名称、卷号及期号。
具体格式可参照各个期刊在投稿说明里的要求。
四、关于学术行为规范
大家都知道撰写学术论文时可以合理引用其他文献,但绝对不能抄袭。
目前,学术界对学术行为规范和学术道德越来越重视,学术打假的情况越来越多。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大胆地抄袭。
我在审稿过程就发现了好几起大篇幅抄袭我的著作的现象。
即使审稿者和编辑未能及时发现抄袭现象,文章刊登以后也会有读者指出的。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写文章时,杜绝抄袭行为。
另外一个问题是一稿两投或多投。
有的作者为了尽快发表作品,在同一审稿期内把一篇稿件同时投个几家学术期刊,有时出现一篇稿件被两家期刊同时采用和刊登的现象。
我本人为两个学术期刊审稿,就经常发现一稿两投的现象。
有的期刊为了避免一稿两登的现象,不得不在发排时与同类型的学术期刊交换目录。
一稿两投或多投现象给学术期刊的审稿和编辑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负担。
希望大家避免一稿两投。
参考文献
韩宝成,2000。
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润清,1999。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文秋芳,2001。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学篇)2013年第4期:
再谈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北京:
程晓堂)
Wed,03/27/2013-12:
35—publish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在审稿和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实例,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论文写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引言的写作问题、文献引证问题、标题的使用问题、数据和图表的使用问题、摘要的写作问题,以及概念和术语的使用问题等。
本文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也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写作论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
笔者从事学术期刊的审稿和编辑工作已有多年,对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有所了解,曾撰文讨论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中的问题(程晓堂,2005)。
文章发表之后,一些读者反映很有帮助。
但是,一篇短文章显然不能讨论清楚论文写作中的所有问题,即使是讨论一部分问题,恐怕也不能说透彻。
因此,笔者在此对这类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笔者2005年的那篇文章简要讨论了常见论文类型及写作要求、常见语言表达和行文格式的问题、引文和参考书目格式的问题以及关于学术行为规范的问题。
本文着重讨论写作方面的技术问题,其中还会涉及引文、参考文献、标题等方面的问题。
一、论文引言部分的问题
任何一篇论文都是针对一定的背景或问题而撰写的。
因此,交代写作背景、提出写作目的、阐明写作意义是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
这些内容通常作为“引言”放在论文的开头部分。
如果引言写得好,读者能够很快把握文章的重点,也能够激发阅读的兴趣。
但是,笔者在审稿过程中发现很多作者不善于引言的写作。
一些作者为了突出自己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往往首先指出这个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或目前很少有人研究。
但是,笔者发现很多作者在引言部分所说的情况并不存在,或者他们的观点没有证据。
比如,有的作者研究了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为了在引言部分突出该研究的重要性,作者指出:
现在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很少有人研究中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
这一说法显然不符合事实,要么由于条件所限作者没有查阅到相关文献,要么是作者根本没有去查阅相关文献。
有的作者为了突出文章的重要性,首先找一种“垫背”的情况,即人们只关注了某某问题,而忽视了某某问题。
比如,笔者在一次审稿中正好遇到一篇关于词汇教学的稿件和一篇关于语法教学的稿件。
前一位作者在讨论词汇教学问题之前,先给出这样的论断:
“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只注重语法教学,而忽视词汇教学。
”而后一位作者在讨论语法教学问题之前,首先指出:
“现在中学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词汇教学,不重视语法教学,过于淡化语法,致使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错误百出。
”这两位作者的说法显然是矛盾的。
我们并不否认一些教师确实忽视词汇教学或忽视语法教学,但是在不作范围限定的前提下给出这样具有概括性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另外,给出这样的论断并不能真正突出自己所谈问题的重要性。
比如,即便有些教师关注了词汇教学,这恐怕也不是他们忽视语法教学的原因。
引言部分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在介绍研究背景时,很多作者使用大量的空话和套话。
比如,在一篇关于英语会话教学课堂实例分析的文章的“探索背景”部分,作者写道: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而语言的本质就是交际。
”显然,这段引言与文章的主题几乎没有关联性,根本不能说明文章所探讨的问题的重要性。
引言部分应该开门见山地陈述论文的写作背景与目的,也可以提出要探讨的问题,以及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引言部分应尽量简练,且应与文章的主体内容密切相关。
二、文献引证问题
引证文献是学术论文写作过程的重要组成环节。
目前,在讨论学术论文的规范性时,都会涉及文献引证问题,一般侧重讨论引证的合法性问题(即合法引用而避免抄袭嫌疑)和引文及相应参考文献的格式问题,对于引证的目的、引文类型、引用方法的讨论还不够。
所以,很多作者不仅缺乏如何使用引证的知识,而且不明白使用引证的原因和引证的不同功能(Harwood,2010)。
很多人以为引用文献的目的就是用其他人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其实,这只是文献引证的目的之一。
Harwood(2010)归纳了文献引证的五个目的(功能):
(1)文献指引引证(signpostingcitations),即在文章中向读者提供更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2)佐证引证(supportingcitations),即用其他人已经发表的观点来支持作者自己的观点;(3)归功引证(creditcitations),即在文章中使用了某些论点、关键概念或研究工具,但这些不是作者本人提出或发现的,而是其他研究者的成果,需要通过引用来表示“归功”;(4)观点综述引证(positioncitations),即在综述某个领域的研究时,要对这些研究作必要的归纳,所以需要引用相关文献;(5)观点评论引证(engagingcitations),即在讨论不同观点时引用文献。
笔者在审稿过程中发现,盲目引用文献的问题非常突出。
有些众所周知的道理,有的作者还要引用文献。
比如,不少作者在谈及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时,都会引用到类似于“词汇学习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的引文。
文献引证的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引文与写作目的没有关联性。
比如,一位作者写道:
曾琦(2001)对课堂参与的概念作了界定和分类。
笔者认为,英语课堂参与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行为,主要指学生通过动口、动眼、动手等外显的行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具体表现为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堂质疑、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表演等活动、做笔记、听课、情感参与、求助老师和同学及自我评价等,而英语课堂有效参与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课堂活动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那么,影响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首先说“曾琦(2001)对课堂参与的概念作了界定和分类”。
按常理,接下来作者应该介绍曾琦是如何对课堂参与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的。
但是,作者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对英语课堂参与和英语课堂有效参与这两个概念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的引证,都要求引用准确,否则引证就不具备引证的价值。
引证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
笔者审过的一篇稿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四个学习策略:
渗透认知策略,发展调控策略,加强交际策略,开发资源策略”。
但是,正式发布的《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本就没有这段话。
也许有关文献在解读课程标准时作出过这样的表述,但是这段文字不是课程标准的原文。
又如,一位作者在论文中写道:
“新课程标准对词汇有不同级别的要求(识别性词汇、理解性词汇和掌握性词汇)”。
但实际上,几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没有这样的要求,也没有这样的表述。
还有一些作者在引用文献时把《英语课程标准》错误地写成《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等。
文献引证还要考虑文献的可靠性。
尽管正式发表的文献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但肯定也受发表时代、研究进展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
一些作者在引用文献时,不注意被引文献的发表时间以及被引内容(观点)是否已经更新。
有的文献已经发表几十年了,有的作者引用这样的文献时,竟然还用类似于“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等转引表述方式。
有些观点、概念、定义已经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更新、补充、修正,但不少作者不能引用较新的文献,而是使用几十年前的文献。
比如,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发布了三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
第一个版本是2001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
这个版本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第二个版本是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
这个版本出版后取代2001年版中的高中部分,并于2004年起开始实施。
第三个版本的标准是2012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
这个版本取代2001年版本中的小学和初中部分。
有些作者在引用这些文献时,不考虑这些标准是否继续执行。
比如,有些作者在讨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时,不引用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而是引用2001年版的课程标准,更有甚者引用上个世纪颁布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等文献。
当然,如果论文确实需要,也可以引用这些不同版本的标准或大纲。
一些作者在引用国外文献时,直接引用外文文献(主要是英文)或者在行文中夹带外文文字,造成不同语言交替使用的现象。
原则上,用中文写论文时应该都用中文,涉及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时可以直接用外文。
需要引用外文或借用外文概念时,应该翻译成中文,必要时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