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8953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docx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

【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无忧考网小编整理了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

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设置

  教师:

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知道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

  学生:

(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

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

  教师: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

  学生回答预设:

气温和降水。

  教师: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怎么不冷呢?

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

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预设: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教师:

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得出刚才的结论,让我们从地图上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发现。

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地图要首先读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

先读图名,左边这幅图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分布,右边的图为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的分布。

  教师:

读图的第二步是读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

读图例。

  教师:

通过读图例,我们可以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读图的第三步──根据问题,提取信息。

  【设计意图:

回顾读图方法。

  教师:

请同学们依次完成PPT上的提示问题。

(问题1)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

每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

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预设:

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教师:

请大家找到一条特殊的等温线──0℃等温线,它有着重要意义:

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

让我们来看一下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学生回答预设:

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教师:

(问题2)1月的最低平均气温是多少?

分布在哪?

平均气温是多少?

分布在哪?

  学生回答预设:

最低气温为-28℃以下,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

气温大概是16℃以上,分布在海南岛及台湾岛南部。

  教师:

(问题3)1月南北温差是多少?

  学生回答预设:

50℃左右

  教师: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我国7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分布。

  【设计意图:

带领学生读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师

  问题1:

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

除了28℃等温线外,以8℃为间隔的等温线有几条?

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

──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问题2:

7月的气温是多少?

分布在哪?

──温度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

──青藏高原。

  问题3: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独立完成读图任务。

  讲授新课──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知道我国的温度带

  教师:

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

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学生回答预设:

根据看到的每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教师:

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相近呢?

  学生回答预设:

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教师:

既然农业生产是我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让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和代表性农产品。

  学生:

为不同温度带选择适当熟制,识别水果产地。

  【设计意图: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地理与教材中的地理联系起来。

  教师:

我们特别容易把温度带和热量带(地球上的五带)混在一起,请大家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预设:

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度来划分;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作物品种、作物的熟制相关。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课程引入:

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

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

  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

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回顾展望: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

──气温和降水。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感受气温:

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怎么不冷呢?

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

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咱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咱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

出示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

左边是我国1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那咱们先来看一下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1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特殊线:

  在递减的过程中,有一条等温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条等温线有着重要意义。

──0℃等温线

  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

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

  转承:

读气温分布图,先看总体趋势,然后再来找极值。

  大家看,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

-30℃左右,1月我国最低平均气温呢就出现在这里,是黑龙江漠河,最低达到过-33.3℃。

  再看海南岛气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呢?

──20℃左右。

  所以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我国1月南北温差有多大?

──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夏季的气温分布情况。

  2.7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

──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全国气温的地方,这时全国气温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

──青藏高原。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

我国冬夏两季气温的分布情况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天则普遍高温,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来看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1.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2.三地昼长时间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3.由以上两个分析,你得到怎样的结论?

三地获得热量如何?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并且昼长时间逐渐缩短,所以获得热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使得冬季南北温差大。

  引导: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南北温差呢?

比如每到冬天我们经常能听到天气预报报道刮什么风?

──偏北风。

  出示冬季风示意图。

  这是我国冬季的盛行风,源于哪里?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带来寒冷的空气和降温,对我国南北气温影响有什么不同?

──北方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而南方受其影响较小,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温差。

  承转过渡: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那为什么夏季温差小呢?

我换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6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学生自主分析──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但昼长时间逐渐增长,所以南北获得热量差异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

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及成因,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就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概念明晰:

  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

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按照这样的标准划分出的温度带,将我国划分为这样一些区域,大家根据刚看到的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看看能不能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特殊线:

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像呢?

──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对于温度带,咱们特别容易把它和热量带混为一谈,比如“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的热带和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在我国的范围一样吗?

──它们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线来划分的;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业、作物的熟制相关。

  读图判断:

  1.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分别是什么呢?

  2.不同温度带盛产的水果是什么呢?

  我们看到,这些水果的分布受到气温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温度带的划分来确定分布。

  课后延伸:

出示不同干湿地区的景观图,请大家课后思考。

  1.这几张图片分别对应在哪个点呢?

  2.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清华附中伊娜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温故知新: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2.温度带填图。

  3.回顾特殊分界线──秦岭─淮河。

  承转过渡:

上节课给大家留了思考题,这些植被都对应哪个点呢?

(移动图片到对应点)

  那大家说这些植被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降水,好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我国的降水情况。

  提问引入:

咱们先来看看几个城市的降水情况。

  根据几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同学们觉着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不同:

从降水量上看有多有少;相同点:

变化趋势相同,夏季多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不同地方降水量差异很大,且时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国的降水会集中在夏季呢?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1.降水集中在夏季

  出示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对比表格

  问:

大家能否根据这组资料来解释下这一问题?

(一边分析,一边完成表格。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和季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我国地处世界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大洋──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海陆性质差异明显,因此每年夏季我国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

来自大洋的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降水。

而每年冬季,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使我国降温减湿。

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承转过渡:

咱们再来看这几个城市的降水,虽然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是具体持续的时间又不太一样,各地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明显不一致,能据此总结出雨季分布规律吗?

──越向北雨季越短。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还是和季风有分不开的关系。

  2.东部雨带的推移

  演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

  冬季我国大陆一直被冷空气控制,到五月夏季风开始从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冷暖气流相遇,这时就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锋面雨(转PPT)──因此随着南部暖气团势利的逐渐加强,我国东南地区自五月起就进入到了雨季。

  随后,暖气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夏季风向北推移。

六月,夏季风北上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雨带随之向北扩大,此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徘徊,于是形成了细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之后,夏季风继续北上,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全国降水达到最多,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处于下沉暖气流的控制之下,出现了伏旱天气。

  进入九月,冷气团势力增强,暖气团势力减弱,夏季风迅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区,10月,彻底退出我国,我国雨季结束。

  归纳总结: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示意图

  承转过渡:

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我国降水不仅存在着季节的变化,年际之间的降水分布,也很不稳定。

  3.降水的年际变化

  简述年际变化概念

  出示我国北京1951~200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标注降水量和最低年份,分析这两年可能的夏季风进退情况。

  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降水量大;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降水量小。

  承转过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夏季风,也看到了季风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影响,那在这样夏季风的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又会是怎样的呢?

大家能推测一下吗?

──东南多西北少。

实际是不是这样,咱们来印证一下。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动态分布图,依次展示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的区域和界限,学生总结降水分布规律。

  ──因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从东南进入西北内陆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受到山脉的阻挡,因此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承转过渡:

由此我们再次印证了我国不同地区降水情况不同,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多少和蒸发的情况,把全国划分成不同的干湿地带。

  概念解析:

  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共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对照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将各地区和其降水量范围连起来。

  读图判断: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不同会影响到植被的种类和农业的类型,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植被以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区──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牧区。

  干旱区──远离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课后延伸:

大家再看一下几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有没有哪个你觉着特别熟悉的?

──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都是哪些分界线?

有怎样的地理意义?

此线南北又有怎样的不同?

请大家课后思考。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清华附中伊娜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呢?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所在,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所在,也是划分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划分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界线。

  在此线南北两侧有着鲜明的景观差异,此线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耕地以旱地为主;而此线以南冬季河流不结冰,水田面积广大。

  承转过渡:

由于我国不同地方气温和降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将其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读图分析:

我国一共有五种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家看下面这两张气温降水图,分别应该是哪种气候类型。

  这是我国西部的两种气候类型,大家来判断分别是哪种气候呢?

  要判断是哪种气候类型,得先看它们的气候特点。

  ──第一张图,夏季气温接近30℃,冬季最低气温接近-10℃,全年降水都很稀少,所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

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在图上的吐鲁番。

  ──第二张图,夏季气温7℃左右,冬季最低气温接近-20℃,降水较少,7、8月降水最多,所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全年低温,降水集中在夏季。

应该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对应五道梁。

这种气候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在我国众多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使得我国气候更为丰富多彩,比如横断山脉南麓,从山脚到山顶出现这样的变化,被称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转承:

我们再来看这三张图,又分别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

  它们分别是: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漠河;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上海;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海口。

  这三种气候有着共同的特点──雨热同期,这一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以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区。

  总结归纳: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此外,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广泛分布着三种季风气候,构成了我国气候的另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

  承转过渡:

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所以,同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特征。

  实例印证:

  同在北回归线上,阿拉伯半岛上沙漠广布,而我国江南地区却是山清水秀,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正是因为长江以南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长江以南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承转过渡:

除了降水上的不同外,季风气候显著还表现在气温上。

  出示同纬度城市的气温对比数据

  问:

与同纬度城市相比,我国气温具有怎样的特点?

──我国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而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冬夏温差较大。

  承转过渡:

以上我们看到了我国的气候特征,下面我们来总结下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总结归纳:

  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纬度因素;

  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是受到海陆位置(季风)的影响,高原山地气候、出现垂直分异的现象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受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所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并能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源分析、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重点与难点】

  1.我国气温的特点,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2..读图、识图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看视频:

冬季的广州和哈尔滨

  同一个季节,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异?

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计算:

海口和漠河的温差(16℃-(-28℃)=44℃)特点:

南北温差大

  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思维拓展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探寻原因

  成因①:

纬度位置的影响

  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昼长越短。

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昼长比南方短,太阳照射时间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

冬季风的影响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

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消弱与阻挡,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

这些加剧了南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