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8916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docx

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

2011年唐河实验高中春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

命题人:

校对人:

张云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l.下图反映的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其中最能代表“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是B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等有关知识要点以及读图、析图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题解决方法可从图中分别找出各点的出生率与死亡率进行比较:

①国家出生率高,死亡率也较高;②国家出生率较低,死亡率四个国家中最低;③国家出生率很低,死亡率低(人口死亡率高于②国家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死亡率相对提高);④国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因此可判断答案为B。

【答案】B

2.“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C

A.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死亡率、高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解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尽管出生率很高,但死亡率相当高,因而人口的增长率极低。

本题容易误选为A,原因是感觉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出生率也低,其实人口的出生率在不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下,变化是不大的。

【答案】C

【分析】产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开始以较快速度下降。

但由于出生率没有保持同步下降,因而人口出现快速增长,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特点基本上是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征,被称为“过渡型”。

【答案】B

3.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C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社会生产力D.人口总数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C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

D.乙国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国

5.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

B.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人口明显减少

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出生率过于偏高

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6.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建国后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是(C)

7.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C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制约。

资源数量越多,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类社会越发展,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因此,这三个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消费水平越高,一定数量的财富可供消费的人口数就越少,所以,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答案】C

 

【分析】依据图表回答问题,关键是要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善于从纷繁的数据资料中发现规律,找出联系,明确答题的切入点。

本题由表中可以看出,从1949年到1986年的37年中,我国人口增加了近一倍,人均耕地也减少了近一半,明显看出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了人均耕地的迅速减少。

明确了图表中数据所表明的这一实质问题,回答该题的各小问就找到了切入点:

①我国人地关系的矛盾表现在许多方面,本题提供的信息所反映的是人口在迅速增加,人均耕地在迅速减少。

②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也有许多,本题所反映的是,随着人均耕地的减少,土地所承载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

③我国关于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本题揭示出的问题,为切实保护好我国的土地资源,还必须要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答案】

(1)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2)土地承载量受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3)①实行计划生育②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8.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能力下的人口数量

B.人口合理容量要求同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稳定

C.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容量是一致的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某地区的环境资源可有效、持续利用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下的人口数量

 9.从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C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下图中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比例,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

读图分析回答下面四题。

10.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C

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C.沙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

11.如果图中某点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那么该点是D

A.aB.bC.dD.e

12.如图中各点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规律,则反映美国东北部的最可能是D

A.aB.bC.eD.e

16.图中五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

A.a、cB.b、dC.c、dD.a、e

13.最近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主要原因是D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自然增长快D.人口机械增长快

 14.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B

A.国际间人口迁移B.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15.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

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A

①“多子多福”②男性偏好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④重视子女质量⑤注重自我发展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16.下列因素中,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不大的是D

A.宗教信仰B.初婚年龄

C.婚姻的稳定程度D.自然环境

17.以下地区中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是A

A.大江大河源地B.河流河运起点

C.干支流交汇处D.河流人海口

【分析】河流是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自然地理区位因素。

河流发源于山地丘陵,尤其大江大河多发源于海拔高的高原山地,如长江、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稀疏,不利于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河流河运的起点处,货物在此转运。

从而促使城市的形成;干支流交汇处以及河口,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因而非常适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形成较大城市。

【分析】解答本题,一可以联系实际——在城市中哪种用地占地最广呢?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是住宅用地,因为住宅区不但要容纳城市的所有人口(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而且城市人口在家里的时间要大于在城市内其他场所时间之和。

所以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居住用地。

二是分析教材第30页“图2—4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三幅图的共同特点是从所占面积来看,居住用地最大,其他依次是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市政用地。

因此平时的学习,既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还要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学会读图析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先读懂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含义,不难得出第1小题的答案。

根据第1小题的结论,再结合“城市土地的供应有限,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的规律,可推知OA、AB、BC范围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答案】

(1)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商业用地(商业活动)付租能力最强,其次是住宅用地,最后是工业用地。

(2)按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OA、AB、BC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18.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C

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教区

19.下列哪种功能分区的变动,将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有显著影响的是D

A.工业区B.居住区

C.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D中心商务区

20.下图是“住宅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远近关系示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

A.交通的通达度B.环境质量

C.建筑技术水平D.地价水平

21.同心圆、扇形、多核心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共同点有:

①都适用于所有城市②都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③高级住宅区趋向于分布在距市中心较远的城市边缘④低级住宅区聚集在市中心附近B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2.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R1门槛人口最小,R3门槛人口最大

B.R3服务范围最小,R1门槛人口最小

C.R2的中心地级别比R1低

D.R2比R1所需的门槛人口大

 23.关于城市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世界重要河流两岸布满了城市

B.气候干旱的地区也有城市分布

C.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D.在著名旅游地和边境口岸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4.商业区选择在市中心主要是因为C

A.市中心有最大的消费群B.市中心地租最高

C.市中心交通运输便捷D.市中心公共设施齐全

 15.中心地理论六边形的嵌套理论主要用来指导B

A.工业生产和产品类型

B.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C.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

D.交通运输和道路的修建

 26.下列关于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B.区内的建筑物在市区往往是最高的

C.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D.中心商务区的零售活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最中心,垂直方向上多在较高层

27.读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C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

【解析】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该题以示意图的形式来理解城市化进程。

首先要求明确横坐标表示了城市化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纵坐标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可分析出①阶段城市化水平很低,速度很慢;②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水平提高;③阶段城市化水平已很高,速度放慢甚至停止。

然后根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实际情况分析。

 28.以下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城市化就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化有利于城市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城市化影响工业化,而工业化对城市化几乎没有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化的含义、表现(或标志)、意义等内容。

城市化的含义包含两层意思——“人口城市化”和“乡村城市化”,即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A选项仅指“乡村城市化”,含义不完整。

城市化的表现(标志)主要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农村、工业化、科技创新、文化扩散等方面,其中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化的效率,而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故D选项不正确。

 29.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D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城市数目增多

C.城市人口增加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增加

30.与城市化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B

A.商品农业的发展B.工业化进程C.科技的发展D.人口自然增长率

31.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A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化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3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正确思路是B

A.阻止乡村人口进城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丢弃旧城,建立高标准新城市D.扩大城市的占地面积

 33.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有B

A.控制人口增长B.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C.提高人口素质D.使工业向农村扩展

34.现在有些大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D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B.抑制私人小汽车

C.想让公共汽(电)车等多赚点钱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解析】目前在我国和国外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如新加坡即是。

其主要是针对大城市交通拥挤、交通秩序混乱提出来的。

小汽车虽然对某些人来讲改善了交通条件,提供了舒适的交通环境,但是如果大城市上百万人每人都有一辆小汽车的话,因小汽车过多造成的交通阻塞现象将会非常严重,同时小汽车低速行驶还会带来严重的尾气污染。

公交车的大客容量可以同时解决几十甚至上百人的交通问题,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社会效率,减少了交通阻塞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答案】D

35.下图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D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策略

B.后工业化时期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应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应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36.深圳作为一个边陲小镇,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一跃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特区城市,我国将其设为特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A.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众多的华侨后裔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7.有关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中,供应链正确的是--A--

A.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B.采购→包装→运输→仓储→配送

C.采购→仓储→包装→运输→配送D.配送→采购→运输→包装→仓储

 38.某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该地区应优先发展--D--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技术密集型产业

 39.1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D--)

 40.河流的汇合处成为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主要是因为--D--

A.生产、生活用水充足B.水运发生障碍,货物在此转运

C.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D.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41.分析下图可知①、②、③分别代表--C--

A.①蔗糖厂,②炼铝厂,③服装厂B.①炼铝厂,②服装厂,③蔗糖厂

C.①炼铝厂,②蔗糖厂,③服装厂D.①服装厂,②蔗糖厂,③炼铝厂

【分析】此题着重检查学生运用地图和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的能力,具体检查学生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认识理解,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处理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问题。

回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地形剖面图,了解各段地形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地段:

相对海拔较高,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是本区海拔最高的地段,且坡度陡,不宜作为村落和耕地,最宜作为林地,因此选项A、C不正确。

②地段:

海拔在200米以下,还有较大面积的平地,作为果园或村落均可。

③地段:

为地势广阔平坦的平原地区,又有河水灌溉,最宜作为耕地。

 42.关于商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投入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较少,靠扩大土地面积来增加产出

B.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销售

C.商品农业分布在发达国家

D.商品农业属于种植业

【分析】题目立意是对重点知识“农业分类”进行综合考查。

第一,要明确农业分类的三种不同依据。

根据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根据投入生产资料、劳动的多少分为粗放农业、密集农业;根据生产目的分为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第二,要明确每种农业类型的特点。

如粗放农业的基本特点是:

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较少,增加农业产出的手段主要靠扩大耕种面积;密集农业则是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较多,增加产出的手段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如果产出的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属自给农业,自给农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如果产出的产品主要以销售为目的,属于商品农业,其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第三,商品农业既可以是种植业,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也可以是畜牧业,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以下三题。

43.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C--

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

44.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C--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45.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D--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6.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各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有所不同。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B--

A.国家政策B.市场需求C.科技发展D.交通运输

47.下图是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区位选择图,根据影响工业部门分布的因素,判断下面哪一组排列是正确的(D)

A.①炼铝厂②制糖厂③电子装配厂④啤酒厂

B.①啤酒厂②电子装配厂③制糖厂④炼铝厂

C.①制糖厂②电子装配厂③炼铝厂④啤酒厂

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制糖厂④电子装配厂

【分析】该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和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读图,要善于从多个影响因素中找出其主导因素——序号旁边没标注箭头的因素,与图示找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炼铝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是接近能源基地(最好是建在发电成本较低的大型水电站附近),如图中②所示;制糖厂在加工过程中,原料用量较大,且原料不便于长期贮存和远运,故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是接近原料产地.如图中③所示;电子装配厂耗用原料、燃料少,技术要求不高,其区位选择;倾向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如图中④所示;啤酒厂,尤其是瓶装啤酒.不宜长途运输,故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是接近消费市场,如图中①所示。

48.读下图所示的四幅图,计划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判断下面工厂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C--

A.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

B.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

C.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

D.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

4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

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其主要原因是--C--

A.交通运输条件便利B.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利用当地良好的工业基础

 50.如下图所示四幅工业区位图中,布局最合理的是(---D---)

 51.读下图,根据工业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D--

A.①微电子工业②纺织工业③食品工业④化学工业

B.①纺织工业②化学工业③食品工业④微电子工业

C.①食品工业②化学工业③微电子工业④纺织工业

D.①食品工业②纺织工业③化学工业④微电子工业

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回答下面三题。

52.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C--

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D.高级时装厂

53.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D--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54.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B--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量下降

 55.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

下列选项中与四幅图相符合的是--B--

A.①——甘蔗制糖、②——制鞋、③——微电子、④——啤酒

B.①——甘蔗制糖、②——微电子、③——制鞋、④——啤酒

C.①——甘蔗制糖、②——制鞋、③——啤酒、④——微电子

D.①——甘蔗制糖、②——啤酒、③——微电子、④——制鞋

 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面两题。

56.在图乙中布局A类工厂,最合理的位置在--D--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57.在河口位置形成的城市有----A---

A.上海、纽约B.天津、东京C.广州、巴黎D.北京、悉尼

58.下列城市位于京广线上并且其兴衰与京广线有关的是--A--

A.石家庄、郑州、株洲B.石家庄、郑州、宝鸡

C.郑州、株洲、宝鸡D.阜阳、株洲、武汉

 59.下列城市与其兴起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

A.石家庄——铁路运输的发展B.扬州——公路运输的发展

C.上海——大运河的开凿D.重庆——河流运输的发展

【答案】西安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有陇海线经过,交通便利。

我国西北地区的最大城市、最大工业基地,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客流量大。

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答案】方案三比较好,因为方案一仅沟通火车站A与城镇B,没有沟通c、D两个乡镇,交通量小;方案二路线太长,A、B两地无法直接联系,占地又太多;方案三沟通了A与B的联系(此为公路干线),C、D又以分支形式与主干几乎垂直,线路较短,因此比较好。

【答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二、综合题

【解析】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和范围大为扩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传染病不是人口数量增加的必然结果。

【答案】B

60.下图为某城市简图。

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后回答下列要求。

(1)将该城市下列分区与相应字母配对,以示合理的区址选择。

商业区---D--

工业区---A--

居住区---C--

绿地---B---

(2)将该城市下列厂区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配对,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4--

污水处理厂--1--

重型机械厂---2---

印刷厂---3---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D---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布置与厂址选择,以模式图的形式画出城市各功能区、工厂企业的布局,并给出不同季节盛行风的条件。

由此可知要从城市各功能区的职能特点、分布规律以及绿地合理的分布位置,去确定其正确的区位选择,从企业的性质及盛行风、河流流向来决定各工厂的合理厂址,该题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

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

随着工业化和交通的发展。

住宅区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

①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②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在一些大城市里,为了疏散城区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