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历史.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788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企历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国企历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国企历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国企历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国企历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企历史.ppt

《国企历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企历史.ppt(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企历史.ppt

国企历史,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或称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

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

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

(行政性),国企的出现:

国有企业的普遍出现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

从1945年开始,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法国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些大公司改为国家接管。

与次同时,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的7个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美国政府也创办了一些国有企业。

中国国企:

我国的国有企业主体最初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归全民所有”建立起来的。

1980年以后,随着“包”字(承包制)进城,国有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实行了承包、承租经营模式,国有企业成为承包者和承租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国家放权让利的改革又强化了国有企业的这一功能)。

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式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

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国企改革,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因此内容标准要求“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方向和方针:

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

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改革目标:

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方针实施: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

三、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六、全面加强企业管理。

七、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八、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十、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国企改革破冰前行:

中国国企体制进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国有企业改革三个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特征,“三铁”“铁饭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指国家分配工作,干不好只能调走,绝无失业之忧。

“铁工资”是指工资从就业开始就是那么多,顶多根据工龄长短进行增加,不会因业绩的好坏而增加或者减少。

“铁交易”是指当时国有企业之间的计划交易都是固定的,供求关系非常稳定。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一味强调扩大企业的规模,增加资本及劳动力投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同时企业还需要负担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幼儿看护等。

国有企业改革三个阶段,2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它反映了改革战略指导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19781984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51993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实行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1994至今,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应地,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划分三个阶段。

(1)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当时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

扩大企业自主权就是要有下放权利,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1)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通过这一阶段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效益都有所提高。

如:

首都钢铁公司通过改革使企业有了自主权,增加了留利,改进了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

1979-1981年和改革前的1978年比较,首钢利润净额平均每年增长45.32,上缴利润和税金平均每年增长了27.91,企业留利和职工收入都有较大的增加。

(2)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所谓的产权分离,就是指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

目标: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途径:

经营承包责任制。

(2)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局限性:

两权分离理论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而不承认企业作为法人应该有财产权,认为所有权全部属于国家,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革明确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

产权明晰。

即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价值增值的责任。

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

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

1995年中央提出“抓大放小”方针以后,各地加快了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

到1997年底,一些地区的小企业改制面已达50以上,有的地区超过90。

国企改革之弊端,1.政企不分、官本位意识。

2.生产效率低。

3.资源浪费严重。

4.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5.分配制度缺陷严重,无法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总的来说,国企弊端的根源在于产权不明晰,经营不自主,负盈不负亏!

国企弊端的表现及根源:

吉林通钢股权调整引发打人致死事件,从吉林通钢股权调整引发打人致死群体性事件透视出部分国企改革的方向性错误。

实例:

通钢集团是国有企业,其资产原属于国家。

而深化国企改革,已经成了国内某些国有企业,变相出卖国家资产的通用词汇。

他们打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旗号,肆意变卖国有企业资产,并且在变卖国有资产的过程中中饱私囊。

通钢集团通过变换股权,将通钢集团出卖给私营企业建龙集团,由建龙集团控股经营,实际上已经把国有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交给了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通过投资国有资产,获取丰厚的个人利益。

他们通过资本投入,榨取国企职工的剩余价值,而这些剩余价值原本属于国家或者是属于职工的,而如今都转到了私人的腰包。

分析原因:

国企改革之优势,一是国有企业的社会定位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是国有企业的企业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是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四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

五是国有经济比重趋于下降,但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增强。

六是国有企业数量明显下降,实力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

七是国有经济分布范围适度收缩,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八是国有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九是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国企改革的方向,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完善员工管理制度;优化股权转置;普及企业文化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品牌;,观点一致,产品与服务质量,定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员工管理制度,定义:

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员工成绩考核制度员工编制制度,破除国企就是铁饭碗的思想,股权转置,定义:

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

其一,国企的所有权属于整个社会而不是企业自身。

这就决定了国企获取的经济利益的受体应该是整个社会,而不是国有企业本身。

其二,国企承担着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

因此,国企经营的目标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致性,而不是单一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诉求。

其三,对国企经济利益的构成要加以界定,优点,引进科学经营模式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强化股东的责任感,企业文化精神,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功能,品牌,品牌即产品铭牌,用于识别产品或是服务的标识、形象等。

本次内容已结束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