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601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冲刺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人取的的成就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壮大了国防力量B.增强了粮食产量

C.保障了生命健康D.促进了科技发展

2.曾经有一位学者高度评价袁隆平:

“是他使饥饿的威胁退却,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研制原子弹B.培育杂交水稻

C.设计三峡工程D.开发互联网技术

3.2015年荣获诺贝尔奖的我国科学家是(  )

A.袁隆平B.屠呦呦C.钱学森D.邓稼先

4.1964年10月17日,美国的一家通讯社惊呼:

“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该通讯社报道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5.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

A.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B.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C.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D.我国商品供应丰富

6.他是中国当代文坛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剧作家,开创了新时期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以反映故乡高邮的人和事而引人瞩目。

他是

A.汪曾祺B.朱自清C.吴征镒D.江上青

7.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

标志着我国最先成为世界核先进国家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我国开始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C

袁隆平获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对探索生命奥秘作出重要贡献

D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实现了水稻育种历史性突破

 

A.A

B.B

C.C

D.D

8.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舞台剧和小说,如《林海雪原》、《红旗渠》等。

这得益于当时实行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改革开放政策

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

9.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D.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0.现在我国农民绝大多数都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且有的还加入了社会养老保险,这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完善()

A.社会保障体系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C.国有企业改革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阅读下列文字,它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

 

美国著名的太空学者迪安认为:

“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

《印度教徒报》评论说:

“中国把第一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12.“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

”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13.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人民物质需求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14.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的杰出贡献是()

A.培育籼型杂交水稻B.研制“两弹一星

C.取得奥运会金牌D.制定“八六三计划”

15.从‘的确良’到‘涤卡’,从绿军装、喇叭裤到蝙蝠衫、健美裤,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的思想中已注入了“时髦’的情绪。

导致以上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新中国的成立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③西方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涌入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气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C.住房的室内装修居住环境有明显改善

D.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17.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

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8.“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说法如今已成为现实。

你认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实现这一说法的最佳方案()

A.海洋高技术的应用

B.电气化技术的应用

C.生物技术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9.永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明从奶奶家里找到了几张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证,奶奶告诉他这些票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观念的变化B.购物方式的进步

C.生活方式的改变D.社会经济的发展

20.“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适合的人选是

A.邓稼先B.屠呦呦C.焦裕禄D.王进喜

21.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耕地较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

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

“是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他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钱学森

22.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C.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D.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23.“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

下列成就不属于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24.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995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

A.实施义务教育B.开展“希望工程”C.恢复高考制度D.科教兴国战略

25.1970年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八号B.神舟一号C.神舟六号D.东方红一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钱学森为我国研发两弹一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壮大了国防力量;邓稼先为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壮大了国防力量;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增强了粮食产量,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为世界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保障了生命健康。

所以四个人物取得的成就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促进了科技发展。

ABC项概括不全面,故选D。

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B符合题意;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

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故A不合题意;设计三峡工程、开发互联网技术与题干无关,故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治疗疟疾作出重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屠呦呦。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杂交水稻之父”,C项是中国“航天之父”,D项是“两弹元勋”。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4.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1964年10月17日”,结合所学可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故A符合题意;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我国商品供应丰富,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6.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坛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作家和剧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标志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

中国成为了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故B符合题意。

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袁隆平获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因为他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舞台剧和小说,如《林海雪原》、《红旗渠》等优秀文学作品,A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政策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B不符合题意。

“科教兴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C不符合题意。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21世纪提出,D不符合题意。

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B项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讹诈,C项是我国国防科技的又一大进步,D项是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一号火箭送入地球轨道升空,在太空昼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进入宇宙空间。

本题选D。

考点:

中国航空航天成就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和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自此正式跨入了航天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拥有洲际核打击能力的公开宣言。

长征一号的发射成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0.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都属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所以材料中现在我国农民绝大多数都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且有的还加入了社会养老保险,这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C项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城市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D项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

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1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题干关键信息“中国把第一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最有可能是对我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发表的评论。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符合题意。

东方红1号是人造地球卫星,A不符合题意。

“神州一号”没有载人,B不符合题意。

“嫦娥一号”与题干“中国把第一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

”不符,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A

解析: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农业政策及农业科技成果。

“政策”和“科技成果”分别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故选A。

1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中爷爷赶集依靠步行,爸爸赶集依靠拖拉机以及儿子购物使用互联网。

在三代赶集的方式可以看出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A符合题意;思想观念的变化不能从图片中获取足够的信息,B不符合题意;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变化不是材料图片体现出的主旨信息,C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注于田畴”“一介农夫”,都与农业相关,这个人物是袁隆平,他的杰出贡献是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故选A。

1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西方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涌入,使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新中国的成立时,中国一穷二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题干时间不符;仔细审查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废除了凭票证购买物品的制度,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健康食品。

交通发展,出行便捷,现在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住房短缺,狭小拥挤的状况。

因此A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BC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粮票是我国特定时期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在粮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情况下实行的制度。

1978年,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地区推广这一有益经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大大缓解了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紧张状况。

粮票的停止流通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所以AB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择D。

18.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我们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故选D

考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难度不大。

还需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影响等。

19.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和物资短缺的产物。

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资日益丰富,购物票退出历史舞台,D符合题意;ABC项不是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退出历史舞台的最主要的原因,排除。

故选择D。

2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青蒿……千百次实验。

萃取……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经过数百次的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制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B正确;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的研究,排除A;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为兰考遭受的内涝、风沙、盐碱自然灾害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排除C;王进喜是大庆的石油工人,排除D。

故选B。

2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耕地较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

”“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

‘是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反映了“他”是一个农业学家,解决了世界粮食问题,让人们有了充足的粮食。

结合课本所学,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提高了粮食产量,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A项符合题意;邓稼先一生为原子弹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B项不合题意;焦裕禄为治理兰考风沙,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C项不合题意;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986年3月,为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制定了863计划,由于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以出现了华为、中兴、航天科工等一批创新型企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A

解析:

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66---1976年是我国十年文革时期。

1965年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项符合题意;1966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文革期间”是解题的关键,1965年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属于文革之前。

2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了要正式实施科技兴国的战略。

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本题应选D。

2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