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073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docx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

古诗词知识竞赛一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

  A.《论语》

3、孟子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   A.泰山 B.嵩山 C.黄山

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

”  A.足 B.乏 C.困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C.忧伤

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

  A.李白B.苏轼 C.李之仪

7、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C.似曾相识燕归来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言B.慎于思C.慎于行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   A.阴山B.边关C.燕山

10、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

C.花重锦官城

11“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 B.惆 C.愁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的文章。

A.文天祥B.辛弃疾C.范仲淹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     )的名句。

C.莲花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A.王勃B.李白C.白居易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B.汗青C.汗清

16、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        )。

”         A.戚戚B.凄凄C.泣泣      

17、陶渊明的《移居》(其二)中“春秋多佳日”的下句是(     )。

A.登高赋新诗B.闲暇辄相思C.有酒斟酌之

18、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A.多少楼台烟波中B.多少楼台风雨中C.多少楼台烟雨中

19、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

C.为有源头活水来

20、成语“朝三暮四”源自(   )。

          A.《老子》 B.《庄子》C.《列子》

21“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       )的词《如梦令》。

A.李清照B.陆游C.辛弃疾

2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下句是(       )。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3屈原的《国殇》中“诚既勇兮又以武”的下句是( )

A.终刚强兮不可凌B.魂魄毅兮为鬼雄C.身既死兮神以灵

24、李白的《将进酒》中“烹羊宰牛且为乐”的下句是(      )。

  C.会须一饮三百杯

25、陆游的诗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       )棺”。

  A.盍  B.盒  C.阖

2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27、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

”A.知天命 B.耳顺 C.不惑

28、“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  )。

”出自《尉缭子》。

  A.制  B.禁  C.境

29“自古圣贤尽(  ),何况我辈孤且直!

”出自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

A.贫贱B.贫寒C.穷贱

30、秋瑾的《满江红》中“四面歌残终破楚”的下句是(        )。

 A.八年风味徒思国 B.八年风味徒思浙 C.八年风味徒思乡

3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32、子曰:

“工欲(    )其事,必先利其器。

”        A.善 B.擅 C.行

33、“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出自(   )的《少年中国说》。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3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A.长天B.长空C.蓝天

3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登高》C《蜀相》

3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词句。

   A.岳飞B.辛弃疾C.陆游      

3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出自(   )的散文。

 A.欧阳修 B.范仲淹 C.柳宗元

38、“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A.天地 B.天下  C.天涯

3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4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自苏轼的( )A《江城子》B《水调歌头》C《念奴娇》

1、A2、A3、A4、C5、B6、C7、C8、A

   9、A10、C11、C12、C13、C14、A15、B16、A

   17、A18、C19、C20、B21、A22、C23、A24、C

   25、C26、A27、C28、B29、A30、B31、C32、A

   33、B34、A35、B36、A37、A38、C39、A40、B

                       古诗词知识竞赛二

一、填空。

(75分。

每空1分)

1、唐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中的“壮士”指的是,这首诗记载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是                          。

有一个成语来源于此,这个成语是         。

2、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明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诗中的“南冠”都指的是        的意思。

3、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诗中“子规”指的是  鸟。

4、唐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用“   ”、“   ”两字写出了江水浩大声势,用“   ”、“   ”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势。

5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中“      ,     。

”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6、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诗中“    ,  。

”贴切的化用了向秀的《思旧赋》和王质斧柄握烂的典故。

标题中的“乐天”指的是诗人。

7、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诗中的“金陵”指的是现在江苏省的     市。

8、唐贾岛“推敲”的故事是文坛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你知道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推”字还是“敲”字呢?

9、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处处流露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具体表现为四喜:

一喜二喜三喜四喜。

这首诗中有一个句子常被人们引用:

形容教化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句子是(         )A好雨知时节 B当春乃发生 C随风潜入夜 D润物细无声

10、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句诗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     的故事。

诗中的“老臣”指的是著名的       。

(填人名)

11、唐杜甫《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诗中“王杨卢骆”是指“初唐四杰”。

他们分别是         、         、         、         。

12、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可以从“      ,    。

”这两句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全诗围绕题目中的“”着笔,作者当时的心情是()A失望B麻木C忧愤

13、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春山郭酒旗风。

”这句诗一共写了七件事物,请具体写出:

   、   、   、   、   、   、    。

14、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商女”指的是       。

15、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前朝”指的是时代。

“        ”一词写的是战争留下来的遗物。

16、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诗中的“           ,         。

”写出了诗人此行的原因。

“         ,           ”写出了此行的艰难。

17、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词是在我国传统的  佳节写的,其中的           ,          。

道出了天下分离之人共同的心愿。

诗中的“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的是“           ,           。

18、宋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故事         而创作的。

19、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首诗歌颂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    。

20、宋辛弃疾词《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中“曹、刘、孙”分别指的是三国时期的      、         、          。

21、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紧扣秋思来写,先围绕“秋”写,再围绕断肠游子的        之情。

22、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曾被毛宗岗修订的《       》引为开场词。

23、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作者借对

               的吟咏,倾诉了自己忠诚清白、不怕牺牲的精神。

24、明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诗中的“       ”写出了作者的战争生涯。

“        ”点出了作者此时所处的地方是上海松江。

“       、        ”写出了作者视死如归的高昂斗志。

25、清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中的“李杜”指的是        、        。

诗歌开头的两句之间的意思是关系(并列、转折、假设、递进)。

26、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一句中“杨”指的是  烈士“柳”指的是  烈士。

27、毛泽东的《卜算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植物。

这种植物是      。

28、请在下列诗句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花名。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宋杨万里)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    村。

(唐杜牧)

      ③簌簌衣巾落    ,村南村北响缫车。

(宋苏轼)

      ④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    酒。

(毛泽东)

      ⑤驿寄  ,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

      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晋陶渊明)

      ⑦人面不知何处去,    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二、选择题。

(10分。

每题1分)

①唐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指的是(  )

      A、中秋节B、元宵节C、重阳节

②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中的“昔人”指的是(  )

      A、朋友B、李白C、古仙人子安

③宋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的“天下事”指的是()           A、治国安邦B、抗击匈奴C、恢复中原大业

④《朝天子》这个题目是(     )         A、诗歌的题目B、词牌名C、曲牌名

⑤猜谜语:

火烧连营(打一词牌名)(    ) A、浣溪沙B、满江红C、破阵子D、沁园春

⑥在我国词的历史上,有一种“易安体”,你知道这是谁创造的吗?

(    )

A、辛弃疾B、苏轼C、李清照D、范仲淹

⑧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这种生活指的是(   )这种人的生活情况。

  A歌妓B士大夫C落魄书生D平民百姓

⑧宋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衰,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的“老夫”指的是(    )        A、苏轼B、孙郎C、冯唐

⑨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词中的“独倚”之人指的是(        )A、温庭筠B、游子C、思妇

⑩按音节划分节奏,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城阙/辅/三秦B、风烟/望/五津 C、与君/离/别意D、同是/宦游/人

三、出上句,对下句。

(6分。

每题1分)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

(唐岑参)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苏轼)

      ③云横秦岭家何在?

              。

(唐韩愈)

      ④大漠孤烟直,                  。

(唐王维)

      ⑤气蒸云梦泽,                  。

(唐王维)

⑥感时花溅泪,                  。

(唐杜甫)

      四、连线题。

(7分。

连对一组得1分)

      无边落木萧萧下,心有灵犀一点通。

      千寻铁锁沉江底,似曾相识燕归来。

      身无彩凤双飞翼,天下谁人不识君。

      无可奈何花落去,抽刀断水水更流。

      莫愁前路无知己,不尽长江滚滚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一片降幡出石头。

      举杯消愁愁更愁,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古代诗人常借月抒怀。

请写出含有“月”字的诗句。

(2分。

一、写出四句古诗词中字面上含有“鸟”字的诗句,并注明作者(不限课文)例句:

月出惊山鸟作者:

王维(8分)      

(1)           

(2)               (3)                     (4)

二、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的诗句吗?

(20分)

①           ?

我今停杯一问之。

          ②举头望明月,          。

③           ,对影成三人。

              ④              ,人约黄昏后。

⑤秦时明月汉时关,             。

        ⑥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⑦           ,江枫渔火对愁眠。

          ⑧二十四桥明月夜,          。

你还能写出其它的咏月的诗句吗?

试试看。

   ①                    ②

三、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四句。

(注意:

所写句子中须含有“雨”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8分)

      ①。

               ②。

                   ③。

               ④。

四、名句联句:

1.海内存知己,               。

2.             ,孤帆一片日边来。

3.稻花香里说丰年,             4.沾衣欲湿杏花雨,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              ,吾将上下而求索。

7.我劝天公重抖擞,              。

 8.                 ,小桥流水人家,。

9.             ,可以为师矣。

(《论语》)10.               ,寒光照铁衣。

11.随风潜入夜,          。

12.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           ,水村山郭酒旗风。

14.           ,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15.             ,早有蜻蜓立上头。

16.             ,把酒话桑麻。

17.几处早莺争暖树,           。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            ,           。

”这两句,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

19.先天下之忧而忧,                  。

20.孤帆远影碧空尽,                。

21横眉冷对千夫指,            。

22.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3.潮平两岸阔,           。

     24.                     ,一览众山小。

25.但使龙城飞将在,            。

26.                ,唯见长江天际流。

27.接天莲叶无穷碧,                。

28.                ,西出阳关无故人。

29.                  ,可以为师矣。

30.天苍苍,野茫茫,               。

31.人有悲欢离合,         ,         。

32.知否,知否,         。

33.晴川历历汉阳树,                 。

34.                   ,尚思为国戍轮台。

35.              ,病树前头万木春。

36.最喜小儿无赖,         。

37.                ,东风无力百花残。

38.争渡,争渡,           。

39.瀚海阑干百丈冰,                   。

40.薄雾浓云愁永昼,              。

41.                ,多少楼台烟雨中。

42.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4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44.              ,清风半夜鸣蝉。

45.我寄愁心与明月,                 。

46.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

五、文学常识(14分)

(1)杜甫的《石壕吏》一诗是以唐代著名历史事件“     ”为背景的。

《石壕吏》与此《      》、《        》并称“三吏”。

 

(2)文学史上的“苏辛”是指苏轼和     ,他们的词风同属于     派:

另有一派史称“婉约派”,其代表人物有    、    等。

(3)“李杜”是指,“小李杜”是指            。

(4)有“孤篇压全唐”之美名的作品是张若虚的《         》。

(5)“          ,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而另一位与他同时代的诗人王勃在《   》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俱被称为千古佳句。

                  古诗词知识竞赛答案

一、 填空。

(75分。

每空1分)

1、诗中的“壮士”指的是荆轲,这首诗记载的事件是荆轲刺秦王。

来源于此的成语是图穷匕现。

2、诗中的“南冠”都指的是的意思囚徒。

3、诗中“子规”指的是杜鹃鸟。

4、诗人用“断”、“开”两字写出了江水浩大声势,用“流”、“回”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势。

5、诗中“海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6、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贴切的化用了向秀的《思旧赋》和王质斧柄握烂的典故。

标题中的“乐天”指的是诗人白居易。

7、诗中的“金陵”指的是现在江苏省的南京市。

8、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敲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推”字还是“敲”字呢?

9、唐杜甫《春夜喜雨》流露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具体表现为四喜:

一喜春雨,二喜夜雨,三喜细雨无声四喜雨后花重锦官城。

(这道题是蒙的)这首诗中有一个句子常被人们引用:

形容教化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句子是(D)A好雨知时节B当春乃发生C随风潜入夜D润物细无声

10、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句诗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诗中的“老臣”指的是著名的诸葛亮。

(填人名)

11、唐杜甫《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诗中“王杨卢骆”是指“初唐四杰”。

他们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可以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全诗围绕题目中的“望”着笔,作者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