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5960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沧州市主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沧州市将构筑“一城、五区、三组团”的总体城市发展格局,“一城”即明确大沧州市概念,“五区”即指新华区、运河区、渤海新区(含海兴县)以及沧县、青县同城化管理,“三组团”包括主城区组团、黄骅新城组团和青县县城组团三个组团,总面积5971平方公里。

其中,主城区组团包括新华区、运河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沧县,规划面积1736.3平方公里。

为切实加快主城区组团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依据《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主城区组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沧州市主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冀中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津冀都市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在促进环渤海环京津区域开发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但是,沧州总体上仍属沿海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先进城市存在明显差距,城市要素聚集能力削弱、城市产业集聚不够、工业实力不强,中心城区人口、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随着渤海新区的大规模开发及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城区石化及轻工等支柱产业发展优势逐渐弱化,区域中心发展地位受到严峻挑战,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层次,要素流动缺乏明晰的导向机制,产业低水平重构,地区间竞争大于合作。

本规划围绕大沧州战略,以主城区组团为重点,统筹规划主城区发展,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优化经济开发格局,对于提升全市发展地位,推动东中西协调发展,促进冀中南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2010年为规划基期,2011-2015年为规划近期,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

   第一节发展基础

   一、经济规模

   2010年,主城区组团人口114万人,经济总量达到43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5.6%和19.7%;人均GDP达到37978元,进入中等发展地区行列;一般预算收入34.7亿元(其中,市本级20亿元),占全市的38.1%。

   二、产业基础

   2010年,主城区组团三次产业结构为5.6:

43.4:

51,服务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2005年降低了9.5个百分点。

以沧州市经济开发区(省级)、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沧东开发区(省级)等重点产业园区和一批特色乡镇工业区为依托,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管道装备、食品轻工等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沧州大化”、“东塑”、“沧运”等品牌名闻国内外。

随着沧州新城区的加快建设,城市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务会展、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三、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深入开展和沧州新城区的加快建设,主城区建成区规模达到46.48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了9.5平方公里。

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5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0万人,进入大城市行列。

沧州体育馆、国际会展中心、狮城公园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投入使用,新建五星级酒店2家,28平方公里的沧州新城已现雏形,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面积达到了184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0平方米,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验收。

   四、交通条件

   新亚欧大陆桥头堡——10万吨级黄骅综合大港正式通航,使沧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沿海临港城市。

“九纵六横”的三个区域性大通道从沧州交叉穿过,由津汕高速公路、沿海高速、205国道、海防公路组成沿海通道和由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京台高速、京沪高速、104国道组成的京沪通道,将沧州与京津、山东及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其他地区密切联系起来;由朔黄铁路、石黄高速、307国道及建设中的邯黄铁路和“十二五”期间谋划建设的邯黄高速、石港高速组成的石黄通道,使沧州成为河北中南部、我国中西部地区便捷、重要的陆海联运通道;由谋划建设的沧州机场开辟的航空通道,将使沧州构建起海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五、社会发展

   沧州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921元,在全省11个设区城市中排第六位。

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3平方米,比2005年提高了6.1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

   第二节发展优势

   一、政策优势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沧州主城区组团开发创造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一方面,作为河北沿海地区重要增长极,沧州主城区组团在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的战略地位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河北沿海地区定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带动华北、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深化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沧州主城区组团作为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支点,将有机会在项目建设、土地利用、财政税收、改革开放等多方面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区域开发的政策优势凸显。

   二、区位优势

   沧州东邻渤海、北依天津、西靠冀中南广阔腹地,地处我国东部南北运输和西部出海大通道上,战略地位突出。

黄骅综合大港通航,使沧州市真正成为冀中南区域陆海综合枢纽城市,开启了沧州开发开放的新篇章,结束了沧州没有综合港口的历史,使沧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沿海临港地区,成为连接华北与华东、渤海湾南部沿海与冀中南及晋陕中部腹地的综合枢纽地区,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优势凸显。

   三、资源优势

   沧州地处海河平原和黑龙港流域的交汇区,拥有粮棉菜果畜禽等丰富的农牧及林果资源;紧邻南水北调东线,未来外调水将大大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压力;地处京杭大运河畔、九河下梢,多民族交融,名人辈出,是世界著名的武术之乡,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作为中国年轻的化工城,市域范围内拥有华北和大港两大油田,是中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海洋资源丰富。

   第三节制约因素

   一、影响带动能力弱

   主城区建成区规模、人口聚集规模偏低。

城市传统优势重化工产业逐步向渤海新区转移,而新兴产业与周边县域低水平重构,产业技术层次不高,辐射影响力不大。

   二、先进生产要素短缺

   我市人才、技术等先进要素供给不足,在沧州市制造业企业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仅占从业人员的0.05%,具有大学本科(含大专)学历者占2.3%。

另外,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天津市,随着滨海新区大开发,必然对周边区域先进生产要素产生虹吸效应,造成大沧州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更加突出。

   三、区域生态环境敏感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贯穿沧州市南北,使得大沧州主城区组团部分区域成为生态敏感地区,在产业选择、项目布局、城镇建设等方面,不得不考虑运河沿线生态安全问题,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河北沿海地区战略增长极和冀中南经济区东部经济中心为目标,充分发挥陆海枢纽、经济区位、战略资源、传统文化等突出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城市化道路,着力加强新城区开发,拉开主城区建设框架;着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强城市工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加强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大沧州协调发展的基础支撑;努力构建以“一轴、两带、三区、多点”为主的主城区组团空间开发框架,着力打造现代都市产业体系,跨越式提升沧州市发展地位。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以两化协同促发展。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城市化促进新型工业化。

通过城市新区建设和园区开发,调整优化功能分区,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要素吸引力和产业聚集力,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聚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坚持以开放创新促发展。

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沧州市主城区组团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始终把对接京津作为振兴沧州城市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引进创新要素和资源,培养创新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坚持以统筹协调促发展。

主城区组团开发要注重与渤海新区和青县两个组团的发展关系,合理分工,协调发展;要处理好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构建良性互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

   ——坚持以改善民生促发展。

沧州主城区组团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努力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努力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在民生改善中实现跨越发展。

   ——坚持以生态建设促发展。

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的生态资源条件,把经济发展轴打造成绿色生态走廊,打生态牌,念经济经。

全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继续扩大节能减排成效,打造生态沧州、宜居沧州、魅力沧州。

   第三节发展定位

   沧州主城区组团总体定位:

京津冀都市圈沿海区域经济增长极、河北沿海区域经济中心、冀中南陆海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津冀都市圈生态宜居城市。

产业定位:

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中心;环渤海地区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现代石化及精细化工基地、生物制药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供应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河北沿海及冀中南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研发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第四节发展目标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到2015年,主城区组团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力争增长17%,总量达到95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0亿元(其中,市本级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产业发展地位明显提升。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明显提升,成为全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先导区和引领区;文化旅游产业、现代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到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000元和10000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城镇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城镇社会保障(三险)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加强。

城区集中供水率达到95%以上,集中供热率达到80%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城镇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

   到2020年,主城区组团人均GDP达到沿海发达省市水平,与京津发展差距明显缩小,主城区人口超过100万人,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地位明显增强,成为冀中南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魅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一节功能分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水平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功能分区,稳定农业生产,加强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强度,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新沧州。

   一、城市功能区

   主要包括新华区、运河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沧东开发区以及所辖范围内乡镇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国土空间。

该区域今后要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则,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主城区企业向园区聚集,重化工企业向沧东开发区转移,依托新城建设,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发展现代工业,逐步形成冀中南区域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群。

   二、农业功能区

   包括主城区组团所辖范围内广大农村,是主城区组团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国土区域。

该区域今后要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以都市型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盘活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指标,为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奠定基础。

   三、生态功能区

   包括辖规划范围内风景名胜区、地表水源地和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沿线绿化带。

该类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对大浪淀水库等重要水源地,要实行强制保护,确保辖区人民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对运河两岸、公路和铁路沿线防护林带,要加强保护和修复,限制开发;对沧州铁狮子、纪晓岚墓等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旅游点,要因地制宜地加强生态建设,适度开发。

   第二节空间战略

   以提升区域战略地位,建设河北沿海地区战略增长极和冀中南经济区东部经济中心为目标,按照分工有序、结构优化、整体发展的原则,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产业聚集,构建“一轴、两带、三区、多点”的主城区组团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促进主城区组团与黄骅新城组团、青县组团互动开发、协调发展。

   一、商贸服务业发展轴

   以解放路、新华路两条东西向城市主干线为依托,东起长芦大道、西至京沪高速铁路,改造提升现有商贸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商业设施,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态,重点发展七大现代商贸服务区,着力打造具有沧州人文特色的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轴。

   ——小南门商业核心区。

改造提升传统业态,积极引进大型综合体、建设特色小吃街、历史文化街、商业步行街,增强商业核心区的规模效应。

   ——颐和广场现代休闲商业区。

主题商场与开放式购物空间相结合,大力引进新型商业业态,着力发展现代休闲商业,树立城市商业品牌。

   ——会展中心文化体育休闲基地。

依托会展中心,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突出发展会议会展、体育休闲、文化娱乐等现代都市服务业。

   ——荷花池高档商务休闲区。

发展荷花池公园生态环境优势,规划建设高档酒店和购物中心,发展集购物、商务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务休闲服务业。

   ——火车站前商业中心。

改造升级批发市场,建设以标志性建筑、城市综合体、特色商品市场为载体的区域性商业中心。

   ——高铁站前现代风貌商业区。

重点建设高档精品百货、商务会所、商务酒店、总部经济等,使其成为积聚商务金融、行政办公、现代居住、综合物流、娱乐休闲的现代风貌商业区。

   ——道东现代商业区。

重点建设大型百货店、大型超市、家居建材市场,打造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

   二、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带

   发挥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陆海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分别依托东部经济开发区和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于市域居民生活需求,促进当地优势工农业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利用现有物流设施基础和市场条件,加大物流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优化物流节点网络,强化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的合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支持现代物流基地和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沧东和沧西两条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带。

   ——沧东现代物流产业带。

沿长芦大道两侧,北起渤海东路口,南至沧县捷地,以发展服务于管道管件、建筑装饰等大宗工业品物流和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等专业市场为重点,打造以生产资料为主的物流集散基地,积极争列省级重点物流园区。

   ——沧西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带。

北起京沪高速沧州北出口,南至石黄高速沧州西出口,以迎宾大道、天津路两侧为中心,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业综合体、小商品批发、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为重点,打造以生活资料为主的物流服务中心。

   三、工业支撑区

   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原则,推进沧州经济开发区、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沧东经济开发区等三大省级工业园区协调发展、互动发展、融合式发展,着力发展技术先进、劳动密集的先进制造业,做优做强城市工业,以产兴城、产城互动,打造全市工业高地和技术高地。

   ——沧州经济开发区。

围绕建设产业聚集、功能完备、和谐宜居的工业新城区,重点发展石化装备、高端管道装备、汽车配件、塑料轻工、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就业容量大、环境影响小、产出效益高的先进制造业。

着力实施二次扩区,拓展发展空间。

在区内规划建设新华工业园,按照统一规划,分别管理的原则,重点发展管道与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

加大境外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新兴产业项目,加速先进要素聚集,构筑主城区组团战略增长极。

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税收20亿元。

   ——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围绕建设技术高端、产业低碳、知识密集的科技生态园区,着力引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沧州市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

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高质量开发建设、高起点改善环境”的原则,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设立运河区工业园,扩大高新区发展空间。

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80亿元,税收12亿元。

    ——沧东开发区。

围绕建设主城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主城区与渤海新区联动发展的助推器、循环经济型重化工产业园区和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示范区,重点规划发展石油钻采及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等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具备项目入区条件,承接主城区重化工企业搬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税收8亿元。

   四、构筑多个特色产业增长点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培育发展一批特色经济镇,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小区和工业聚集区。

其中,旧州镇要依托沧州铁狮子、沧县武术、林冲发配地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观光、学习、体验为主的文化旅游业,打造特色旅游强镇;李天木镇要以沧东开发区建设为契机,搞好协作配套,打造北方汽车配件生产集散基地;兴济镇要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纺织服装、塑料制品为主的特色轻工产业,打造轻工产业强镇;崔尔庄镇要依托纪晓岚故里、中国枣乡,积极发展现代旅游、水果种植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新兴镇要进一步壮大以肉羊养殖为代表的特色畜禽养殖业,打造畜禽养殖基地,小王庄镇要依托高速连接线的优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近期重点建设发展纸房头综合工业聚集区、薛官屯线路板产业聚集区、杜生药包材工业聚集区、兴济韩资工业聚集区、凤凰工业聚集区、舞龙管件工业聚集区、沧狮工业聚集区等乡镇工业聚集区,打造一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特色产业增长点。

   第四章产业发展重点

   第一节改造提升优势支撑产业

   一、装备制造业

   1.产业背景及发展态势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装备制造大国,产值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自1953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8%以上,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10多个百分点,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械装备工业未来20年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部署中,中国已经被当作其重要的区域制造中心、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基地。

   从分类产品来看,随着“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实施,以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为管道装备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最近十年油气输送管材产业发展迅速,从十年前主要产品依赖进口发展成为主要出口国,常用规格产品产能国内已经过剩,但高端产品仍需进口,包括高钢级、高抗级等特殊产品,为管道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石油钻采专用设备作为陆地和海洋的石油、天然气等专用开采的设备,受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影响较大。

由于目前国际石油输出国普遍不具备石油装备制造能力,我国58%石油资源有待探明,加上原油价格的持续高企带来石油及其替代产品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活动的持续增加,将带来对石油钻采设备的巨大需求。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8%。

2006年至2009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分别达727.9万辆、888.7万辆、934.55万辆和1379.5万辆,增速分别为27.6%、22.1%、5.1%和48.2%。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及城市道路的改造,公路运输量剧增,汽车普及率将日渐提高,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将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2.发展基础与现实问题

   

(1)发展基础

   装备制造业是主城区组团的优势支撑产业,主要有管道装备、石油设备、机械制造等装备制造企业,其中管道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达66家。

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生产能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四名,石油行业第一名,产品被评为“中国套管产业十大著名品牌”,遍布于国内外各大油田,远销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河北鑫源泰钢管集团、沧州市飞达公司、河北长丰等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外围产业发展环境

   沧州市装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尤其是管道装备制造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产品由初期的弯头法兰形成了管道、管件品种齐全、基本覆盖管道装备完整的产品体系,已成为沧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占全国管业生产的30%左右,其中中低压管件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覆盖率达80%以上,高压管道管件达70%以上。

然而,在全市规模以上管道装备企业中,有三分之二集中在盐山和孟村,年销售收入占到一半以上。

如何避免低水平产业重构和无序竞争,实现主城区组团与县域装备制造业错位发展,成为未来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3.发展思路

   把握国家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契机,瞄准国际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准国内外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装备需求,依托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统筹协调主城区组团产品研发、检测、服务和县域生产基地关系,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对接京津先进制造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改造提升管道装备制造、石油钻采、化工生产设备制造及其它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汽车改装及零配件制造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石化装备及管道装备制造基地。

   4.发展重点

   ——管道装备。

依托达力普等重点龙头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品向高端、高压、高附加值“三高’目标发展。

着力发展输油气大口径管道装备、X80、X100级管材钢管、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和大直缝埋弧焊管,近期重点建设达力普40万吨石油套管扩建项目、鑫宜达与美国拓纳合资建设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和直缝钢管生产项目、鑫源泰钢管集团X100高纲级焊接管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

   ——石油钻采设备。

改造提升管道装备产品在油田钻井设备中的应用层次,延伸产业链条,积极研发石油勘探新型钻探设备专用部件,发展钻机、钻杆、钻头离心机、砂泵等成套设备制造,加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

近期重点建设华油飞达石油钻机、河北鼎起石油钻采设备生产等项目,增加石油装备产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打造成为北方重要的石油钻采设备基地。

   ——石化装备。

依靠沧州经济开发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基地,依托中心城区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大力发展石化装备制造业,推进石化工业管、罐、分馏、裂解、加工、采掘、检测检验等石化装备的系列化发展。

通过与国际先进石化工业基地、国内外著名石化装备和石化制品企业的引进合作,推进石化装备制造的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