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7585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篇一: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某某,1981年出生,本科,任教五、六年级体育,参加教育工作十一年,担任我校的综合组教研组长。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多年来用自己的丹心换真情,谱写着平凡灿烂的人生。

担任教研组长期间,通过稳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以教研带教学,以比赛促竞赛,竞赛辅导和常规教学齐头并进之路。

  一、教学研究,齐头并进,做研究型教师

  她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

”在努力做好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把剩余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以不断提高自己。

20XX年取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

主动订阅《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杂志,参加网络芦花博客教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撰写的《石头趣》获教学设计全国二等奖,《农村小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探索》和《体育课中常见的七种腹痛》获全国三等奖;《做好“情美活实”让体育可充满快乐》和《农村小学德育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获区一等奖;《浅析“特质学生”融入体育课堂的对策》等4篇文章获区二等奖或在杂志上发表。

负责或参与的课题在获市、区获奖。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她抓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

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成绩:

基本功比赛获市第二名;优质课《小兔子乖乖》获市三等奖;《石头趣》获区一等奖并上挂衢江教育网;《原地侧向投远》获区二等奖。

  二、严格管理,率先领范,打造强健团队

  满怀一颗学习的心,她走上了教研组长岗位。

在工作中率先示范,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她一定做到。

敢作敢为,从不感情用事,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综合组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前进,在她的带领下,连续三届被评为校“优秀教研组”。

教研组的建设方法形式被其他学科组所学习、借鉴。

  1、打造合作学习型教研组,构建教师发展的强力团队

  综合组的21位老师们在她的带领下,发扬勤恳工作,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树立了良好的组风,老师们彼此感情融洽,是杜泽小学“最团结的教研组”。

在合作的进程中,“由老带新,互帮互学”的“青蓝工程”在组内持续进行。

组内教师近年来4篇论文在全国获奖;26篇市区获奖,优质课12次市区获奖;基本功、才艺9次省、市区获奖,8人次获优秀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整个教研组形成了“我很重要”的组内氛围,“我们一起发展”的合作理念,教研组呈现自主、合作、竞争的良好态势。

  2、立足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

  她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全组老师虚心好学,年轻教师成长迅速。

虽然综合组很多老师任教的学科不同,但是毕竟学科之间也有共性,大家以沙龙的形式研讨,各抒己见,形成共识。

推出的每一堂优质课都是通过教研组老师的深入探讨,汇合多人意见,不断修改而形成的,所以多位老师在能在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比武连续两届获一等奖。

  3、建立芦花博客,追求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芦花工作室成立已经三年,吸引了很多的青年教师加入,为师教搭建了交流、发展的平台,同时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成为我校一大特色品牌。

每位成员在工作室的研修中都能做到敏于发现、善于反思、敢于创新、精于积累,走自主发展的专业化成长道路。

组内老师的博客获市网络教研三等奖。

  4、特色活动和常规教学齐头并进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她带领组内教师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开展了11个特色项目,分别是:

田径队、围棋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合唱队,铜管乐队,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

在这些兴趣小组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乃至全国的、省级的比赛,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生16人次全国获奖,159人次省、市区获奖。

  三、默默耕耘,不畏艰辛,做奉献型教师

  在进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她还负责校田径队的训练。

由于我们学校运动场地小、运动设施不齐,要取得好成绩有着很多困难。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她深入研究,对症下药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训练特殊方法。

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得到校领导的肯定。

记得那年还处于哺乳期时,为了不耽误运动员的训练,她仍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坚守训练,没有向学校领导请示休息;也记得在跳远动作示范时脚踝扭伤被打上石膏两星期后回来继续坚持训练……辛苦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她所带的田径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从区田径赛21个代表队的最后一名到团体总分的第九名,再到10岁组区田径赛团体总分第一名,11岁组团体总分的第五名。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超过了部分城区学校,这样的成绩是可喜的,破了记录,成为我们杜小建校百年来的最好成绩,受到局领导的表扬。

为此她也被评为区优秀教练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绩总是垂青那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的老师。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她始终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

为了学校的教育事业,为了祖国的花朵,为孩子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篇二: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张世华,男,xx年x月生,小学高教教师,1994年曾获得云南省第九届青少年运动会男子四人技巧金牌银牌并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1995年7月毕业于曲靖地区体育运动学校,现为仁德第一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研组长,寻甸县先进教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云南省骨干教师。

他自从教以来,一直坚持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一线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良好。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信条为他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由于他的努力,他的体育课堂教学独树一帜,形成特色,深受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学生的喜爱。

  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于20XX年取得大学专科学历。

现在,正攻读体育本科自学考试,已经考过12门,他成为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19年来,他热衷于体育教学研究,方法上不断创新,勇于奉献,团结同事,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一些成就,张世华在当地学校体育教学界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界拥有较好的声誉和威望,这是大家所公认的。

他善于坚持向网络学习的同时,还担任了县区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任务,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他努力践行“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用爱和行动推动地方校园阳光体育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起到了引领和辐射的作用。

  勤劳塑造精彩“体育人生”。

张世华老师1995年初到仁德第一小学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热衷于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致力于体育课教学的研究和思考。

特别是刚到学校的三年,他为学校课外体育兴趣小队的训练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带的技巧队,由于他的努力在当地是“小有名气”,也深得学生的喜爱。

训练上张世华老师不计疾苦,任劳任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了能在学生面前做出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每天他起早贪黑,总在学生到来之前把动作做标准。

由于他的努力校园到处洋溢着阳光与快乐。

十九年来,他用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收获成功与自信。

由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和向往,促使他不断学习和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并努力应用在实践中,逐渐积累并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张世华老师对学校体育的那份执着和爱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不管是体育课、阳光体育大课间,还是运动会都会看见他忙碌奔波的身影,每一次阳光体育活动总会从他身上感觉到一股阳光般的气息。

十九年的教学生涯生为他赢得了精彩的“体育人生”,也见证了一位体育教师深深的体育情怀。

  乐于助人,共同提高。

“体育人就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是张世华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乐于助人的真实写照。

作为体育学科带头人,对其他教师,他总是拥有一颗热心和耐心,从不掺假对前来请教的老师,他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

不断引领和帮助年青教师成长。

特别是近几年,在他辅导下的年青的体育大学生已经走入体育教师岗位加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师这个大家庭。

“做优秀教师要先学做人”,这是他的原则。

作为教研组组长,对待组里的新教师,他更是积极指导,悉心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

组织他们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在他的指导下,年青教师快速成长,多次在县、市一级体育教师基本功及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甘于平凡,乐于奉献。

十九年来,为了平凡的体育教育事业,他甘于平凡,乐于奉献。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育课的快乐,他始终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教学中默默地奉献着、努力着。

想法设法去上好体育课,教学中结合当地民间传统体育的特点,与音乐教师一起努力开发校本教材。

20XX年,创编具有地方回、彝和苗族方民族风格和特点的校园集体舞。

一个多月的辛苦收集、挖掘和提炼,完成了校园校园民族集体舞的创编和普及推广。

当看到孩子们在奔放的舞姿中,欢快的音乐节奏下绽放笑脸时,他的付出是值得的。

为了能让孩子们也像大城市的孩子一样享有“七彩阳光”和“旭日东升”,张老师利用课余和假期休闲时间上网学习,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掌握并在全校师生中普及实施。

现在,因为学校缺少体育教师,为了学校体育,他每天始终往返在新老校区的公路上,继续着他的体育梦……

  用爱传递,让心永聚。

张世华老师是一位乐于帮助他人的好老师。

在他曾经执教过的学校足球队里,为了让学生有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足球训练中,“矿泉水杯”、“冰露杯”成了张老师经常开展教学训练独有的方法。

20XX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训练,他利用废旧钢管自制小型足球门架,并请朋友用麻线编织当球网。

为了让学生参赛,他老师千方百计寻求家长支持,是他用实际行动打动了学生家长。

于是,只要每一次外出比赛,他们为球队出力、出钱,有的还亲自跟随队伍为学生做服务。

记得在张老师的足球队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因为家境困难,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习和生活全靠在家的爷爷奶奶照管。

由于体育成绩突出,被选进了校足球队,跟随张老师训练。

或许是因为对新环境不熟悉,很难看到他笑一笑,也很难看到他主动跟别人说话,不过他的训练非常舍得吃苦,球技提高的也非常快。

1997年外出比赛,因为是自费组织,他什么也没说就自动退缩了,第二天临近出发时却不见他的踪影,几经询问得知原来是因为困难交不起参赛费,于是,我二话没说,为他提供了所有的参赛费用,让他重新回到了球队,回到了比赛场,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场足球比赛。

“老师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您对我真好……”一声“谢谢”让张老师感动,也让他惭愧,因为,张世华老师只是付出了点滴爱心,却得到学生最真诚的谢意。

20XX年,张老师和万安驾校一起出资到河口乡双龙小学献爱心活动,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新书包、体育器材。

他用爱依然传递着阳光体育的气息……

  支教生活,让爱延续。

“张老师,谢谢您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体育课,感谢您为我们带来新的广播操和”民族集体舞“。

您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您要走了,我们也不能留住您,让我们一起为您加油!

希望以后您还能到上到您的体育课。

”这是张世华老师去结对帮扶支教的农村小学学生写给他的真挚祝福。

20XX年,张世华老师作为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被选派到一所没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农村小学支教帮扶。

初到学校得知那里的孩子从来没有上过一堂正规的体育课,甚至连最简单的体育游戏也没有玩过,更不要说流行的校园集体舞。

于是,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和其他城市的孩子一样享有新的广播操也能感受体育的快乐,张老师决定从广播操和校园集体舞入手。

他辛勤的付出,让那里的孩子享有体育,拥有了做操的乐趣。

在“和平完小”支教的那些日子里,是张老师为农村的孩子们带去了精彩的体育课,也带去了童年久违的欢声笑语。

特别是“竹竿舞”的创编与实施,更为那里的孩子们的体育大课间生活变得丰富而精彩。

现在,每个月张老师总有一次往返于这条乡村的公路上。

由于部分兄弟学校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只要有新的广播操和武术操的推广,张老师都会主动与支教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