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化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5789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1溶液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91溶液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91溶液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91溶液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91溶液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1溶液化学.docx

《91溶液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溶液化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1溶液化学.docx

91溶液化学

9.1溶液的选择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甜面酱B.豆奶粉C.白砂糖D.花生油

2.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B.洗涤油污可用汽油乳化

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清洗油污利用乳化原理

B.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大,原子小

C.鉴别羊毛与涤纶可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

D.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5.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X

稀盐酸

双氧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

B.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

C.硝酸铵固体完全溶于水时,测量到溶液的温度降低

D.在软水中滴入一定量的肥皂水并振荡,产生较多泡沫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8.下列洗涤中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净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汁D.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A.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弱于O2

10.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消肿

肥皂水呈碱性

B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D

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约金属资源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12.请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的甲固体,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13.只用水作试剂,不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

A.生石灰、食盐、烧碱B.汽油、酒精、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D.氯化铵、硝酸钠、硫酸钾

14.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0%B.11.1%C.10%D.5%

15.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60

溶解度/g

KCl

33

38

45

KNO3

31

64

110

A.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5gKCl

B.随着温度的升高,某饱和KCl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

C.KNO3的溶解度始终大于KCl

D.60℃时,某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

16.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点表示在t℃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35℃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g.

C.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1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B.

验证Fe、Cu、Ag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C.

制取并收集纯净的CO2

D.

验证铁钉的锈蚀与氧气有关

1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的下层比上层甜

B.温度不变,则某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

C.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溶质溶解时均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19.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点表示饱和溶液,b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B.将a、b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仅a中有晶体析出

C.从a→b:

先将a降温到t1℃,然后再将溶液升温到t2℃

D.从b→a:

在b中加入过量M

20.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向100g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80g物质a,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180g溶液

B.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b

C.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c溶液>b溶液>a溶液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21.目前,一种人称“摇摇冰”的即冷即用饮料开始上市.所谓“摇摇冰”是指吸食前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制冷物质和水混合摇动,能使罐中的饮料冷却.若该制冷物质可以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它应该是(  )

A.食盐B.硝酸铵C.氢氧化钠D.酒精

22.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

①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②“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③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④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⑥将鱼塘中的水喷洒到空气中使氧气的溶解度增大,从而增大水中溶氧量。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⑥

23.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标本的防腐

B.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电极

D.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油污

24.关于溶液有如下说法:

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④溶质一定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⑤5g某溶质溶解在100g溶剂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用化学式表示)

溶液名称

溶质

溶液名称

溶质

碳酸

  

硝酸钾溶液

  

酒精

  

硫酸亚铁溶液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钙溶液

  

氯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4.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

(2)B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和  不变.

(3)C实验中能形成溶液的是试管  (填序号).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A.甜面酱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豆奶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白砂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此选项符合题意;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要顺利解答此题,就要知道溶液的概念、特征,首先要是混合物,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就是溶液。

2.C

【解析】

【详解】

A、催化剂一定可以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不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故错误;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灯泡的发光发热等,故错误;

C、溶液是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正确;

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

故选C。

3.A

【解析】

【分析】

A、根据空气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B、根据汽油能溶解油脂分析;C、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D、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详解】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项正确;B、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错误;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可燃物接触氧气,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会发生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详解】

A、汽油能够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和油污形成溶液,而不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不是分子大,原子小,错误;C、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而灼烧涤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以鉴别,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

【详解】

①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②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③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⑤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现象为产生白烟,选项正确;B、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

2,选项错误;C、硝酸铵固体完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故测量到溶液的温度降低,选项正确;D、肥皂水用来检验软水和硬水,滴入硬水中振荡产生浮渣,滴入软水中振荡产生较多泡沫,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B。

7.C

【解析】

【分析】

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

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B错误;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只有一种溶剂,故C正确;D、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汽油去除油污是同性相融,油污溶解在了汽油中,A错误;洗洁精和油污极性不同,发生乳化现象,B正确;水果汁可溶于水,未发生乳化,C错误;醋洗去水垢发生了复分解反应,D错误。

故选B.

9.B

【解析】

【详解】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错误;B、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正确;C、浓溶液和饱和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错误;D、由煤气中毒的原理可知,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会导致人体缺氧死亡,故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

【详解】

A、蚊虫叮咬时主要注入酸性物质,肥皂水呈碱性,涂抹后可发生中和反应达到消肿目的,合理;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合理;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其原理是产生乳化作用,将油渍随水流冲走,不合理;D、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主要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约金属资源,合理。

故本题选择C。

11.A

【解析】

【详解】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正确;

B、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是否可以继续溶解溶质,而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错误;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澄清、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错误;

D、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种溶质是饱和的,故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气它的溶质,故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

【详解】

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B、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错误;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在50g水中加入30g的甲固体,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3.D

【解析】

【详解】

A、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且氢氧化钙溶解度不高,量多会变浑浊,并且放出大量的热,食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烧碱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并且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能够区分;B、汽油不溶于水,酒精能溶于水,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能够区分;C、无水硫酸铜溶于水,溶液是蓝色的,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能够区分;D、氯化铵、硝酸钠、硫酸钾都能够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不能区分。

故选D。

14.C

【解析】

【详解】

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10%。

故选C。

15.A

【解析】

【分析】

本题可根据溶解度概念,结合图表中溶解度数的数值进行分析。

【详解】

A、由图表信息可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5g,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5g氯化钾就达到饱和状态,正确;B、由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可以发现规律:

K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某饱和KCl溶液会变为不饱和,不会有固体析出,错误;C、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小于KCl,错误;D、60℃时,只有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错误;故选A。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

×100%,

16.D

【解析】

【详解】

A.K点表示在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是建立在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的,故正确;

B、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5g,含义是该温度下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5g的甲物质,则5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17.5g的甲物质,故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g,故正确;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正确;

D、当温度小于t℃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大于t℃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

故选D。

17.A

【解析】

【详解】

A、硝酸铵固体溶解在水中溶液的温度会降低,装置内气体的压强会减小,U型管内红墨水左高右低,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正确;B、左边试管内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右边试管内铁能和硝酸银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银强,但是铜和银的活动性无法比较大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混在一起,无法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而且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D、铁钉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支试管内的铁钉都没有与水接触,都不会生锈,无法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方法,常见气体的制取和金属生锈的原因等。

18.B

【解析】

【详解】

A、蔗糖溶与水能形成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各部分一样甜,故错误;

B、温度不变时,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则某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故正确;

C、有些溶质以分子的形式溶解,有些是以离子形式溶解,故错误;

D、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可能同时伴随有吸放热现象,比如氢氧化钠等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错误。

故选B。

19.C

【解析】

【详解】

t2°C时,a点M物质恰好完全溶解,在溶解度曲线上,是饱和溶液,b点M物质的质量少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不饱和溶液,A正确;将a溶液降温到t1°C,溶质的质量大于该温度下M的溶解度,会有晶体析出,将b溶液降温到t1°C,溶质的质量恰好等于该温度下M的溶解度,此时b溶液为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B正确;将a降温到t1°C再升温到t2°C,还是a溶液,C错误;在b溶液中加入过量M,当晶体M不再溶解时,b溶液已经成为了t2°C的饱和溶液,即成为了a溶液,D正确,故选C。

20.C

【解析】

【分析】

根据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详解】

A、t2℃时,a的溶解度为8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的a,t2℃时,100g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小于100g,加入80g物质a,a不能全部溶解,充分搅拌后,最终得不到180g溶液,错误;B、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错误;C、t2℃时,a、b、c三种固体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c>b>a,故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c溶液>b溶液>a溶液,正确;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a、b的溶解度变大,不考虑水分蒸发,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a>c,不是b>a=c,错误。

故选C。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21.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该物质与水混合会吸热使温度降低,才能达到制冷的效果。

要从物质溶于水后热量变化来考虑。

【详解】

A、食盐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错误;B、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温度降低能达到制冷的作用,正确;C、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不能起到制冷的作用,错误;D、酒精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错误。

故选B。

22.A

【解析】

【分析】

根据硬水的软化方法、蒸发结晶的注意事项、离子的概念、灭火的原理、乳化作用、增大氧气溶解量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详解】

①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使硬水变成软水,错误;②“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依靠蒸发皿本身的热量就可将余下的水分蒸干,正确;③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还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正确;④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环境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灭火,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错误;⑤将鱼塘中的水喷洒到空气中使氧气的溶解度增大,从而增大水中溶氧量,正确。

故选A。

【点睛】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烧杯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采用蒸馏的方法,就可降低水的硬度,使之软化,制取蒸馏水(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而生活中通过煮沸水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3.B

【解析】

【详解】

A.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利用甲醛的这个性质,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正确;B.氢氧化钠的碱性、腐蚀性都很强,氢氧化钠中的钠离子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并且价格高,而氢氧化钙是中强性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还能改善土壤结构,错误;C.石墨具有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作电池电极,正确;D.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乳化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能使大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可用于去除油污,正确。

故选B。

24.D

【解析】①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作溶质,错误;②水是常用的溶剂,除水外,酒精、汽油也可作溶剂,错误;③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错误;④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错误;⑤5g某溶质溶解在100g溶剂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4.76%,错误。

①②③④⑤错误,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