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542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042811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尽管2015年不是地震的“大年”,但截至12月24日中国仍发生了3级以上地震598次,平均每天1.66次。

其中,最多是新疆248次,其次西藏89次,第三是台湾地区68次。

思考探究:

由图可知,我国地震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地震灾害

1.特点

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分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3.灾情

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4.范围

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

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省区均遭受过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

5.灾情变化

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多发的原因

(1)地形:

山区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陡峻。

(2)地质:

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

(3)气候:

多连续性降雨、暴雨。

2.特点

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

3.分布规律

(1)时间分布:

泥石流与降水集中期相对一致。

(2)空间分布:

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

①滑坡发育重点区:

太行山→秦岭→鄂西、四川、云南→藏东。

②重灾区: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尤其是西南地区。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2.我国地震灾情

(1)特点:

东重西轻,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2)地震灾情的变化:

①人员伤亡有所减少。

原因是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②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

原因是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滑坡、泥石流都是地球外力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都具有突发性特点,是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滑坡、泥石流灾害十分频繁。

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分布、特点如下:

2.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

滑坡

泥石流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山地沟谷中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

较大

较小

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

可以无水的参与

必须有水的参与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

———————应用体验不可少——————

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

震中位于高雄市美浓区(北纬22.93度,东经120.54度),震源深度16.7km。

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  )

①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上

②发生在亚欧板块

③是地壳张裂造成的

④是地壳挤压造成的

A.②④        B.③④

C.①④D.②③

2.在同一次地震中,台湾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活动频繁

B.西部人口稠密、聚落众多

C.西部人们的抗震避险意识较差

D.西部经济发达

解析:

1.A 2.C 第1题,此次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上,正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俯冲挤压造成的。

第2题,台湾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聚落众多,经济活动频繁,这是导致灾情西部比东部严重的原因。

3.(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解析:

(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甲地的地形坡度较乙地大,水流较急,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乙地大。

(2)题,图中丙地有河流、铁路经过,联系教材上关于泥石流危害的描述作答即可。

答案:

(1)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教材问题提示]

P33思考提示 我国西部虽然地震多发,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所以受灾体少,灾情轻。

而东部地区虽然地震少,但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所以受灾体多,灾情重。

地质灾害多发区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6年5月8日凌晨5时许,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因连降大雨发生山体滑坡。

滑坡事故造成一在建工地7人受伤,39人失踪。

截止5月9日上午11:

00,已发现14具遇难者遗体。

思考探究:

什么样的地区易发生滑坡?

提示:

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分布

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藏、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

二、成因

三、危害

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交通受阻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

地质灾害多发区

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该区地质灾害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然

因素

地质

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活跃

地貌

地形复杂、地表不稳

气候

水源充足,多暴雨

人为因素

开发山区,破坏植被;建筑物、人、财产趋于密集;建设者的防范措施和意识不到位

危害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危害严重

———————应用体验不可少——————

1.川滇山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该地区泥石流成因类型最有可能是(  )

A.冰川泥石流

B.降雨泥石流

C.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

D.暴雨引发泥石流

解析:

选B 我国川滇山地的泥石流类型主要是降雨泥石流。

2.下列关于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与地震相对一致的同步性

B.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

C.青藏高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重灾区

D.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和相对分散的分布特点

解析:

选B 滑坡、泥石流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的重灾区。

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3.(全国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答案: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机制极其相似,因而二者在分布上存在相关性,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多选题)(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解析:

此题以西南地区为例,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

在分析成灾的原因时,除从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降水特点等自然因素方面说明外,还要注重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受其影响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答案:

(1)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2)泥石流 滑坡 (3)BCE

[教材问题提示]

P36思考提示 西南地区为季风区,暴雨多发,暴雨使该区的疏松岩石在重力和流水侵蚀作用下下滑,极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的多发季节与暴雨多发季节相一致。

因此,同一区域内,暴雨可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度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

B.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因此地震灾情西重东轻

C.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东部平原区

D.植被遭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解析:

选D 我国地震灾害多发,危害严重;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地震灾情东重西轻;滑坡、泥石流多分布在山区;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以及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题。

2.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选C 地形崎岖、降水季节变化大、岩石破碎、地表多碎屑物质是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是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

读某年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完成3~5题。

3.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A.秦巴山区      B.横断山区

C.武夷山区D.东北山区

4.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  )

A.天气状况B.地质地形条件

C.大型施工活动D.水系特征

5.从全国看,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

A.4~9月B.10月~次年3月

C.6~11月D.12月~次年5月

解析:

3.A 4.A 5.A 第3题,根据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并结合我国地形分析,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秦岭、大巴山地区。

第4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故此次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天气状况。

第5题,从全国看4~9月是我国多雨月份,是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的月份。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时会掩埋、摧毁道路,严重导致交通正常运行。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  )

A.京广线、京九线B.石太线、石德线

C.成昆线、宝成线D.包兰线、兰新线

7.在修筑铁路时,为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应注意(  )

A.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

B.大量开挖坡脚,以增加铁路周围的宽度

C.驱散积雨云,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

D.发射卫星及时监测灾害,进行卫星导航

解析:

6.C 7.A 第6题,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有宝成线、成昆线等,C项符合题意。

第7题,根据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修筑铁路时,应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二、综合题

8.(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

“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

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解析:

从材料看,该次地震震级高,余震多,地震影响的范围广,发生地震时“24时左右”,不利于逃生、自救与互救,又加上“河、渭大泛”,所以造成的损失较大。

答案: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9.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多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2)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解析:

本题以图的形式考查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及其成因。

促使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一般考虑四个方面:

一是地形,地形上坡度陡险、山谷深的地方易发生泥石流。

二是植被覆盖情况,植被覆盖好的地方一般不易发生泥石流,而植被覆盖差的地方因缺少植被的保护,易形成泥石流。

三是岩石状况,岩石比较破碎、松散的地方易发生泥石流。

四是多暴雨、降水强度大的地方易引发泥石流。

答案:

(1)西南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植被破坏也较严重,地震频繁,岩石比较破碎松散,加上暴雨或冰雪融水的影响,会产生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2)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