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古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380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7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大古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十大古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十大古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十大古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十大古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大古道.docx

《十大古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大古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大古道.docx

十大古道

中国十大徒步古道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烟尘中,曾经存在这样一些古道。

它们夹在古代荒蛮的山水之间,充满未知的危险和诗意。

沿着它们,张骞曾经出使西域、文成公主远嫁他乡、成吉思汗远征欧洲大陆……这些道路逶迤过崇山峻岭、大漠黄沙、苍茫草原。

这些道路承载的,不只是马背上的货物而已,还有路的这端与那端的文明……。

(摘乐途文)

  以下是伏羲传人等根据徒步经历和相关资料整理的十大徒步古道,考虑到可徒步性和实际现状,所以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楼兰古道等不在其中。

  一、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代,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夏特古道

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位于昭苏西南部的汗腾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

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它沟通天山南北,全长120公里,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

随着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贯通,这条古道早已经无人问津,人们从南疆的温宿县到北疆的昭苏县要走近2000公里漫长的交通线。

由于古道地质条件复杂,众多的高山垭口、激流、冰川使得修通贯穿古道的公路成为一代人的梦想。

夏特古道是聚考古和探险为一体的高危的徒步探险线路,穿越途中,支离破碎的木扎特的冰川,冰缝、冰河,以及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会给探险者构成极大的威胁。

加上马匹无法通过木扎尔特冰川,探险者只有靠自己背负所有的装备食品,在高海拔山区行军对体力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太白古道

太白山古道风景区地处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北麓,其入山口位于太白县鹦鸽镇柴胡山村,该村距太白县城45公里,与西安相距140公里。

李白、杜甫、韩愈、苏轼、于右任等历代名人曾多次由此古道登临太白山,其足迹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岭岭,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

从太白山古道登山口进入,沿途每隔十里一座庙宇,现在自下至上分别还留有下白云、上白云、大殿、骆驼树、斗母宫、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小文公、大文公等庙宇或遗址,至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顶则为拔仙台神庙。

这条古道,步移景换,植被分带鲜明,第四季冰川遗迹比比皆是,松林、石海、石河、冰斗湖等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古风古路仍依旧,今景今韵邀君登”。

 

四、剑门蜀道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

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

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东南亚游客的心仪之地,也曾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寻访文明之旅的一个驿站,是什么吸引了人们虔敬的脚步,是什么使它成为历史画卷中凝重的一页?

古代川北三条蜀道:

金牛道、阴平道和米仓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剑门蜀道。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

剑门关峭壁如城墙,独路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

从凤州到剑州的110里路段,原有桥阁90000余间,都是在悬崖绝壁上架成,而今已荡然无存了。

只是前些年在古剑门关的遗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城关,成为它身后千年古道的一个崭新标志。

剑门关下,就是诗仙李白慨叹: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的剑门蜀道。

这北起西安,南至成都的沧桑古道,曾是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而处于剑门蜀道中心,位于四川广元的这剑门关,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凡有志于蜀中称王者,必先攻下这个天险。

“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从三国孔明建关设尉起,剑门关就是一个异常雄险的古战场。

横亘在蜀道上的剑门关,是一座座绵延百里的砾岩山峰,所谓“剑门无寸土”就是指剑门那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从正面看,这石壁恰似铜墙铁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也阻断了自中原而来的步履;从侧面看,则如排天巨浪,汹涌澎湃;从背面看,像一群飞驰的骏马,让一切来犯者望而生畏。

这雄险的关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

古代的四川盆地是一个内海,在白垩纪地壳运动中海水下跌,海底石隆起,形成了坚硬的砾岩山体,这山体有七十二峰,峰峰像剑,大小剑山两山对峙,状似一道门,故称剑门。

剑门蜀道就从门缝中蜿蜒穿过。

  三国时期,孔明北伐中原时路经此地,见地形易守难攻,便在此建关,剑门关由此而来。

今在剑门关,还可见峡谷关口上有飞梁阁道,这是为送军需而修;而三国关楼则气势雄伟,上有三层箭楼,飞檐翘角上悬有金铎,锒铛声响,昼夜不息。

现在的古关楼是1989年重建的。

  剑门关上的七十二峰见证了千百年来的血雨腥风。

历史上没有任何兵家从正面攻下剑门关,唯有1935年红军在李先念指挥下,强渡嘉陵江,迂回后关门,奇袭营盘嘴,攻克剑门关。

在数不清的战役中,三国姜维镇守剑门关的故事流传千古,当时蜀汉大将军姜维仅以三万人马拒魏国邓艾十万大军于关外。

由于《三国演义》在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深入人心,“剑门关”便成为人们千里迢迢,缅怀历史的胜地。

 

五、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

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

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点有:

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等。

 

 更多

六、阴平古道

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战争需要才用此道。

明代将领付友德曾带兵走过此道,红军长征时,李先念曾副食红军走过此路,后来人民解放军青川时曾走过此道。

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

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度守摩天岭直插江油关而灭蜀的。

如今岭南已开辟了曲折小道,当地人叫“九倒拐”。

在摩天岭上,海拔2730米处,有一大草坪,其草特异,每年夏季,遍开红花,山风吹过,像一面巨大而鲜艳的红旗在山上招展。

有人说这草原来是开红花的,自从红军在这里打仗后,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这块土地,这些草才开出红花来。

因此,当地农民便把这片草坪取名叫“红花草地”,实际原名叫“大竹垭子”,可见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摩天岭之巅曾有诸葛亮孔明庙,由于多年失修,如今庙已倒塌,只存墙垣。

当年的孔明碑也曾立于此地,《龙安府志》记载:

“摩天岭今有孔明碑,字迹磨灭不可识。

”《三国演义》第117回说:

“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到了摩天岭。

方才整顿衣甲器械而行,忽见道旁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亮题’。

其文云:

‘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

这当然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把诸葛亮神化了。

但诸葛亮是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他或许也预见到魏军从阴平道攻蜀的可能,在摩天岭设防戍守,这是诸葛亮天才的表现。

李先念1935年在这里打仗时曾见过此碑,在他的回忆录中有所记载。

如今虽然碑已无存,但也明碑确确实实曾经在这山巅上历经过千余年的风雨。

  折转九倒拐,过摩天岭桥,便到了南天门,此处群山环抱,深谷幽壑,流水淙淙,鸟语蝉鸣,大有登临仙境之感。

南天门之下有一石壁,像一屏镜,据老年人讲,在这块石壁上,邓艾曾写下“邓艾过此”四个大字,只要用水洗其壁,便显出字迹,水干字隐。

可惜被修公路时毁掉了一部分。

阴平古道沿途还有许多邓艾留下的遗迹,如邓艾磨刀的磨刀石,盖印的印合山,邓艾士兵歇息时抖鞋土的鞋土山,邓艾丢失衣服的落衣沟,邓艾练兵的射箭坪,几乎每处都有可以探寻的遗迹,也有许多传奇故事。

 

7、云台古道

云台古道(修陵官道)是一条早已被废弃的古代商道,位于目前5A级景区云台山风景区。

据说这条古道修建于公元908年的宋代,是当时山西通往汴梁都城最近的一条大道。

可以想象,当时这条古道有多么繁华,在没有大型工具、机械设备的时侯要想挖开这样一条山缝,铺设这样一条道路要耗费多大的力量。

那里有风景如画的高山草甸,行走云台草甸,一望无际之间,感受一份广阔的豁达。

有年代久远的古驿站,沿途可以看到峻峭的太行山风光,古官道就从云台山的高山草甸穿过,在古官道上,官道宽大约有3米,青石条铺地路面,在坡陡处还有防滑的石条坎,路边还跺有等距离的大石块防止路基塌陷,路边还保留着不知道哪朝哪代的古驿站。

 八、京西古道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

群山之中,遍藏乌金。

元、明以来,京城百万人家,皆以石炭为薪。

加之这里出产石材,琉璃的烧制更是闻名京城,于是,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山西地商旅道路。

京西古道以“西山大路”为主干线,连接着纵横南北的的各条支线道路,其中的中道、南道、北道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远古的烽烟、民族的交往、宗教的活动、筑城戍边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等数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或留存在古道两侧,它是那个时代经济、文化的具体象征,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足音。

京西古道距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所蕴涵的厚重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永定河流域文化叠聚成辉。

京畿西山,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门头沟区北接上谷,南通涿易,西望代地,东瞰燕蓟,具有重要的战略和交通地位。

从黄帝建都于阿,“披山通道”于西山开始,西山大路诸道,屡经修整,成为颇具规模的官山大道。

其中的绝大多数工程是民间组织募化筹资,由当地百姓进行施工的。

亘远的古道在门头沟区依依蜿蜒盘旋,日久年深,构成了无与伦比的与大自然相偕的人文奇观。

从商旅通行到朝拜神庙,从攻防战守到贸易往来,从古都兴建到民族文化交流,这一切,如果有什么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而连接在一起的?

只有这些掩映于山中的古道。

京西古道作为一种文化,愈显珍奇,京西古道是京西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

  

九、旌德古道

旌德古道:

位于安徽省旌德县,古时供传车、驿马通行的旌泾、旌绩、旌宁、旌太四条县际驿道,旧时均为石板路。

因地扼宣、徽咽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大部分路段已改建成公路,少数废置未用。

驿马通行的旌泾、旌绩、旌宁、旌太、旌歙5条县际驿道,旧时均为石板路,宽1.5~2米。

县际及县内古道19条,其中:

石板路12条,宽1~2米;土路7条,宽约1米。

石板路的路面,大都横铺条石,少数则两侧铺卵石,中间直砌条石,以便独轮车行驶。

 

10、梅关古道

梅关古道:

位于距广东南雄约30公里梅岭顶部。

其得名相传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得来。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

梅岭得名的另一说法是这里多梅树,故称“梅岭”。

南雄梅关是南北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南雄”。

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

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

古道约6尺宽,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树木葱茏,层峦叠翠。

梅岭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梅岭得名的另一说法是梅树多梅树,故称梅岭。

梅岭的梅花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

“庾岭寒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